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农家厨娘很旺夫 > 第七十一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咚咚咚”一声急切的敲门声打断了春娘和二皇子的谈话,大栓从包房外,急切地跑了进来,虽然极力地保持着镇静,可是他的眼神还是出卖了他。

    大栓来到春娘身边小声耳语后,春娘的眉头不由自主地轻皱了一下,陪着笑对二皇子说道:“殿下,店内有些急事,我现在赶着处理,就不在耽误您继续用食了。”

    “李姑娘,请便。”二皇子摆了摆手说道。

    待春娘出去之后不久,从二皇子的包间里一道黑影也随之跟了出去。

    “他们现在什么情况?”

    “我看见秦老三来了,就在对面的巷子里,他们好像在等人全部到齐似的。” 大栓一一汇报着。

    “叫人在后院准备一辆普遍的马车,有什么情况随时按排殿下走。”春娘对着身后的大栓吩咐道。

    “他们不会冲进来吧?”

    “放心吧,应该不会,不过他们今天倒是一定会动手,还有两个时辰就会天黑了,走,我们先去会会我们的老朋友。”

    街对面的巷子,秦老三正用地上的小石子和他的手下讲解着下一步的战略步骤,巷子口还有两个蓝衣打手帮忙把风。看着春娘带着大栓走了过来,忙伸手拦阻道:“此路不通。”

    “我来会老朋友的。”春娘笑着答道。这两打手倒是很尽责,既不通传又不理会,死死守着巷子口,一步也不让。

    春娘也懒得多费口舌,对着巷子大声叫道:“三当家,我是李玉春,有事求见。”

    “请她进了吧。”这一嗓子叫的,估计别人都知道他来了,秦老三想避都来不及了,都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露了。

    “三当家,好久不见了,你说你来我这,怎么能过门不入了,是不是赚我们鼎香楼的酒水不合你胃口呀。”春娘笑着打量着四周。加上门口两个打手,一共就十个,二皇子身边也带了八个,这秦老三带的应该不是主力部队,应该是前期的探子。

    “这是那样的话,谁不知道我们郧县的鼎香楼可是数一数二的酒楼,我这不是囊中羞涩吗?请不起兄弟们上你那酒楼。”

    “三当家,你这是太见外,走,走,走,大家今天这么有缘,我请你。”

    “不,不用了,我今天还有事,改天吧。”

    “有什么事,这么要紧,比填包肚子还要紧。”说着,就让大栓过来拿他往外走。

    “真的,不行了。”秦老三说什么也不肯走。

    “咦,这是画的什么图呀?”春娘看着地上的画的画奇怪的问道。

    “没,没什么,你不是要请我们回鼎香楼吗?走吧”秦老三胡乱把脚下的那些做着的标志踢开道。

    “大栓,去跟孟掌柜交代一声,我今天请客,让他帮我备一桌好席面。”

    “是,这就去安排。”大栓一接到春娘的指示,马上一溜烟地跑回了鼎香楼。

    “三当家,其实小妹心里一直都很内疚,上次小妹去赌坊做的实在不对,一直想找个机会想找三当家当面赔罪,今天,就今天,您一定要给小妹我这个机会才行。把兄弟们都叫上,大家一起热闹。”

    “不用了,兄弟们还要其他事情要做不方便,既然李姑娘特意过来邀请,我也不推辞了,请。”秦老三本来想在门口暗中观察,免得打草惊蛇,既然现在已被人发现,不如直接进鼎香楼,和外面的兄弟来个里应外合,一定叫他们插翅难逃。

    “啊,兄弟们不进去呀,真是可惜了,我本来还想多热闹热闹一下,多认识几个朋友,既然大伙还有事,我就不强求了,大伙以后有空,一定记得过来光顾我这鼎香楼,到时我一定给大伙打九折,打九折啊。”春娘在巷内尽量地拖延着时间,希望大栓能赶快将人送走。

    “听说,你鼎香楼有三间上等的包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今天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隆兴能参观一番。”秦老三一进鼎香楼就开始四处打听,他断定二皇子一定会在其中。

