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踟蹰的我们 > 第十一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一章

    一个夏天的傍晚,天气有些阴凉,我们一家三口正坐在桌前看电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已经接近尾声,上晚班的父亲正在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等着看天气预报准备去上班,这时从外面响起了三声巨大的炮响,父亲叹了一口气说:“唉,都这个点儿了,谁又摸黑走了?”母亲说:“这个事儿不好商量。”

    第二天一早去上学,我发现只有吴明和小妖精坐在自行车上等着孙丽华和我,唯独不见瘦子,我问吴明:“瘦子那个鸟人呢?”吴明说:“瘦子的爷爷昨天晚上挂了。”我说:“瘦子还有爷爷,他爷爷奶奶不是早就钻地了吗?”吴明说:“我也弄不明白他那个爷爷倒底是不是他爷爷,他长年住在一个连院墙也没有的破屋子里,好像也没见过他到瘦子家里去,不过刚才我去找瘦子,瘦子就给我说他爷爷死了,他要请假了。”小妖精在旁边说道:“你们不知道吧,瘦子的那个爷爷不是他亲爷爷,但是他养大了他爸爸,供他爸爸上的学。”我说:“你个妖精从哪里听说的?小妖精说,我爸爸昨天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中午放学,我们骑着自行车回到庄上,我看到好多小汽车正在从我们庄中间的大马路上向南拐,回到家父亲刚好要出门,我说:“爸爸,你这是要去哪儿?”父亲说:“给孟岳麟的三老爷去烧一刀纸钱。”我说:“大街上那些小汽车是不是都是给孟岳麟的三老爷去烧纸钱的。”父亲说:“一点没错啊,那个老家伙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知道有这么多人去给他烧纸。”我问:“那是怎么回事?”父亲说:“这个孟岳麟的爸爸从小没爹,他娘又死的早,是本家的这个三大爷供他穿衣,供他吃饭,供他上学,最后养出来了一个当镇长的干儿子,这不老家伙昨天夜里没了,孟岳麟的父亲就要带孝帽子了。”父亲说完就去给瘦子的三老爷烧纸去了。

    瘦子的三老爷出殡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是一个大晴天,太阳格外的亮,仿佛开启了高清模式,照得四周的花草树木地上的鳞砖片瓦都能反光,一早起他家门口的炮仗就没停过响。我刚吃完早饭小妖精就匆匆跑来我家,她一见到我就说:“快,快,快,瘦子让我给你捎信,让你去占花圈,他说他家收到的花圈太多了,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吴明已经在那里了。”我问小妖精:“你怎么来的?”小妖精一脸呆萌的表情,她说:“我一听到瘦子让我来喊你,我就跑来了,都忘记了骑自行车。”我说:“那我骑着自行车带着你回去。”小妖精想了想说:“我想你还是别骑了,你骑自行车还是要走着架花圈才能到了后面林上,你还要再走回前街去骑车子,还不如直接走着去,再走着回来。”我听从了小妖精的建议,走着去往瘦子家,小妖精则找孙丽华玩去了。

    隔着老远我就看到了许多小汽车停在马路边上,黑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小汽车到访我们庄。卖肉的马结巴正站在那里指挥交通,我走过去一脸不屑的说道,那么多说话利索的人不找,怎么找你一个结巴在这里丢人呢!马结巴一听我这样说他,十分来气,他说,小小小老爷,我我我给你说,你要是再再这么说说话,我就告诉大老爷,让他你。我看着马结巴说话那样都为他感到着急,我说,去你娘了个蛋,还还还我,你先把你舌头撸直再同你爷爷我说话。马结巴急了,他一急就更说不出话来,他指着我说,你你你你你欺人太甚。我没有再同马结巴说话,我心想辈分大点就是好啊,窝囊人也有底气。

