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黄泉有鬼,名曰孟婆 > 第十四章 妖姬媚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泉的风刮得极大,终日漫无目的吹着……

    我掌着一盏烛灯,游荡在这百里黄泉之中。风沙刮乱了三千银丝,丝丝缠绕……

    烛火渐熄时,我走到了黄泉的虚无之渊。阎王背对着我,站在这一片虚无之中。他的黑丝亦根根纠缠,玄色黑衣翻飞着。我顿了脚步,立在他的身后望着他的影子。烛火灭,虚无之渊依然亮着。烛火燃尽时的蜡泪,点点滴滴的落在我的掌心,滚烫的蛰痛着。

    阎王没有回头,淡淡的问:“黄泉地狱里何时用得上烛火了?”

    是啊。这漫无边尽的黄泉地狱里,从来都是不需要烛火的。这里永远都不会黑,却也永远都没有光。黄烟四起,笼了整个黄泉地狱。

    我握了手中的一滴蜡泪回:“无他,点着玩罢了。”

    阎王回了头。挥手加了一道屏障。虚无里风便停了。深渊里传来迷幻的歌声,听来让人如痴如醉。阎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回去吧。”

    我点点头,手心的一滴蜡泪已然融了。掌心凝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细看却又消失不见了。如那让人痴迷的歌声一般,若在黄泉里忽然之间是听得见的。仔细去听,去寻,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处可寻。

    走到出不远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虚无深渊,幽幽的叹了口气,“也不知她会不会恨我。”

    阎王顿住了脚步,眼里闪过一抹不屑,“那又如何。”

    我抬了头望像他漆黑的眸子,“那你又为何应我救她?”

    阎王迎着风,眉眼入了水似的,脸上荡出一抹笑,“许是我这黄泉地狱里太冷清了。多一个鬼,才好多一点乐子,消磨这无尽的岁月吧。”

    我浅浅的笑着,阎王额前的一缕碎发,虚掩着他温润入水的眸子。风似停在了虚无,可黄泉里的黄沙依旧飘向远处的茅屋。微弱的歌声隐隐约约的透着凄凉,透着哀伤,钻进了我的心里。

    阎王说地狱多一个鬼,不过是多了一点乐子。可妖姬却并不是普通的鬼。鬼差足足捉了她几百年,才把她捉回这黄泉地狱里。

    妖姬被扔进来地狱时,三魂七魄俱损。只剩了一股极强的戾气支撑着她的魂魄没有灰飞烟灭罢了。押她来的数位鬼差都说妖姬怨念实在太强,若灰飞烟灭之时,戾气散在人间,恐有麻烦。凡人若是阳气弱了,被戾气染了身,轻则疯呆痴傻,心思阴暗。重则心生魔障,嗜血而欢。会祸及无数凡人。

    妖姬仰着头大笑,殷红的血染在唇齿间,眉眼如勾,“祸及无辜?凡间的人又哪一个是无辜的!”

    鬼差们并不理会她,不耐烦的看了眼她,继续向判官禀报:“我们看还得麻烦孟婆,给她喝上一碗孟婆汤去了一身的戾气,再让她魂飞魄散在这八百里黄泉便是了。”

    妖姬押至驱忘台的时候,远远的我便看见了浓烈的黑雾笼在她的周围。我在这黄泉地狱做了数千年的孟婆了。穷凶极恶的鬼见得也多,却还从未见过她那般怨念强大的。走近时,才看见原她也是长得极好看。若不是一脸的狠绝的戾气让人看了心惊,确已是我见过的凡人中长得极美的了。

    判官扬了扬手中的牌子,微微客气与我打了招呼:“孟婆,劳你先给她喝一碗孟婆汤了。”

    妖姬眼里闪过狠意,死死的望向我。忘川河畔的摆渡人撑了船,在河中间渡着往生轮回的鬼。船桨拨动着水花,溅起浑黄的河水。我呈了满满一碗,递给妖姬。

    妖姬自然是没有接,她的三魂七魄已经快散了,魂魄隐隐散发的黑气外泄。判官皱了皱眉,用符纸定住了妖姬,让鬼差强行将孟婆汤给她灌下去。一碗灌罢,妖姬身上的戾气却并没有褪下丝毫,黑雾依然笼在她的身旁。判官的眉着在一起,疑惑的看着我。

    我淡淡的叹了一口气,“孟婆汤需得她自愿喝下才能忘却前程往事。她若执念,莫说孟婆汤。就算给她服下整株鬼草又如何。”

    妖姬歪斜着头,吐了一口殷红的鬼血,白皙的脸上更加惨白了。她望着所有的人,大笑不已。十指长出的尖锐指甲极长,挥舞着不甘,更黑更浓的黑雾绕在她的身旁。连着旁边路过的鬼,都不敢多看她一眼,快快的闪过,绕开着走了。

    黄泉风大,吹开了妖姬披散的发。我扔了手里的鬼骨,望着妖姬,“你这又是何苦。”

    妖姬望着我,眼神颤了颤,“生死又何妨?魂飞魄散又何惧?你们要我心甘情愿的喝汤也容易,我只要他一人的命来抵!”

