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玩宋 > 45.第四十五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玩宋》春溪笛晓

    第四十五章

    外城屋宅租金比内城便宜,但也不是人人都租得起。曹立相中一地儿,是居养院旁的空宅。

    所谓的居养院,是每年入冬后定时收养鳏寡孤独者的福利机构,里头住着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弃婴。

    此宅独居一老翁,无妻无子,不与旁人往来,也不参与科举,一生与书相伴。每逢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便张贴告示表示可以把半个宅子租出去,换些租钱买书和吃喝。

    曹立见了老翁的告示,当即上门去与老翁相商。老翁听他一半大少年说要办蒙学,讥笑道:“叫你主家来谈吧。”

    于是老翁见着了小豆丁似的王?。

    老翁:“……”

    许是因为王?年纪着实太小,再多的不合常理也让老翁无话可说。

    两边一商量,老翁不仅答应租出大半个宅院,还表示可以开放自己的一屋子书当“蒙学图书馆”。

    王?欢喜得很,老翁却又提了个建议:隔壁居养院有不少弃儿,若是能让他们一起入学他愿意参一份子。

    原来老翁年轻时不屑情爱,老来倒觉寂寞,听旁边小孩欢声笑语少不了心生喜爱,平日里会买些吃食过去逗小孩们玩,时日久了,心中自是多了几分挂念。

    见王?这半大小孩还敢提出租房办蒙学,老翁也动了帮小孩们开蒙的念头。

    王?听了,一口应承下来。左右不是他负责教,管束一群熊孩子的事儿就交给这老先生和柳先生烦恼去吧!

    于是两边交换了姓名,老翁与司马光他们一眼喊王?一声阿?,王?则喊老翁“常爷爷”。

    常老头要参一份子,这改造工作自然进行得非常顺利。

    王?挑了三间采光好的大房子当教室,又挑了间小房子当“教谕办公室”。大体定下来了,陆陆续续跑了几个木匠店,定做一批适合蒙学使用的桌椅。

    其中一个教室不是蒙学专用的,是王?准备用来开夜校!

    在鄞县时,地方小,丁口简单街头巷尾都能说出彼此姓名,因而王?要开什么“专题讲座”的时候大伙都很捧场。

    两三年下来,王?对于这种专业培训班已经非常有经验。

    普通百姓入夜后娱乐不多,有些穷人家里为了省灯油会早早睡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许多老百姓的生活写照。

    王?准备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定期给百姓搞搞培训,哪怕是干农活,也能学个更科学、更高效的堆肥法子!

    当然,方洪那边还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比如识字的提供图书校队岗位、雕版工岗位,会算数的提供主店分店及各工坊的会计岗位,愿意学制镜的提供配镜团队岗位,愿意到工坊干活的提供工人职位,薪酬优渥、福利健全!

    这些都是王?的初步规划,具体能不能实现还得先实践实践。王?一点都不着急,若是前期培训出来的人都能有个好差使,不愁没人来参加。

    只要这些培训班教授的方法比当前通用的方法先进那么一咪咪,那么这个“夜校”的影响就会轻松辐射到各行各业,甚至成为各行各业的风向标。

    王?伸着圆短指头比比划划,指挥漆工把磨得光滑平整的“板面”涂上黑漆。

    瞅见这横在正中的新事物,常老头决定不耻下问:“这块黑漆漆的玩意有什么用?”

    “这叫黑板。”王?给常老头解释,“它的小伙伴叫粉笔,黑板黑,粉笔白,写上去非常显眼。夫子讲课时遇到生字,当场用粉笔写到黑板上,这样就不用一个个教过去了。”

    这也是王?答应让居养院的小孩一起过来上课的原因,有了黑板和粉笔之后给小孩开蒙就跟赶鸭子似的,赶一只是赶,赶一群也是赶。

    常老头问明白了,每日便搬张椅子坐在一旁监工,等工匠表示黑板能用了他第一个冲上去写了几个字。

    看着黑板上显现出清晰漂亮的字迹,常老头激动不已。有了这黑板与粉笔,只要有人愿意去教,哪怕山野乡间都可以让人认字学文!

    待王?再过来,常老头免不了要问起粉笔是怎么做成的、造价几何。

    王?笑眯眯给常老头介绍:“这东西取些白、石膏和别的一些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搅拌,再将浆液倒入模子里等它成型就成了,方便得很。”

    常老头遍览群书,也听说过白和石膏,知晓它们都不是多金贵的东西,顿时更为高兴:“那敢情好!”

