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王朝之蓝海 > 第二十九章 南浔沈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南浔镇,有道是“古镇南浔,天下难寻”!河道蜿蜒、古桥各异、摇船穿梭、吴侬软语,江南水乡尽被渲染。太祖爷时开始,南浔七里村民多次改进缫丝方法,又对育蚕、植桑、缫丝等又进行技术革新,如培育了名闻中外的莲心种,制成了三绪丝车等,因而七里湖丝声名鹊起,杭、嘉、湖、苏所产生丝均冠以七里之名。七里丝行销范围除江南外,经明州、广州大量外销东洋和西洋。史家称,“蚕桑之利,其盛于湖”。“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家家门外桑阴绕,不患叶稀患地少”。“浔溪溪畔尽桑麻”。“无尺地之不桑,无匹妇之不蚕”。而七里丝之畅销,又与蚕桑业、手工缫丝业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这里人民富裕,市面繁荣,有钱人家是真多。沈家也只是其中之一,还算不上最富的。沈家的园子靠着河,占着十来亩地。当初在奉新只说沈家花园就够大够舒适的了,这沈家本家的园子,更是比奉新县的沈家花园大了不知多少,漂亮了不知多少。

    沈家大奶奶领着一群女人把顾大奶奶一行迎进了内院,顾汇海和李老板被沈老板请到了堂屋。

    沈大奶奶虽然是一双小脚,却长得高高壮壮的,虽然识字不多,算账却是把好手,生意上是沈沉的好帮手。倒是几个侧室通房,长得莺莺燕燕,环肥燕瘦,沈老板艳福不浅啊。

    “顾大奶奶,小小姐长得真好,好乖哦,小少爷也懂事,跟着顾大人像个小男子汉一样,不像我们家这个,跟小少爷差不多大吧,我们家的看着个子还大些,哦,那我们家的小一点点,到现在还跟着我们女人堆里混,书也没读。听说小少爷早就读书了,还是聪明有种,富贵有根啊。”沈大奶奶一边说话,一边拍着旁边吃着糕饼的胖小子。

    “沈奶奶客气了。沈小公子长得也好呢,蛮富态的。小孩子只要健康就好。”顾大奶奶笑道。

    “不光是我们小少爷念书了,我们小小姐也念书了呢。”小苗是个活波的性子,忍不住吹嘘道。

    “真的么?这么小的小姑娘?我们家宝哥儿,这么大的时候话都说不清呢。”沈大奶奶三十岁上才得了这么个宝贝疙瘩,自然是宝贝得紧,就叫了个宝哥儿的名字。

    “可不是,我们小小姐不光能认字读书,还会画画呢。”小苗越发得瑟。

    “小苗姑娘,悠着点,别吹了。”顾大奶奶笑道。

    “宝哥儿,我看你羞不羞,连这个小妹妹都认字了,你还不学认字,到时候小妹妹都要笑话你了。”沈奶奶也笑。

    宝哥儿挣开沈奶奶的手,跑到雪姐儿面前,把手里的糕饼往雪姐儿手上塞。“妹妹吃饼,妹妹吃饼。”

    “我的天,宝哥儿也知道喜欢妹妹呢。他可从来舍不得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现下自己主动给妹妹吃呢。宝哥儿,妹妹好看么?”沈奶奶看着两个小娃娃,笑得合不拢嘴。

    “好看,我喜欢妹妹。”宝哥儿含混不清地说道。

    “可是妹妹只喜欢会读书的哥哥。不认字的哥哥她不喜欢呢。”顾大奶奶开玩笑道。

    “娘,我要读书,我也要读书。”宝哥儿叫道。

    “好,好,明天就叫你爹请先生来教你读书。”沈奶奶开心地笑道。

    自始至终雪姐儿就没做声,这个小胖子是哪里来的啊,长得肥头大耳的还请本小姐吃沾了他口水的糕饼,到了上学的年纪还不读书,是想做文盲么?宝哥儿一点没在意小妹妹的嫌弃,还是黏着雪姐儿,不停地叫妹妹。

    外面堂屋里三大一小四个男人也聊得正好。

    “二位来得正好,我建这园子花了十来万两,却免不了被人说铜臭味,不够风雅。特别是我那第三个小妾,平日里会画两笔画,写几个字,说得我是俗不可耐,她平日里最是崇拜香光居士,前日我得了香光居士董其昌的一幅画,二位帮我看看可是真迹。延哥儿也过来给大舅掌掌眼。”沈沉边说边让人取出一幅裱好的卷轴,展开来给大家看。是一幅青绿山水图。

    “你要让我看看银子真假还可以,让我看画的真假,沈老弟你可难为死我了。这个恕我无能了。”李老板笑道。

    “这个我也不大内行。我二弟倒是与董思白交好,他肯定能鉴别出真伪。说起书画鉴赏,奉新的沈掌柜倒是一把好手,我二弟很是推崇他呢。董思白的字画如今很时兴,怕是作伪的也多,沈兄你这画是从何而来啊?”顾汇海笑道。

    “说来话长。我就是怕买到假画,特地托人情拜见香光居士本人,亲眼看着香光居士落笔画画,题字用印,应该是假不了。哈哈哈。”沈沉笑道。

    “那应该是假不了了。香光居士是书画双绝的大家,看这画,这字,功力确实不一般。说起董思白的字,还流传一个八卦,据说董思白考举人的时候,满以为一个解元稳稳的,结果因为字写得不怎么样,被评为第二,他的堂侄拿了第一。董思白自此苦练书法,才成大家啊。”顾汇海忍不住八卦一下。大家全都笑了。

