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摄政大明 > 第二十三章.风暴伊始(中).二合一章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尚景与宋启讨论德庆皇帝如何看待赵俊臣的时候,赵俊臣也同样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解决了三省秋闱舞弊案的事情后,德庆皇帝那句看似随意却意味深长的询问,赵俊臣可是记得很清楚。

    很显然,德庆皇帝或多或少已是猜到了赵俊臣的目的,但竟是没有任何表示。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自来到这个世界后,赵俊臣就一直把德庆皇帝看成自己大的依仗与靠山,但并不意味着赵俊臣会信任德庆皇帝!

    事实上,赵俊臣不仅从未信任过德庆皇帝,反而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戒备着德庆皇帝。

    另一个时空,大清朝的乾隆皇帝怎么对待和?的,赵俊臣可是清楚的很。

    受限于阅历经验,赵俊臣并没有周尚景那样的老辣眼光,但赵俊臣却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自己虽是德庆皇帝的宠臣,但也仅仅也只是一个宠臣罢了,朱和?炙淙徊皇艿虑旎实鄞???词堑虑旎实鄣牡兆哟⒕?

    而且到目前为止,德庆皇帝虽然越来越不喜欢朱和?郑?椿姑挥谢惶?拥南敕ā

    所以,德庆皇帝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打压朱和?郑?不嵋蛭?髦指餮?脑?蚨?萑菡钥〕迹?饺绽锪饺擞谐逋皇保?虑旎实凵踔粱够峋?F?镎钥〕迹??羰钦嬉?玫虑旎实哿秸呒浣?醒≡瘢?敲吹虑旎实劭隙ɑ岷敛挥淘サ难≡裰旌?帧

    宠臣与太子,任何一位帝王心,从来都不会是一个重量级。

    赵俊臣看来,因为太子朱和?值拇妫?虑旎实鄱宰约旱目捶ǎ?胱约憾缘虑旎实鄣目捶ǎ?Ω檬墙?跻恢碌摹

    那就是依仗与利用的同时,亦小心戒备着。

    赵俊臣之所以想要对付朱和?郑??酥旌?直旧矶运?耐?餐猓?彩且蛭?灰?旌?只故翘?樱?敲凑钥〕加氲虑旎实壑?洌??己湍赖谋硐笙拢?芑岽孀乓桓霾豢傻骱偷拿?堋

    这个矛盾终能否解决,很大程上决定着赵俊臣的生与死。

    ………

    不过,德庆皇帝虽然对赵俊臣的看法态很微妙,但正如秦桧之于宋高宗、和?之于乾隆一般,赵俊臣对于德庆皇帝而言,有着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利用价值。

    因为这种利用价值,宋高宗容忍了秦桧,乾隆容忍了和?,而德庆皇帝对于赵俊臣,从各方面情况来判断,显然也有着类似的容忍。

    而赵俊臣现要做的,就是德庆皇帝面前不断展现自己的利用价值的同时,亦借着德庆皇帝的这种容忍,快的扩张自己的权势。

    虽然赵俊臣很清楚,这么做也许会引起德庆皇帝的戒备与猜忌,但他却没有别的选择。

    现的赵俊臣,既有近忧,也有远虑,敌人太多,盟友太少,且各个致命。若是懂得争权夺势,结党纳朋,尚还有些许生机,但若是庸庸无为,只懂得见招拆招,则必然会十死无生。

    而这一次,赵俊臣把詹善常和童桓收于门下,并没有刻意隐瞒,其未尝没有试探德庆皇帝容忍底线的意思。

    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容忍底线,关系到赵俊臣的后续计划,必须要打探清楚才行。

    然而,让赵俊臣没想到的是,对于自己的讨好,德庆皇帝全然笑纳,并表现的颇为满意,但对于自己的扩权结党,德庆皇帝竟是无动于衷,连一点点的警告意思都没有!

    难道,德庆皇帝就这么放心自己?

    还是说,自己竟是远远低估了德庆皇帝对自己的容忍底线?

