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魔化天下 > 第十二章 . 基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组的组长刘铁雄领人挖坑,并进行用以冶炼的基本建设;顾问团在旁指导;

    第二组的组长唐庆带领他的人拿着兽夹绳索等物去打猎;

    第三组的组长孙天宝带着他的人去山口伐木;这时才知道,孙天宝的父亲,就是顾问团的团长,那个孙老伯。

    孙老伯还有个搭档,叫史老伯,是第五组组长史成?的父亲,是最老的顾问。孙老伯与史老伯经常在一起指导有关冶炼打铁的各项工作。

    第四组的组长张柔领人铡草和泥,做粗坯的砖;

    第五组的组长史成?领人用打铁的锤敲击从对面及周围的山上采来的大石;

    业务部的人收集人们交来的钱。

    不久,粗粗的树木运回来了。剩下的女人们一拥而上,砍枝去叶,使树木快速成材,砍锯成木板,建仓库和小卖部。废弃的树枝等物砍成小段备用烧火。人多好办事,到了傍晚时分,已经有许多树干和木材备用,地上挖了两个大坑。从山顶挖坑采下的小石头变成了一堆碎石,大石头有了方正的雏形。简易仓库基本建成,唐庆他们也打得不少猎物。

    大民觉得很满意,虽然不象电脑里那样点击之后立即建好,但目前是现实世界,进度就算是够快了。多亏他们是铁匠,工具齐备,人又有气力,还不惜力。其实他满意的更主要原因,却是他自己没怎么干活。指手划脚在旁边咋呼,看着群众们任劳任怨地完成心目中计划,这是老师才有的特权呵!

    可即便只是动动嘴,对于这个高中生也是十分辛苦的,当老师也不容易啊。这不,吃完晚饭回到山顶帐篷,大民刚躺下就睡着了。以前春游或上体育课的时候,从没这么累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现代城市居民的体力差异,在这一刻完全显露。

    第二天上午,确切地说是中午,日头早就升起来了,刘铁雄和唐庆早就去干活了。大民被浑身酸痛弄醒,独自吃罢小姑娘送来的早餐,走出帐篷,要找他们提前商议一下今日的工作。山下隐隐有声,来到山顶的边缘向下一望,山下正干得火热,喧闹不已,不由问凑到身边的小姑娘:“小红,他们什么时候起来的?这么早就干上了。”

    小红抿嘴笑道:“已然巳时了!山下一直这么热闹,有的人一晚没睡,有的人睡到半夜便又干上了。”

    大民深受感动,急忙下山慰问众人,顺便指导一下。当老师也是能成瘾的。

    走到一个大坑边,见人们按照设计正在紧张有序地干着,大民跳下大坑,拿了一块粗坯的砖,递给干活的人,并弯腰观察了一下坑壁上的洞:“注意,周围还需要一层,不仅使它不渗水,还要不漏气,把周围再打一打,最好夯结实些。”众人躬身施礼,转身继续似乎更加兴奋地埋头干着。

    又来到正在围绕着湖山挖沟的人们中,按计划这里要有十米深,三十米宽:“这里以后就是护城河了,一定要再宽一些,得二十步。”在这个时代,一步就是一米五左右的样子(这个时代的一步,准确地说,是一米五三六)。

    众人得意地纷纷禀报:“小人们准备挖五十步!”

    大民笑着对正在旁边建石桥的人道:“他们可给你们增加工作量喽!”

    建筑石桥的人也笑着应道:“只要他们不怕累,小人们能造一百步的!”

