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晟有余年 > 第八章 郑国舅到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吃了午饭,黄锦就等着了。等到掌灯时分,下人来报说是郑国舅到了。黄锦连忙迎了出去。

    郑国舅名叫郑奎,是郑贵妃亲弟弟。原本只是个街里的地痞无赖,人见人厌。可他岁数小郑贵妃不少,极得郑贵妃宠爱。皇上爱屋及乌,也把他封了个国公。京城里多数勋贵虽然不大看得起他,却也不愿得罪他。

    黄锦略微躬身,笑道:“国舅事务繁忙,还要劳烦国舅跑来一趟,杂家实在是对不住了。”

    郑国舅这次其实本来打算只派个管家来,可昨天得了姐姐的一封书信指示。自己别的不在意,这身富贵身系姐姐外甥,看到书信丝毫不敢马虎,亲自过来了。

    郑奎扶住黄锦道:“公公这是做什么,都是自家人,公公这么客气可是见外了。”

    黄锦微微一怔,没料到郑国舅竟然不是来问罪责怪的,反而态度如此温和。院里不是说事的地方,忙把国舅引入正厅。

    双方落座,吩咐仆役把茶水倒好,黄锦支开众人,仅剩自己和郑国舅两人在屋内。

    黄锦看左右都退了出去,拱手道:“杂家实在是有负贵妃娘娘和国舅爷厚望,没能说动那蓝道行。可是那厮也实在过分,狂的没边,眼里怕是只有一个半人!真是气死杂家!”

    “哦?”,闻言郑奎挑起了眉头,问道:“不知哪位高人能入蓝道长法眼?还望公公名示。”

    黄锦冷笑一声道:“这第一位嘛,自然是陛下。陛下心思缜密,腹有乾坤,更何况在修道一途陛下也是天资过人,蓝道行自然佩服。另外这半个嘛,依我看乃是太子。如今陛下年岁渐高,太子虽然接触朝政不多,可易储可能越来越小,这厮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自然是不敢得罪太子!”

    “哼!这个混账,老子真是瞎了眼让姐姐去讨好他!”郑国舅以前本来就是个街面上的混混,涵养水平自然极低。俗话说,越是短处越怕揭。本来就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郑奎,听到蓝道行眼里没有姐姐跟自己,直接骂了出来。

    黄锦忙劝郑奎息怒,黄锦道:“国舅爷切不可争这一时的长短,虽然蓝道行未曾答应,可也不宜得罪他。日后福王若能登上那个位置,处置个蓝道行还不是小菜一碟。”

    郑奎点头称是。黄锦起身,从身后拿出一个小木匣,打开道:“杂家实在是对不住郑贵妃,这是当日贵妃娘娘赏赐的打点费用。今日正好还给国舅爷。还望国舅爷海涵!”

    郑奎虽是地痞无赖出身,没读过什么书上过什么学。可在街里厮混的这些年,察言观色的水平倒是一流。看着黄锦眼中满是对银票的留恋不舍和贪婪之色,再想起姐姐书信里嘱托的话,起身一把把黄锦伸出来的手推了回去。

    郑奎哈哈笑道:“黄公公这钱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姐姐说了,黄公公辛苦了这么多时日,这些银子就给黄公公买些礼物。可我只是个粗人,黄公公就免了我这些麻烦,快快把银票收起来吧!”

    听到这话,黄锦心里喜的有些找不着北了。嘴里说着无功不受禄,手已经往回缩了。推让一番之后,黄公公总算是勉为其难的收了下来。脸上的喜色已是清晰可见了。

    重新落座,黄锦指天画地,赌咒发誓今后定为贵妃竭尽全力,力保福王争储。郑奎听到这话,今天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看时辰要到净街宵禁的时候了,郑奎起身告辞。黄锦将郑奎送至门外,目送马车卫队渐远才转身回府。

    回到正厅,看着匣子里的银票黄锦一张脸喜得像朵菊花。将匣子抱进书房,推开柜子,打开墙上的暗格。轰隆一声,墙壁裂开,只见里面一间密室堆满金银珠宝,一锭锭金子银子亮的晃眼。还有不少字画,文玩在架子上也排的密密麻麻。

    通通这个,摸摸那个,黄锦拉出来个大箱子,将银票小心翼翼放了进去。再次回首自己的小金库,黄锦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出来。

    郑奎回到家里,老管家已经等在门口了。

    跟着郑奎来到书房,管家笑道:“公爷跟黄公公见面可还顺利?”