    赵俊臣想不明白。

    唯一让赵俊臣安心的是,这次南巡的事情,如今已然解决了大半,借着这次机会,德庆皇帝面前,自己再一次表现了利用价值。

    至于将来如何,赵俊臣还想不到那么远,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解决。

    赵俊臣现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朱和?帧

    至于温观良,说真的,赵俊臣并没有把他放心上。

    一块踏脚石罢了。

    ………

    “不过,这次与温观良撕破了脸面,倒是一次机会,可以进一步试探下他对我的容忍底线。”

    赵俊臣暗思之间,轻声喃喃自语道。

    “少爷,你说什么?”许庆彦没有听清楚,见赵俊臣若有所思,自是心好奇。

    此时,赵俊臣已是回到府,正与许庆彦一起吃着夜宵,结果吃到一半,竟是走神了。

    “没什么,想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罢了。”

    赵俊臣漫不经心的笑着说道。

    有些事情,他并不打算告诉许庆彦,虽然他对许庆彦的忠心很放心,但并不想许庆彦会因此而乱了方寸。

    说话之间,赵俊臣看着桌子上的佳肴,亦是没了下筷的胃口。

    而就这时,有赵府下人快步前来,禀报道:“老爷,户部侍郎詹善常、通政使童桓两位大人求见。”

    赵俊臣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笑道:“他们两个倒是来的很快,恩,领他们到书房来见我。”

    说话间,赵俊臣放下碗筷,当先向着书房方向走去。

    许庆彦看着没吃几口的饭菜,不由皱眉道:“少爷,你不再吃点了?”

    赵俊臣笑道:“你继续吃,不用管我,我已经饱了。”

    饱不饱,赵俊臣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只是,回到京后,到处皆是的处心积虑与勾心斗角,确实让赵俊臣少了许多胃口。

    ………

    赵俊臣来到书房后,没等多久,詹善常与童桓已是联袂而来。

    看得出,得到三省秋闱舞弊案结案的消息后,詹善常的心情很好,满脸的轻松笑意。

    见到赵俊臣后,詹善常是不顾赵俊臣阻拦,叩道:“多谢赵大人救命之恩,下官之后必然誓死以报大人的恩德。”

    童桓身为詹善常的连襟,亦是同詹善常一同行礼。

    赵俊臣笑道:“快起来,坐下说话,你们既然要跟着本官,本官自然也不能让你们吃亏,不需要如此相谢。”

    待詹善常与童桓落座后,赵俊臣神色间却多了几分严肃,缓缓说道:“这么晚找你们来,却是有事情要向你们交代,这三省秋闱舞弊案看似解决了,其实还没完。”

    听赵俊臣这么说,詹善常不由一惊,连忙问道:“陛下不是已经宣旨结案了吗?难道还有人敢违背陛下旨意不成?”

    赵俊臣先是叹息一声,然后把他傍晚时与温观良见面前后的经过向着两人讲述了一遍。

    听到温观良竟是还想着要对付自己,詹善常与童桓脸上不由的皆是流露出怨恨之意,对温观良彻底失望的同时,得知赵俊臣拒绝了温观良的建议后,亦是对赵俊臣加的归心了。

    “这个温观良竟还敢威胁大人,实是可恶!”

    詹善常咬牙道。

    另一边,童桓却多了些冷静,皱眉道:“不过,咱们虽说不怕他,但这温观良心胸如此狭隘,如今与他撕破了脸面,他必然会有所报复,还要小心才是。”

    赵俊臣笑着点了点头,缓缓说道:“童大人说的有理,本官也是这个意思,这次叫你们二人前来,亦是因为你们曾是温观良的门人,对温观良的门人势力想必是非常了解,所以想要找你们询问下,如今朝上下,有哪些是温观良的人?哪些对温观良忠心耿耿?又有哪些可以收买?知己知彼后,咱们才能有所应对。”

    詹善常冷笑道:“那温观良这次三省秋闱舞弊案前后的所作所为,太伤人心,之所以这么急着对付下官和童大人,想必已是内部不稳,想要杀一儆了。若是从前,怕还会有那么几个向他愚忠之人,但经过此事后,下官却不信还有谁会对他忠心耿耿了,否则今后若是落得如下官一般的下场,他们可没下官这般运气能得到赵大人的扶持。”

    另一边,童桓却说道:“那温观良内阁诸位阁老之,为贪财,所以他门下之人,大都亦是同他一般的秉性,这些年来他们跟着温观良,却也得了不少好处,如今因为詹大人的事情,虽然有些离心,但想让他们彻底抛弃温观良,却也不大容易。”

    说到这里,作为温观良的“前门人”,詹善常与童桓皆是露出了些许尴尬之色,很显然,他们两个也是贪财之人。

    不过,听童桓这么说,赵俊臣反而加放心了。

    赵俊臣喜欢贪财之人,贪财之人或许会目光短浅,但却绝对懂得利益取舍。

    而詹善常则接着说道:“要说那温观良朝的门人,虽然人数不少,但枢之,能位列朝班的且有手握实权的,也不外乎就是工部尚书左兰山,刑部左侍郎李立德、工部右侍郎陈东祥、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顾全等人,此外,还有些地方大员,亦是与温观良交往甚密。”