    我同马结巴说完话就听到了瘦子喊我,我仔细的瞅了瞅,才从一长排花花绿绿的花圈中间认出了他,我跑了过去,瘦子头上戴着一顶蓝骨朵的孝帽子正和吴明有说有笑的谈论着什么,瘦子指了指摆在马路南边的一排花圈说:“多吧!”我目测了一下那一排花圈少说也要有五十只,我又看向了马路北边,北边也有最少三十只,站在北边花圈旁的那几个孩子年龄都很小,一看我向他们那边看,神色有点紧张,好像害怕我过去把他们轰走。瘦子对我说,别看那边了,那边都是来帮忙的人给他们的儿子占下的。吴明指了指马路对面的一个一直盯着这边看的小孩子说:“不用看了,一会就把你的那几只抢走。”那个小孩子仿佛感到了威胁,他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发现瘦子一点亲人离世的悲伤都没有,便问他:“你爷爷都死了,你怎么也不难过?”瘦子神色有些怅惘,他说:“也难过,难过也没有用,反正也活不过来了。”我说:“你倒是想得挺开的。”瘦子说:“人也就那么回事。”吴明问:“你看到你三爷爷咽气了没?”瘦子说:“他要死那会一直在喘粗气,我看着难受就到了屋外面,等我抹了把眼泪准备再回屋,他们没让我进,说人已经没了。”我问瘦子:“你三老爷死之前和死之后,你都想的什么?”瘦子叹了一口气说:“知道他要死,我心里那个难受劲儿,我心想着三老爷你可要多活几天,多活几天算几天,后来我看到他喘气那个费劲的样子,我就想活着也是受罪,后来当我知道他真死了之后,我就想着可算是完事儿了。”

    恰在这时我看到了我的奶奶,每当有红白喜事就少不了奶奶的身影的。从人之将死到入土,其间有好多不得不施行的礼仪,这些礼仪有着先后步骤与明确的时间段,弄错了步骤或是弄错了时间,这就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让街上的外人看笑话,人们常说逝者为大,很少有人家草草去对待将死之人或是逝者,也不想让街上外人抓住笑柄,而我的奶奶作为杨树庄最具权威的婚丧嫁娶的问事儿的深得大家的尊重。在人将走未走之时,主家通常会亲自登门拜访,向我的奶奶询问,什么时候穿衣服,先穿什么,后穿什么,不要穿什么,穿衣服有哪些禁忌,奶奶都会十分认真的告知人家,不仅如此她还要告诉人家揞眼合口时要注意什么。通常是这样交代完,过不了一个礼拜人就没了,人一没了,主家会请一个帮忙的拿着两盒烟来找我的奶奶,奶奶通常会回一句,你先走,我收拾收拾这就过去!那时来请我奶奶的人会特别的关切一句“您老人家快一点,都等着您呢,没您开不了场啊”!

    在杨树庄说我的奶奶不到丧主家仪式开不了场这一点也没有恭维之嫌。奶奶不到,有的主家连停尸都弄不明白,见到我的奶奶他们就和见到救星一样赶忙告知她:人是在什么时候走的,走前吃没吃饭,是坐着走的,是站着走的,是躺着走的,是在家里走的,是在外面走的,是在哪间屋子里走的,走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属相,生前怕什么,喜什么,有什么心梗,这些事情主家都要一五一十的向我奶奶交代,奶奶只有知道了这些事情才好像一个老中医那样对症下药。通常主家会在向我的奶奶交代了她想知道的事情后,还要把奶奶拉到僻静处说一些自己有所顾忌的事情,那多是死者回光返照时的所做的特别举动,奶奶听后就会小声的告诉他们“这个没事儿,你只要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停尸的事情我的奶奶可以在一旁指点,但像苫面纸点灯喂饭一类的事情就需要她亲自动手了,等奶奶做完这一类的活计,才轮到管事的上场,管事的毕恭毕敬的问我的奶奶道:“您老人家看咱可以开始了吧?”奶奶做了大半辈子伺候死人的活计,手到擒来,少有纰漏,但她还是会围着死者转上几圈很认真的检查一番,等确认了确实没有什么落下的事情时她就对管事的说,开始吧!这时管事的才好把死者的至亲召集起来,男一搭,女一搭,男前女后按辈分排好队叩四个响头,待他大吼一声“号丧”死者的亲眷们便开始扯着嗓子大哭起来,这一哭,要哭的悲天悯人,要哭的感天怆地,要哭的声音洪亮,要哭的四邻五舍都能听得见,意在告诉街坊自己家中走人了,自己的心里难过呀!从号丧开始到逝者入土其间的扯布,净面,火化,迎骨灰,喊魂等等一切主家不明白的或是大家都弄不明白的事情,都可以问我的奶奶,没有她不清楚的。我的奶奶作为问事的,在丧礼上权利很大,她说要给谁缝一顶白帽子,那他就得戴一顶白帽子,不戴都不行,她说谁戴不着白帽子,那人就是说下天来也捞不着戴孝帽子,她说你要给谁磕头,你就要谁磕头,不磕就有人说你无礼。

