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孤唐明月 > 第107章 一个不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达右手高扬而起的唐刀无力坠落,斜插入草地。

    箭羽透体穿出,带出大篷血雾,刘达死死地盯着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耍了的吐谷浑骑兵们,笑了。

    在他们的身后,打着各色旗帜的各部落人马悄然出现,堵住了他们的退路,两侧铁甲轻马的唐骑快速压上冲锋,不断撕裂着吐谷浑骑兵们的阵容。

    唐骑的武器主要有弓箭,一般人带箭壶一个,可以装30支箭矢。还有随身携带马弩,能射200步。

    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握柄很长,这是南北朝以来就流行的长柄格斗兵器。

    短柄格斗武器主要用短柄长刀,士兵每人一把。除了汉代以来就流行的环首刀外,还有一种柄部有护格、柄首没有圆环的新型长刀,此外骑兵还使用一部分啄、锤、斧、鞭等砸击类兵器。

    在唐代,一般骑兵也使用形体较小的圆形盾牌进行防御,虽然具装甲骑逐渐丧失光彩,但马槊的光彩未失,仍旧是骑兵的主要长柄格斗兵器,因为造价昂贵能用得起的,一般身家都有些资产。

    就像李世民麾下的主要将领,多善使马槊,如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尤其是尉迟敬德还善能避槊,以及空手夺槊。

    正因为马槊是军中主要长柄格斗兵器,效能较一般兵器为高,故唐代法律禁止私人拥有。

    自隋末起,重装骑兵就逐渐从唐骑中消失。与之相对应,马铠不再是唐骑兵的重要装备了。

    究其原因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厚重的铁甲和骑手对它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即使勉强承受,其机动性也要大受影响。

    而在大唐这样幅员辽阔的地方,对军队的机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军队的威力是由打击力、防护性和机动性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若不能达成一定的平衡,总体威力就要大受制约。

    在隋末,隋朝重装骑兵面对农民起义军轻装长矛手和轻骑兵,并没有体现出与其昂贵成本相称的战斗力。

    蒙古马不能承受沉重的马铠,重装骑兵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也就非常糟糕。

    而农民军的轻装部队则利用机动性优势,在辽阔的战场上战胜了笨重的隋军。

    继前朝而起的唐,在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面前,也就无法产生对重装骑兵的崇拜之情,轻装骑兵成了必然的选择。

    虽然大唐还保留有部分重装骑兵,但是现在主力逐渐由轻骑取代。

    澄澈的天空中,明晃晃的阳光显得分外夺目。

    吐谷浑骑兵只觉得唐骑胸前和背后的圆护太过刺眼,被打磨得极为光滑,颇似镜子。

    在太阳的照射,唐骑身上发出耀眼的“明光”,与之对敌时难受感到分外难受。

    李承乾骑马落在步兵阵容后方,端举着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战马。在他身边黑压压的一片,是一支重装骑兵,他们的主要目地不是支援而是保护他。

    李承乾郁闷地撇嘴,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段志玄,此等利器还是要给最适合的人用。

    段志玄接过望远镜,冲着李承乾点头致谢,随后似模似样地抬起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战况。

    在手下的几支斥候长时间外出侦查未归后,李大亮就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在他问清那几支斥候负责的方向后,在地图上一圈划,计算了下时间。

    推衍出吐谷浑人正调兵准备入唐,再度劫掠的计划。

    一番准备后,他就率领着一万唐骑前去埋伏,同日下契芯,党项等外族军队纷纷请战。

    李承乾要来的明光铠刚刚穿在身上,马还没上,就被闻讯赶来的段志玄拉住,不让他上战场。

    段志玄的亲兵们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大有李承乾一旦想上战场就用身体挡住去路的趋势。

    李承乾倒也果断,放弃了这个心思,郁闷地跟在段志玄身边,看着他发号施令。

    段志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轻叹一声道:“太子,如此利器,可惜不能大规模使用。”

    李承乾也是无奈:“这望远镜,工艺太过复杂,以现在的技术,一年也才能制出三四支合格的。

    单是能烧出好的镜片这一点就卡死了大部分工匠,而且这些终究是那些言官所谓的“奇淫技巧”,我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弄。”

    我也很无奈啊,别人家的穿越者烧个玻璃,水泥,刷刷的一大片。

    到我这里,只知道能烧出玻璃水泥之类的大概原料,让手下不断研发寻找配方,光是如此就花费了两三年。

    中间还在不断改进,提高技术,降低成本,而且将这些东西主动献给李世民,也不该由他出面。

    必竟身为太子,沾上了这些东西,落人口实实。虽然于国有利,但还不得被魏征和那帮谏官给骂死。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的道理李承乾还是知道的。

    若是言官长期以往地不断诋毁,既便李世民信任他,日积月累下感观总是会逐渐变差。

    前朝杨勇不就是这样被杨广干掉上位的吗?

    而且若是轻易交出,一点利益也得不到,李承乾心中也不乐意。

    况且李承乾瞥了身边段志玄一样,现在朝堂上,文武官之争,在李世民有意地放手下,逐渐露出苗头,而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与这两方阵营保持一个明智的距离,无疑是最佳选择。

    想到一年前兵部尚书侯君集一直在有意无意的讨好,接触,李承乾就颇感无语。

    小动作太明显,恐怕李世民是心知肚明,就等着敲打他……

    …………

    眼见吐谷浑骑兵已露颓势,契芯,党项等外族军队终于出手,必竟这是唐朝的军队,太过替它拼命,也捞不着太多好处,自家的人马精贵着呢,意思一下就行。

    李大亮挥手震开马槊上的污血,远远地瞥见这帮外族人马支援过来,不屑地冷哼一声。

    眼前这支数千人马的吐谷浑骑兵,战斗力之高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估摸着是吐谷浑的精锐了。

    他们凶残的反击,对唐骑造成了大量伤亡,即便是他也觉得心痛。

    此刻这支残余不多的吐谷浑骑兵已然选择放弃正在鏖战的人马,想要突围。

    李大亮放下马槊,抽出腰刀,策马追击,同时大吼道:“继续追!一个不留!”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