    童桓则补充道:“尤其是工部尚书左兰山,工部右侍郎陈东祥这两人,一向受温观良重视,他们手握着营缮清吏司、都水清吏司这些肥水衙门,近些年来,温观良的贪墨所得,有一半来自这些衙门。此外,都转运盐使司亦有温观良不少人手,这些年来给温观良的孝敬也是愈厚。”

    听了二人的解释后,赵俊臣下意识的撇了撇嘴。

    这温观良从某方面来说,朝的势力分布,还真是诡异。

    若说这温观良势力不大的话,但偏偏油水肥的那些衙门都有他的人,若说他权势很大的话,他所控制的这些衙门,除了能捞钱之外,却也没其他什么用了。

    沉吟片刻后,赵俊臣说道:“接下来这几天里,你们二人要辛苦一下,这些温观良的门人,暂且先不论官位权势,先挑选些容易收买的联络下,就说本官要三日后与他们天海楼一见,有好处给他们。”

    听赵俊臣这么说,詹善常与童桓对视一眼后,虽然猜不透赵俊臣的想法,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赵俊臣又与詹善常、童桓二人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应对之策后,见天色已晚,就让二人离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之前,詹善常却是给赵俊臣留下了三十万两银票,正是三省秋闱舞弊案温观良所得的那笔银子,但后来温观良觉得银子烫手,又有意把罪责推掉,就把银子退给了詹善常。

    詹善常前些日子就想把这笔银子孝敬给赵俊臣,但却被赵俊臣拒绝了。

    然而,这一次,詹善常却是有备而来,银票都带了身上,他的坚持下,赵俊臣还是半推半就的收下了。

    倒不是赵俊臣贪财,而是只有收了这笔银子,詹善常才能真正的对赵俊臣安心。

    当詹善常与童桓离去后,赵俊臣看着手边厚厚一沓银票,想着过一会后,许庆彦看到这笔银子后的狂喜模样,不由一笑。

    “贪官贪官,贪心不足的官……贪心不足这个词,我怕是永远也理解不了,若是十万两银子就足够舒舒服服的活一辈子的话,那又何必冒着风险、昧着良心,一而再、再而三的贪墨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呢?难道这贪赃枉法还真能上瘾?”

    把厚厚的一沓银票当做手的玩物,轻轻的拍打着桌子,赵俊臣喃喃自语道。

    ………

    赵俊臣与温观良谈判破裂的事情瞒不了多少人,不过第二天,满朝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已是知道,赵俊臣与温观良接下来的日子里,必然会迎来一场死磕。

    按照太子一党的说法,这属于“狗咬狗”的范畴。

    然而,无论是赵俊臣,还是温观良,或是积蓄力量,或是等待时机,都是相互隐忍着,没有抢先动手。

    或许是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接下来的三天里,朝堂之间一片安稳,朝官只是等着看热闹。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太子一党对于德庆皇帝把三省秋闱舞弊案提前结案的做法很不满意,曾多次向德庆皇帝请愿,想要继续严查,但德庆皇帝心意已决,尘埃落定的事情,太子一党虽然不满,却也没有多的办法。

    不过,让赵俊臣有些意的是,这二三日以来,辅周尚景似乎对他颇感兴趣,每日早朝前后,赵俊臣总觉得这位辅大人常常把目光停留自己身上,眼光之,亦带着些许意味深长的审视。

    ………

    不过,庙堂之上,虽然形势异乎寻常的平稳安静,但民间,却生了一件大事。

    说是大事,其实也不是很重要,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件事却是影响深远。

    那就是经过大半个月的准备后,赵俊臣的“悦容坊”正式京城开张了。

    “悦容坊”卖的东西很古怪,比如说一种用来代替皂角的东西,名叫“胰子”,便宜的胰子与皂角价格相当,稍微上档次的“香胰”,价钱却需要三钱到半两银子不等,而贵的“药胰”,竟需要八两银子一个!

    除了胰子之外,“悦容坊”还卖香水,这种玩意一向只能从西洋少量买卖,倒是稀罕的很,不过价钱也高,每瓶二两到五两不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美容水”的东西,根据“悦容坊”的宣传,长期使用后会有美化肌肤之效,价格亦是不菲,一两银子一瓶,但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美容水”,就是芦荟、黄瓜等物的榨汁,并加了少许作料罢了,却是因为赵俊臣觉得“悦容坊”的商品太少,特意交代生产的东西。

    刚开始,或许是“悦容坊”卖的东西太过古怪的原因,门可罗雀。

    然而,“悦容坊”开张的第二天,赵俊臣的亲自示意下,“悦容坊”把一些香胰,免费送给了京城出名的几家青楼。

    然后,事情就一不可收拾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