    每当我的奶奶要参加这样的场合总是要穿戴一番,对着镜子梳梳那几根灰中夹白的头发,戴上黑色的发卡,整整衣服,换上一双干净的黑色的布鞋,就迈着自己一双轻快的大脚出发了。奶奶的那双大脚引得比她长两岁的姑奶奶很是羡慕,姑奶奶同我的奶奶一样是个大个子,但是却要拖着一双和锥子一样的小脚走路,她走起路来左摇右晃,这在我看来很搞笑,真担心她会一不留神把自己晃倒。有一次我问奶奶:“为什么姑奶奶都裹脚了,你怎么还是大脚呢?”奶奶听到我这样说很不满,她说道:“乖孙子,恁奶奶也受过那苦。”说着她就脱下鞋袜来,让我看她的左脚,我看到她有三根脚趾是严重弯曲的。我问奶奶:“裹脚的时候疼吗?”奶奶说:“哪有不疼的,当时我叫的嗷嗷的,你老姥爷心疼的都掉泪了。”我说:“掉泪了那还给你裹?”奶奶说:“那时候兴裹脚,不裹脚不好找婆家。”我说:“后来怎么不裹了。”奶奶说:“疼啊,我天天嗷嗷叫,你老姥爷说嫁不出去我养着,就没有再让裹。”过了一会儿奶奶高兴地说:“幸亏当时俺娘说,先裹一只脚,再裹另一只脚,还好两只都没裹成。”这样说完奶奶笑的特别开心,过了一会她自己又笑了起来,我说:“奶奶,你要是一只脚裹了,另一只脚没裹,那你就成材坏了。”奶奶听到我这么说,她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脱掉的那只鞋拽了过来,而我已经跑远了,还听到她在我身后骂道:“你个王八孙子。”

    那天我的奶奶抽着烟走了过来,她问我:“小来,占多少了啊?”我说:“我和吴明两个占了差不多八十个了。”奶奶说:“亏我还给主家说给你留两个来。”我说:“谁稀罕你那两个。”奶奶说:“占这么多怎么架走。”我说:“这倒是一个问题。奶奶抽着烟走后吴明问了我同样的问题,我对吴明说,等着,我去喊我的坤哥哥帮忙。”我飞奔到我的二伯家时,坤哥哥正在喂兔子,他问我:“你不是架花圈去了吗?我说:“占的太多了,架不了了。”坤哥哥问:“有多少?”我说:“谁知道啊,没仔细数,怎么也要七八十个。”坤哥哥问:“开着拖拉机帮你拉去?”我说:“我来就是这个事情。”

    现在想想那年我的坤哥哥十五岁,开拖拉机已经很拿手。起初我的二伯还不放心,后来坤哥哥偷偷的开着拖拉机拉着我去了小姑姑家,二伯才不再管这件事。到我的小姑姑家必须要经过一座跨河的长桥,那座桥的两边没有栏杆,桥下是湍流的河水,胆小的人骑自行车都会左摇右晃,弄不好就会掉下去,而坤哥哥没有,他平稳的开了过去,这吓了我一跳,也吓了他自己一跳,更吓了我的姑姑一跳,二伯对此倒是很满意。后来小姑姑走娘家时对我的奶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你看坤子没有人教就自己学会了开拖拉机,还开得那么溜火。”而我十五岁的时候才刚刚学会骑摩托车,还经常挂不上档,走着走着就熄火,还拥有一次掉沟里和下雨天撞大树上的悲惨经历。坤哥哥问:“这就过去吗?”我说:“起灵的炮一响,你再过去。”

