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农家厨娘很旺夫 > 第三章 进城(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美丽正在坐高档包房里头一桌子菜刚上齐,有蟹黄鱼翅、醉糟鸡、糟汁川海蚌、桔味加力鱼、佛跳墙、炒西施舌、壁龙珠,看着这么多好吃,举棋不定,应该先尝哪一个呢,“姐,姐,快起来了饭菜都预备好了,起来就能吃了,快点”一个突兀地童声把她从梦境中拉了回来。

    见春娘还没醒的意识,又猛力地摇晃着的手臂想要春娘把摇醒。

    “知道了,马上起来,别摇了”春娘双眼盯着屋顶,悲催地道。虎子见目的达到了,就跑到屋外去了。

    春娘洗漱好后,走进了堂屋,看见李大娘和虎子正坐在桌边等着她。“娘,您和虎子先吃好了,不用专门等我”尴尬地向着李大娘说道,“娘,你昨天又熬夜了做活了”,同时又注意到李大娘眼下两个大大黑眼圈的。

    “没事,娘有分寸的,等下我会休息一下”拍拍了春娘示意让他放心。

    春娘背着一大筐春耳,再将猴头菇找了一块布包起来,也给虎子找了一个小竹篓背在身后带上李大娘的刺绣,坐着老李叔的牛车往城里去了。

    老李叔年近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人挺和善,总是笑呵呵,十分健淡,知道春娘姐弟第一次去城里,热情地向她们介绍起来,什么李记的豆花、王婆的鱼面、甜源坊的桂花糕……听着虎子两眼直放金光,拼命地咽着口水,这小家伙原来也是一吃货,春娘和老李叔都被虎子的那丰富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真快,终于在天大亮之前,看到了城楼,上面写着“郧城”。

    一进了城,街道还算比较干净,道路不算太宽,小商贩已经在两旁摆起了摊。下了牛车,跟老李叔约好了回村的时间,就向菜市场进去。

    春娘牵着虎子找了一块空地,把身后竹篓卸下了,先用一个干净的布铺在地上在将一部分春耳先倒了出来,以免沾灰。然后将春耳按一斤的量分成五等份用事先准备好的油纸进行分包装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考虑到一般人家一次性不会买太多量,晒干后的春耳一斤的价格大多可以买到一百文,价格太高,不利于吸引顾客的注意。等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就准备开张了。

    “卖鱼嘞,新鲜的大活鱼一条,三十五文”、“卖猪肉,新鲜的猪肉刚杀的,二十文一斤”……小贩们都扯着嗓门着大声地喊着,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

    “春耳,春耳,新鲜的春耳”春娘依此效仿起来,叫是叫,显然底气不足,第一次还是有点摸不开面子。

    虎子觉得姐姐的声音太小,也扯着嗓子帮着姐姐叫卖“春耳,春耳,新鲜的春耳”。

    看着弟弟这么卖力地叫卖,春娘顿时觉得勇气俱增,可不能让弟弟小瞧了自己。

    在这嘈杂地市场里,这好听清脆的童声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立刻吸引过路大婶大妈的注意力,围着摊拉寻问起来。

    “这春耳怎么卖呀”一个中年大婶看着春娘问道。

    “二十文一包,您看这可是今年新采摘的,个大肉厚,吃起来爽脆,可口,而且贮藏起来也方便,您在吃之前直须用热水泡开,不过是凉拌,炒,煮汤都是上品,大姑娘,小媳妇吃了还能美容养颜,令肌肤红润白皙”春娘极力地向这位大婶推荐产品。

