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回乡建设桃花源 > 14.第 14 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目送着周嫂子的身影逐渐远去,陶醇心里若有所思。

    周嫂子家的菜田,好像就在这一片?估计是浇了自己掺过灵液的水吧,话说虽然早就猜到灵液除了促进植物生长还会提高植物品质,但是陶醇自己还没试过。用灵液浇出来的蔬菜,会是什么味道?

    想着陶醇真有些馋了,他也想买些蔬菜种子回来种着试试。不过懒得去镇上了,干脆蹲稻场上打开百淘店搜了起来。

    陶醇好久没有上网了,因为家里没拉网线,山里4g信号也不咋好,最关键的是回来一直忙,每天倒头就睡,根本没时间上网。

    稻场上空旷没有遮拦,信号倒比屋里头好很多,刷个百淘那是没啥问题。

    也许购物癖不止存在于女人身上,男人发作起来更甚。陶醇感觉自己买起东西来,真的是看那那好看这这想要,简直都要收不住手了。

    什么菠白生香菜、东南西北瓜、豇豆四季豆、辣椒小黄瓜等等,林林总总买了二十多样。只要是适合这个时节播种的蔬菜种子,都想插手种一种。

    到时候想吃啥,就摘啥,既不用去街上买,也不用跑别人家拔……

    完全忘了,种子买回来,还得锄田播种搭架子,这算是又给自己找了一堆事儿啊。

    刷完百淘,陶醇网瘾上来了,干脆去屋里搬出竹制的大躺椅,翘着二郎腿躺在躺椅上,举着手机优哉游哉地刷着朋友圈。

    挨个在朋友圈状态里面点完赞,又顺手屏蔽了几个一日三发的广告狂魔,正好看到小李发了一个“周末加班累如狗”的状态,陶醇啧啧嘴,拍下了自己手上被锄头把子磨出来的小水泡,回复她说:“加班哪里累?种田才最苦。你看哥的手。”

    没一会儿,小李就回复了震惊的表情,后面跟着一连串的问号:“哇塞,陶哥你真的回家种田啦?你别是拍的别人的手来骗我的吧?你家里好玩吗?景色好看吗?”

    陶醇:“愤怒,你看看这修长的手指,厚实的手掌,这么好看的手,除了你陶哥还有谁能有?”

    李芸:“哦,是哦,这么白皙修长,指如削葱的手确实好像是陶哥你独有的哦,请恕我被上面的小小伤痕迷了眼,居然没有认出来!”

    陶醇:“怒火,怒火,你那什么眼神,我的手明明是结实有力,骨节分明!”

    许妙萱:“小陶,你愤怒啥,我看小李形容的没毛病,很是贴切啊?”

    姚平:“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小李形容的更准确。不过顾及到小陶身为男人的自尊心,我认可他的手是结实有力,骨节分明的。”

    “姚哥戳心了哈哈!”

    “小陶你要正确的认识你自己啊!”

    底下突然冒出一大片揶揄。

    这帮家伙,星期天不出去旅游踏青,刷什么朋友圈啊!陶醇暗骂,无奈寡不敌众,只能狼狈败退。

    为了转移话题,他起身拍了两张照片发到了同事群里。一张是天空澄碧,春日熙熙;一张是黄花烈烈,青山隐隐。然后留言一句:“门口拍的,没人来看真的很遗憾。”

    照片的效果立竿见影,众人的目光很快离开朋友圈,转回群里。个个争相问着各种问题,一会儿就刷了几十条信息。

    陶醇挑了几条回答了:

    “没错,我真的回老家打算种田了。”

    “老家地址鄂省清河市松木岭镇陶然村,欢迎前来游玩,头回来的包食宿,不报销车费。”

    “来了玩什么?这里有山有水随你玩儿吧,就是山不高水也不深。要不你们来帮我种地?”

    陶醇打趣了一句,没想到还真有几个想体验种地的,也是让他无语。

    不过群里闹的欢,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不会有人去的。毕竟浙省和鄂省距离太远了,自家开车几乎要一天一夜,坐高铁都要十来个小时。又不是什么名山胜景旅游胜地,这样的农村到处都是。花那么多时间跑去别省农村玩一趟?大家还没那么闲。

    一群人扯完淡,好像大家的兴致都被带起来了,有些农村出来的同事,纷纷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里度过的时光,做过的趣事。还说陶醇大好青年不要这么颓废躺在家里玩手机,应该趁着春光明媚出去走一走,爬山摘野花野果,下河摸小鱼小虾,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纷纷要求陶醇出去转转,还要给他们发图直播。

    陶醇心里确实也有几分心动,回来这么久,还没去周围转转呢,不知道小时候常去摘果子的那颗桃树开花了没有?山间的小溪里面还有螃蟹没?还有养鸭人在那片水泽里放鸭子吗?

