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穿越农女修仙记 > 第七十八章 回家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哎哟,小五,娘这手脏,让你姐先帮你拿,娘先去洗个手。”

    “德运大哥,麻烦你先帮下忙,我先进去洗个手,啊”

    陆氏快速回屋洗了手又出来帮忙搬东西,胡蝶儿这次在县城虽然逛的地方不多,买的东西对于这个家来说却是从未有过的多,加上这些日子师兄们时不时送的小玩意儿,还有师父给的东西,四人一起搬了好几趟才搬完,搬的陆氏心里直犯嘀咕。

    搬完东西,小孩子看完热闹却还不肯离去,还围着马车转,无法,胡蝶儿只得开了一包原本买来哄弟弟胡新松的麦芽糖分了,才打发一群孩子离开。

    “长清伯伯,您和这位赶车大叔也累了一路了,到我们家喝杯茶水吧,坐坐歇一会儿吧,马车就放在这,没事的。”胡蝶儿请两人进家门坐。

    夏长清也没推辞就和赶车大叔一起进屋了,陆氏很殷勤的招待两人,但是两人因为赶着回县城,时辰也不早了,便没留多久就走了。

    等两位客人走后,陆氏便满眼责怪的看着胡蝶儿。

    “小五,你哪儿来的钱买这么多东西,难不成向你干爹借的。”陆氏是知道胡蝶儿拜了周恬老先生为师的,那为师父抄书不可能还收报酬的,所以她觉得胡蝶儿手上不会有钱。

    “哈哈,弟妹,我可没这么钱借给小五,你可别冤枉了小五。”胡德运连忙撇清关系。

    “自己的?”陆氏很是不信的,不是借的她哪儿来那么多,看那些布就不便宜,但是现在胡德运在场她不好盘问胡蝶儿。

    “是呢,弟妹,我这还没回家呢,我就先回家去了。”胡大钢不在家,胡德运不好呆太久。

    “德运大哥,多坐会儿吧,花儿去喊大钢快回来了,今天在咱们家吃饭,我这就让小五去喊嫂子还有宏远大伯和方大娘来,这次可是要多亏你呢,这县城和家里替我们跑来跑去的,要是大钢自己肯定跟个没头苍蝇似的。”

    “弟妹,你不要这么客气,这次我们宗福不是也在呢吗,我们宗福也跟着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是多亏了小五,我就跟着跑跑腿而已,如果这还要表功,那我成什么人了。”胡德运婉拒陆氏的好意。

    “干爹,我娘只是太高兴了,今天就一起在我们家吃饭吧,等会儿我去喊村长爷爷和方奶奶还有干娘吧。”胡蝶儿也来加入劝说的阵营。

    “小五,干爹离开家这这么久,还没回过家呢”胡德运还没来的及说完,院门口便传来了胡大钢的声音。

    “哈哈,德运大哥,小五,你们回来了。”胡大钢人刚进院门口就看到了堂屋里的胡蝶儿和胡德运。

    “哈,我爹回来了。”胡蝶儿看着快步走来胡大钢觉得有救了。

    “德运大哥,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胡大钢一进屋就拉着胡德运激动的道。

    “德运大哥,坐,坐吧,干吗站着,来,咱们坐下好好说说,前两次你回来都来去匆匆的,都没好好说说话。”胡大钢拉着刚站起来想走的胡德运又坐下了。

    “爹,娘说今天请干爹一家来咱家吃饭,我去喊村长爷爷,方奶奶还有干娘。”胡蝶儿看着还是爹给力。

    “小五,你去吧,你刚回来,在家多陪陪爹,陪陪娘,也跟小松玩玩儿,你走这两个月,他可乖巧了不少”胡蝶儿刚要出去时,却被胡花儿拦了下来,胡蝶儿领受胡花儿的好意,便留在家里逗胡新松玩儿。

    晚上还请了胡老头、叶氏和胡二学、胡三水两家过来,几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了饭,几家人都聊到很晚才散,胡蝶儿给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今天算是宾主尽欢,胡老头看着胡蝶儿孝敬的东西,听着孙子们在书院读书的事,只觉得现在老胡家的脸面无比光彩,几家人吃完饭各自回到家后都议论着胡大钢家的事。

    胡老头两头回到家后,还久久的沉默的对坐着,不知什么时候叶氏哭了起来。

    “孩子们出息了,你这哭啥。”胡老头半天蹦出句不知是安慰还是数落的话。

    “老头子,我们俩从小都是苦水里泡大的,年轻的时候吃了多少苦才攒下这么个家,几个儿子成家后,虽然咱家日子也不怎么好过,但咱这村里,哪家不是这样,我们家这日子好歹心里舒坦,没那么多鸡毛蒜皮的事儿,这辈子我挺知足了,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享子孙的福,你看这糕,做的多好看,像花儿一样,都舍不得吃,你看这布,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布就是细棉布了,我都不认识这是什么布,我听阿珍跟我说,这是官宦人家才穿的起的绸缎,听说是小五的哪个师兄送的。”