    “嗯,听上去这东西是不错,你便宜一点,这看你一堆就这么少”说完就皱着眉头,眼里还一直瞅着那堆春耳。

    “是呀,你便宜一点,我们也买一点”旁边站着看热闹的大婶也跟着一起哄。

    “这样吧,你们买两包我再加送半包,如何?”第一笔开门红很重要,春娘想博一个好彩头。

    “怎么样?”向站在她身后的另外两位大婶投去了疑问的表情,只见后面看热闹的人纷纷点头示意

    “行,就按你说的来,来两包”这位大婶看着身后群众对他的杀价后的结果纷纷表示了认同,也觉得自己特有成就感。

    “给我也来两包”大家峰涌而至。

    小虎帮忙包春耳,春娘忙着收钱,幸好早上包了一大半,要不然还真忙不过来,两人配合默契,忙得不亦乐呼。

    快接近中午的时候,看着剩下的几斤春耳,春娘觉得也差不多了,

    先得去祭祭五脏庙才行。

    “虎子,午饭想吃啥,姐带你吃顿好的去”春娘一副财大气粗的样,正走着街上领着虎子四处找吃的。

    “姐,真的吗,我想……想吃王婆的鱼面,可以吗”早上听着老李叔的介绍到现在还记得,虎子探着脑袋问。

    “王婆的鱼面,你确定?”春娘俯视头,跟这小子对视起来。

    “嗯”虎子瞪大双眼,坚定地点头答应着。

    “傻小子,走吧”春娘只想给虎子更好的,没想到他只要了一碗面。

    “王婆鱼面”四个大字豁然就在眼前,现在已经快午后,店里生意居然还么好,竟然还有人排队等位?真那么好吃?这样的场景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么多人,不知道好不好吃”不过这个时代的鱼到是没有污染的,能吃到绝对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不过这家鱼面馆的老板真是不懂经营之道,最起码也要设几张椅凳,让食客就这样傻站在门外等。在现代饮食业,除了口味特色,还要讲服务质量。下馆子吃饭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更为了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快。为了一顿食而要站得腰酸背痛的不划算,要不是看着虎子的兴头这么足,我都恨不得换一家。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凑热闹的人,永远不会少。

    “两位客官,你们的鱼面”。小二殷勤地端上了鱼面。

    鱼面挺实惠的一大碗,细嫩的面线泡在清淡的汤里,上面漂着几根绿色的菜叶,刀工和卖相上看起来还行。春娘用筷子捞起几根面线,正准备往嘴里送,面线断成了两截,随便试吃了几口,实在是大失所望。要是在现代,估计就甩盘子走了,算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填饱肚子比较要紧。

    面线没有韧性,口感太差,在鱼肉和面粉的比例搭配上完全失调,一看就是偷工减料,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这清汤,还算下了点功夫。哎!看来这家老店,也红火不了多久了。

    “虎子,好吃吗?”春娘看着虎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小脑袋都看埋进碗里了。

    “嗯,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下回我们还来吃,好不?”虎子一脸真诚地看向春娘。

    “傻小子,下次姐带你吃更好吃的面去”下回,春娘可不想再来了,这孩子估计都没怎么吃过好吃的东西。

    “伙计,结账”春娘朝着小二方向喊了一声。

    “好嘞”小二听着昭唤走了过来,看了一眼,“客官,谢谢一共十文”。

    真贵呀,春娘郁闷地结了帐。

    穿过集市,隔着两条街,就是郧县就有名的商业一条街,东市,比起集市的杂乱,这里可真谈的上是繁荣喧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所有的主要道路都是拿打磨平滑的青石板铺就,宽度足够容得下八辆马车并肩而行。街道两旁的是各色店铺,悬着大大的金字招牌,门前还站着在那里迎来送往,大声吆喝着招徕生意的伙计。

    走进一家大的绣纺,春娘拿出了李大娘的绣品直接递给了掌柜。

    “按七文给你算,你看如何呀,小姑娘”掌柜拿着帕子端祥了白天,最后在给出了一个价。

    春娘不太懂刺绣,正在那里犹豫。

    “这样吧,看你们也是可怜的孩子,给你按八文算好”掌柜的怕这小孩不想卖,赶紧提高了一文,“这可是最高的价了”又立即补了一句。这帕子的绣活还真不错,上门的生意掌柜可不想往外推。

    这帕子总共20条,八文钱一条,算了一百六十文。再加上早上卖春耳的钱一千二佰文,总共有一仟三佰六十文。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