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唐征服者 > 第十四章 射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饭过后,李翰到部队营房去检查。

    攻占了蓝家大院以后,部队营房自然也设置在这里了,从地势上来讲,蓝家大院的确是以守难攻的好地方,除非是敌人同样来上一手后山袭击,但是东淮军已经在后山安排了潜伏哨,敌人肯定无法做到这一点了。因此,只要不是五倍以上的兵力前来进攻,李翰自信是有能力应付的。

    木匠们正在做训练器材,包括单杠、双杠、高低杠、绳梯、木板墙、通管等等,这些都是训练体能用的。李翰已经发觉,在这个时代,军事训练普遍不重视体能,不重视士兵的意志,而是采取以战养战的办法,让士兵在战场上锻造出来。当然,这样的办法是最残酷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必须有强大的人口基础才能做到。霍山县没有多少居民,肯定无法做到的,李翰只好从最根本的办法开始。

    霍山县的大部分居民都逃到大别山里面去了,虽然李翰已经让时月轩和卢观影放出信息,请这些居民们回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山里的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这个信息的。云翼已经派出几个探子,深入到大别山里面,侦察大别山匪徒的动静,最快也要十天以后才有情报反馈。

    泥水匠和石匠在修补破损的建筑,同时在后山建造箭楼。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和竹子,李翰让工匠们用这两样东西,修四个巨大的箭楼。蓝大大院前面两个,后山一个,中庭一个。云翼训练的弓箭手,已经开始在制高点值班。只要敌人靠近蓝家大院,制高点上面的弓箭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攻击。

    铁匠们都在打造箭镞的箭头,为首的就是秦汉。霍山县有大量的竹子,将竹子砍下来,晒干,然后用热开水硬煮两个小时,得到的竹子简直比钢铁还硬,用来做箭杆没有任何的问题。至于箭头,暂时只能用生铁。秦汉对这样简单的工作显然不太满意,不过也不敢说什么,练武场上面的血迹还没有完全干透呢。

    东淮军控制了蓝家大院以后,霍山县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因为这里没有什么人,第一天的时间就安静的过去了。当天晚上,李翰到乡勇们居住的营房去看了看,发现每个乡勇都呼呼大睡,就算他故意将脚步声弄大,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反应。白天的训练已经完全消耗掉了他们的精力,哪怕就是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做出任何的动作了。

    第二天清晨,李翰径直来到前庭和中庭之间的空地,这里有大量的弓箭手在练习。因为刚刚跑完十圈,很多弓箭手都无法连续拉开弓弦,很多人都在弯腰喘气。当初他们中的一些人以为到了霍山以后,可以避开战争,安逸的过日子,可是现在,他们甚至宁愿去迎接战斗,或许,面对面地厮杀还没有这么累。

    弓箭手们使用的都是普通的蛇脊长弓,力气基本都在七十五斤左右,拉一次弓弦就等于举起一块七十五斤的石头,开始的时候不感觉累,但是十几次以后,很多人的弓弦就只能勉强拉开一半了。按照唐军的训练标准,只要能连续十二次拉开弓弦,就算合格,可是云翼却将这个标准提高了一倍,每个弓箭手至少要连续拉开二十四次弓弦,其难度可想而知。

    弓箭手的教官就是乌杰,人不高,敦敦实实的,身体非常地壮实,浑身的皮肤都被太阳晒成了暗黑色。因为在这次战斗中表现非常出色,他被提拔为队正。东淮军吸收了蓝家的乡勇以后,人员达到了两百三十七人,于是编成了五个小队,秦迈、云翼、沈梦、鱼罗、乌杰分别担任队长,其中两队是弓箭手,其他三队都是刀盾手。

    乌杰第一次担任弓箭手教官,可不敢大意,七十六名弓箭手被他骂得狗血喷头的。李翰自己很少亲自训练士兵,却对各个教官非常的严格,他毫不掩饰的告诉自己麾下的军官,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哪怕是硬灌,只要能锻造出来铁的部队,你就是合格的,要不然,你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刚刚被提拔为队正的乌杰,可不想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撸下去,结果一群弓箭手几乎被他压榨的要发疯。

    看到李翰过来,乌杰急忙立正敬礼。

    李翰随意的摆摆手,让他继续训练。

    蓝家的乡勇中,真正的弓箭手数量并不多,但是霍山县的山民多数都有点打猎经验,对于弓箭并不陌生,因此,乌杰虽然只进行了一些最基本的训练,士兵们掌握的程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起!”

    “拉!”

    “放!”

