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王朝之蓝海 > 第十五章 王姐夫起复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甘薯在奉新的试种非常成功。除了在华林书院购置的几十亩地里种上甘薯,沈沉也让沈掌柜在贵福庄子里种了几十亩,顾大人还说服刘九在自己几亩产量不高的山地里种了甘薯,村里人看知县大人的干亲也种这玩意,想是不会吃亏,便也有人跟着种,多的十几亩,少的一亩几分的。知县大人的老师徐先生亲自教导大家如何育苗,如何扦插,如何施肥,今年雨水有些少,种下的水稻收cd不大好,那原本产量不高的山田薄地,居然收了很多的甘薯。比起水稻和小麦,甘薯产量又高,肥啊水啊什么的要求也不高。今年虽然水稻年成不大好,好在在南方,甘薯一年四季几乎什么时候都可以种,成熟也快,那些原来没种甘薯的人家,也都赶紧补种了甘薯,都不用县里劝说了。甘薯可以生吃,可以蒸着吃;可以做菜吃,可以当饭吃,可以做零嘴吃;还可以洗出粉来晒干做粉皮吃。总之,这下老百姓可不怕饿肚子了。

    顾大人和徐先生正商议着等再把如何储存甘薯和加工甘薯的方法做得更完善些就向皇上建议推广甘薯种植时,就听到了王象飞王姐夫被起复,做了广西柳州府同知,原因就是他向皇上上书请求普及甘薯种植,当然,这也与他那正做兵部侍郎的堂兄王象乾有关。

    其实上次王姐夫被罢官也是因为王象乾在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中得罪了人,连累王姐夫被人下套坑了的。

    这次户部下文,着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小部分试种甘薯,总结经验,待成功后方可较大规模种植。

    顾大人和徐先生看着户部发下来的文,都有些懵。“你这个姐夫,可也真是,难怪他那一阵在这里问长问短,原来是想起复哦。可他竟只字不提奉新这里的情况,只说他在山东和四川试种,可有些贪天之功,不大厚道哦。”徐先生有些为顾大人抱不平。

    “老师,其实我一开始对王大人也有些看法,好像是有些不择手段。过后再想,他也有他的难处,要谋起复,尽管有王侍郎的人情在,毕竟还是有功劳好些,这一个小功劳,再分来分去就没什么分量了。其实老师和我一起试种甘薯,还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吃饱,不要饿肚子。现在看来,我们还保守了一些,王姐夫走在我们前面,把我们的事都抢先做了。说真的,我都还感激他呢。再说,他毕竟是我姐夫,让他沾沾光,肥水也没流入外人田,我两个亲外甥也好过些啊。”

    “汇海,你能这样看真是太好了。你这心胸可比老师宽广豁达啊。”

    “老师过奖了。其实,我现在还真不想升官,我只想再用几年时间,让奉新百姓都能吃饱饭,穿好衣,让孩子们都能读书上进,百姓安居乐业,华林书院能培养出治病救人的男女医生,也可以试验新的良种。假如无论丰年灾年,百姓都能把日子过下去,就不会出现前些年那些个惨状了。”

    “汇海,我前些年在两广做教书匠时就接触过西洋过来传教的番僧,比如有个中国名字叫郭居静的。之前我也和你提过的,那西洋的百般技艺,真有我们学习的地方。我曾见过他们画的大地图,全世界都画在一张图上,那都是他们亲自到过,测过的。他们还有一种钟,有大一些的,放在房里,到时辰了自己会唱歌,也有小一些的,可以揣在怀里,想知道时间拿出来看一下,比我们的水钟沙漏日晷都要准确得多了。还有一个叫望远镜的东西,一个长筒筒,从那筒里望过去,几里外的树啊房子啊人啊,全都好像站在眼前,纤毫毕现,这要在行军打仗中用上这个,不是会掌握先机?可惜啊,这些都太珍贵了,没法子弄个来看看,不然也可以让书院里的孩子开开眼,长长见识,甚至还可以拆开看看我们能做一个不。不过我听说他们会给皇上进献这些宝物,以换取皇上支持他们传教。

    对了,说起他们的那个教,他们信奉的是一个天主,主张众生平等,修路补桥,施医舍药,行善助人,有些地方和我们信佛也有些像。但是呢,有些地方又很不像。比如他们是不准娶小的。汇海你别不自在,我不是说你,你两个娘子都是很好的妇人,相处得也好。有时候我觉得他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对了,他们还反对女人裹脚,这个我也赞成,所谓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得损伤,女人裹脚这事实在是要不得,让我大明一半的子民自己把自己整成残疾,太不人道了。妇人羸弱,孩子也就羸弱,整个大明子民也就羸弱。一定要改掉这个陋习。

    来奉新之前我不是去了一趟南京么,在那里我又和一个叫利玛窦的谈了很久,这个利玛窦手上还有一本讲图形算术的书,很是有意思,他说他们西洋诸国,孩童上学,都会学这门功课的。如果我大明学童能学习这本书,于工程技艺方面大有裨益。可惜是曲里拐弯的洋文写的,一般人看不懂,我也是利先生给我解释了半天才懂了点皮毛。要是能有人把它用汉字译出来就好了。想当年唐三藏从西天取经又译经,那佛教经文也是很难译的。若果能把那图形算术的书译出来,必定能助我大明盛世。听利先生说,他们挑选了几千册书籍,都是记叙西国的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百工技艺,文章典籍,若果能都译出来,对我大明必大有裨益啊。如果可能,我们甚至也可将我大明的文章典籍,也译成西文,向西人推介我大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呢。”

    “老师,我总觉得你看事情比我看得远。我真是佩服您。”

    “甘薯的事比我原来预计的进展要快,说真的,还是要感谢你大姐夫,没有他的话,要照我俩的稳妥做法,还得有一年半载才会到如今的局面。我想回松江看看家里人,再四处走走。去杭州看几个老朋友,没准再去南京转转。”

    “老师,您要有空再来看看学生哦。”顾大人依依不舍地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