    想着,他便装作不情愿地答应了,还假惺惺的发了一句:“你们要我去的,要是不好玩我可就怪你们了啊!”

    “赶紧去,看到啥都拍张照片给我们看,你的自拍照不要!”

    群主许姐的发言引来一片附和。

    “切,我的自拍照,才不稀得给你们看呢!”

    陶醇怼了一句,提着小锄头背着背篓带着水瓢和几个塑料袋,晃晃悠悠的往屋后走去,时不时在群里发句语音。

    他家后面,是一个平缓的大斜坡,以前栽了十几颗柑橘树,现在树还在,但是已经被荒草抢去了营养,一棵棵叶黄枝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缓坡后面是一片树林子,主要长着松树和樟树,间或夹杂着几棵构树,至于别的树种,陶醇经常见到,却不怎么叫得上名字。毕竟方言叫法和文字说明差别还挺大的。

    树林里还有一块直径一米多的大石头,下面压着一口井,小时候陶醇经常把这块石头当作桌子玩过家家。

    遵照群友要求,陶醇基本上是走几步就拍个照片发群里,一群人围观者照片,居然还有植物达人来科普:“这个是杨树,枫杨,果实可以酿酒,种子可以榨油。”

    陶醇看了看面前垂挂着一条条淡绿色花序的高大树木,好奇的问:“不是柳树吗?我们都叫它麻柳或者包面树,因为它夏天结的果实就行一串串元宝型的包面。”

    “包面是什么?”有人好奇问道。

    “就是馄饨啊,或者说云吞,抄手。反正我们这里叫包面。”

    植物达人发话了:“枫杨树是杨树,地方上被叫做柳树只是因为很多人杨柳不分而已!”说着还丢了陶醇一个鄙视的表情。

    陶醇摸摸鼻子,好吧,自己确实一直是杨柳不分,就认识垂柳和白杨,其他种类的杨树柳树,基本都叫不上名字。

    树林边上有一条水沟,从远处蜿蜒而来,环抱树林,流经缓坡,又弯曲着往上面去了,没有经过陶醇家的房子。水沟里的水远不如门口溪水清亮,流的也很缓慢,但是沟边的植物更为茂盛,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偶尔有一簇黄色的小野花俏立在绿草中间,陶醇也会拍张照片发到群里,引来一片赞叹。

    这帮人真的是无聊到家了,一朵野花都要看个嫌弃,陶醇心里嫌弃着,却忘了是自己先跟稀奇似的拍下来给大家看的。

    陶醇沿着沟边往里走,将小树林抛到身后,水沟绕着小树林折过去,正好挡住了陶醇的去路,他干脆后退几步,然后一个箭步往前一冲。

    踉跄了一下后稳稳站住,陶醇拍下一米多宽的水沟发到群里,得意洋洋地说:“看到没,这个沟有两米宽哦,哥哥我一步跨过,鞋也没湿,英勇不减当年哦!”

    群里当即一片嘘声:“小陶子又吹牛了,半米宽的水沟愣说有两米,真是仗着吹牛不用上税啊!”

    陶醇不理会这帮家伙,过了水沟继续往前走去。前面是一片草地,不过大概是经常有牲口和行人踩踏,中间被踩出了细细的一条小路。绕是被踩踏过无数次,小路上依然有顽强的马唐草探出细叶,这种草是农民最讨厌的杂草,田地里见了就会将之连根拔起,长在野外到没什么人搭理。

    草坪对面是一座山丘,山丘这一面是长满灌木的陡峭山壁,陶醇便随便拍了一张发到群里,解释说要往前走一段距离,从另一面爬上去。

    “哎,小陶子,你别走,看看那是什么,山壁上开的是什么花?”群里一个人激动地叫道。

    有什么?一片绿色的藤蔓,没什么特别啊!陶醇想着,就要走过去。突然一阵微风吹过,陶醇猛地止住脚步,深深了一口气。

    清冽甘甜的香味吸入肺腑,令人精神一振,神清气爽。这下陶醇不看也知道前面的到底是什么花了,那群人也真是眼尖。陶醇走过去,但见金银花藤如一张绿毯铺在崖壁上,或金或银的喇叭状小花一蓬连一蓬,从繁茂的枝叶中探出头来,生机勃勃地在晨风中摇曳,挥散着浓郁的甜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