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 > 第107章 (6)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嘉靖对顾鼎臣的经筵讲学如此青睐,优待褒奖,可见其经筵讲学水平之高,在所有侍读讲官之中可以说已经无人能与其媲美。顾鼎臣在洪范讲章中确实对嘉靖“尽心指陈”,他认为君王之道就是“大中至正”,也就是“中正”。君王如同天之北极,身处中央最高位置,日月星辰围绕旋转,归而向之。

    “中正”不仅仅是道德目标,也是行为准则。如果君王制定的政策法度建立在“中正”之上,则“天下庶民皆守法奉公,不立淫邪之党,皆兴起于善,而不敢为恶。”

    一位“中正”的明君之心必定是既义且仁:“此心之义,推之可以正百官,此心之仁,廓之可以育万民而治天下,将国家命运掌握在手掌之中。”

    而作为一个臣子就是要讲“本分”,不能过分,不能任性,否则就是僭越,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顾鼎臣所讲的君臣之道也符合现代国家管理干部的理念。

    顾鼎臣是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在经筵讲学中获得嘉靖皇帝的重视和信任,实事求是地说,顾鼎臣是因为进讲经筵受到皇上知遇之恩的,嘉靖看重他的真才实学,所以赏赐、升官接踵而来。因为顾鼎臣的经筵讲学在众多讲官中讲得最好,所以安排他讲学时间最久,受嘉靖知遇最深,得到的褒赏最多,真可谓知遇、褒扬不一而足,朝堂之上,君臣相得益彰。

    再说张璁依仗嘉靖的“中旨”,杨一清的扶持,进入内阁后,遭到群臣的鄙夷,上疏弹劾他的奏折铺天盖地,简直足以将他埋葬,没有臭骂过他的朝臣简直是凤毛麟角。于是张璁开始反攻倒算,凡是弹劾他的,辱骂他的,瞧不起他的,统统都将他踩在脚下,弄得朝野震惊,怨声载道。

    顾履方惊叹道:“小人得志便猖狂。张璁滥用职权,给上疏弹劾他的言官小鞋穿,肆无忌惮地进行报复,抓住机会就整治他们,罢他们的官,整个朝廷被张璁折腾得乌烟瘴气的。幸好父亲一直在经筵讲殿侍讲,不用参朝,否则也会受张璁欺侮。”

    顾撷冈说:“我们吏部那些被张璁整得半死的官员,表面上服帖,但是回到家里就骂,甚至把他的画像挂在墙上当靶子射。”文昌君说:“我们户部的大小官吏没有一个不上奏弹劾他的,如今都被他斗得够呛,背后没有不痛骂他的,还说要在东顺门将他揍一顿。“

    顾鼎臣说:“张璁背后有皇上撑腰,他现在整治那些比他职权小的官员,我看他很快就要将矛头指向内阁首辅杨一清。你们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不要参与到这场权力争斗中去。”

    果然不出顾鼎臣所料,张璁在暗地里唆使他手下的那些同党,一齐上疏弹劾杨一清。退朝回到家中,文昌君和顾撷冈将此消息告诉没有参朝,一直在经筵讲殿的义父,感叹道:“杨一清是个好人,他似乎早就知道会有那么一天,他受到如此冤屈,也不为自己申辩,写了一份辞呈递给皇上,想要告老还乡。”

    顾鼎臣听后并不感到奇怪:“皇上深知杨一清是继李东阳、刘大夏之后,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皇上是不会同意杨一清辞职的,内阁离不开他。”

    第二天退朝回家,兄弟俩高兴道:“果然不出义父所料,皇上挽留了杨一清。张璁做贼心虚,害怕群臣在东顺门把他揍死,已经溜之大吉。”

    但是事情很快有了转机,张璁的同党上疏弹劾杨一清,列举了他许多罪状,把他骂得一无是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了规矩,言者无罪,言官可以上疏骂任何人,上至皇帝,下至九品芝麻官,都可以骂,不挨言官骂的人微乎其微,杨一清也时常挨骂,所以并不在乎。

    但是嘉靖却感到杨一清老了,力不从心了,于是想起了曾经在大礼仪之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张璁,是他一时恼怒,赶走了张璁,其实张璁非常听话,他还是非常需要张璁这样的得力干将为他冲锋陷阵的。嘉靖决定收回成命,又把他召回来了,令他继续担任内阁大臣。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