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纪元1701 > 0069章 蛙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纪元1701

    0069章蛙跳

    对于推后对倭正面作战,庄不鸣还有几个没有说出的理由。派出先遣军进入倭国疫区就是一个考验,从各营的反应来看,以猎兵营的情绪最不稳定,以至于最后把很多畏惧情绪严重的猎兵进行了重新整编,并且外派到海参崴。这次可是说是一次对于信任和忠诚的考验,大部分的猎兵营和掷弹兵营,根据调查,实际上也存在很多不安和恐惧,毕竟这些一般的官兵,无论从知识方面还是从情报信息方面,都无从知道这次倭国瘟疫的种类性质,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免疫天花,因此对于进入疫区的心理恐惧完全可以想象。但是所谓“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大多数的官兵在死亡威胁面前,仍然选择了服从命令,让庄不鸣感觉十分满意。

    经过精忠护身符的作秀,参战官兵的情绪基本稳定。不过考虑到倭国死亡人口太多了,一旦进入春暖花开的温暖季节,上一年死亡的大批病死尸体会大规模的腐烂,极有可能产生天花以外的瘟疫。因此,原本参军处计划在冬季严寒季节开始作战行动,没料到由于部分参战官兵情绪出问题,加之订购的药材供货延后,不得不推迟了行动时间。即使坚持在年初开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布防调整,最快也要在二月底才能投入战斗,此时距离转暖的时间太少,不足以发起大规模的作战。为了避免受到尸体腐烂造成的意外,参军处在庄不鸣的指令下,推迟了正规军全面开战的时间,并且从每个参战营挑出一些经过心理测验的人员,发给特殊紧贴,进行特种训练,组成专门的防疫分队,这也需要不少时间。

    还有一点庄不鸣没有说出来,北海夏军的各营队,具有作战经验的主要是猎兵营和掷弹兵营,而且这些战斗经验主要来自对付土人部落和零散的罗刹哥萨克。这些对手的组织水平还是很低下的,即使号称骁勇的罗刹哥萨克,其组织形式还是小部落,尽管装备了火绳枪甚至燧发枪,但是军事组织水平很有限,北海夏军与这些对手打仗,获胜的经验值很有水分,这点庄不鸣还是有自知之明。与其他军队的陆军实战,只有对伪清金州八旗兵的一次百人规模战斗和雇佣兵对萨摩鹿儿岛藩岛津军这两次。根据审讯被俘的金州营八旗兵战俘,这些八旗兵隶属汉军旗,尽管有些女真领催作为小头目,还有部分蒙古人,但从整体战斗力方面,这支八旗兵在伪清的作战序列中,还属于杂牌军。在占据优势下打赢这种军队,并不能证明北海夏军的战斗力。鹿尾战斗中,雇佣军对抗岛津军,虽然取胜,但是伤亡过半,虽然一般认为北海夏军的正规军,比起雇佣军战斗力要高明。不过很显然,九州的倭国地方大名,其属下的武士和足轻悍不畏死,确实很有战斗力,北海夏军还没有和其他倭军正面作战的经验,因此以有限的兵力,贸然投入正面战场,并非庄不鸣所愿。

    庄不鸣手里的本钱有限,如果投机失败,再重起炉灶就难了,要知道,拿着先进武器的军队,由于种种原因败在落后武器装备的军队手下并不罕见。他很担心手下的军官缺乏战场经验,留出半年的时间,就是希望通过雇佣兵的私掠行动,把一部分军官混入到私掠队,用较小的代价换取军官的经验值,让这些军官对将来的战场有实际体验。倭人在春季必然会尽量组织农耕和插秧,这段时间必须集中劳动力,因此倭人的劳力必然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大分散指倭人由于农耕和插秧,必然把劳力分散到分布很广的乡村。小集中就是这些乡村中的劳力,必然在固定的居住地。这样,倭人的分散游击活动必定减少,不然这一年的春耕插秧时间一过,这一年的稻米收成就泡汤了。由北海夏军派人组织小股雇佣兵,面对的一般可能是倭人乡村自发组织的自卫武装,最多是小股倭人武士。毕竟瘟疫的威胁下,那些怕死的藩主大名不大可能把最精锐的手下派去为一些农夫作保镖,而且在随时可能感染天花的威胁下。因此出动的雇佣兵,面对的战斗规模应该有限,凭雇佣兵的战斗力加职业军官的指挥,失败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真的战败,损失很有限,而且还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要达到骚扰倭人的春耕,取得足够的战场经验,不论倭人是否组织抵抗,后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如果趁着这段时间大规模展开私掠行动,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北海夏国急缺的简单劳力,增强发展后劲,而且可以破坏倭国的当年农作。等到北海夏军发起秋季攻势,倭人乡村必然无力抵抗,倭国各大名和幕府的实力会再次严重损耗,甚至这些倭国割据势力会由于争夺粮草自相混战。

