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抗日风云记 > 第四十四章 解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十四章解救

    劳工们在空地上乱哄哄地摆着歪歪扭扭的队形,一张张惊讶、兴奋、黑瘦的脸向前默默地看着,一些劳工小声地议论着眼前的巨变。

    神飚队的队员们开始打扫战场,鬼子的枪支、水壶、腰带等等,一样也不放过,连血迹斑斑的衣服也按照余飚事先命令都收拾起来。

    余飚领着一票人走了过来,面色严峻,锐利的眼神扫视着这三百多名劳工,直到他们变得鸦雀无声。

    “听着,时间紧迫,我不想跟你们废话。”余飚沉声说道:“我们是国军挺进第一支队的官兵,是要在敌后与日本鬼子拼命的队伍,你们愿意参加进来,打鬼子报仇雪恨的就到那边的树林里集合,不愿意的就请自便,我也不想要既贪生怕死又要浪费粮食的垃圾。听明白了吗,听明白就马上行动,此地虽然偏僻,但说不准又会有鬼子从此经过。”

    没多久,劳工们便做出了选择。除了几个家在附近的不想当兵外,其余的都跟着神飚队撤退了。近四百多人的军、工队伍钻入了山林,身后还能看到汽车燃烧冒出的黑烟,听到隐约的爆炸声。

    ………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天际凝聚着绚烂的晚霞,软风一阵一阵的吹上人面。

    “停止前进。”余飚看着出现在前面的一条小溪,停下了脚步。

    “三爷,趁着天没黑,多赶点路吧!”王小刀走过来建议道:“万一有鬼子追上来怎么办?咱们离刚才的地方还是不够远哪。”

    “我能不知道这些。”余飚有些无可奈何的解释道:“不过,你看看这些人,让他们饿着肚皮赶路,反倒更耽误时间。倒不如就在这里简单休息一下,让他们恢复恢复体力,然后咱们连夜赶路。”

    王小刀点了点头,轻轻叹了口气,“三爷您说得有道理,那就多派些人手,将警戒范围再拉大,让这些劳工休息一下吧!我们这一路上把痕迹都尽量处理干净了,日本鬼子想追上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那就生火吧,大家这几天啃干粮,体力消耗也很大。”余飚下了决心,又对张三毛说道:“把缴获的鬼子钢盔和饭盒都用上,这里应该还算荒僻,再向前走,可就得小心了。”

    “明白。”张三毛和王小刀分别领命而去。

    就地休息的命令一下,劳工们都如蒙大赦,横七竖八的或躺在地上,或倚着树干,什么形象都有。

    别人可以休息,余飚和队员们却没有这个待遇,有的负责警戒,有的负责做饭,有的负责砍柴,余飚则检查有伤的劳工,用队员们随身带着的一些药品给他们进行简单的治疗包扎。

    “你老跟着我干什么?”余飚给劳工包扎完毕,实在忍不住了,转头对赵志成说道:“能帮就上手,不会就一边老实呆着去。”

    “我,我这不正学着吗。”赵志成冲着余飚嘿嘿一笑。

    “你这什么表情,我瞅着直起鸡皮疙瘩。”余飚翻了翻眼睛,转身走到火堆旁。

    几十顶钢盔再加几十个饭盒盛满了水,架在几个大火堆上,干粮被掰碎,混着少量肉干在沸腾的水里打着滚,冒出了缕缕香气。

    “三爷,您给我发支枪吧。”赵志成腆着脸又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郑淑香,“我不怕死,我恨透日本鬼子了。”

    “等回去再说。”余飚轻轻用树枝拔着火,“既然不怕死,想来也就不怕苦、不怕累了,你要知道,想当一个好兵不是那么容易的。”

    “明白,明白。”赵志成连连点头,转而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在下适才言语多有冒犯,还请三爷不要计较。”

    “我不是小气人。”余飚淡淡一笑,说道:“而且象你这样眼高手低的我也见过不少,呵呵,别脸红,我是说真的。等到了地方,你可以与他们多多亲近,也是北平的大学生呢!”

    “嘿嘿,三爷您说得没错。”赵志成却也没有生气,脸倒是红了,不知道是真的不好意思了,还是被火烤的,“原想着小鬼子也是人,咱也是人,今天一见,才知道小鬼子确实有一套,要不是三爷的计谋好,再加上偷袭,又占着地利,这五十多个小鬼子还真是很难对付。”

    余飚奇怪的看了赵志成一眼,笑道:“我们消灭这些小鬼子付出的代价不大,我想肯定有人以为小鬼子不过如此,你竟然能看出些门道来,很不错了。”

    “最后剩下的几个日本伤兵宁死不降,这一点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郑淑香突然皱着眉头插嘴道。

    “别这么说。”余飚瞅了瞅周围,低声提醒道:“这话会伤人的,谁都想活着,他们比那些当汉奸的强多了。对了,你个女人跟着他来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是少爷,还需要人伺候?”

    “不是,不是。”赵志成摇着手否认道:“我不需要人伺候,她也不是什么也不会的弱女子,在北平读书的时候我们都参加过流行示威,进行过抗日宣传呢!”

    余飚点头笑了笑,站起身招呼那些已经肌肠辘辘的劳工们过来吃饭,自己则走到一旁,冷眼观察着。

    神飚队现在一共有不到两百人,即便加上关口村的自卫队,也要比这次解救来的劳工少。余飚有些担心鸠占鹊巢的问题,如果这些劳工大多曾经属于一个部队,或者说在这些劳工中,有一个非常有威望的头领,那对余飚来说,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大多中国人精明而不聪明,对于小团体的利益永远看得比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要重,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这是余飚所绝对不能容忍的。想搞垮一个人很容易,可要想连根拔起一个圈子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要尽可能把这种可能消灭在萌芽之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