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王朝之蓝海 > 第十二章 会埠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埠镇就在浮云山脚下,潦水河从镇子边缘流过,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镇。这里是华林胡氏的祖居地,胡是这里的大姓,全镇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姓胡。

    胡士?胡大人家今天来客人了。皇上赠了胡大人从七品的官衔,其实也就是一个虚衔,不用上衙门的,胡大人还是留在家里打点生意。

    知县顾大人和徐先生过来的时候,胡大人已经得了消息在家候着,寒暄过后,顾大人提出请胡大人一起带徐先生去看济美牌坊,又是一通客气,三人就一起出门了。

    济美石坊位于潦河边,一路过去有不少农人跟胡大人打招呼:胡老爷,来客人了。又去看牌坊啊。老爷真是大善人,有福气,这不皇上都夸您呢。

    济美石坊东、南、西、北向形制划一,文字相同,每面枋间嵌有绦环板三块,由下向上,第一层题“从侍郎布政使司理问所理问胡士?”,第二层题“济美”两个大字,第三层镌刻“圣旨”二字。均为楷书,双钩石刻。

    牌坊高三丈多,宽一丈多,每面都是方方正正的,四面四柱,由四根花岗石柱构成四门,各构件均以榫卯连接,每面由一个门楼式牌坊榫式联结组合而成,牌坊四角作挑檐状,斗拱及檐楼均为青石,斗拱共三层,檐楼二十个。整座牌楼上下内外刻满图案,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寿子富贵”“福喜平安”等图案,以及人物、花卉、禽兽和几何形穿花图案,莲花瓣状图案等。

    牌坊上还记载着华林胡氏四段千古流传的佳话:捐廪赈灾,架桥修路,创办华林书院等济美事实,尤其是南面第二层横梁上,“举朱幡、迎快马、路旁书童仰头望”,讲述的是宋雍熙二年,华林书院有三位学子同年并登进士第,朝廷派人送喜报到华林的动人情景。

    “哦,三个小猴崽子,你们看啊,这里有你们三个一起进士及第的兆头呢。我就不用了,我有进士爹,进士兄长,再有个进士儿子,就足够了。实在不喜欢那些死板板的八股文……”顾大人三个还在东面细看,就听南面有人高声戏谑。转过南面来,只见一个面容俊美衣着华贵仪态潇洒的公子哥,正对着三个高矮大小不一的小公子说笑。那三个小公子,大的不过十来岁,小的五六岁的样子。

    “二弟,你怎么在这儿?”顾大人显是认出了那公子哥,快步走过去。

    “大哥,你上回信里不是让我带延龄过来读书么?开春我去苏州王家就把他和长龄一块带过去了。在王家盘桓了个把月,可过足了戏瘾,我还扮了一出呢。对了,还见过了小嫂的娘马奶奶,马奶奶真是个爽快人,女中豪杰。过后又去余姚长龄外婆家,今年是我岳母花甲大寿。我小舅子听说我们还要一路游山玩水,非得跟着来。听人说奉新新建的济美牌坊好看,我们就先过来看看??@矗?任牛??醇?挛掖蟾纭!

    三个小公子里年岁最大个头最高的穿深红长衫的过来见礼,虽然形容尚小,然文质彬彬,颇有大家公子风范。接着长龄和延龄也见过伯父和父亲。顾振海又见过老师,见过胡大人。胡大人见是顾大人的弟弟和儿子侄儿过来了,连说请都请不到的,邀着去家里喝茶吃饭。

    “胡大人,我们也是真有缘分的,这次我们在船上遇到了我们的姐夫,仔细问来,原来是贵亲,从四川忠州府同知任上卸任的。他带着家眷,还在船上收拾呢。我们先过来看看。”

    “哥,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呢。我们和一家子合雇了一条船,谁知一说起来,原来是大姐夫呢。可惜大姐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正说着,那边过来一大帮子人,正是那大姐夫一家和顾振海带的小厮押着行李过来了。一行人赶过去寒暄客套一气一齐来到胡大人家,收拾喝茶不提。