    庄不鸣与参加会议的各校尉经过商议,下令,各营队抽调专门人员,进行防疫特种训练。另调派各级军官,暂时脱下军服,加入雇佣兵行会,负责领导雇佣兵行会指定的任务。海军派出舰船,组成多个武装护航的分舰队,负责对私掠行动进行场外支援。参军处负责指导两个旅级指挥部,进行调度参谋作业。从这个时期,北海夏军的官兵,除了没有身穿军服,实际上就是私掠行动的指挥官和主力。

    作为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的猎兵指挥官,孙三七从济州岛返回北海,在这里他见到了正在调理挽马的韩石头,两个人随后一起奉命来到北海行营,在新建的总部办公楼,见到了笑容可掬的庄不鸣。像这样的新老搭配,这次在派往雇佣兵的军官中很多,不少没有战勤任务的营队,留下执法中尉负责日常工作,其他军官纷纷被抽调出来参加了不同的雇佣兵私掠队。

    庄不鸣向两位风尘仆仆的官兵行军礼,按照北海夏军的习惯,见面前,上级军官首先向下级行礼,孙三七和韩石头立正,然后还礼。

    “孙旗尉,韩下士,辛苦了,来,这里坐。”

    庄不鸣向两位示意请坐,开门见山的向两人问话。

    “这次的任务简报都看了吧,感觉如何?如果不合适,可以改换别人,不要勉强自己。”

    孙三七立刻站起来行礼,道:

    “保证完成任务,我带了四个军士,全都是个顶个说一不二的好汉子,这些简报都看过了,保证认真执行,一定成功。”

    “坐坐,那就好,韩下士,你感觉怎样?”

    韩石头起身行礼,说道:

    “主公,保证没问题,我的手下已经做了动员,马匹和装备都随时可以参战。”

    庄不鸣就任务的细节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两人交谈了很久。

    农历二月十六,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松岛湾外海,波涛汹涌的海面卷起一阵阵海潮,两艘北海夏军的舰船在头天傍晚悄悄进入这片海域,在岸上的视野外锚泊下来。等到凌晨,月光西移,再等个把小时就要天亮,两艘舰船放下引导小艇,缓缓向岸边靠近,直到最接近岸边的距离,再往前就要面临搁浅的危险,从两艘船上开始放下一批批的小型登陆艇和皮筏子。几个先导小艇先行登陆,在岸上找到事先侦测好的安置,安放了定向引导灯。然后一批批下水的登陆小艇和皮筏顺着引导灯的指引,在月光下趁着起潮向岸边划船,把用于建造临时栈桥和码头的器材一批批向岸上运输。在天色朦胧之时,用预制材料搭建的临时码头就能停靠登陆小艇,用小艇和皮筏连接而成的临时栈桥搭上了锚泊在海面的舰船。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雇佣兵,背着刀矛火枪,带着随身用具,顺着绳梯下到浮动的临时栈桥,摸索着防滑链向岸上行进。栈桥在海面上随着波浪浮动,尽管根据经验预测,本日的海潮并不大,不过通过栈桥的雇佣兵仍然感觉非常颠簸。好在随着更多的石锚和铁锚投入海底,浮桥的颠簸略微轻了一些,这时韩石头指挥挽马队从船舱下到浮桥。强壮的挽马非常不适应这种难受的颠簸,每匹马都要一个人安抚才能稳定下来,这样的大队人马一步步向岸上的临时码头靠近,花费了近个把小时,才把上百匹的挽马队送到岸上的临时营地。

    这个登陆点距离仙台藩伊达家的仙台城不过十几公里,根据北海哨探处的情报,作为本州东北最富裕最强大的藩国,仙台藩的实际收入已经超过两百万石,拥有丰富的稻米和矿产。由于天花的肆虐,藩主伊达吉村从去年底就从仙台城逃走到更西南的白石城,目前的仙台城守卫极度空虚,顶多只有百余个留守的武士和足轻。北海参军处策划由孙三七指挥雇佣兵一举占领这个本州东北的军事重镇,然后以韩石头负责挽马队建立补给线,海军舰船将把后续的大批军火物资运送到岸边,然后送到仙台城,把仙台城建设为雇佣兵深入倭国奥羽地区的根据地,以后将从这里出动雇佣兵展开战斗行动。这是北海夏军设想的一次蛙跳行动,避开陆路行军可能的伏击威胁,用北海占优的舰船作为流动的补给线,选择合适的登陆点,占领稳固的据点。空虚的仙台城就这样成为第一个试点。

    这次蛙跳行动,海军提供了舰船和物资输送的支持,一个擅长登陆作战的旅级指挥部负责登陆调动和登陆场的建立,投入作战的主要是孙三七指挥的三百多雇佣兵,韩石头将随后把舰船的物资输送到占领的仙台城。这些雇佣兵的来源,除了少部分来自猎兵营和掷弹兵营临时调拨的骨干,大多数是北海的国民自卫队、巡警、税警,这些人的所属营队不够参战的水平,不过这些个人的技艺和素质经过了雇佣兵行会的检测,足以承担这种小规模的作战行动。与年纪整齐划一的猎兵营、掷弹兵营和预备军不同,这些雇佣兵的年龄,从十六七岁到五六十岁都有,不过相同的是都有一双渴望发财的眼睛,战斗意愿十分强烈。这些雇佣兵都在所属的营队经过了普通的基本步兵训练,不过让庄不鸣看重的是这些人具有的个人战技。这些人在过去的征召兵员过程,基本是被刷下的人物,往往年龄和行为难以符合预备军的征兵条件,但是眼看与倭人开战在即,如何动用这支武力,这就是北海的一次实践检验。

