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扶明录 > 第855章 解决困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宇也不卖关子淡淡说道:“若青州不降,鞑子先锋或许会强攻,但想强攻还得准备家伙什,而且他攻不攻都要为后方主力准备,所以除了你说的勘察地势和搜集情报外还要伐木造攻城辎重,若后方大军围城能将青州吓到开门献城也就罢了,吓不住就会动手强攻,那些家伙什便要提前准备好了,不然等多尔衮到了再造,等造好了后方明军大军也到了……会延误战机的”。

    陈所乐等人听的连连点头。

    “所以,鞑子先锋忙活这些事未必就有空到处袭扰,当然也不排除前来临淄的可能性,但绝对不会呼啦一下都过来,以本督估计少则数十骑多则百余,这点人手咱们应付绰绰有余”。

    众人嘿嘿笑着。

    常宇道:“其次你还是不太了解贾外熊和老九那俩货,虽说本督叮嘱其只管守城,但他两人的尿性岂能老实坐在城中不动,若鞑子大军在此倒也罢了,其先锋不过两千余,少不得就出城偷袭多单的,这样鞑子更无暇于周边”。

    众人大笑,常宇仰天口气,又指城夜色中的临淄:“最后一点,咱们不是这点人守城,而是全城百姓!”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种大义太崇高,但家园遭劫,但凡有点血性的百姓都会拿起武器捍卫家园保护家人性命。

    听其一席话,陈所乐等人崇拜的一塌糊涂,小太监无论武技还是智谋都让其自叹不如,暗赞怎会有如此少年奇才横空出世。

    “那这样咱们便放心等着李将军了”亲兵们松了口气,哪知常宇苦笑摇头:“放心?想都不要想,这个节骨眼一点都松懈不得,鞑子先锋虽未必前来,可待得几天后鞑子主力一来,数万大军铺天盖地的,临淄近在咫尺还是少不得有小股鞑子前来袭扰,诸位磨好刀候着吧”。

    “若小股鞑子过来,咱兄弟们还真不怵”陈汝信嘿嘿冷笑,旁边一众亲兵大声附和,一时城上喧哗大起,常宇嘘了一声:“别惊着百姓,至少让他们睡好下半夜吧,明儿天一亮怕是小半个月都寝食不安了”。

    但其实此时城中已有小部分人寝食难安了,便是那些乡绅富豪,小太监前脚刚离开县衙,邹逢吉便令衙役到城中各处去请人,一时间城中大户门外犬吠不已。

    李士元上了城头,见小太监靠着墙垛席地而坐和手下亲兵正扯淡吹牛逼,一时怔住,这当真是大明东厂的大太监么?可他么的真的一点都不像啊。

    “李守备,他们聊的如何了?”常宇看见他招了招手。

    “这事卑下不便多插嘴,都是世子殿下在交涉,不过已拍了板以衡王府名头借了些,买了些余下则有临淄城中百姓捐了”。

    常宇微微一笑:“世子殿下貌似忠厚,实则是个精明人,他当真大包大揽?”

    李士元噗嗤笑了:“厂督大人看人甚准,世子殿下又对邹知县等人言,若大户不愿捐粮可以银子抵,这在之前厂督可未曾提过”。

    常宇大笑,朱慈安算盘打的好,这年头粮食比银子金贵,有些大户宁愿捐银子抵粮食,可怎么也想不到朱慈安会拿他们捐出来的银子再去买他们的粮食!反正常宇早有言在先不沾银子不沾钱钱粮,这中间怎么捣鼓还不是衡王府做主。

    但常宇才不管他们怎么搞,只要最终将士有饷银拿,有口粮吃就行,其余的你们爱怎么扒拉就怎么扒拉去。

    在城上说了会闲话,常宇便又同李士元在衙役的带领下去了兵器库,竟有了意外之喜,临淄县虽无守兵却兵备不少,刀四五百把,弓百余张,箭上千支,且还有数百发炮弹比青州还多。

    常宇很是疑看见李岩眼中亮光一闪:“李将军可是有了法子”。

    “兵行险着”李岩招了招手诸人围了过去。

    李岩等人在密议时,百余里外的无棣县南一个破村外,多尔衮正在树下乘凉,身后十余里浓烟滚滚,无棣县单纯的老百姓在一个时辰前投降了,现在已被串成蚂蚱和那些被家畜用草绳捆在一起推着辎重往南行军。

    多尔衮很满意,看着那些串成串的蚂蚱延绵十几里望不到头,难掩喜色,这才是入关的正确打开方式,终于找到往年那种感觉了。

    和李岩猜测的差不过,他从天津一口气跑了百余里,所过皆荒芜更不没啥胃口,将明军远远甩开后在进入盐山县境内后边下令大军四下掠劫,边掠边走,至于那些成串的蚂蚱甚至连歇脚的机会都没有,就那样一直的走着,稍慢一步都会被押解的清军狠狠的抽鞭子,这是多尔衮担忧他们脚程慢影响行程,所以不准他们停下。

    多尔衮将兵马散开在周边五十里内大肆掠劫,身边却并未留多少兵马,这是因为他知道明军已被其远远甩在后边,有孔有德一支大军殿后,他们追不上也飞不过来,且其兵马散在周边,真的有啥事一声吆喝便会聚来,所以放心的很。

    不但放心而且还很满意,有道是蚂蚁腿也是肉,这里虽比不上青州的衡王府但也绝对不是蚂蚁腿怎么着也是个蚂蚱腿,可以说这百余里路多尔衮收获颇丰。

    当然蚂蚱腿是填不满欲望的深壑,青州衡王府才是他此行必得之物,这些不过是些零花钱,他的刀尖一直就没离开过青州城的方向,虽然他知道小太监极有可能已派人去传警讯,甚至有可能是他亲往,但多尔衮一点都在意。

    首先小太监不可能亲自涉险穿越火线去青州城示警,没必要也没意义,堂堂明军主帅岂能将自己置险地,其次只要明军大军过不来,青州那小城他一天之内必下!

    虽说前年清军曾在青州失利,但当时不过是一只掠劫小分队而已,加上已得手鲁王府满载而归,见好差不多就收了,所以没回兵青州,这一次数万大军来攻,你青州拿什么来挡?

    大明每况日下多尔衮虽不知道青州驻兵几许,当想来不会太多,撑死不过两千,或许在大明日薄西山之际,城中守将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开城就降了也极有可能,多尔衮甚至觉得自己大军未至康喀勒便已传来捷报。

    为什么发一直先锋,就是为了先声夺人给城中施加压力,也让他们有考虑投降的时间。

    情况终于变好了!

    好像的确也真的是这样,唯一的一点就是多尔衮还是不了解小太监,他以为小太监此时还在后边和孔有德打打闹闹呢,若是他知道前月在李自成的数十万贼军密布的区域内,小太监从南到北来回穿越火线,他可能就意识到,小太监已到了青州,或许事情并非自己的想的那么乐观!

    只是,他现在并不知道。

    当然现在的他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毕竟眼前一帆风顺。

    直到快抵达滨州时,帆折了!

    西边掠劫的清军恐慌逃回:那边来明军,数万之众,多尔衮大骇,明军不是在后边被孔有德拦得死死的么,怎么却跑到前头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