    李老板和沈老板有大生意要谈,李老板还得在此地盘桓几日,顾汇海一家明天还要继续赶路,晚上既是接风洗尘也是送行宴,男客一桌,女客一桌,一架琉璃屏风稍稍隔开。

    晚宴后,大家又在堂屋里坐了坐,谈谈天。沈沉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跟一个管家耳语几句,不一会管家就提了一个沉重的大箱子过来。沈沉打开箱子,取出一大锭纹银放桌上。“青妹妹,这是两千两银子,是上次兰姐留给雪姐儿和你的,你存在我这里,再加上你去年在绣庄的分红。正好两千两还多二十五两。我就都交给你了。看你们行李也不多,正好带着回家。也是在外做了几年的官,我看顾大人也清廉得很,估计不会搜刮民财。”

    “我倒也不像海刚峰海大人般清廉,但要我如狼似虎地搜刮百姓,我也不敢,况且奉新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也搜刮不到什么。”顾汇海自嘲道。

    雪姐儿的关注点却有些不同。“大舅,这银子这么重怎么好拿,为什么不用银票呢?”

    “银票?那是什么?”大家全都被雪姐儿的问题难住了。

    雪姐儿也吓了一跳,天,又出岔子了。是不是现在还没有银票啊?拼命回想前世看的电视剧,好像是清朝才开始有山西票号发行银票呢。怎么办?既然已经说出口了,硬着头皮说下去呗。“这两千两银子就这么一大堆,这么重,那李伯伯,你跟我大舅这里买蚕丝绸缎,几万两银子不是更大更重,那还从广东那边运过来吗?不得走好多天,路上也不安全啊,万一被坏人抢了呢?”

    “可不是,运银子真是个很麻烦的事,费钱费力,还怕不安全呢。”李老板说。

    “雪姐儿,你哪里来的这些怪念头?快别说了,跟你姨娘回房去。”顾汇海呵斥道。

    “顾大人,你这就有些胶柱鼓瑟了。小小姐有些出人意料的想法也没什么奇怪的啊。她外婆、姨娘、父亲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我兰姐在画画上也算是无师自通,青妹妹的刺绣更是一绝,顾大人你读书也有神童的名声,说不定雪姐儿就在这经商上有天赋,是个做生意的神童呢。来,雪姐儿,别怕,跟大舅说说,你说的银票是怎么回事?”

    “我想啊,大舅你在好多地方都有绸缎铺子,还有当铺什么的,比如李伯伯要付你两万两银子到湖州买绸缎,他的银子在广州,不好运过来,他就把银子付到你广州的铺子里,那广州的铺子就出个票子,就是银票,证明他收到了两万两银子,他就只要带着这票子过来,你这边的铺子看了他的票子,知道他已经付钱了,就可以给他货了,这不方便多了。那些不在大舅家买货的,只要他不想把这银子运来运去的,我们也可以在这个铺子里收了银子,在另外一个地方的铺子里付给他银子,再收他一些手续费,这不是方便了大家,大舅你也可以赚些钱呢。”雪姐儿头脑一热,豁出去了,把自己想到的全都说出来了。

    “天才,神童。汇海,你这闺女可比你聪明多了。来,来,雪姐儿,你坐好,你把你想到的再说说,大舅其实也想过这个,有些问题不好解决,比如如何防止有人伪造票子?”沈沉扶着雪姐儿坐稳。

    “我一时也没想那么多……对了,可以用特殊的纸张,用特殊的图案,写好的票据,从中间剪开,一分为二,付客户一半,铺子里收一半,铺子里再派人快速送到要用钱的那个地方的铺子里,送个票据还是比送那么多银子方便吧。取钱的时候,两半票子合一起,这应该不好伪造吧。银票两迄之后就马上把票子烧了,就更不好伪造了。”雪姐儿突然福至心灵,想出好主意。

    “沈老板,这个银票的生意你做不做?你要做呢,我就参一大股,你要不做呢,我都想做了。还是你做我参股吧,毕竟你在各地都有铺子,方便些。这几天我们仔细商议个章程,说不得要早些动手的好。这次我付生丝和绸缎的银子就走这个路子,我把银子付在你广州的铺子里,省掉多少麻烦,出几个钱手续费算什么,太值了。这生意太有赚头了。这小女娃娃,做生意的天才啊。”李老板也是跃跃欲试。

    “有好事缺不了你,大家一起发财。你参一大股可以,不过我要留一大股干股给雪姐儿。顾大人,这可不是冲你的面子,甚至也不是照顾青妹妹,这完全就是雪姐儿应得的。”沈沉沉声道。

    雪姐儿刚刚说了一大通话,毕竟是个小娃娃的身子,有些累,不由得打了个哈欠。“雪姐都困了,我们休息去了。”顾大奶奶说道。

    “李老板,这锭银子是二十五两,麻烦你交给颜小哥,谢谢他为我们夺回钱袋。这银子让他请医生看看伤,买身衣服,还可以做本钱做个小生意。”青娘拿着一锭银子交给李老板。

    “颜二真是好福气。我替颜二谢谢奶奶。”李老板接过银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