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三国传奇之陈逸传 > 第179章 选中地点 五天以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戏志才一看,陈逸这次选中的地方并不是自己想到的政治中心晋阳,也并非是得上党而望中原的上党,而是现在当官的都不愿意去的上郡和西河郡(也就是现在延安,离石一带往北直到内蒙古黑龙江一带,这个地方虽然名义上还归属于汉朝的统治,但是实际上这个地方已经基本没有了农耕地区的样子,根据前世陈逸在网上看到的一个粗略的东汉并州人口统计数字,并州各郡的人口总数如下:上党(壶关在上党)12万,太原20万,上郡28万,西河2万,五原(九原也属五原)23万,云中,26万,定襄13万,雁门25万,朔方07万。从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人口排在前三名的就是上党、太原和雁门,其余的各郡则是和这三个郡的人口数差别悬殊,陈逸敲定的上郡西河一带原本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不够雁门郡的一个零头,所以戏志才很不理解陈逸的想法,戏志才的想法是既然要走而且好好的生存下去的话,肯定要选一个很好的地方,如果没有任何的考据资料的话,那自然是哪里人多就去哪儿了,因为好的地方肯定大家都想去吗,谁知道陈逸居然选择了这两个地方,戏志才估计经过这一次劫掠之后那种地方应该是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啊,戏志才实在搞不懂陈逸选择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

    陈逸看着一脸惊疑不定的戏志才笑了笑说道:“先生看来有很多的疑问啊,不用着急,咱们两个人这次是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情,所以有问题尽管提便是。”戏志才点了点头:“那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了,主公为何选这么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您要知道,几万人分散在这么庞大的一块土地上,再加上匈奴人和鲜卑乌桓等的劫掠,这些地方哪里还有很多的人啊。”陈逸说道:“先生这句话问的是,这个地方现在已经人迹罕至了,我听崔化他们说,他们也是从这两个地方带着人走才得以逃脱的,以咱们现在的情况,去人多的地方肯定是不行的,至于原因我觉着就不用我再多做解释了吧,先生也都知道那些人恨我们入骨,都想着怎么拿我的人头去邀功,人越多的地方人多眼杂,我们越容易暴露,到了紧要关头咱们这几百人能不能发挥什么战斗力就两说了。而且,我们现在手里握着训练有素的边军,他们都是刀尖上舔过血,和匈奴人硬碰硬的打过仗的人,有了他们我们在现在这两个地头上也好打拼,不至于太吃亏反而让对方包了咱们,有了这些人陈逸才有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去的勇气,不过陈逸还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那就是自己的有的农学知识,农民家的孩子还是要一些知识了,像是基本的,但是在现在是一项划时代发明的曲辕犁,这个东西看似不太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这个确实能够让陈逸取得不良的地利上超越一般人的优势,陈逸有希望就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栽培出不输一般土地上的粮食,这是陈逸的信心,自信源于实力,陈逸的实力自然是他长期以来积攒的那些农学的知识,这些可是比一般的人还要强大的农学知识胜过百万雄兵那,袁绍原来溃败最大的原因就是粮草被曹操都烧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永远不是一句空话。

    这次的事情不就是个最好的证明吗,陈逸没有预想到粮食的问题,结果到了这以后手忙脚乱的,要不是因为陈逸有了魏延和典韦那场意外的事件,现在陈逸估计早就灰溜溜地逃走了,大放厥词以后不能成功解决粮食问题那陈逸就只有被愤怒的大家血祭点天灯这一条路了,毕竟之前陈逸又跟这群人没有什么交情,愤怒的失去理智的人会做出各种失去理智的举动,这个状态下的人无论怎样肯定都要找一个可以发火的替罪羊,而刚到达这里夸下海口的陈逸就在适合不过做这个背黑锅的了,所以有时候人生就是多种偶然的集合吗。