    鼓励一番,大民想起一事,见唐庆正在附近,招呼道:“唐庆,你去拿几个火把。”

    每人两支火把,一支点燃执在手中,另一支插在腰间,大民和唐庆探入山腰那个流出小溪的山洞,生活中的水是关键,没有水,山就是死山,地就是贫地,人?好象人体的百分之七十多,是水。

    开始的时候山洞并不黑,拐过一个小弯,山洞里逐渐黑起来。他们俩弯着腰,借助火把小心走着,大民感到有些森然。水气越来越重。逐渐有声音传来,滴滴答答有些动听,是水滴在石壁上凝聚后掉在地上的声音,继续走出十几米,听唐庆在前面“咦”了一声,忙问:“怎么啦?”

    唐庆回答道:“这里有个泉眼,”说着似乎喝了一口:“水是甜的,很凉。”

    泉眼在山洞尽头。侧壁上有一个手腕粗细的小洞,从中喷出一股细细的水柱,一米左右高度,呈弧形砸在地上,地上被砸了一个小坑。大民也尝了一口,果然十分清冽,入口微微有些发甜,便抽出腰间短剑,和唐庆一起把洞口扩大到直径有半尺左右,水流如柱,大了也猛了,地上的小溪大了,寒气和水气更重,他们退出山洞。

    山下众人依旧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些人真是好体力。围着工地溜达了一大圈,巡游到刘铁雄所在的冶炼工地。大民又感到有些累了。他们已建造安装了两个冶铁炉,正在安装下一个。顾问团的老人们也站在那里指导着众人,许多老人在干着年轻人的活,有的还亲自出力建造。

    闻听众位老人也是一宿没睡,从昨日中午一直干到现在,大民心中忽然有些紧张:这些老人都是各家各户的户主,在他们中间很有些威望,那些年轻人也都很孝顺,万一有老人累倒或病倒了,那自己是不是要给他们医药费呢?万一有年轻人说自己虐待老人,怀恨在心或是挑动群众闹事,那怎么办?急忙走到近前,叫刘铁雄请众位老者回去休息。

    见到大师,众老者躬身施礼,有的还要跪下磕头,但都不想回去,七嘴八舌地要求就让他们继续干下去。铁雄在一旁面有难色地禀告说,昨日晚上自己就让众老人下去休息,可是不管用,他们执意要接着干,他也没有办法。神色间却有一丝自豪流露。

    这些老人的干劲可嘉,自己没干什么就很累,他们可都是老人。自己应该在这些人中树立起说话的权威,不管是对是错,也不管是关于什么的,都要有权威,更要体现自己爱护群众的心情,别到时候说自己将老人累坏了找麻烦。当初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老师就没让几个快虚脱的大胖子继续跑步,后来让他们投铅球去了。

    大民对老者们道:“是啊!我心里也想早日完成,但诸位想一想,身体是革…本钱,如果现在就把诸位老人家累坏了,那咱们以后怎么办,谁来指导呀?现在有铁雄在这里,诸位就先回去休息,难道你们还不相信铁雄吗?这样,你们先回去睡觉,一会儿我去检查,如果哪位还没有睡,那么我就让铁雄把他绑到山顶,以后也不准下山,只让他看,不让他干。如果睡了,那么睡醒之后,休息好了,还可以接着干,这两天就在夜里值班,白天睡觉;如果铁雄拿不准,就叫他去问你们,那时可不管是不是在夜里,到时候可不要推脱说太累了,支撑不下去了哟!现在诸位回去睡觉,不用我派人护送吧?”

    众人笑了起来,又殷切地表示了一番,随即去睡。

    铁雄道:“大师!小人真是…越来越佩服您!”

    唐庆在一旁笑了笑,召集一些人去打猎,顺便刺探周边消息去了。

    这种说辞也值得佩服?大民也笑了笑,继续游览般巡视,没说话,依旧被众人的热情感动并鼓舞着,留下铁雄在那里继续指挥安装冶炼用的锅炉,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山顶。

    没发现那个叫小红的小姑娘,估计也下山干活去了。进到帐篷,卸下背后的书包,从中翻捡着出《农家百科》一书,翻到沼气池一节,口中默念,认真备课。随后又拿出他遍查资料、集腋成裘而来的《冶锻》和《枪械》这两个手抄本,仔细查阅。

    除了功法大全,这三本书也是他的最爱,包括了许多方面。由于上学考试的繁重脑力劳动,就没怎么用脑子记,总觉得它们会有用,现在果真用到了,且肯定会有越来越大的作用。教科书呵!