    原来这顾汇海顾振海兄弟俩都没见过他们的大姐夫,连大姐也没见过,难怪不认得。顾名世一生风流倜傥,跟原配夫人也是琴瑟和谐,无奈子嗣上有些艰难。原配吴夫人给他生了三个嫡出女儿,几个通房侧室也不争气,不是一无所出,就是也生女儿。到四十岁上,吴夫人老蚌生珠,又怀上了。可惜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大健旺,难产过世了,一个好生生的哥儿也没留得住,跟着去了。

    顾名世和夫人感情深厚,一时也不想再娶。也是前世姻缘,这么过了五六年,忽然有人提亲,说的是苏州王府远房旁枝的一个姑娘,家中虽比不上王阁老家豪富,可苏州王府,能穷到哪里去?姑娘也是生得花容月貌的,父母也宠得紧,挑女婿就挑花了眼。蹉跎到十八岁正准备降低条件下嫁,年岁不大的父亲一病死了。守了三年的孝,出孝刚要议婚,母亲又追着父亲去了,又是三年孝,姑娘就拖到了二十四五了。反正是年纪大了,姑娘倒是淡定了,没有功名的不要,长得寒碜的不要,家里太穷的不要,倒也没说不愿做填房。顾家的男子,一向是长得器宇轩昂,顾名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人物风流,果然是一说就中。

    此时顾家嫡出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庶出的两个女儿也许配了人家,没料到成亲前几日顾名世和从年轻时一直照料自己的一个通房丫头提起来的侧室一夜温存,这四十多年没来的儿子居然就来了。新夫人也争气,进门就怀上了。等过了十个月,赵姨奶奶和新夫人前后脚生下了两个公子,顾汇海,顾振海。顾名世是个温和的人,就是对家中奴仆下人都宽宏大量,对年轻美貌的新夫人更是温存体贴,更兼他一向风流倜傥,就是做官也是做的鸿胪寺,尚宝司这一类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新夫人也是琴瑟和谐,千般投缘,顾名世自然就沉醉在温柔乡中,在仕途上也就没多大进取心了,正六品的尚宝司丞任上正赶上父亲去世丁忧,他就顺便致仕了。

    好在没几年庶出的长子居然连着秀才举人进士一起中了,而天资聪颖娇生惯养的嫡子却无心科举,只喜混在娇妻美眷之中,整日醉心于弹琴唱戏,调墨绘画。顾名世和夫人都是宽容随和的性子,对儿子的管束也不刻板。

    顾汇海娶的是苏州王阁老的亲侄女,顾振海娶的是余姚王家的小姐,好像顾家跟王家是挺有缘的,顾家大姐嫁的也是个姓王的,王姐夫是山东新城王氏。这新城王氏一门别的不多,就是进士多,从忠勤公王重光启始,三四代里进士就有十几个。王姐夫象飞,读书也不算特别出挑,十来岁上丧父,寡母督着读书,二十来岁考上了秀才。其时王姐夫的伯父王之桓和顾名世的兄长顾明儒同朝为官,义气相投,就为各自的侄子侄女牵线为媒,促成了一段姻缘。后来王姐夫发狠读书,好不容易中了个举人,家里人看他举业上头难得再进一步,好在家里进士多,不差他这一个,撺掇着选了官,熬资历也熬到了忠州府同知。顾家大姐跟着大姐夫到了四川任上,可惜一病死了,王姐夫也娶了新妇。

    这王姐夫在忠州府同知的任上不知是得罪了上司还是怎的,开出的评语不好,幸得还有几个同僚说好话,只得了个冠带闲住,带着家人回家乡新城,王姐夫心胸还算开阔,并不以?G官为耻,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快活。这王姐夫后娶的夫人,就是胡士?胡大人的千金。夫人自嫁给王大人,也是好几年没回过娘家,这次也就非要顺路来见老父老母,王大人一口答应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