    在岸上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和整顿,在泛着腥味的海风伴随下,雇佣兵整队,派出和预伏密谍联系的前导队,在朦胧晨光中向西面的仙台城进发。孙三七站在路旁的高地,看着手下的雇佣兵列队通过,顺着前导队安置的萤光路标行进,这些路标在朦胧的晨光中勉强依稀可见。在每个需要注意的路口,都有旅部派出的交通岗指挥引导,每个雇佣兵小队都列成纵队,小队长引导领队,队副在末尾压阵,人人都有近三十斤的负重,迈着沉重的步子行进。为了避免意外出声和交头接耳,除了队长和队副,每个雇佣兵的嘴里都含有一个个头不小的核桃。随军前进的挽马队,不仅摘掉了挽马脖子上的铃铛,而且在马蹄上包裹了夹着棉布的皮套,以免发出的蹄声太大,每匹马的嘴里都加了嚼子,减少马匹的嘶鸣。不过挽马队是落后于雇佣兵战斗队的,而且不是直接赶赴战场,而是在登陆场和行军路线之间往返,在行军道路上建立一个个休整补充点。这些休整补充点距离大约几里地,根据事先的侦查确定,准备了应急的药品和饮水,以及用于替换的靴鞋,收容掉队的雇佣兵。

    在晚上提前出动的斥候已经提前联系了潜伏的密谍,雇佣兵的行军比较顺利,不过由于大队都是步行,而且道路非常不好,仅仅是海岸边泥沼中的平地和稻田水网中的地垄。这些地方如果不是在夜晚寒风中被冻硬,估计行军的困难更大。这时指挥挽马队的韩石头才觉得冬季作战的好处,如果这些地方在温暖时节,一定是遍地的烂泥,部队的行军作战肯定极为难过。雇佣军大队经过几乎一个上午的辛苦行军,终于在望远镜中看到了处于高地的仙台城天守阁,这次行军对于这些雇佣军简直是一场要命的考验,在六个多小时中负重走完了二十多里的地图距离。

    一个个士兵浑身大汗,有些体力稍差的脸色都有些发青,垫有羊毛的短皮靴沾满厚厚的淤泥。孙三七连忙下令各队赶紧构筑营地,搭起军帐,更换贴身的棉质内衣,换掉已经汗湿的袜子和鞋垫,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指导雇佣兵处理个人装具。这些雇佣兵的战斗素质虽然过得去,但是野战的经验几乎为零,如果在大汗淋漓的时候不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只要在这种天气的野地里一站,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成了病号,不用敌人进攻,当天就能全军溃散。雇佣兵的个人作战装具都是北海夏军多年的经验总结,比如容易更换的贴身棉质内衣,容易脱掉的衬裤,像平民常用的内裤是军队野战行军不用的,不然汗湿的内裤摩擦大腿和腹股沟,用不了几个小时,一个掉队的病号就自行产生了。

    在仙台城外几里地,孙三七布设了防范对手偷袭的铁丝网和铁蒺藜,在一些防御要点设置了支撑点,安置了防步兵雷和定向雷,让雇佣兵们可以在营地有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仙台城坐落在近百米的山坡高处,用石材修建了地基和围墙,在外围可以看到的木质建筑,只有坐落在围墙转角的哨楼和内部高处的天守阁。倭国的这种藩主居城,与本土那种官衙和民居混住的格局不同,更接近纯粹的军事要塞。附属的民居和商业区称为城下町,在这种藩主居城的外面远处。雇佣兵的营地占据了一处仙台城的城下町靠东南的一处独立民居,这些民居在瘟疫中已经空置,雇佣兵们拆掉了这些空房,用这些建材建立了营地的外围栅栏,竖起了哨塔。清理了营地周围的射界。在仙台城周围,只有光光的浅草地,出于扫清视野,城周的高大乔木和灌木林都被清除,这就让攻击者很难接近。尤其仙台城处于天然的高处,依据地形建立了围墙,就是在靠下部的外围,围墙的石头地基也有一人多高,加上高高的墙体,和陡峭的地面,一般的梯子都很难架设,更难以有效登城。伊达家财力雄厚,对于修建居城不惜血本,因此这座城的防御能力很高,正因如此,北海夏军参军处才把它列入最优先的目标,如果能够趁此时难得的防御空虚一举占领,伊达家短时间绝没有反攻的能力,即使江户幕府派出所有兵力助战,在一半年也难以攻破。孙三七用望远镜眺望着仙台城头惊慌的守兵,看到从城头用木篮送下几个人,这些人下了城,就分头匆匆四散而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