    每天都进行三次家访,顺便蹭饭。每天都要巡视一遍,指导众人施工,并纠正众人理解上的错误,随后上山继续读书、备课、睡懒觉,直到傍晚。老师,喜欢这个职业了。

    湖山这里有两个出口,一个在小城的正面,一个在侧面,侧面的出口没有路。唐庆说可以顺着山走,通向很远,几天几夜都走不出去,一般连樵夫都很少走。

    大民叫人在侧面出口遍挖陷阱,暗插尖头木桩,机关消息,不叫任何人从此通过,正面的出口,以后就是唯一的出入口,人手少,容易防守。

    依湖山及周围的地形,建起一个以防御为主,攻守兼备的小城。小城最外围是一条宽沟,最远处距湖山的山脚有三四百米,围绕着湖山,正在施工中。

    沟边内侧约二十米左右是一堵墙,土坯建造,高三米左右,围绕着湖山和村社,从外面看墙笔直地竖立,而从里面看,则有一个土坡抵在墙上,墙上有许多箭垛,还在建,只完成了十米左右,大民站在土坡上试了一下,感觉正好。

    墙内五十米处,是一溜高约三米的房,房门向着湖山,后面朝着城墙的方向有窗户,也试了一下,站在唯一建好的房内床上,正好监视围墙,且高度也适合射箭之用。

    从土坯房再往内侧十五米,是一排工作间,是厨房、餐厅、洗澡间及厕所卫生间。虽然也正在建,但已经有了初步的轮廓,连接这些房间的地下管道的建造与铺设还没有完成,内部的设施也都还没有,但已经建成了在旁边的仓库、小卖部和顾问团驻地。

    众人把建造沼气池挖出来的土运到三十米外,夯土成堆,要把锅炉房建在这个大土堆上,使锅炉房比其它的建筑高出五米左右。这样,就可以使热水自然向下流,流到每个需要热水的地方,比如食堂、厨房和洗澡间等地方。

    从工作间向山走三十米左右,是铁匠铺,已经完成了,有人在打造着什么。

    铁匠铺的内侧约七十多米处,也就是在距山根约二三十米处有五个冶金炉,每每相隔约一百米左右。人们都在分工忙碌,除了一个大师。

    看着这个初具雏形的村社,大民对前来辞行的业务部全体人员训话,唐庆和铁雄站在身前左右两侧,这是他们的新习惯。

    每次给众人讲话的时候,大民都很新奇、很自豪,也很激动。以前是没机会,是挨训的,现在终于有机会训人了!

    首先强调了纪律的严肃性和任务的艰巨性,随后故意慢慢说道:“因此,派你们出去,不仅仅是要采购粮食、铁和一切生活用品,还要把我们这里制作的东西卖出去,打出这里的品牌,使城里的人都买咱们的东西,扩大影响,同时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咱们的眼睛和耳朵,要广泛地收集所有的情报,不管你们自己觉得有用还是没用,都要向大本营报告,这里每三天就会派出一队人前往你们那里,有什么消息就写下来,交给过去的人,记住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现在就问!”

    唐庆率十个人护送一下,路上应该就没有安全方面的问题了。

    众人和大民的语言不算太通,听得困难,意思知道,说快了就只能猜,不过他的耐性还不错,总是象老师们那样耐心地详细讲解,使众人们终于全都明白出山后的任务及注意事项,临走时还获得另外的特意叮嘱:所谓粮食,买回山的粮食,不是高粱、粟子之类老师吃不惯的东西,而是大米和白面。纯是享福来了。

    lvse(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