    我只是望着她,翻开了手中的阳卷。我知,这世上的事早已都写好了结果。只不是是她不曾看见罢了。

    妖姬原名唤赵媚儿。赵家世代为官,到赵媚儿父亲这辈时,族中的子弟更是极为争气,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得力的赵家子弟。赵媚儿父亲更是官至丞相,赵媚儿的堂兄因朔守边疆,屡建战功。被封为护国大将军。

    一时间,赵家隐隐成了朝中势力最大,能力最强的名门望族。

    赵媚儿从小就生得极好,五岁能弹琴,九岁作赋,长至二八年华时便已名满京城。回头一笑百媚生,有才又有德,倾城又倾国。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如此佳人,却无一人上门提亲。

    丞相府的丫鬟婆子们都暗暗叹道:“我家小姐这般千好万好,可惜了竟没个人上门提亲的……”

    其实也是有俊朗又合适的公子准备上门提亲的,只不过话头刚与他们父亲相提,便被狠狠的拒绝了。朝中官位居高一点的,谁人心里不透亮着,眼下的赵家是攀不得亲戚的。皇上早就在赵媚儿及笄之时就极夸赞她才貌过人,话语中隐隐透露着对媚儿的喜爱。为官之人极精,皇上的心思,谁也不敢妄自揣测,却谁也不敢不去思量其中之意。

    丞相也极忧虑此事。他虽一生官运亨通,家族也日益壮大了。只是老天总是爱捉弄人似的。丞相家除了夫人育有媚儿,其余的妻妾皆无所出。

    因此,丞相极其喜爱宝贝媚儿。他膝下无子,就这么一个女儿。原还指望着招一个才貌双全的入赘姑爷。也好承了他家那一点血脉,百年以后也能有人替他抬棺捧土。皇上的意思他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他总想着能再装个糊涂,看看能不能再想个妥当的法子全了自个的心思。

    可前些日子,宫里却传来了消息,说是皇上已经有意纳赵媚儿入宫。

    圣旨很快就下到了府里,入宫之事已成定局。丞相褪去了朝局之上沉稳严肃的样子。柔着目光看着即将离家入宫的赵媚儿。张张嘴,千言万语却如何也道不出口。对望了半晌,两人都泪了目,丞相才沉重的轻声交待着:“媚儿,此去,定要万般小心了。宫里不比府里。”

    媚儿点点头,双目微红,头上的绞丝镶嵌的翠绿簪子清脆的响着,“爹爹放心。女儿定不会失了我赵家的颜面。只是,一入宫墙深似海。日后,女儿怕再难在您膝下尽孝了……”

    丞相沉重的摆摆手,不再说话。府外的轿子已经等了许久,媚儿终究是要入宫的!

    媚儿走出院门的时候,丞相紧紧的捏了捏媚儿的手,轻轻的却又咬得极重的声音在她耳旁说:“媚儿切记!伴君如伴虎,一切都要万般小心……”

    秋风卷了地上枯黄的落叶拖行着,树上有青黄色的落叶也随了风跌跌撞撞的落了。

    媚儿跪下朝父亲行了跪拜大礼,才起身入了轿。

    一入宫墙深似海,从此父母是他人。至此,就算是父母,也得跪拜媚儿。

    媚儿进宫不久就极得皇上宠爱,不过数载便诞下皇子,被封为皇贵妃。母凭子贵,再加上其身后家势越发雄厚,一时间在宫里除了皇后,竟也无人能和皇贵妃赵媚儿相提并论。

    而此时赵家风头一时无两,朝中之人多趋炎附势,纷纷唯丞相马首是瞻。就连皇后家的势力也难以抗衡于赵家。

    皇上一个月里头总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是待在媚儿宫里的。小皇子生得极可爱,皇上给他取名明宏。皇上总是喜欢抱着明宏坐在软榻上,开玩笑似的说:“宏儿可知,为何父皇与你取这个名字啊?”

    媚儿坐在一旁捏糕点的手顿了顿,眉目轻转,脸上现出恰到好处的笑容,“陛下,宏儿才不到两岁,牙齿才刚长全呢,哪里说得清什么话啊。”

    明宏应景似的,流着口水咿咿呀呀的喊着,模样俏皮可爱,白白嫩嫩的脸上笑得灿烂无比,猴急的伸手去抢媚儿手上的糕点。逗得皇上在一旁杨着眉毛大笑起来。

    谁也没注意到,皇上的眼睛里一丝精光闪过,深深的看了两眼媚儿。

    媚儿感觉到了皇上的打量,可她偏把脸对着明宏,面上不动声色的喂着明宏糕点,手上的糕点渣碎了一塌,心里掩了千头万绪。

    宫里早有传闻,说皇上极其看重三皇子明宏,取名时寓意明日之宏伟将由三皇子开创我国盛世。

    这样的传闻传遍了整个京城,赵家也越发的被推至风口浪尖了。皇后娘娘并无嫡子,其他几个皇子的母亲无论是位分还是背景,都没有一个可以和赵媚儿相比。

    可媚儿却是喜忧参半。皇上是极为宠爱她的,可这般盛宠之下,后宫之人必嫉之妒之。所以从她进宫以来,就曾多次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并不需要如此隆恩。可皇上的意思是这些都是她应得的恩宠,以致还动用国库给她建了露华宫。引了无数谏臣怨声载道,谏言之下皇上为了维护她,还连贬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丞相欲劝,皇上却冷了颜色说:“贵妃之事,不容再议!否则,都准备好回家养老种田去吧!”

    朝局之中已有无数流言蜚语了。尽管赵媚儿已经极其收敛,闷声做人了。还是抵不过皇上太过于宠爱,后宫里其他的嫔妃们无人不恨赵媚儿。

    三皇子的出生更加剧了赵家的势力,朝局和后宫纷纷都心惊不已。这赵家的手,以后遮不遮天那也是不好说的事情了……

    赵家何尝不知道此时的朝中局势,为了整个赵家未来更长久的考虑,视时而收。恰逢赵媚儿的堂兄来京述职,他主动上交了兵权,并请求留在了京城,只挂了虚职,受了些俸禄,便在京城好好玩乐起来了。

    这些年,看似春风得意。其实,明里暗里媚儿担了多少惊,受了多少怕,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为何不过双十出头年华,便已青丝藏白发了……

    暮色四合的时候,宫人来报:“娘娘,陛下今个又去了如意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