    “真是不巧,今天这三间包间都有人,三当家这边请。”春娘其不知道他的心思,故意让他避开那三间包间,安排得越远越好。

    “不用了,要不就在大堂好了。”

    “大堂人太杂了,那怎么行,您跟我来好了,绝对让你不须此行。”

    “我看这就挺好的”,三当家看着大堂过道一桌子直接就坐了上去,说什么也不走了。

    “那,既然三当家觉得好,我也不勉强了。”这地方虽然位置开阔,这秦老三做的位置却是背对着那贵宾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如此。

    “三当家,请喝点茶,我这点的几道菜都是我们店的招牌菜,所以要花些功夫,你先品品茶,听听小曲。”这大堂每天到吃饭的点,就会有人在台上唱小曲,热闹的很。

    “你这生意,不比我们赌坊的生意差呀”。秦老三看着春娘大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

    “那里,我可比不了你们赌坊,你们那是做大买卖的,我们只能赚点辛苦钱,罢了。”

    两人正说的高兴的时候,外面留守地打手,突然跑了进来,小声说了几句,秦老三的脸上立刻如川剧变脸一般,说不出什么表情。

    “我还有事,失陪了。”

    “哎,三当家,这菜就要上了,您别走呀。”留下的只要秦老三匆匆离去的背影。

    在等大栓回来时,春娘才知道,这二皇子的侍卫一看外面的情况不对,就准备让二皇子撤离,刚回碰见了大栓回来,大栓就顺式将他们领到了后门,秦老三的手下怎么也没有想到二皇子会舍弃自己的豪华马车,做了一辆普遍的马车从后门偷偷溜着。等他们发觉不对时,二皇子早已不见踪影。

    这二皇子安全地离开了郧县,也让春娘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放了下来,她可不希望二皇子在郧县出事,更加不希望自己受到牵连,安心地推广起自己玉米的美食来。

    这以玉米为主题的美食节活动,又再一次在郧县掀起了,商家的触觉不如在什么年代,什么时候都是极其敏锐,这玉米的横空出世,在许多人的眼里,那金灿灿的外表下犹如一堆堆地金子,有的人想高价收购玉米种子,有的人想与春娘合作大力发展玉米的产量,还有人甚至想一次性买断玉米的产量,好达到独占这个市场的目的。使得每天拜访宋府和鼎香楼的商人络绎不绝。

    春娘为了躲避各色的商家已对外称病在家,谢绝一切访客。这天下午,忙里偷闲正躺在榻上看着闲书的,听丫环来传,梅姨娘过来探病。这真是奇了,她嫁过来也有两三个月了,这梅姨娘从头到脚就从没把她看进眼里,别说平时两人见了面,也只是一笑而过,连话都说不上两句,现在怎么会好好地说过来探病。

    刚允了丫头的去通传,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到梅姨娘那如王熙凤般地亮嗓门:“哟,这是干嘛呢?快躺下,我说三少奶奶,咱们是一家人这些虚礼就不用了”一把按住了正要从软榻上要起来的春娘。

    春娘也顺式地躺了下去,笑着道:“那梅姨娘也别客气了,随便坐就好。”身后的丫环按着春娘的意思搬了个圆凳放在春娘的软榻前,这个距离到是刚刚好,不远不近的,既不想表示的过分亲近,又不想让人瞧出疏远之气来。

    梅姨娘刚一坐定,就将屋子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你这屋子收拾的可真是雅致,看你就是个玲珑剔透的,会持家过日子的人,这凌虚道人算卦的本事可真是绝了。”

    “姨娘,就别在取笑我了,我一个未及竿的黄毛丫头,那谈得上什么会持家,不过是凭着自己的爱好瞎捉摸的,我这点本来还不及姨娘的一半呢。”这时丫环刚上了两杯茶过来,春娘瞬视转了话题:“梅姨娘,尝尝我院里的毛尖,可还入得了喉?”

