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秦汉逍遥王 > 第202章 废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好一会,颜硕突然站了起来,把旁边正在默默收拾房间的绿衣吓了一跳:“先生,你……”

    “哦,我没事。”颜硕笑了笑:“你忙你的,我去找袁大人聊聊天。”

    “找袁大人?现在?”

    “是的,可能你得给我准备些钱。”

    “这几个月倒是存了一些钱,现在每个面馆每月都能净盈几万钱,几个月下来,咱们差不多存了六十多万钱了。”

    绿衣想了想又说道:“这次吕家又送了一百万,加起来差不多一百六十多万,还要留下十多万采购面馆物资之用,还有农庄,铁矿的开支用度,也得留三十万左右,能动用的钱,应该有一百二十多万,随时可以与庞管家的账面核对。”绿衣管钱已经非常拿手了。

    颜硕已经教会她用借贷记账法,并给她定出了,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共六十多个一级科目,一百多个二、三级科目。记账非常清晰准确,所以,只要一问,绿衣都能精准回答上来。

    而且,绿衣每个月都会报一份资产负责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给颜硕。这三张表称为会计三大主表,里面的数据都有一定勾稽关系,如果有问题,颜硕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哪里出了问题,所以,他根本不用看什么账。

    听完绿衣的回答,颜硕摆了摆手道:“不用,一百多万钱,应该差不多够了,你和庞管家一个管账,一个管钱,我都很放心。”

    颜硕转身出门,他刚才已经考虑好了,不能全部依靠吕家,那样受制太大。现在发展阶段倒没什么,以后可不行。

    而且,吕家并非与自己一家合伙,有些事情得早做防犯。再者,战端一但开启,会发生什么谁都不可预计,他不可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以前,他赤手空拳,一穷二白,不借鸡生蛋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但是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他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也该是有所准备的时候了。

    由于他持有袁用给他的银牌,很快并被请到袁用的郡守府中。

    袁用是个好官,也算是个清官。郡守府内并不奢华,甚至在颜硕看来,还有些寒酸。前院空空,仅有几株侧柏,倒是绿荫一片,算是郡守府的办公区了。

    过了前院,便是两侧的厢房,青砖铺砌的地面,打扫得很干净,但也是没有什么过多的绿化装饰,太阳一照,显得有些刺眼。

    平日里,郡守府的差人,郡丞尚江尚大人都住在这里。有的一人一间房,有的几人挤一间,如同宿舍一般。

    过了前庭,绕过一片竹林,就到了袁用的府邸。这里比前院和中庭多了几株青松,但装饰依然简陋,一堂两厢青砖灰瓦的房子,几乎没什么摆设。

    见到颜硕来到,袁用亲自起身迎出堂屋外:“哎呀,是颜店主来了,快请,快请进屋。”

    因为是打着吕家的名头办理的铁矿和农庄,所以,袁用虽然知道是颜硕在打理那两处吕家的产业,但还是称他为店主。

    颜硕拱手:“袁大人,小的今日不请自来,叨扰之处,还望见谅。”

    “何来叨扰之说,这些日子,上边催缴赋税钱粮,实在是忙得抽不开身。就是今日,尚有两县粮税无法缴齐,哎,真是让人头痛啊。”袁用一边领着颜硕进屋,一边陈述着自己的苦衷。

    两人分宾主坐定,自有一女仆端上茶水。袁用做了个请的手势:“请用茶,说起来,这茶还是托颜店主的福,吾才知世间还有如此饮茶之法啊。”

    颜硕轻?萘艘豢谛Φ溃骸靶〉脑诖笕丝つ谔稚?疲?笕吮闶切〉母改腹伲?┬聿枰叮?恢倒页莸摹!

    “父母官?呵呵,这比喻倒也有几分道理。”袁用很是受用,但是很快,脸上又露出几分难色:“哎,若我治下之民,都如颜店主一般积极纳赋缴税,我也不会被逼到今天这一步啊。”

    “大人郡下江都,高邮,平安三县一郡,民众二十多万,还愁税粮?”颜硕明知故问。

    袁用摇了摇头:“颜店主有所不知,这广陵虽辖一郡三县,沿江傍海,也不算穷郡,但……无论如何也抵不住如此一年催促两次纳税赋的,今年更是连续三次加赋增税。

    据说是为了南征百越的大军筹集粮草物资,所以,都把税粮钱赋征缴到三年之后了,这百姓的日子根本没法过不说,如果本次再缴不齐税赋,我广陵郡就要被撤郡,并入东海郡了。”

    难怪,历史上广陵郡几乎没听记载,肯定才成立不久,就被撤郡了。见袁用一愁莫展,颜硕也只好接道:“哎,秦律柯严,百姓确实难堪其苦啊,就我那么一个小农庄,都收了几千人。”颜硕顺着袁用的话说道:“可是我的农庄实在太小了,也容不下太多人。若不然,倒是可以再为袁大人分担一些。”

    袁用苦笑道:“颜店主的本事,袁某是深信不疑的啊,仅一个农庄就已经替我安置了数千名百姓,袁某已是感激不尽。

    但那农庄就那么点土地,有些还都已经荒废,确实容不下太多人了。要不,本官再给你划一块地,颜店主能者多劳,再建一处农庄,替袁某分担一些税赋钱粮可好?”

