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共枕河山 > 第21章·来去匆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这日是中秋佳节,宫中盛宴。

    皇太子与亲王等人拜过皇后,在乾清宫与朱元璋用膳,皇室女眷与命妇等人都来坤宁宫朝见,宫内外一时热闹有序,境况蔚为大观,徐妙心远远望到了谢夫人,只是亲王妃与命妇拜位不同,此时更不便随意走动,只能与母亲以目致意。

    “兹遇千秋令节,敬诣皇后殿下称贺。”

    众命妇按制行礼称贺,徐妙心静立于殿东的后排,望着母亲在那里行了跪拜之礼。

    “都入席吧。”

    “奏乐——入席——”

    马皇后命她们各自入席,身边的女官便开始唱赞传制,教坊司早已备好萧鼓琴笙,众人举樽抬箸,在鼓乐歌舞度欢宴。

    今日东宫常氏抱恙而来,行罢贺礼便立刻回宫休息了,出了坤宁宫,徐妙心依然和晋王妃谢昭华走着,又恰巧遇见秦王次妃邓玉奴,此等场合原本只要正妃在场即可的,可朱?酒?闪说擞衽?胪豕垡粢煌?础

    “两位弟妹。”

    邓玉奴粉面含春地款款走来,周到地对徐妙心和谢昭华行了推手礼,她语速平和,不卑不亢。

    “咱们妯娌见的次数不多,这点薄礼你们别嫌弃。”

    只见邓玉奴令下人取来两个礼盒递给二人。

    “济?缃?芩炅耍?馐俏伊钊舜虻囊欢越痫碜樱?褂幸话阉??萌煤⒆幼匙呈凳档模?馐墙鹚垦辔眩??牡苊貌股碜印!

    下人们连忙接过礼盒,二人又对邓玉奴一番致谢,说了许多客套话。

    王观音此刻也从宫中出来,她只是一眼扫过妯娌几人,便旁若无人地径直绕过她们离去了。

    邓玉奴见王观音视她们妯娌众人如同无物,瞪了她一眼,她双目湛然如湖,湖间怒波暗涌,纤细有致的眉间微蹙起来。

    她刚才对徐妙心和谢氏还是副菩萨面孔,此刻看着王观音的背影,只带着不甘与轻蔑,那双秋水杏眼忽而圆睁,妩媚却狠厉,虽无一句嗔怪怒骂,甚至一言不发,却已让人望而生畏。

    她转过身来,旋即又恢复了温柔和蔼,跟徐妙心二人告别了:

    “二位弟妹,先告辞了。”

    邓玉奴说完便落落大方地离去了。

    “呵,在家冷着副石凳似的脸子就罢了,皇宫是什么地方,几百双眼睛盯着,也容得她使脸?真给我们王爷丢人。”

    徐妙心隐隐听到了邓玉奴的嘲弄,看着她离去的惊鸿之影,也不免啧啧称赞。

    “邓妃果真是明艳动人。”

    “是啊,听说秦王自从有了她,日日专宠,不过,他私下也没停下搜刮女人呢,你知道,父皇规定诸王媵妾有数,不许滥多……”

    谢昭华说着就捂嘴偷笑起来,眼中是满不在乎的神情。

    “她倒也不像外间传言那般任性骄横,今日一见,还是持重守礼的啊,倒……比二嫂像正妃。”

    徐妙心先前不与邓玉奴熟识,只听说她在王府中向来不循规蹈矩,在朱?久媲案?敲淮竺恍。?阋晕??歉銎闷そ竞岬闹鳌

    邓玉奴本是秦府侧妃,却做了不少正妃的事,朱?静幌不锻豕垡簦?踔烈恍南敕龅擞衽???遥?魏斡形ダ裰疲??闳涡缘亓畹擞衽??探庸芨?惺乱耍?豕垡粽飧稣??还?歉隹?堋

    “你倒是敢说,虽说我也这么想,要说秦王也是好福气,邓妃哪里是省油的灯了?她如此周到不过是顾着秦王的面子,不让外人笑话他内室不宁,是真一心想着他。”

    谢昭华望着邓玉奴离去的背影也十分感慨,她接着徐妙心的话又长叹了一声,带着调侃的笑意:

    “唉,秦王好福气~”

    “你看你三哥,这我才生了济?纾?跏习》?系模?じ鼍徒?帕恕!

    谢昭华说这话时十足云淡风轻,于她而言也许这本就是家常便饭的事。

    “妙心你呀,趁着年轻添个子嗣,将来也有个依靠,燕王现在还小,等过个几年,他知道这其中的乐子就……”

    谢昭华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失礼,她向来性子爽直有一说一,但也打住不提了。

    “瞧我,不说这些了。”

    徐妙心凤目流转,浅笑安然:

    “嫂嫂不在乎吗?”

