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红楼]甄妃想当小透明 > 惊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年初,李家的案子可以提上议程了。

    惊蛰之前,朝堂进行了九卿会审,六部尚书、大理寺卿、督察院御史和通政司通政使联合出具了审理结果。因为涉及太后所在宗族的李氏家族,上报帝王的时候,相关宗亲故旧也在场旁听。

    虽然重点是在平洲的七房,但京城的两房也牵涉其中,很难完全脱离,所以,尽管涉及私挖铜矿,罪名可以往“十恶罪”的谋反、谋叛上推,但毕竟是太后的宗族,后宫如何管不得,作为外臣,直接打脸是不要命了吗!

    所幸,太后只是当今帝王的养母,帝王的养母除了当年的丽贵妃之外,还有代表正统的牛皇后,平州七房夷族论处也无大碍。

    所需要讨论的关键点是,大罪涉及的范围:哪些是首恶,需要斩绞论处;哪些可以流放三千里、两千里、一千里;哪些充军,哪些入奴籍;又以什么年龄为限,传统的七十以上、六岁以下减免的说法是否适用于本案……

    因为是太后的族人,即便五服之外,也多少能扯上关系,处理的时候必然有些掣肘之处。

    更何况,宫中还有的李家的娘娘和公主。听说,元宵节的时候,毓秀宫没有被赐予花灯,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圣旨出来剥夺封号或者打入冷宫。

    另外就是,太后进宫那么多年,先帝后期家族就开始兴旺了,不少官员或者亲贵都跟李家有儿女姻亲,一个“杀”字落下去,说不得会累及一大片。

    官员宗亲分了三派,吵得不可开交。

    有说,私挖铜矿自古就是重罪,必须严惩,否则后来人得不到警告。必须株连九族!——这是耿直过头的。

    有说,李家本就是皇亲国戚了,哪里有叛乱的根由?除了首恶的几房也就罢了!——这是私下觉得太后还立得住的,顺郡王才能平平,家事都处理不好,根本没这个能力处理国事,李家没必要叛乱。

    也有说,太后乃陛下之母,此为家事而非国事。大周自立过以来垂拱而治,宽容有度,此案涉及过广,首恶当诛,其余大可仁慈以对,以陛下赦令为准。——这是拍着马屁浑水摸鱼的,不按法度而按赦令,自古有之,宋朝开始,律、令、格、式、赦、例就开始分门别类汇编了,陛下怎么想就怎么做,陛下一言九鼎,不会有错误!

    帝王坐在高位上,没有介入争吵。

    李家的不是小事,无论怎么限制外传,必然会有各种消息暗地里流转,最终定案之前,他不会表现出任何倾向。

    太后已经心态不稳,于是大肆向后宫出手,大部分情况都在帝王掌握之中。

    聪明些的妃子,稍微提示一下便能自己拦截住各种暗手,表面上作出一派安生,没有发现的样子;怕只怕有些蠢到自以为是的。

    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为了让太后感觉到“成功”而平复心里的一些怒气,少量未发现暗手的地方,帝王选择了漠视。

    太后扎根于后宫多年,又有大量的时间研究和试验各种手段,帝王没时间也不想考验自己所知的和太后能采取的手段,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新的——胜了之后总能“问”出来。

    当堂没有讨论出结果,于是各派暂时休战,回家整理各种典故论说,预备第二天继续吵。

    后宫,四公主吃坏的肚子,卧床不起;三皇子被太医守了一夜,终于转危为安;五公主那里也喊了一次太医。

    症状最轻微的是五公主,开始长犬牙了,难得的哭闹了,昭容哄不住,苏医女也处理不了牙齿的专业问题,只能招来精通小儿病痛的太医。

    太医已经习惯了后宫妃子们的小题大做,好吧,也不算作,就是难得给五公主出一次诊,为了不被苏女医给压下去,太医好好表现了一番,掉书袋子是必须的,开药方也是必须的,被五公主咬一口之后龇牙咧嘴也是少不了的。

    嘶——疼死本太医了!看我多放一丁点黄连!不影响药效,最多就是擦洗牙齿的时候嘴里特别苦而已!!

    帝王一脸阴郁,在大明宫撸了半天毛,直到昭容期期艾艾告饶说头发都快被撸秃掉了才放手,不轻不重地关照了几句,然后离开,去宝华宫和永和宫。

    宝华宫。

    叶充仪已经从生六公主时候的略微圆润恢复过来了,重新变得纤细而苗条。

    帝王没有特别注意叶充仪的媚眼,看过了睡得香香的六公主,然后去了四公主那里。

    四公主脸色苍白,眼下青黑,很久没有睡好的样子,下巴尖尖的,因为太瘦,眉眼的形状看起来有些凌厉。

    “父皇。”

    “你很好。”帝王难得语气柔和。

    四公主神色动了动,没有接话。

    今晚没办法和小妹一起睡了,不知道谁会去帮她关窗,或者开一丝窗户透气。

    永和宫。

    淑妃照顾四皇子,顾不上歇息,一脸憔悴,但依然不失美貌,些许散落的发丝更显出一种别样的温柔。她身后是面色恭谨而时刻注意四皇子需求的宫女和奶娘们。

    更远处,僖美人死死地低着头,肩背僵硬。

    帝王训斥了奶娘们几句,安抚了一下淑妃,然后严令太医们好好照管。离开的时候经过僖美人身边,看到被抓地紧紧的裙摆,说,“你也一起轮守。”

    僖美人心里微微一松,迅速地叩谢皇恩。

    淑妃一定会不满,说不定会让她整夜守着,睡不得觉对别人或许生活惩罚,可对她不是。她本来晚上就失眠,头发掉得连淑妃的大宫女都能说嘴,香美人更是隐晦地提示说要保重自己。

    可是,不管怎么艰难,能接触到四皇子再好不过。

    由她亲自守着,总能发现什么。

    ————————————

    回到隆庆宫,案台上已经放了三摞不同类型的奏本。

    在不怎么重要的那一摞随手翻了几本。

    有第二次送芒果的,批了一句不用再送;有跟天气预报一样说上上个月某天、上个月某天、这个月某天都下雨了的,批了“阅”;还有上报三个月前某地发生某事的滞后了一大截消息的无用奏本,画了一个叉,顺便记下这个名字之后去翻吏部的考功情况,若是考评结果“上等”就计入小黑本本,连同吏部考功人员一起。

    又拿到一本,这一本说到荣国公家小贾将军喜得麟儿。

    帝王挑了一下眉,上次带着“小柿子”出宫便是顺道参加小贾将军和史国公家孙女成婚,这么快便有子了?

    史老国公忠心耿耿,可惜子孙不肖,不仅跟京城李家有了些许牵连,还胆大包天为平州七房求情。

    帝王沉吟片刻,做了一个决定。

    几天后,小贾将军的嫡长子喜得帝王赐名,“赦”。

    史国公家以及不少李家姻亲匆忙软硬兼施地从李家拿了和离书或者休书,把年纪尚小的出嫁女接回娘家;已经定亲的,不少直接撕毁了庚贴。

    泥潭里出来就好,名声算什么?

    再嫁,哪怕低嫁也是一条人脉,精心培养出来的女儿可不能跟着送死。

    当然,若有哭着非要陪夫君同生共死、劝都劝不住的也随她,权当死了,都是高门大户,家中绝不可有为奴为婢的女儿,否则其他女儿都得受牵连!

    帝王都开了恩,有人要自找死路的话万万不能把家族都拉下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