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秦汉逍遥王 > 第139章 困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感谢690457八6,517711,无敌贱剩的推荐票,山人下了班后哪也没去,赶写了一章奉上,谢谢大家支持,谢谢大家了!!!

    =================

    颜硕连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姜都尉,这些年……对不住你,对不住大家了。”

    来的路上,张良就和颜硕说过了,这个村在洛水的一条支流边上,这条支流被称为寒沟,这个村称为寒沟村,住的全是迁移来的韩国旧部,遗民。

    寒沟,原本只是一条无名沟,也是因为韩国的遗民迁移到这里这后,心怀故国,就取了韩国的谐音,以纪念韩国。

    颜硕本来不愿到寒沟村来,但听张良讲述这些心念故国的韩国遗民的事后,他还是觉得应该来看看他们,毕竟他现在名誉上是他们的少主,尽管只是冒充,但真的假的,都不无所谓,这些人要的是那份故国的情怀。

    这里还住着一位曾经韩国的都尉,姓姜,名锋。此人在秦国攻打韩国南阳时,率军奋勇杀敌。无奈兵力,战力都与秦国悬殊太大,根本无法与秦国对抗。

    而姜锋在作战中,虽然杀敌数十,但自己也受了重伤。伤好后,他的左腿瘸了,左手更是没了,只好退出军中。

    秦国灭韩后,大部分人韩国遗民,都被秦国从阳翟赶了出来,迁到洛阳附近的伊水、洛水之滨,伊川,宜阳一带。

    姜锋和其他数百伤残军伍,也就是那时被迁到了这里,秦国统一天下后,对六国遗民的管治渐渐放松了,基本上和秦国百姓没多少区别。特别是姜锋这样的伤残老兵聚集的村庄,除了按时来征收税费,支派劳役之外,秦国几乎没管他们。

    姜锋和数百伤残军伍们,都认为韩国已经不存在了,于是,在这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生活下来。

    谁知道,三年前,韩国少主,还有张良突然找到他们,并告诉他们韩国并没有就此消亡,总有一天还会复国,让他们等待时机,到时会有人来联络他们。

    这一等就是三年,前不久传来韩少主举旗反秦复国的消息,但却没有人来联络他们。姜锋等人以为韩少主把他们这些废人给忘了,或是嫌他们没有多少战力,所以,没通知他们,再后来,更是听说韩国少主都被秦国杀了。

    姜锋他们的心一下就凉了,想不到,今天却突然又出现在他们面前。

    张良见姜锋情绪有些激动,堂堂八尺汉子,既然抓着颜硕的手,泪流满面。连忙安抚道:“见到少主,不是应该高兴么,好了,好了,先进屋吧。”

    姜锋努力压下激动的心情:“对,对,进屋,进屋。”

    张良对祁达使了个眼色,祁达会意,转身出了院,一闪身跳上院墙,再一纵,便消失在大门旁的厢屋顶上了。

    姜锋不由赞道:“那位兄弟真是好身手,少主身边果然有能人,我就说,少主不可能那么轻易就……就……呵呵,是吧。”

    祁达在外放哨,颜硕和张良跟着姜锋进了屋里。

    天色近晚,屋里的火堂里烧着柴火,有些亮光,颜硕看到,火堂边还坐着两个人,一个半大男孩,和苏虎差不多年纪。另外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孩。

    颜硕见那女孩穿着一身明显不合身的改过的麻衣,手上,额头上都是灰土,脸上还挂着泪水,于是蹲下身去,将她抱了起来。姜锋刚要制止,却被张良拉住了,声说道:“没事,少主非常喜欢孩子的。”

    “告诉叔叔,刚才是不是爸爸打你了?”颜硕露出一脸人畜无害的表情,哄起女孩来。

    女孩看了看姜锋,又看了看颜硕,却不敢说话。

    张良也蹲下来,就在火堂边的草席上盘腿坐下,看着那半大男孩:“这是武吧,都长这么大了?”

    姜锋连忙回答说:“是的,是的,你第一次见他时,他还只有六岁呢,亏御史还记得他,现在都九岁了。”

    颜硕装着从怀里摸了摸,其实是从空间中取了一把巧克力奶糖出来,一半给了女孩,另一半递给她的哥哥:“也没带什么东西来,给你们几颗糖,吃吧,很好吃的。”

    由于绿衣和紫衣吃过一次这种糖后,都觉得非常好吃,所以,颜硕让沈浩买了一些。给绿衣和紫衣每人分了一些,空间里还留了几盒,东西放在空间里不会坏,也省事。

    两个孩子接了过去,却没吃,拿眼睛看着姜锋。

    姜锋叹了一口气说道:“少主给你们的,你们就吃吧。哎……也不怕少主和御史笑话,刚才,就是因为离肚子饿了,可是……可是家里没粮了,告诉她忍一忍,明天再进山想想办法。她不听,又哭双闹的,我才骂了她两句。”