    “嗯,这是好东西,我光知道你厨艺好,想不到这品茶的功夫也是一流的,我今天还特地带了两包大红袍过来,看来这回是送对主了,还有一些上好的血燕,给你补补身子”边说边让后面跟着的老妈子呈了上来。

    “姨娘,这是做什么?来看我就好了,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做什么,快,快拿回去,我这病歇几天就好,怎么能让梅姨娘如此破费,叫我怎么能心安得了”,春娘虽与梅姨娘接触不多,但也知道这是个只进不出的主,今天这么大手笔,看来肯定是有大事所求了。

    “那里谈的上什么贵重呀,你前段时间给二少方子,她吃了极好,现在气色比以前看上去好多了,我总说要来谢你,可你总是同三公子早出晚归地忙着打理生意,要不是这两天你不舒服,我还不知道这礼得什么时候才能送得出去呢,今天这礼你无论如何也得收下。”看着春娘不收这礼,又急忙换了一套说辞。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我们妯娌之间谈什么谢,大家都是亲戚,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这梅姨娘平时对那病恹恹的媳妇从来就是不闻不问地,这打着她儿媳妇的旗号来送礼,更是觉得奇怪。

    “是啊,大家都是亲戚,这亲戚之前是应该互相帮助的,啊?”梅姨娘接过话,试探地问道。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总算到了正题,跟古人说话真累:“姨娘,找我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梅姨娘轻了轻嗓子,小心毅毅地道出了正题:“是这样,我娘家的弟弟在阴山县有良田五十亩,以前一直都是种粮食的,他想明年换换……全部都种玉米,不知道三少奶奶觉得如何?”

    “种玉米?”原来又是一个打着玉米主意的人。这闭门谢客,都防不住呀。

    梅姨娘以为春娘不明白她的意思,干脆倒豆子一般地全说了出来:“这玉米现在可是稀罕物,不要你太多,我估摸着你就给五百斤就好了,等明年有了收成,我们到时给你分三成,当然前提是你不能将剩余的种子卖给别人。”这梅姨娘在那里口惹悬河地说着,夸夸其谈,如果她真是一般地农妇很有可能她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此事,可惜啊……,这梅姨娘明摆着想跟她弟弟一起来讹她的种子,还想独揽玉米的生意,五十亩地最多需要一百斤,那剩下的四百斤种子她们想干吗,就不用多说了,还想着一家独大,野心真是够大的。

    春娘静静地看着梅姨娘,对她那种市侩的嘴脸里说出的话,渐渐地露出一丝不耐。

    梅姨娘终于发现春娘的脸色有些不对,怯怯地说道:“你要嫌少的话,我多加你一成,给你四成”,看着春娘这边没有反应,咬了咬牙:“五成,不能再多了。”

    春娘摇了摇头说道:“梅姨娘,我手里的种子不多……”

    “那我们只要三百斤,行吧?”还没等春娘的话说完,梅姨娘立刻打断道。

    “梅姨娘,听我把话说完,好吗?玉米是新品种,一年可种上两季,而且产量很高,我留的种子,除了宋家的田地,还有李家村的,剩余的部分我已经跟知府大人商量好了,全部上缴,做为官府在周边村子进行推广试点用,我相信到了明年下半年,梅姨娘如果还想买种子一定不是什么难事了。”

    “明年下半年,那还有什么赚头。”梅姨娘不自觉地说出了实话,她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敲起来,就这么快散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郁闷。

    “梅姨娘,玉米做为一种粮食,本身就不可能长期存在于个人的手中,粮食可是一国之一根本,一昧地想聚为已有,终会得不偿失的。”春娘早就想过了,这二皇子已知道玉米的事情,相信再过不久,整个县城、江南、全国都会知道此事,朝廷怎么会让一人掌控国之命脉,操控经济大权。再说,当初她把玉米拿出空间种植的时候,就没想过自己能独自拥有这一切。

    “哼,什么国之根本我不懂,你不想卖给我们就直说,何必绕这么一个大弯子。”梅姨娘气哄哄地甩着帕子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