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 > 163.第一百六十三章 惊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x江防盗:读者购买v文章节百分比不够,看新章节就会成了盗文!

    经戴权暗地派人查探过后,呈报上来的消息是这样的:九皇子早几天因着一些小事和大皇子有些许争执,在马场与六皇子发起脾气。大皇子和六皇子也是惠妃所出,一母同胞。

    九皇子灵牙利齿,把六皇子呛得没话说,六皇子恼羞成怒下向九皇子的坐骑轻轻抽了一下,想要吓九皇子一顿。怎料,抽中的马鞍屁股位置下,早已经被太子殿下暗中遣人埋下了须蚊针。而那个负责侍候九皇子的小太监恰好是大皇子的人,趁机松手,使得九皇子惊马。

    周文帝听得事涉太子,就是一阵头疼,怎会牵涉到太子的?他深知自己手下这枝东厂的利害,在这京城之内没有任何事物,尤其是在皇宫内的事情能够?棺潘??没有半点坏疑太子究竟是否被陷害。

    听说……戴权也有些迟疑,见得周文帝不耐烦才回道:是因为九皇子早两天从皇爷手上得了一块极品和田黄玉长乐龙凤纹玉璧,太子殿下不高兴了。

    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因此,被佛教和历代帝王所崇尚而视为神圣的颜色,其色彩能避邪护身,代表庄严、华贵、兴旺、幸福和吉祥。而和田黄玉,黄色似金,又极为稀少,价值甚高。而周文帝赏赐给九皇子的和田黄玉不单止颜色浓艳是难得一见的极品外,精雕细琢的手工更是加了不少分数。

    当然,作为大周朝的储君,太子自然不会因为弟弟得了价值连城的宝物,而起了歹意要把弟弟致于死地,这块玉璧只是引起了一个导火线的作用。黄玉为皇谐音,而且那还是一块龙凤纹玉璧!皇和龙,加上这位弟弟不单止母妃得父皇宠爱,自己又聪颖过人,实在让年长的太子殿下感受到很大的威胁。

    …唉,都怪朕。周文帝叹气,诸子之中,他最疼爱的就是他元后孝元皇后所出的太子。由太子出生开始,周文帝就亲自照看这个幼小的孩子,看着他一天天成长,事事由着他,谁跟他过不去,周文帝就找谁麻烦。想来,也就是因为这样,才养成了太子气量狭小这个坏习惯。

    只是,九皇子惊马受伤一事,就连是前朝的官员也有所耳闻,周文帝总得费心想办法处理它。

    怪老六?惠妃明面上句句都在指责老六和小九玩耍时太不小心,暗指小九不尊兄长才惹老六发火。老大更是跪在他面前,自责全因是他,老六才会和小九吵起上来。这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一幕要他怎怪得出口!?况且,最近他还需要用到惠妃的父亲──保和殿大学士景泰,可不能因这些小事让他没脸。

    怪太子?确实该怪,但是!太子是一国之储君、他最疼爱的儿子,谋害亲弟这个罪名是万万不能落到太子头上的。

    怪小九?不好说小九的母妃慧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单说一向骄傲的小九气若游丝的躺在床上,他再多的气也没有了。

    最后,周文帝只得把整件事情里最无辜、最不走运的老四招来狠骂了一顿。即使老四那时候去了选马匹不在场,但谁叫当时马课上最年长的皇子就是他,一个疏忽没有照顾好幼弟的罪名是走不脱的了。

    原本周文帝想着骂一顿后,私下再好好补偿老四,怎知老四居然撑住脖子,硬邦邦的顶回来,气得他肝火上升,忍不住砸杯子。

    儿臣告退。腰身挺直,不减丝毫皇家子弟风范的四皇子李天琰抿紧薄唇,缓缓踏出门槛。

    小公子,跟紧老奴…小心台阶啊!一把熟悉的半男半女声音亲热的响起。

    李天琰顺势看去,只见父皇身边最受重用的首领太监兼东厂厂公戴权亦步亦趋的牵着一个小孩子。

    他剑眉一皱,这小孩并非他的皇弟,也不是他的皇侄子,更不是各家皇亲的儿子。但能够令戴权这只老狐狸如此细心照顾的孩子,家世一定不会差。

    奴才拜见四皇子。发现了李天琰的存在,戴权踏前一步,俯首躬身行礼,恰恰把小孩遮挡在身后。

    戴公公,免礼吧!虽然把目光焦点放在陌生小孩身上,但李天琰是半点也没有忽略戴权。先不好说戴权掌握东厂这个权势滔天的利器,就说戴权平日跟在父皇身边,随便说两句都够他喝一壶的。