    况且戏志才对于陈逸这项计划非常不支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粮食问题,越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就越是难以找到粮食,而陈逸他们这一边却是还有着三百多张嘴等着粮食那,陈逸这边还都是青壮年的男子,每天粮食的需求量自然更加的大,就算是算上最基本的每人基本口粮,陈逸都能够跟戏志才算出一脑袋的包了,没有办法人的胃口还是大啊,虽然这次陈逸他们带来的这些粮食看起来非常惊人,可真的按照人头分下去,三百八十个人乘以日常三餐,乘以六十天的使用量,陈逸现在特别想带着大家追后代的潮流,咱们大家还是吃土吧,这可是21世纪大学生每到每年的末尾左右都会举行的一项盛宴,当然大家都会在每个月初和月末小小享受一下这股潮流了,壮观和惨烈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每年中国在八月份左右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啊,陈逸在想自己要是现在就号召大家吃土的话,那自己不就是领先后来的几千年的先驱开创者了吗,嘿嘿嘿嘿嘿——

    这个时候戏志才及时出现阻止了自己主公的野望,真是的,主公看来还是个孩子心性,明明是现在商量未来后路那么生死攸关的事情的时候,主公居然还自己一脸痴汉像的妄想,真的是太拖大家的后腿了欧。陈逸也回过神来:“好了好了,咱们接着讨论吧,总之我的方案就是去上郡和西河郡,到了那里以后我们就可以借助当地大量的无主荒地进行圈地屯田,就在奢延水的两岸(现在的无定河),哪里好在是有便利的水源,可以用来种地。”让陈逸感到十分高兴的一点就是这个时候的无定河并不像他所处在的后来的无定河一样,水量阴晴不定,无定河上游地区红柳河这些河流的植被严重破坏是到了唐五代时期才开始的,像是红石峡以下河谷很宽坦,水流分散,多心滩,谷宽1500~2000米,河漫滩及阶地发育,是后来榆林的主要的农业区。也是这次陈逸重点盯上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仅有灌溉水源和便于耕作的平原河谷,土壤也相对比较肥沃,陈逸可不会傻到只是想到了哪儿,靠抢那些来这边抢汉人的游牧民族身上的东西为生,靠劫掠为生一直没人搞生产,那到了最后大家还是饿死的结局,陈逸最觉着当时那些游牧民族傻的地方就是根本不懂得这个道理,汉人那边的粮食和人又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还是需要每年辛勤耕作才能生产出来的,他们那边一有天灾就想着抢别人的,可你知不知道有个东西叫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大家那个时候普遍风不调雨不顺,大家都饿着肚子,你一直老想着往南边抢,你还能抢到南极去不成。所以不管怎么说抢永远不是一个办法,只能说陈逸到了哪里为了补贴家用打打基础,肯定是需要收拢一下流民,抗击一下来进攻的游牧民族的侵略,顺势的增加一下自己的财物积累,改善一下财务状况,不过就像大家一直喊着的重农抑商一样,农业还是陈逸必须要狠抓的根本,粮食可比肉要踏实的多,不过借助别人的手来发展一下畜牧业让大家打打牙祭也是很不错的。

    陈逸跟戏志才这么一说戏志才见主公确实经过了一番详细的调查以后才得出这么个结论,也就不再多说了,而且陈逸有一点没说的就是因为陈逸原来知道无定河哪里还有着盐官存在,这也是陈逸敲定最后在无定河流域发展的很关键的一锤。人不能只靠吃饭活着,还需要很重要的一个东西那就是食盐,盐这个东西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不可获取的东西,要不然的话汉武帝也就不会搞出盐铁官营这一套了,有关盐的暴动和起义在历代王朝里也并不少见,陈逸盯上的也是盐官所管理的那一部分盐,不过陈逸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个必须要拿下的地方就是河东盐池,至于关键性我们会在后面攻略河东盐池的战役里面提到,这里就不多说了。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以后,初步做出了五天以后启程开赴无定河的决策,不过至于最后怎么样陈逸还是不打算独断专行,打算明天召集所有的人开一个会议再行决定,至于原因吗,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天已经黑了,朝九晚五,这个时代可没那么多的夜间活动。

    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