    乌杰在反反复复的吼叫着这三个口号,务必做到每个弓箭手射出的箭镞,散布面积误差不能超过五步。这是非常枯燥的训练,弓箭手们的右臂需要承受反复的拉伸,连续十多次的训练之后,不少弓箭手的动作开始走样,可是看到李翰出现以后,他们马上咬紧牙关将动作恢复到位,他们可不想拿自己的小命来开玩笑。

    一会儿以后,云翼来了,他是来教李翰射箭的。

    在前世,李翰是出色的战士,在这个世界,李翰也可以赤手空拳的杀死敌人,但是对于弓箭,李翰并不熟悉,甚至根本上没有接触过,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弓弩又是非常重要的武器,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永远离不开弓箭手的出色发挥。李翰决定好好的钻研一番,成为一个出色的弓箭手。

    “很多人都说,射箭靠的也是力气,只要力气大,就可以事半功倍。”云翼拿起了弓箭,斜斜跨开脚步,开始了授课,“事实上,这是非常大的误解。不错,拉开弓弦是需要力气的,但是射箭更加讲究的乃是技巧。”

    李翰认真地听着。

    在教导射箭功夫时,云翼并不觉得李翰是自己的上级,他自信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独特地位。他好像在教导一个新兵的说道:“射箭有三个要素:力量、准头、速度。力量是根本,准头是关键,速度是保证。你拉开弓弦试试。”

    李翰用力拉开蛇脊长弓,结果啪的一声,弓弦断了,很显然,蛇脊长弓并不适合李翰。事实上,云翼也是早有准备,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弓,说道:“这是从蓝家搜出来的铁臂弓,力量至少一百五十斤,是蛇脊长弓的两倍。”

    普通的蛇脊长弓,力气不过七十五斤,铁胎弓则达到一百斤左右,而这把铁臂弓的力量,竟然可以超过一百五十斤,显然是非常罕见的了。从这把铁臂弓的外表来看,应该也是很久没有人用了。李翰仔细的看了看,果然如此,弓弦是上好的牛筋,就连扳指和护腕,都是特制的。

    李翰套上扳指,斜跨开脚步,凝神聚气,狠狠地拉开铁臂弓,搭上雁翎箭,弦至满月,然后一松手,雁翎箭脱手而去,只听到啪的一声,箭镞狠狠的射在对面的围墙上,半截箭杆完全射了进去,发出噗的低沉巨响,正在旁边训练的士兵都骇然的盯着这边。

    那围墙距离李翰足足八十米,是用泥砖砌成的,可以想象此箭力量的强悍。然而,云翼却皱皱眉头,惋惜的说道:“如果没有准头,一味远是没有用的。你自己看看,偏离的太多了。”

    李翰点点头。

    云翼说的没错,的确是偏离太多了,他射箭的目标,是四号靶位,但是事实上,中箭的地方和靶位之间,至少有六米的误差,换句话来说,就算目标是一头大象,李翰这一箭也没有丝毫的效果。当然,这一点存在很大的争议。在唐代军队里面,神箭手固然受人欢迎,但是对于普通的弓箭手来说,对于准确度的要求并不高,步兵会典上的要求是“开满即射”,意思是用优先才用密集的箭镞覆盖对方,单个弓箭手的重要性并不突出。

    “没关系,力量大点毕竟是好事,可以继续来。”云翼鼓励着,重新递给李翰一枚箭,循循善诱的说道:“古代射箭大师养由基曾经说过,射箭,靠的不是手,也不是眼,而是心。眼法、手法固然都非常重要,可是始终不及人的心。只有心无旁鹜,才能射出最准确的一箭。”

    养由基的故事李翰倒是知道的,云翼的话也有些熟悉,当初在部队刚刚练习枪法的时候,教官们也说了类似的话。养由基本身的确是射箭大师,几乎百发百中,前提是必须心如止水。当国王在他的射箭上下了赌注了以后,他连续三箭都大失水准,由此引发关于“心”的感悟。

    云翼忽然说道:“听说有人能够连续射出三支箭,号称连珠箭,我没有看见过。甚至还有人可以同时在弓弦上扣上三支箭,连续射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射出九支箭,哪怕对方是大罗金仙,也要千疮百孔。如果这三支箭都是雕翎箭的话,存活下来的纪律几乎是零。”

    李翰看了看手中的雁翎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雕翎箭是最上品的箭镞,箭头是用精钢打造的,箭杆也是纯铁铸成,箭尾的羽硬而坚韧,整支箭沉重、锋利、稳定,是射箭高手的首选。云翼在东淮军这么久,都没有看见过雕翎箭,更别说用过了。

    说起箭术,云翼的话题就多了,在李翰不断练习,不断总结经验的时候,他在旁边悠悠的说道:“宣武军中的沈从周,就是天下闻名的箭术高手,宣武军称之为箭神,他据说可以在一呼气之间连续射出三次连珠箭,每次敌人遇到他,都是一排排的倒下。我刚才说能够连续射出九支箭的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是他从后山上来,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全部射杀蓝家的全部家丁。”

    乌杰正好听到了,忍不住插口说道:“真的如此厉害?”