    戴权戴公公可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小人。

    戴权挂着公式化的笑容,嘴巴却像是无缝的蛋般,一声不响,手还牢牢的把小孩按在身后,没有介绍身后男孩的意思。

    不用说出口,在宫廷里长大的李天琰自然是明了戴权的意思。能够让戴权这么护住的人,怕是很得他父皇看重的,这次被自己撞上也是偶然。李天琰深深瞧了小孩一眼,就转头平稳的离开。

    小孩调皮的从戴权身后伸出小脑袋,歪头好奇问:叔叔,他是谁?冷冰冰的像块大冰块。

    尚未走远的李天琰微微一顿:……

    注意到李天琰反应的戴权讪笑:哦呵呵!生怕小孩再发出什么惊人之言,连忙牵住小孩进养心殿。

    李天琰眼眸深邃,抿嘴。

    皇爷,小公子已经在偏殿等候了。戴权领着一个小内侍走进养心殿,对殿中央的那一片狼藉视而不见。

    敛儿来了?周文帝余怒未消,右手在御案上摸索着什么似的。

    戴权不慌不忙的从身后小内侍手上的托盘中,捧起一个绿釉云龙纹陶制单耳杯,皇爷,喝杯茶解解喝吧!

    下一秒,该死的东西!就懂得偷懒!看不见地上的碎片吗?还不快些扫走它!要是扎到皇爷怎么办?需要把你们送回内务府重新学学规矩,还是关去慎刑司清醒下吗??戴权双手叉腰,对一旁惶惶不安的内侍、宫女形似泼妇骂街般骂骂咧咧的道。

    虽然一个半男半女的家伙模仿女子的泼妇行为颇为好笑,但内侍和宫女们无一敢看向戴权,听得命令后,就立即匆匆忙忙的拿来扫帚把地上的碎片扫走。

    周文帝喝了一口茶水,松了一松,微微一笑:好了,戴权你别吓坏他们了!

    皇爷,你就是太过体恤他们了,把他们一个个都惯得不成样子。戴权稍稍埋怨的道。

    你这个老货,连朕也敢抱怨啦?依朕看,最没规矩的还是你。周文帝明显不生气,笑骂道。

    下面的内侍、宫女在戴权恃宠而骄张口怨恨周文帝时,也替他在心里捏了一把汗,随后又幸灾乐祸起来,以为周文帝狠狠的责罚这个看不清自己身份的奴才。怎料,见得周文帝毫不动怒,反而把原本的七分怒火减去了三分,脸上也有了笑容,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在心里暗暗惊诧周文帝对戴权的容忍,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报告主子。

    奴才这不就是皇爷惯出来的吧!戴权走到周文帝身后站定,替他按摩肩膀,卖乖的道。

    不用了,敛儿呢?快带他过来,朕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见他就觉得高兴。周文帝制止了戴权的动作,连声催促。

    是,奴才遵命。戴权对着下面的几个内侍、宫女没好气的道:一群呆头呆脑的东西!还不快退下去!?这几个内侍、宫女背后也是另有主子的,戴权对此心知肚明,只是有时候也需要利用他们来传话。现在召贾敛进殿,可不能留下这几个外人了。

    三爷!!!贾敛一进殿,就像是一枚小炮弹似的轰到周文帝的怀里。

    敛儿长高了。周文帝也不为意,摸摸贾敛的小脑袋赞道。

    三爷却瘦了!贾敛礼尚往来的摸摸周文帝的龙颜,忧虑的得出一个结论。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让周文帝心头微微一酸。

    他最疼爱的太子没有发现、他孝顺的儿子们没有发现、他温婉可人的嫔妃们没有发现、他忠心耿耿的朝臣们也没有发现,唯一发现的竟然是这个好久没见面的小孩子。

    这样一想,贾敛担忧的脸容让周文帝窝心得不得了,剩下来的三分怒火也去得一丝不留了。

    啊!突然,旁边传来微微的一声惊叫,嗓音清脆,形似小孩子的声音。

    贾敛闻声,转头一看,啊!同样吃惊地喊了一?。

    不得不说,只要是一位人品有保障的武将,在某程度上都有怕老婆、妻管严的迹象,又或者可以说是疼老婆、敬重妻子。谁叫武将在外东征西讨,刀锋口过活,夫妻之间聚少离多。妻子不单要担心害怕丈夫的安危,还要操持家务、孝顺公婆、教养子女。

    对于史氏这次差着表明态度当着众人面前说自己不喜贾敛,贾代善是很不满却又不能过多的斥责自己的老妻,因此,只得在心里提醒自己以后要多看顾么儿多一点就是了。

    一大清早,贾代善亲自骑马领着贾敛到王府后,就匆匆转道出城,前往城外的西南方。他受周文帝旨意,管辖驻扎在京城外西南部丰台的精锐士兵,守卫京城。每天不管风雨也会到丰台大营点卯,操练士兵。

    因着王翊和周文帝的师生关系,周文帝出手大方的把一座临近皇宫的府邸送了给自家先生,好让王翊上朝时能够舒服一点。要知道,卯时上朝,百官就得在寅时冒着寒风刺骨在御门外集合,那滋味可真的不好受。

    所以,王府的地理位置自然在内城的核心中,大周有律: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贾代善只得尽快离开京城,快马加鞭的奔往丰台大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在贾赦看待英烈的目光中离府,贾敛不以为意,只是真正上课后,他才知道那愚蠢的哥哥直觉有多准!