    “呃……这个……袁大人手中还有私地?”颜硕来的目的就在于此,想不到,袁用为了筹集钱粮税赋,也是不择手段了。

    袁用笑道:“并非私地,但也是无人肯要的一片地,若颜店主肯接手。袁某负责将一应地契文书办好便是,并非难事。”

    “哦,如今这土地已经能私有了么?”

    “自然是能的。”袁用说道:“黔首自实其田之制推广始,便已承认百姓可以自己申报使用私地了,只不过,地金租税却是少不了的。”

    “嗯,那这地在什么地方?”

    袁用说道:“广陵西北,约四十里许,有一村,名为陵村,只因地底三尺许便有黑色石炭,故而地力不肥,五年前,村民又在一丘岭脚下挖出一股淆水,黑如墨脂,流经之地,庄稼尽毁,民多以为不祥,故而举家搬迁,田地早已荒芜,未知尚能耕种否。”

    颜硕一听,心中暗喜:“淆水?黑如墨脂,莫不是石油?石油他暂时没办法用起来,但是石炭不就是煤么,这正是他现在炼钢铁正缺的啊。”但是他表面却是装作漫不经心:“哦,那大约多少面积呢?”

    袁用摇了摇头:“只因事起邪祟,村邑尽迁,具体面积亦未可知,但据郡史中所记,陵村以前有村民两千余户,土地万亩左右当是有的。若颜店主有心助袁某渡过难关,陵村之地尽可拿去,老夫会尽快将土地契书办好,就按万亩计,每年计缴三十万钱以抵地金如何?”

    “这个……若真有万亩田地,每亩一年三十钱地金倒不算多,只是小的并未曾亲眼见过那什么陵村的田地,所以,恕小的不能即刻答应大人,待我去看过后再来找大人如何?”颜硕不可能那块地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就答应。

    而且秦朝颁布了“黔首自实其田”的制度,只要缴纳地金,私人确实允许有私田。秦朝刚开始推广此项制度时,普通的田地都是十税其一的地税收取地金,但是现在,都已经变成十税其五、六,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粮食都将被征缴,百姓“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所以,弄得有私田的百姓常穿给牛马披的烂草扎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果腹才能生存下来。

    许多人开始时,十税其一,税不重,都以获得私田而喜,但后来跟着田地征缴的税赋越来越重,达到十税五、六后,种的粮食大半得上缴,所以,反被连累得吃不饱饿不死,甚至没人再敢要田地了。

    这些情况颜硕大约是知道一些的,按秦时种地的收入,就算一亩按三石粮食,正常情况下,一亩地至少得缴两石地金,折算成钱,差不多也就是两千钱左右的地金。

    但是现在,袁用一亩只收他三十钱地金,这也太占便宜了,难道真的天上会降馅饼?所以,颜硕不敢下这个注。

    其实上,颜硕想多了,袁用给他的那陵村的田地,因地下数尺就有煤,地力不肥,又挖出淆水,所过之处,庄稼尽毁,所以,百姓以为不祥,都不敢种搬迁了,在袁用看来就是块废地,拿废地换一亩三十钱,袁用还觉得亏欠颜硕了呢。

    袁用听了颜硕的话,点了点头:“尚未亲见陵村田地,颜店主暂无法定夺这也正常,只是……”

    颜硕看向袁用,发现他的表情有些难堪,似是有话又说不出口。

    “大人,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便是,小的能力所及,定当尽力相助。”颜硕隐约猜到袁用为何难堪。

    袁用长叹了一声:“罢了,罢了,在颜店主面前,也不是第一次丢脸,老夫想请颜店主慷慨解囊,先支付陵村万亩田地三年的地金,以填补本年尚欠之税资,只是不知……”

    “三年?袁大人的意思是说,今年的税资尚有九十万钱的缺口?”

    “不止,由于平安县今年遭了涝灾,高邮县本就土地贫瘠,这两县的税赋十难缴其一。缺口达百万余,只是,三年地金,已经是老夫舍开脸皮开口,其他的十多万钱,还有五千石粮食,我再想其他办法了。”

    颜硕想了想问道:“缴税期限到什么时候?”

    袁用又是摇头苦笑:“仅有半月矣,到时若还缴不齐,则广陵郡将归并于东海郡,老夫也只能回咸阳缴印请罪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