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愿得伊心人 > 第84章 店开税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点

    189

    事后丽萍和更生,两个人显然都在为搞定这个希望中的餐饮店而四处奔波,目的是为筹钱借款。

    事过不久,在月池村通往洪城大市场的一条马路街道上,竟见更生和丽萍租下了一间门面,并双双齐动手在打扫、清理、装饰它呢。至于他们这租凭和预备开店的钱究竟从何而来?因为向人借贷总不是件光彩的事,所以当事人隐讳没对外界透露,而让外人颇有诸多猜测。

    有谣传说是丽萍曾厚着脸去找过黄镖,黄镖也许再次将她戏谑、侮辱,可在钱财方面对她也不吝啬;但也有谣传说这不真实,其实钱是更生借来的。更生虽自身贫寒穷困,却认识不少有钱人,如林娜是私营老板、魏妍靠父亲家财万贯,以及像许钱生等都是日进斗金的人,但更生是不是真有脸面去向他们借钱却很难说。前两位女友都曾受到更生的感情伤害,还会怜悯、同情、理会这个“无能、无用”的男人吗?至于说许钱生同学,或许他腆着脸还能问他借,毕竟以前也借过;可也有人嘲讽说,现代杨白劳问黄世仁借钱,后者反担心要债比借债难呢,所以都变得谨慎了。但也许更生以人格担保,乃至赌天发誓并下跪求他了?多少能像挤牙膏一样借到一点也未定。当然,这时还有更可信的一种说法,说是更生并没向任何私人借钱,而是求助了银行借贷。显然银行的答复也是“没母鸡借不到蛋”,要借钱除非有不动产做抵押,于是丽萍或更生被“逼上梁山”,竟相互怂恿去偷拿了家中的房产证押给银行,此事还被徐老伯发现,而后者便大骂这两个不肖子女,简直是在动用他的“棺材本”做赌注……

    为什么称为赌注?因为开店便有赢有亏,弄不好会血本无归。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时下小俩口想开一家小型餐饮店的资金倒是筹齐了。幸亏租下来的也是一间老店,里面桌椅、餐具甚至炉灶都是现成的,有的只是稍加补充或替换,便可开张营业了。

    翌日,正值新店挂牌开张,更生还去装璜店订做了一块横匾,而上面的字迹,倒是他亲自饱蘸浓墨、注足深情,挥笔而就:银萍餐馆。其中一个“萍”字,显然取丽萍之意,而前缀一个“银”字,大致是想给新店贴金镀银,以求财源滚滚。

    且说餐饮店开张伊始,猛发现原来那家颇有名望的“回头鸭酒店”也在这条街。奇怪的是“回头鸭酒家”很会招徕顾客,一些吃食常客全涌向那边,而“银萍餐馆”相对规模小、位置背,又新开张,许久甚至还没见一个人光顾呢。于是那对刚涉足餐饮业的年青夫妻,只好一直干瞪眼在羡慕同行了。

    时间刚挨过中午,这对小夫妻正焦急地等候顾客临门。忽然,却见几个穿工商制服的人踏进了店里。丽萍和更生似乎有些担忧,可想躲也躲不掉,便颤畏畏地迎上前来。

    但听工商人员喊:“喂,卖餐饮的,刚开张吧,可办了工商营业执照没有?”

    丽萍说:“你们的嗅觉可真灵啊!我才开张几小时,你们就寻上门来了。”

    工商人员说:“少费话!我们现查你的营业执照的,你们办了吗?”

    更生尴尬说:“这个嘛……或可说我们正在办。因为我们早提交过申请报告,倒是不知怎么被你们拖延着没办下来!”

    “哦,有这回事?”工商人员互望了一眼。

    更生忙又说:“其实我们知道开店是要办证照的,故此去工商局申报过,说等你们批,可一等半个月没下来。然而我们开店,虽说规模不大,可店面要租金,迟一天开张便得多付一天的租金和开销,这样我们耗不起,才被迫先开张,哪等得你们把证照办下来呀。”

    工商人员说:“这么说你反批评我们有些人的办事效率和拖拉作风了?那好,这回算你占理,便不做违规处罚,但照常履行手续是必要的。先让你缴一个月的税金,且给你开一张收据,等回头再去我们单位把证照补齐了。”

    更生说:“嗯,既如此说,我们也就暂缴税吧。可不知税金多少?”

    工商人员说:“每月240元”。

    丽萍惊叫:“哎呀,生意还没做一单,怎么要缴那么多钱呀?”