    “是啊,你看我这酒,我闻一闻就馋的不行,走的时候小五单单把我和村长拉到她屋里,给了我们一人一坛,她说她也不知道这酒好不好,只是偶然一次撞到她一个师兄在喝酒,她听她一个师兄说,就这么一小坛,就要十两银子,她就要了两坛来,就是给我和村长留着的,十两银子一坛呀!”胡老头边说边挨着坛子边缘嗅着,仿佛在外面也能闻到那香味。

    “啥?十两银子一坛?小五是攀上了啥贵人了,十两银子一坛的酒她也要的来?”叶氏还从没听说过有十两银子一坛的酒呢,她们家一年也赚不了十两银子,这真是贫穷限制了想像呀。

    此时隔壁的胡三水家,两人也两眼放光的看着刚拿回来的礼物。

    “他爹,你看,大哥家这是真的要起来了啊,当初我还想,就算大哥家置了地,但是送了三个孩子去县城的书院念书,那花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想着也帮扶不了我们什么,可你看小五这次回来送的东西,家家都没落下,连孩子都有,送的那些东西,你看这布,那颜色鲜亮的,咱乡下有钱人家嫁闺女都没陪嫁这么好的布,还有给咱草儿送的这绢花,我可只见镇上刘财主家的小姐带过。”杜氏一脸喜色的看着礼物,对那匹湖蓝色的绸缎爱不释手。

    “你怎么眼里就只看的到女人家的那点东西,还给才子送了一套笔墨纸砚呢,你说咱们到底送不送才子念书去。”胡三水看着胡大钢家现在这情况,真的开始考虑之前胡大钢说的送孩子去念书的事。

    “那念书可是要一天到晚坐着用功的,你看才子那个皮小子坐的下来吗,一天到晚只喜欢在村里和几个野小子疯跑,再说咱家现在哪有钱送孩子念书去呀,就是大哥家帮扶咱们,那有钱也是以后的事儿,现在才子都过了起蒙的年纪了,更别说以后,咱们就算听大哥说的送孩子去念书,也以后送小尘去吧,到时候咱家跟着大哥家说不定就真好些了,而且到时候小尘年纪也刚好。”杜氏不赞成送胡新才去。

    “好吧,那就等咱家真好起来再说吧。”胡三水也觉得杜氏说的符合家里情况些。

    胡二学家就平静了许多,但是也同样讨论起了孩子念书的事儿。

    “看大哥家现在这个样子,咱们跟着大哥应该没错,你说那咱们家的孩子要不要送去念书,要送就得赶早了,咱家最小的川子都八岁了。”宋氏越说越愁了。

    胡二学道“再等等,大哥现在已经有七、八亩田都已经办好过户了,就等人家早稻割完,就要下晚稻的种了,大哥早说了,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要请咱们兄弟帮忙的,等帮大哥种完晚稻,我去大哥家问问,要是他们家宽裕,我们先借点儿,先送川子去吧,大海跟大河是不行了,年纪太大了。”

    “可是咱家大海跟大河好像也挺喜欢念书的,以往山子几个只要在家就粘到大哥去的。”宋氏有些担心。

    “要实在喜欢,咱也像以前一样,让川子把在学堂学的,回来了教给大海和大河,他们是像山子他们一样出息,等咱们家再好些了也送到学堂去。”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宋氏很是无奈。

    胡二学家似乎没有多少高兴的氛围,更愁以后的事儿。

    村长一家却因为胡德运的回来满是喜庆,一家人回到家后也继续坐在一起聊天,问胡德运在书院的事儿。

    “德运啊,你回来了,宗福在那边的事儿都安排好了吧。”胡宏远醉眼眯眯的问着,今天似乎喝了不少。

    “都安排好了,宗福在书院现在很好,小五给他们把什么都安排好了,您放心。”

    “小五安排的?”胡宏远有些疑惑,胡蝶儿年纪那么小,懂安排什么。

    胡德运笑着道“爹,自然是小五,咱们这次可都是粘小五的光呢。”

    “可是她还那么小,哪儿知道要安排什么。”胡宏远有些不放心起来。

    “不是她知不知道,她那么小,也不该她来操心这些事儿,咱们家宗福这次跟着沾了光,你本就是跟着去照顾她的,这些事该你来操心才是。”马氏也有些责怪的意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