    快启灵的时候,放炮的铁拐李在瘦子家的屋后摆了长长的一溜铁炮,他把那些炸不坏的小铁桶锤满黑火药摆在马路上,然后用黑火药作为导火索连接起来,铁炮比后来的纸炮要响,威力也要比纸炮要大的多,光看那手腕子粗的铁桶就知道响起来有多吓人了。铁拐李往火引子边上一站,大人孩子都要躲得远远的,因为就连铁拐李自己也不知道那些铁桶子被炸飞到天上去会落在哪里。后来庄里一收枪,铁拐李就买不到黑火药了,他那套家伙就用不上了,他的手艺也就失传了。铁炮刚在众人惊恐的期待下着着火冒着烟咚咚咚的响完,我的坤哥哥就突突突的开着拖拉机来拉花圈,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注意力。看着我和吴明把花圈扔到了拖拉机上,余下的架花圈的小孩子可着了急了,他们的家长赶忙过来给坤哥哥说话,让他帮他们也拉着。坤哥哥摆摆手说:“拉不了拉不了。”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我和吴明特别开心。那些人又找到了我的奶奶,奶奶说:“我孙子开着自己家的拖拉机,能拉多少东西,他自己肯定心里有数,他说拉不了就是拉不了,你们找我也没有用啊。”

    这一件事情惊动了管事儿的,管事的过来问我的坤哥哥:“你这拖拉机拉不了这一百五十多个花圈?”坤哥哥依旧是摆摆手说:“拉不了,拉不了。”管事儿的又问道:“真的拉不了吗?”坤哥哥说:“多么大的荷叶包多么大的粽子,我这车斗就这么大,拉不了那么多。”管事的儿说:“这么着吧,坤子你把这些花圈都拉到林上去我给你一百块钱,你觉得怎么样,不行我就找别人了。”我听到管事儿的这样说,连忙给哥哥挤了挤眼睛,意在告诉他这个活可以接。坤哥哥笑着对管事儿的说道:“那你找别人吧。”管事的说:“怎么着,给你一百块钱还嫌少?”坤哥哥看都没看管事儿的一眼说:“一百块钱太少,不干!”说着这就提着摇把要去摇拖拉机的车头。管事儿的说:“那你说个价吧?”坤哥哥面无表情的说道:“二百,少一分也不行!”管事儿的说,那就算了吧。我的奶奶一看管事儿的真不打算用我哥哥的拖拉机了,赶忙对坤哥哥说道:“王八孙子这么贪,以后见了面还能说话不,要我说你和你大爷各让一步,一百八十块钱,你觉得行吧?你觉得行我就给你大爷说一句咱就把这活揽下来,你要是觉得不行,你就光把你弟弟的拉走就是了,就不用挣钱了!”奶奶这样说完,坤哥哥不好再争了,他看了看周围的人说:“要不就这个价吧!”奶奶又对管事儿的说:“他大爷,你看一百八行不行,要行,我就让他拉着,不行,我也说不动了?”管事儿的说:“二婶子你都开口了,那就这个价吧,钱是主家的,我到时候记个账就好了。”管事儿的对我的奶奶说完后,指了指坤哥哥连连说道:“你小子啊,你小子啊……”坤哥哥只是笑而不语。事后我才知道管事儿的看在我奶奶的面子上直接给了强哥哥二百块钱。

    就这样坤哥哥在那场丧礼上挣到了二百块钱,而我和吴明一共架了七十九个花圈,一套四合院,一匹马,一个马夫,童男,童女,金山,银山,米山,面山,一条看门狗,那么一大堆东西才一百七十八块钱,我喊来的拖拉机,所以我比吴明多分了两块钱,而坤哥哥一个人就挣到了二百块钱,就那么一小段路,就那么一小会儿,他自己就挣到了二百块钱,那一次我见识到了坤哥哥的智慧。这件事情也在庄上传开了,大人们都夸将坤哥哥说,还是后边老二家那孩子会找巧!自那以后,每当丧礼上的花圈太多人们架不了或是发丧正好赶在上学的日子而没有小孩子去架的时候,人们就会对问事的奶奶说:“让二兄弟家的小子过来帮忙拉林上去吧。”我奶奶说:“那我给他说去。”说完我的奶奶就匆匆的走到我的二伯家,对坤哥哥说:“什么也别忙了,我帮你揽了个挣钱的活,快点开上拖拉机跟我走,小来,多了别要就要五十块钱就行,少了也别给他们拉,听见了么?”坤哥哥有时会问:“这样多不?”奶奶会说:“不多,三十个花圈,一个两块,他们还省十块钱呢。”坤哥哥有时会问:“这样少不?”奶奶会说:“小来,你还想挣多少啊,别人可都眼红着呢,这庄上又不光咱家有拖拉机。”听到奶奶这样说,坤哥哥总会说一句:“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