    云翼慎重的点点头,随即又说道:“他只是其中之一,能一呼气之间射出九支箭的,还有河东节度使李迪虎,李迪虎本身就是突厥人,部下也有不少的箭术高手,其中又以他的箭术最为高明。当初青帝进入长安,朝廷军队反扑,李迪虎率军从河中进攻长安,就是他一箭射断了青帝的皇旗,后人都说,青帝的命运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根本转变。”

    乌杰点点头说道:“我知道李迪虎,绰号飞虎子,的确是个人物。”

    微微顿了顿,乌杰说道:“但是,在河东军里面,最骁勇善战的,并不是李迪虎,而是他的义子李孝欢。这李孝欢原来是代州的边民,从小就骁勇过人,曾经生裂狮虎,每每河东军出动,都是李孝欢打头阵,当初青帝困守长安,李迪虎率领八百精骑突袭,李孝欢就是第一个闯入长安的,差点将青帝生擒。”

    云翼羡慕的点点头,赞叹的说道:“有人做过评估,单纯就箭术而言,沈从周应该是最厉害的,唯一遗憾的就是,沈从周是步兵军头,如果上了马背,箭术就比不上李孝欢和李迪虎了。此外,幽州节度使的耶律家族骑射功夫也非常惊人,耶律岩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靖难军节度使拓跋家族,凉州归义军的石英璐,都是箭术高手,例不虚发。”

    乌杰忽然说道:“都是些胡人。”

    李翰轻轻的皱了皱眉头。

    云翼也有点苦涩的说道:“是的,都是胡人。骑射本来就是他们的强项。”

    乌杰却说道:“但是现在他们射箭的地方,不是大草原,而是我们汉人的故乡。可怜我们堂堂的都城长安,安史之乱过后被吐蕃攻破了两次,现在又被突厥人攻破一次,将我们汉人的脸都丢尽了。那么多的军队,都挡不住胡人的进攻,真是太太丢脸了。可怜我们的皇帝,自己保不住皇帝的位置,居然请突厥人来帮忙,真真是……无话可说!”

    云翼欲言又止。

    对于每个汉人来说,这一段段历史,都是非常不光彩的,很多人都不愿意提起。汉人之所以对皇室越来越失望,和皇室放任甚至纵容胡人的兴起有莫大的关系,而汉人和胡人的矛盾,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是越来越激烈了。当初吐蕃军队两次攻入长安,虏走了关中和长安的大量汉人,现在这些汉人还作为奴隶,悲惨的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为了请回鹘人镇压内地的叛乱,皇室甚至用洛阳的一百多万居民作为酬谢。为了镇压黄巢起义,皇室大力培植突厥和党项势力,现在突厥李虎控制了河东,契丹人控制了河北,党项人控制了关中北部,回鹘人控制了河西走廊和庞右道,吐蕃人也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如此种种,不可胜数,唯独汉人的命运越来越悲惨,可是汉人之间还要不断的争斗厮杀,在各地节度使之间,相互攻讦的最厉害的,依然是汉人。

    “整个黄河以北,现在基本都是胡人的天下了。如果有机会,他们肯定会继续南下的。只要这个局面还是如此的混乱,对于胡人来说,饮马长江并不是什么难事。或许,五百年前那段黑暗的历史又要重演了。”乌杰自己越说越觉得也没有意思,回去继续操练部队去了,结果那些弓箭手们立刻被操练的鸡飞狗跳起来,乌杰在无意中将对胡人的仇恨都发泄在了这群可怜的弓箭手身上。

    云翼眉头紧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鱼罗和秦迈却显得意兴萧索,想要避开这个话题,却又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想起五百年前五胡乱华那段黑暗无比的历史,只要是还有血性的汉人,都会忍不住热血沸腾。乌杰说得没错,如果继续放任胡人壮大,五胡乱华的历史随时都会重演。然而,面对眼前的黑暗和困难,他们并没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连自己都朝不保夕,又何来热血沸腾呢?

    李翰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不断的射箭,一箭比一箭的力度大。到结束的时候,他已经连续射了至少三十枚箭镞,效果似乎还不错,靶位后面的围墙上,几乎都是他射过去的箭镞。云翼暗暗佩服,同时也暗暗心惊。李翰的力气相当大,恢复的速度也快,如果他真的掌握了箭术的要领,恐怕东淮军的对手真的是有难了。

    正在这时候,时月轩过来通报,有贵客登门了。

    李翰头也不回的说道:“哪位贵客登门了?”

    时月轩说道:“是尤泰琨和缪易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