    “才开春就没粮了?”颜硕问道。

    姜锋点了点头:“是的,还好武没满十岁,不然……”

    看着两个孩子可怜,颜硕心里一阵揪痛,穷点,穿得差点没事,但连饭都没得吃,这太让颜硕心里不好受了:“这怎么行,孩子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饿着?”颜硕对张良使了个眼色,就出去了。

    张良连忙跟了出来,颜硕将张良拉到门外:“这个村里有多少人?”

    “三年前我来的时候统计过,那时有三百六十多人。”张良有确定道:“都过去了三年了,只怕四百多人了吧。”

    颜硕点了点头:“到秋收,差不多还要五个多月,一百五十多天,每天如果每人按一斤粮食算,就需要六万多斤粮食。”

    “你……你不会是想给他们买粮食吧,我们可没那么多钱。穆英管着帐,不信你回去可以问她。”张良提醒说。

    颜硕看了他一眼:“不要你们出,我自己出,大人好说,孩子太可怜了。”

    张良在心里暗笑,脸上却装作为难说道:“这怎么行,他们可是韩国遗民,还是伤残军伍之人,这钱……他们根本还不起的。”

    “我说过要他们还了吗?”颜硕说道:“虽说天下饿着肚子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但是他们是韩国遗民,又正好遇上了,怎么也不能不管,就……就当是借给你们的,等以后你们有钱了,再还我,或者……从你们铁矿那些人手的工资里面扣。”

    “从铁矿那些人的式工资里面扣?可这……那……好吧。”张良有些无奈。铁矿那些人,一来是暂时没好的地方去,二来,颜硕给的工钱可不低,张良现在一穷二白的,也是想赚些钱的,毕竟,复国没钱可不行。

    但是眼下,这寒沟村的老韩人,这些伤残军伍日子过成这样,看不见也就罢了,可是看见了,张良也不能不管。所以,他真的无奈,不想答应,又不得不答应。

    颜硕见张良为难的样子,却说道:“其实……现在看起来是你吃点亏,但这些人虽伤残了,但他们的孩子成长起来后,却也是一股不可觑的力量,你可有想过?。”

    “我何尝不知道,不然我也不会带你来看望他们了。”张良说道:“这些人虽然有的手断了,有的腿瘸了,但是,他们全都是上过战场的士卒。

    不仅曾对韩国有功,而且,许多人还有战力,就算没有战力,他们还能制弓弩,造刀剑,也是几百好劳力的。”

    “制弓弩,造刀剑?”

    这点,颜硕倒是还真是没想到:“他们不是伤残老兵吗?怎么还会制弓弩,造刀剑?”

    张良说道:“以前的韩国,地处四战之地,秦,魏,赵三国都与韩国接壤,战事不断。所以,韩国人口折损巨大。哪里还分什么前方,后方。

    所有青壮都要上战场,所有士卒,也都是匠人,会制造兵器,也要会打战。所以,这些人并非伤残士卒那么简单,不仅他们的孩子长大了是一股不可觑的力量。就是他们本身,用好了,也是一股不可觑的力量的。”

    “那不就是了。”颜硕说道:“你都明白,怎么刚才看你那肉疼不已的样子,好似非常舍不得。”

    张良轻叹道:“不是舍不得,是太穷了,只要一听到要花钱,就情不自禁想咬牙。”

    “总不能只进不出吧,看把你吝啬的。”颜硕说道。

    张良苦笑道:“自前少主不听人劝,冒然起兵后,我们仅有的几百万钱也差不多也花光了,现在就剩一点当年逃出城时带出来的器物应该还可以卖点钱了,我不得不省啊。”

    颜硕听了眼前一亮:“韩王宫里带出来的器物?”

    张良点头:“多数是的韩王宫里的,不过,这十多年花销下来,都是只出不进,坐吃山空啊,能卖的也几乎都被换卖了。”

    “那就是说还有一些,是吧?”颜硕高兴地问。

    张良看着颜硕:“是还有几件,但那都是象征王权的韩王玉玺,调动整个韩国兵马的虎符,韩王冠之类的,都是不能卖,将来还有用的。”

    “哎呀,将来有用,你再重新造新的啊。”颜硕建议道:“韩国都亡国了,说明那些东西不吉利,你把它们拿出来卖掉,等将来要用了,重新造新的,造一套吉利的不是更好?”

    张良听得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卖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