    教他的并不是王翊,王翊上早朝去了,教他的是王翊特地留下的王家管家王伯。

    王伯先是让贾敛背诵并说说自己对三字经的理解,得知了贾敛现在的读书进度后,王伯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先是让贾敛把张氏还没来得及教他的最后几句三字经背熟,讲解了一次三字经后,就让贾敛抄写三字经。

    贾敛天资好,虽不算是过目不忘,但也是只背两三次就记得的小天才。写字方面,在王伯彻底纠正了他的握笔姿势后,他的字在同年纪的孩子里也算是有模有样的。

    为何在张氏好言好语下教导仍然跳脱不定的贾敛,在王翊的管家教导下却安安份份进步喜人呢?全因一件事!

    王伯奉行棍棒教育!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什么都不用说,就只是笑吟吟地拿着一把铁尺在把玩,贾敛每背错一字,就打手心一下。最让贾敛心痛恶绝的就是王伯打他手心还是专门往左手打,美其名说是怕他右手肿了就不能写字了!

    qaq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才怪!

    师父!!一见到中午特地回家吃饭顺道看看徒弟学习成果的王翊,就这样收获了一枚热泪盈眶,神情激动的徒弟。

    怎么了?这么没有活力的样子,为师怎趁这段时间教你武功啊!?王翊自然知道徒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却心安理得地接受徒弟热情的怀抱,还刻意逗弄的道。

    唰!贾敛的双眼立时放光,把告状什么的都立刻放到边上去了。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

    师父你快教我!快教我吧!!扯着王翊绯红色的一品文官袍,贾敛渴望地眼巴巴看着他。

    好了,小少爷,老爷还未用膳呢?差点被告状的王伯不赞同的看着贾敛捉着王翊官袍的那只手。

    贾敛反射性地放下小手,还特意把自己不小心弄出来的折痕逐一抚平。

    王翊笑而不语。

    不愧他特地安排王伯在他上朝点卯时,负责暂时教授徒弟。王翊绝对不会让徒弟知道他年幼时,父亲忙碌,也是由王伯用这种方法来教他读书的。当然,他也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因着小心眼的关系,才安排王伯仔细教导徒弟的。做师徒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而且,王伯的本命是化禄星。破军遇化禄一般能使闯下的祸子变得有利,即使是遇上一些非人力可改变,注定要失败的事情,于经过挫折之后,反而能开创新局,得到更好的境遇。

    所以,王翊绝对!绝对!不是因为小心眼才安排王伯教导徒弟的!

    王翊一边用膳,一边指着厅里放得密密麻麻,堪比演武场的兵器,道:自己去看喜欢哪种,看上哪种,为师就安排人来教你。

    贾敛只觉目不暇给,绝大部分的兵器他都是从未见过的。

    王伯把兵器的位置都安排得好好的,十八般兵器依次从左至右排列。

    左手边第一排刀架上就放有青龙偃月刀、三尖两刃刀、凤嘴刀、飞刀,眉尖刀、屈刀、戟刀、笔刀、单刀等;旁边的第二排剑架上有单剑、双剑、短剑、大剑、鞘剑、雌雄剑、子母鸳鸯剑等;戟架又有长杆单戟,短柄双戟。长戟又分为方戟、青龙戟、蛇龙戟等。

    一如王翊初见时问贾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槊棍棒拐子流星,你善用哪种?他这是把所有武器都搬出来让贾敛选择了。当然,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文人,这些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武器自然是由不记名弟子,也就是大徒弟──周文帝的友情提供。而之后教导贾敛功夫的师傅都会由大师兄寻找一些传说中(贾赦话本儿)的大内高手或者御前侍卫担任。王翊这位师父则专注教授徒弟经济兵略、人情往来、忠君爱国。

    贾敛满眼渴求的看看这件、摸摸那件、瞧瞧另一件。一时之间,竟挑花了眼睛。

    王翊和王伯也不多管他,只是含笑地一个抓紧时间用膳,午休后还得回内阁工作,一个不住地为自家辛劳的老爷夹菜。

    筷子精准地夹着了一块绿油油的油菜。

    王翊垂下眼帘,假装要把手中的苦瓜放进口里,特意托起碗底,不留出一丝一毫的空间让那块看上去色泽光亮的油菜进碗子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