    蒙学修整完毕,王?果然让曹立去请柳永。柳永口里让王?别再去,心里却听想念王?这位“小友”,曹立一请便施施然地应邀来了。

    柳永早年屡试不第,仕途十分不顺,直至五十来岁才真正高中。

    高中之后,上头看他不顺眼,第一任官职任满后迟迟不让他改官,让他在京城苦等两年。

    今年他已经六十六岁,仕途依然无甚建树,京官当了几年,也外放了几年,最终朝廷怜他年迈提高,给了他一个七品的屯田员外郎,只是个空领俸禄的虚职,并不需要做些什么。

    柳永第一任妻子十五岁嫁他,他与妻子有了龃龉,离家到处游历,不久之后妻子便病逝了。后来许多年后才再娶,三十多岁方得一子。

    儿子柳?缢哪昵霸缭绲强疲?衲耆温?墓僦?骼伞6??逅旮咧小⒍??甙怂旮墓伲??佬睦锸怯行┫勰降模?啾戎?拢??迨??咚瓴诺鄙现?骼桑?榷?油砹瞬恢挂坏惆氲恪

    柳?绺崭墓偈保??歉缸恿┗故亲≡谝豢榈模?闪?牢?瞬活浚?爰胰松?钤谝黄鹉衙饣嵊兄种帜Σ痢9沧〔坏搅礁鲈拢??辣阕约喊崃顺隼纯途勇玫辏??≈匾膊蝗萌酥?峒依锇刖洹

    柳永这一生最不爱受拘束,唯一能拘住他的便是害他蹉跎了一辈子的科举。和儿子这一杠,就杠了半年有余。

    步入被修整一新的小小“蒙学”,柳永看见一老叟在那拉动屋檐上垂下来的绳索,绳索上头挂着个悬钟,一拉绳,叮叮当当的声响轻松打破四周的寂静。

    老叟见了柳永,松开了手里的绳索朝他笑:“你便是柳先生吧?”

    这老叟自然是常老头。

    两边互换姓名,柳永跟着常老头在这新修整出来的蒙学走了一圈,等看见那窗明几净的环境与新鲜的黑板粉笔,恍然觉得自己走到了另一个世界。

    蒙学正式开学。

    无忧洞中有家有儿的人也顺利被曹立收编,这些人本来就包揽了京城一些跑腿活儿,曹立给他们做了名册,按照王?的指示男的给配上统一服饰负责城中送快递、送外卖的活计,把人训练好再扩展其他业务。

    女人能做的也不少,培训上岗之后可以从方洪那接一些精细活帮补家用。

    虽不能给他们人手一套房子,可他们的孩子都坐到了干净整洁的教室里,接受常老头和柳先生的启蒙教育。每日一早,曹立把人领到蒙学外站好,听蒙学里响起孩童们的朗朗读书声。

    即便他们还要辛苦地为温饱奔波,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随时有可能会被人驱赶出栖身的“无忧洞”,但,生活总算有了些许希望。

    他们的孩子将学会识字断句,以后说不得能成为了不起的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曹立选人的目光还是很可靠的,一直到九月大祭开始,整个编整过程都没有出岔子。

    事实上没被曹立编入名册的人也不少,都是些奸滑狡诈之辈,只是大祭将近,所有躲在无忧洞的人都得夹着尾巴做人,这些家伙才没开始反扑。

    司马光、王安石都随同朝中百官参加了九月大祭,这场折腾人的祭礼结束之后,“公租房”一带到处喜气洋洋。

    王?一打听,才晓得是官家大赦天下并且给朝中百官升职加薪了,见者有份,每人工资都升一级。

    自古以来有什么比加工资更令人开心的呢?连向来正直又内敛的王安仁都很欢喜,割了三斤羊肉邀请王?一家去吃。

    王安仁身体不好,得好好养着,不能吃羊肉这腥膻上火的东西,王安石又不喝酒,是以兄弟俩只一边饮茶一边闲谈。

    王?吃得挺欢,耳朵却一直竖得高高的,听王安石与王安仁聊朝廷之事。在他们的交谈之中,王?听到了一个名儿:包知谏。

    知谏是个官名,全名知谏院,听名儿就是个言官。所谓的言官,自然得积极对朝中众人指指点点,参这个一本参那个一本,可谓是专管朝野不平事。

    这位包知谏胆大包天,一连参了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好几本,见到官家就喷官家任人唯亲,把张尧佐这外戚给放到肥缺上!

    官家被他和其他言官喷得免了张尧佐的三司使(国家最高财政长官)位置,回头想给张尧佐别的肥缺上,又被这位包知谏喷了个狗血淋头。

    王?听得津津有味,心里却暗暗嘀咕:怎么感觉这画风有点熟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