    “为妻者切忌善妒专房,再者我管着偌大的王府内院,上上下下许多家事,哪有功夫吃醋,他玩他的,我过我的,现在济?缏??ご罅耍?一雇际裁矗俊

    谢昭华与朱??成婚以来,料理王府上下甚是妥当,只是朱??在内并非一心扑在他身上的人,不过这在她看来倒落个清闲,再者王府诸妾面子上都和气安分,她倒少了许多麻烦,但她是不是只是嘴上说着不在乎,便不得而知了。

    “走,我那里新送的首饰挑了件给你,知道你不喜华饰,白玉龙凤纹的簪子,通体晶莹剔透的。”

    “好巧,我那里有几匹软和的串枝莲缎,嫂嫂拿去与济?缱鲆律选!

    她与徐妙心二人都备了些礼物,有说有笑地向西华门走去了。

    徐妙心命侍女将礼物送来,急急与谢昭华道别,寻到了母亲的轿子,此刻谢夫人刚刚入轿,听到了女儿的声音便立刻下来。

    “娘。”

    她许久没见过母亲,激动双目竟有些湿莹,连忙上去要拉住她的手。

    “王妃。”

    谢夫人笑着迎她过来,见了女儿原也一时想念,可如今她已经是燕王妃,自己已不能只以长辈自居了,徐妙心还没到她面前,听见她这么叫自己,心中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娘,私底下就别这么叫了,您毕竟是长辈。”

    “心儿,这是礼节,不能废的。”

    谢夫人端详着她,九?四凤冠下是一身青质翟衣,华贵雍容,虽说还有姑娘时的稚气,却更多了些成熟与端庄。

    此刻她才拉上女儿的手,徐妙心见天色还早,又想徐达出镇北平,母亲一人在府上想必寂寥,便想回府看看。

    “娘,我今日无事,随你回府看看。”

    “这……可行?”

    “没事,我让殿下先回去,帝后最重孝道,这是女儿的分内事。”

    徐妙心安排一名丫鬟去回禀了朱棣,便让轿夫随谢夫人回徐府了。

    “娘,爹那儿近来可有消息?他在北平可还好吗?”

    “上个月刚来了家书,你看看,说是今年来上位下令迁徙了不少别处的农户与流民充实北平,你们的燕王府工事已成了大半,各处城墙门楼也都在修建,你们早晚要搬去住了。”

    谢夫人想到将来,望着已为人妇的女儿欣慰而不舍。

    “是啊,北平与京师隔着长江黄河,女儿一去……”

    徐妙心话没说完便缄默不言了,意欲说些别的。

    “您让爹注意身体,别劳累。”

    “你放心,他不到两个月就该回来了。”

    谢夫人唤着一旁的丫鬟吩咐着:

    “不说这些了,你难得回来,把你弟弟们叫来,跟你热闹热闹。”

    徐妙心出阁半年多,家中三个弟弟都没再见过,也不免想念。

    “姐姐!”

    那一声熟悉的呼唤传到耳畔,她便听出了是谁。

    “哈哈,你又长高了。”

    十一岁的徐允恭看上去又高了不少,他还戴着一把长命金锁在脖子里,眉眼与徐达一般俊逸精神,但还带着一股子毛头小子的虎气。

    “上位特许这些公侯子弟也入大本堂读书,今儿皇后千秋,故放了个假。”

    谢夫人在一旁说着。

    “明年你再回来,他就和你一般高了。”

    徐允恭在徐妙心一旁踮脚跳着,不过才到她的肩头,便欲与长姐试比高了。

    “姐姐,听说燕王也在大本堂啊,我怎么没见过他?”

    “你姐夫早不去了,怎么,想见他了?”

    徐妙心摸摸弟弟的脑袋。

    “咦~姐夫~哈哈哈——”

    徐允恭人小鬼大地笑着,她假作嗔怪,点着他的脑袋。

    “你的书读得怎么样啊?”

    “自然是好的,我过几日还要学骑射呢!”

    他把头昂的高高的,颇有些小将军的气概。

    “骑射?好啊,待你学好了,可与你姐夫切磋一番。”

    “哼,姐姐,你三句话都不离姐夫。”

    这一点徐妙心自己也未意识到,却被弟弟给看破了,不禁面上泛红。

    “行了你,今儿我来的匆忙,也没给你们带东西。”

    奶妈带着她的两个弟弟增寿和膺绪,二人年岁还小,只知道跟着哥哥姐姐笑着转圈,徐妙心与他们热闹了片刻,在家里用了午饭,回到燕王府时已近黄昏了。

    朱棣早回来了,正坐在房里床边翻着一本书,徐妙心来了他房里,只见他以迅雷之势将书合上看着自己。

    “看什么呢?”

    “没,没什么……”

    朱棣看起来有些手忙脚乱,将书收好放在枕头下。

    “我看嘛!”