    郑奎抓起旁边茶水,也不顾冷热咕咚咕咚喝下半杯。稍微喘口气道:“也算可以。虽然黄锦这次事没办好,不过能搭上他这条线也很关键。有他在皇上面前经常给福王说话,估计比那个蓝道行也不差。”

    管家乐呵呵道:“这便好这便好。”

    郑奎吩咐道:“明天是娘娘宫里采办东西的日子,娘娘肯定派人去问信。为免泄漏消息,你明天亲自跑一趟,就说黄锦已经应下给福王出力,让娘娘心里有个底。”

    管家笑道:“公爷办事越发的稳妥了,娘娘知道了也高兴。”

    呵呵笑了两声,“你这狗才现在拍马屁功夫也精进不少了”,郑奎笑骂道。

    第二日,是叶昭俭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依然早早被叫起来,依然要被往脸上涂抹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次叶昭俭拼死拼活不让宫女再蹂躏自己的脸蛋了,任凭萧嫔说的口干舌燥也决不妥协。

    萧嫔遗憾的摇了摇头,无奈止住了同样遗憾的宫女。

    今天开始就要让叶昭俭自己去上学了,太子从东宫挑了几个侍卫派来护卫叶昭俭。这几个人以后叶昭俭封王了估计也就陪着他去宫外了,可以说这辈子就把自己身家拴在叶昭俭腰带上了。

    萧嫔再三叮嘱叶昭俭的随侍小太监蔡徐坤记得伺候叶昭俭喝水吃饭,要怠慢了回来不是耍的!终于萧嫔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完了,才放叶昭俭离去。

    晟朝太祖皇帝出身贫寒,对家境贫寒学子求学的苦难很是理解。因此本朝国子监对品学兼优的贡生提供了丰厚的财政支持,导致不少勋贵家的子弟败在寒门学子手下。

    要知道一个公府,侯府这样的勋贵家族若是爵位不能世袭罔替,每一代继承先祖爵位时候都会降一级。勋贵也需要在科举中取得一席之地,从而保障自己的实力不会受到削弱。

    可朝廷对国子监的大规模补贴,使得勋贵家族进入科举的难度大大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勋贵与皇帝之间的矛盾。

    随着时间的过去,皇帝与勋贵之间达成了妥协。除了正常靠选贡进入国子监的途径,每年还有大约四五十个捐贡的名额。只要经过皇上恩准,勋贵往国库交一笔银子,自己家的子弟就可以进入国子监,成为名正言顺的监生。

    因此国子监内形成了寒门学子,勋贵子弟两派。叶昭俭从国子监大门进来,一路看到带着的豪车恶仆便大多是那些勋贵子弟,反观那些衣衫朴素的步行学子大多就是靠自己考上来的贡生。

    看着一辆马车跟着几个精壮汉子驶入国子监大门,路边几个衣着寒酸的学子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其中一个名为李梦阳的学子指着马车恨恨道:“这些害群之马,简直是书院之耻。一个个纨绔子弟真是把读书人三个字糟蹋透了。”

    人群中一个长相纤弱,身子瘦长的劝道:“梦阳兄还望慎言,惹了麻烦不是咱们担得起的。何况那些勋贵家子弟也不都是纨绔子弟,新来的御史中丞黄尊素的公子不就在上月的大课中被高祭酒亲点了榜首。”

    “呵呵,萧兄不愧商贾之后,见识都有些别致呢!”李梦阳尖刻回道,一句话惹得众人笑成一团。

    那个萧兄没想到自己的肺腑之言竟被同窗当成了笑话。腹中一团火气呼之欲出,深吸一口气,道声告辞转身离开。

    几个人看着萧锐渐行渐远,讥笑声继续传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