    工商人员说:“这都是统一标准,没对你增加额外的。至于你生意清淡,也是刚开张嘛。或许等把税缴了,生意也就逐渐兴隆了呢。“

    更生兴奋说:“冲他这句吉利话,丽萍,便掏钱纳税,专心做金们的生意吧。”

    丽萍无奈说:“掏钱纳税、生意兴隆,这有因果关系吗?倒是我店开张营业,一挂红红火火的鞭炮还未打响呢。”

    更生一拍脑门说:“对呀,我说店里开张怎么不热闹呢,原来是没放鞭炮,可记得我们原也是准备了一封鞭炮的嘛。”

    “准备是准备了,”丽萍说,“可我不是怕鞭炮轰鸣惊动工商等税务部门上门来缴税吗,所以才暂时藏匿着没敢让燃放。”

    更生恍然大悟说:“哦,原来是这样。瞧你这事办得?现在你先纳税,而等我去寻出鞭炮,摆门前放它个冲天炮响。”

    就这样,丽萍只好掏钱缴税,把工商人员打发走了,稍后还抱怨说:“哎呀,更生哥,就你这人唯唯喏喏,遇事迁就,不是你开口快,我还想赖帐呢。”

    更生说:“赖什么帐?既然我们要开店经营,就要合法合规,纳税也是责任。算了吧,等我去燃放鞭炮,保不准日后生意还真会‘红火’、兴隆了呢。”

    随后更生果去里面一间卧室兼储藏用的房间,寻出一挂圆形大鞭炮,然后摆在新开张的餐饮店门前,拆开绕了一个连环大“8”字,再掏出店里备用的打火机点着了……

    190

    一通鞭炮鸣响,果然就吸引了不少路人注目,有的还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甚至有邻家店主来店里来观摩排场,弄得丽萍还赶紧跑去附近商店买来香烟散给大家抽。

    就这样热闹了一阵,可不大功夫,该走的人都走了,店里又恢复了平静,甚至还同前一样冷清。忽然,也就在更生和丽萍感觉寂寥的时候,有两个穿着淡蓝色制服、腋下夹着公文包的人走进了店里。

    来者都是客,现在丽萍也学开通大度了,没敢怠慢客人,先是满脸堆笑相迎,然后递上一支烟。可来人并不接烟,反而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票据,挥洒自如地写了几个字,再撕下一页来,递给了邓丽萍。

    “这是什么?”丽萍不由惊恐疑惑地问。

    “这是税务发票。我们是国税局的。”来人简单直接,“刚闻听一阵炮仗,恭祝开张大吉。”

    丽萍不由发牢骚说:“哎哟,怕就怕树大招风,刚燃什么鞭炮嘛。现在倒好,收工商税的才走,又招惹来缴国税的。”

    可更生看了看情势,劝道:“新开的店是这样,各种税务部门都会闻风找上门来,这原在意料之中!唉,有什么办法呢?但只要他们合法,我们便得守法。你可有钱么,有钱便纳给他们!”

    丽萍气得喊道:“有有有!他们来纳税,我要缴纳岂用你劝?下次纳税的人来最好请你闭住口,因为你一张嘴不会为自己逃税说点话,反而是怂恿我去纳税给他们。可我要纳税岂用你劝?我有钱掏出来全给他们不就完事了!”

    丽萍口里说着气话,但也知道是税就得交,已撕下来的发票收据也粘不回去,故此脸上一副很不情愿的神情,可无可奈何地掏钱又交了。

    送走国税局的人,可店里生意还是冷冷清清。这对小夫妻只好耐心地等呀等呀,直等到日落西山,仍然是门可罗雀。虽然走过路过的群众大都好奇开了这么一家餐饮店,但真正想进来吃饭的人却很少……

    可是,忽也有几个人从人群中走出,竟大摇大摆逛进了“银萍餐馆”。他们有的观望店里的情景,有的先围着一张桌子坐下来。

    丽萍和更生见了客人,忙又是擦桌子搬凳子相迎。可看来人的姿态,却并不忙点菜,反而一本正经。他们也是公务在身,刚擦干净的桌面正方便了放公文包。其中一人还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存根薄”,那神态倒与国税局的人差不离。

    更生不由恭敬问:“各位是要炒菜吃饭么?”

    可那人诙谐地举了举“存根簿”说:“喂,你这小店刚开张的吧,莫非不认识这东西?这是税务发票,我们可是来缴税的。”

    更生反问:“又是缴税的?你们缴什么税?刚刚工商局、国税局的人都来缴过税了嘛?可我看你们也没穿像他们那样的制服呀?”

    那人瞪了一眼说:“喂,莫非你在怀疑我们的身份?我们是地税局的,这地税发票就代表我们的身份。你不知道,现在地税局为了人情化管理纳税,已从一些商户中间挑选代表,组成纳税队伍,这样亲和力度高,缴税也容易。当然,因为其中有雇佣人员,他们只是协助收税,也不穿制服,但有税务发票便假不了。怎么?莫非你们很喜欢那些穿制服的?在他们手里,只怕照章纳税,少不了一分,而在我们手里,或许还可酌情处理,打点折扣。”

    丽萍听出这话有转面,灵机一动,忙抢在更生前面说:“哎呀,这打折扣是怎样打法呢?实不相瞒,我们刚开这家小店还真不容易。才过了一趟工商,又来了所谓的国税、地税,接着恐怕还要来卫生税、消防税、物业保安税、暂住人口税等等,像我们店面也是租的,还要缴纳每月的房屋租金和水电费等给房东,试想这样名目繁多的费用,让谁支付不困难啊!”