    徐妙心走过来,狐疑地望着朱棣,那书好像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她一撇嘴,只好转身离去,朱棣也起身走了。

    “哎哎——”

    谁知徐妙心没走出几步,趁朱棣起身,忽然眼疾手快地转过身来,一个旋身转到他枕头旁。

    “玉房指要……”

    徐妙心随手翻到一页,看了一眼那书中语句。

    “你……”

    她蹙眉咬唇,一言不发地将书合上又放了去,眼睛转了一个圈,死盯着朱棣,仿佛是看一个无耻蟊贼。

    “我说了,没什么可看的。”

    朱棣带着戏谑的神情,一条胳膊撑在床框边,秘密败露,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反而一副能奈我何的样子刻意与徐妙心对视。

    徐妙心换了身衣裳,这身着实是累赘,谢昭华送她的白玉簪的确雅致大气,那玉簪外表看上去通体透亮莹然,簪顶是龙头形,只有拿来细观才可见那精致的龙凤纹路。她仔细端详着,用这发簪给自己挽了一个高髻。

    她圆润的脸庞还带着今日的盛妆,一身月白色薄纱褙子,配着纯白的褶裙,浓淡相宜,锁骨处的肌肤白皙丰盈,两处玉骨微耸,若小山重叠。

    朱棣看着她的样子居然不禁走了神,徐妙心不理他,正要出去,朱棣才回过神拉住她:

    “有个正事,来了几个小丫头,你稍后别忘给她们安排了。”

    原来今日朱元璋赏了诸王每人丫头五名以备役使,个个不过十几岁,正等徐妙心定夺给她们安排去处。

    “你们谁会读书写字的?”

    傍晚,徐妙心坐在正厅体宏堂内打量着她们几个,模样倒都清秀标致。

    这五名少女中,唯有一个年岁稍长的少女站了出来。

    “奴婢没读过什么书,只认得些字。”

    “你叫什么?”

    “赵二姐。”

    徐妙心看赵二姐也算机灵懂事,有意让她在自己房里和英娘一起做个贴身丫鬟,平时还能伺候文墨。

    “多大了?”

    “奴婢十八。”

    “你留下吧,你们几个随英姑姑下去,看看如何安排。”

    英娘带着余下几个少女进了内院,她是王妃身边人,年长有资历,平日协助徐妙心在内院理事,自是得心应手。

    “赵二姐,这名字不好听。”

    “让娘娘笑话了。”

    那赵二姐低头笑着,情态娇憨可爱。

    “给你改一个,你别嫌弃。”

    “全听娘娘的。”

    徐妙心思索片刻,见她机灵可人,又有些男孩子劲头,给她想了个新名。

    “青哥,今后你就叫青哥吧。”

    “是,娘娘。”

    徐妙心收了青哥这个丫鬟,又挑了四人,便让她们搬到了自己的住的坤柔苑附近落脚了。

    ……

    翌日清晨,初日隐约将一丝熹微的晨光送入坤柔苑的回廊,万籁初醒。

    徐妙心困倦地坐起来,和往日不同,今日她实在起不来,便又在床上小憩了片刻,青哥叫了她两次,朱棣已用了早膳去车队等着,见徐妙心还未准备好,吩咐英娘等人待会儿再去。

    “姐儿,快把早膳吃了,殿下都在车队等着了。”

    徐妙心才忆起,刚回南京不过两个月,朱元璋便又令诸王启程去凤阳了,此刻诸王和家眷已整装待发了。

    英娘给她端上了鸭肉饵饺和一碗米粥,还有两个油香馒头,徐妙心拿起筷子放在嘴边闻了一下,顿觉得没胃口。

    “唉,不想吃,咱们走吧。”

    “这怎么行呢!”

    英娘以为她早起没胃口,强行灌了她一碗米粥。

    “快吃!”

    徐妙心摇摇头转过脸去,英娘也拗不过她,眼见着时间不早了。

    “英姑姑,都收拾好了。”

    青哥来唤她二人启程,英娘没有办法,只能由着徐妙心。

    “娘娘现在不饿,我给您包些糕点备着路上吃吧。”

    “唉……罢了,咱们走……唔——呃——”

    徐妙心话没说完,便神色扭曲地干呕起来,又因她未曾进食,只吐出不少酸水来。

    “咳……”

    “娘娘怎么了?别是吃坏了东西吧,你身子骨从小就弱,可别有什么。”

    英娘连忙端了杯水与她,徐妙心坐在那里扶额瞑目片刻,粗略思量一番说道:

    “兴许没什么吧……唔……”

    话没说完,徐妙心又低头吐出一口苦水,嘴唇也红的似血,坐下歇息了许久才缓过劲来。

    “别误了行程,走……咳咳……咱们走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