    更生接茬说:“是呀,开个小店,这么频繁地纳税,让老百姓难以支付。可惜自‘两会’召开,与会代表有人已经强调了简政减税,可整个体制要想彻底改观,恐怕还需时日,尤其有的地方积重难返,让那些有心革除弊政的履新官员还非得同恶旧势力作长期不懈的斗争才行啊!”

    来人中有一位说:“履新官员?莫非你是意指新当政的刘阿真镇长?老实讲自打她来当领导,也出台了许多惠民新举措,并得到了群众的大片赞誉。但毕竟她也不是万能的,而况在桃花还有比她权力大的人,她想什么事情都办好,恐怕还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更生颇显愤懑说:“有道是‘县官不如现管’,这个现状我还懂。这不也正是我们无奈的地方吗?我可真希望她能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现状和人们的生活疾苦,而尽早尽快地救人们于水火啊!”

    “哎哟,瞧你那哭丧着脸的样子,好像问你缴点税等于死了人一样,有那么痛苦吗?可不管怎么说,眼下还先得请你们把税给你缴了。”来人严肃说。

    “可我店里生意这么清淡,怎么缴得起这么些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呀?”丽萍又凑上来说。

    “缴不起税那就别开店。像你们老抱怨自己店里生意清淡,可瞧人家‘回头鸭酒家’,却总是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呢,所以这能怨谁。如果你们觉得纳税实在有困难,也只能在自己的经营方式上找问题。”

    丽萍又说:“哎呀,人家是大酒家,我们是小餐馆,人家开久了有熟客,我们初开没经验。”

    来人说:“这没经验也就是自身的原因嘛。好啦,你的小餐馆生意差我们也有目共睹,那么纳税金额上,稍给你酌情照顾些。”

    丽萍赶忙说:“有你这话,倒蛮在理,我听得很感动。那请问这地税又要纳多少钱?”

    来人说:“一般情况下,像你们这种规模的餐饮店,按160元每月定标准。这可比大酒店还是照顾了。”

    丽萍猛然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说:“那么在此基础上还能照顾么?哎呀,我知道你们来纳税是政策,要逃税也逃不掉的,不过刚才这位大哥说可以酌情处理,要么这样吧,为照顾我店里生意清淡,我请你们几位吃一桌酒席全当我开张,也当纳了税,行吗?”

    起初那几个人还故作姿态显为难,但终有人嘀咕说:“本来这事怎么能这样做呢。可既然你说得这么困难,态度也诚恳,也只好特殊照顾你一回啦。”

    丽萍欣然大叫:“好呐,谢谢,多谢哥们儿!有你们这般照顾,以后我店里生意才好做。还请你们多多光顾我店里。”

    她说着就要奔厨房去忙碌,可更生却困扰疑惑着。

    更生悄悄地跟到丽萍身后说:“喂,这请他们吃一餐,肯定是没钱给的,这不和让我们纳税一样?你又高兴什么?”

    丽萍说:“怎么会一样呢?你头脑就是这样不灵活。160元钱纳税,我们干嘛不能弄80元钱的菜上桌呢?纳税是交给国家和地方政府,若开了发票他们自己又得不到,倒不如吃一顿抹抹油嘴巴一走了事,大家都得了好处,说不定下次再来还能顾念此情,再次照顾我们呢。”

    更生说:“你要他们照顾,可他们在滥用职权、损公肥私呀!”

    丽萍说:“哎呀,话说回头,他们要不损公肥私,又怎么来照顾我们呢?老实说,就目前状况,我实在都已交不出这160元税了。”

    丽萍说完,也不再理会更生,赶到厨房里便开灶点火,忙忙迭迭。此时更生却回望外面那几个坐等酒席佳肴上桌的人,也真是百感交集。

    更生慨叹:“我们这边是交钱不出,可那边纯粹是助长歪风,像我这样一个应该说也有些觉悟的人,竟然会夹在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里。——唉,这又能怨谁呢?要怨只怨自己活得真是太窝囊了!”

    不用说那几个人后来是满意地吃了一顿方走。而说来奇怪,因为他们的吃喝,反招徕一些过路人进店里炒菜喝酒。这正是“榜样”效应,也所谓有一个便带动一帮啊!

    看来这一天生意做得不多,可也算挨得过去。这夫妻便耐住性子,一直专心守候……

    终至夜暮降临,又至深沉,而餐饮店愈显冷清。这对夫妻又熬了一会儿,直守到万家灯火熄灭,丽萍才解下身上的围裙,而更生也才去搬门板上栓关门店。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