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易圣无名 > 第226章闻道(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丘先生的一位看相貌不及弱冠的弟子,被远山、远铃的表情、动作惹笑了,走上前行了一礼,对着远山四人道:“几位想必是外乡来客,李太师是我朝著名圣人,功参造化,胸有大道,能知过去未来,至今已经历了百千次劫。”

    远山四人此时方才明白这长须老者是何等的圣明。

    远山对这弟子行了一揖,“请见谅,我等确实是外乡人,敢问兄台,何为大道?”

    这弟子看了看李太师,犹豫不语。

    李太师微微笑道:“道深沉如大海,高大如峻山,遍布世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有顺序,万物得之而成形状。”

    李太师的话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众人干枯的心田,尤其是丘先生与远山,听得如痴如醉,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心旷而神怡。

    丘先生不禁赞叹道:“广大啊,无边无际!吾在世六十一载,只知推行仁义。岂知环宇如此广大!先生之言让我好生畅快,请再赐教!”

    李太师行至河边,指着东流不息的河水,“这一川河水,有人强迫它向东流吗?”

    远山道,“没有,是它自己在流动。”

    李太师点点头,“人生天地之间,与天地实为一体。天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生,也是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的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的交替,生于自然,死于自然,顺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顺其自然,奔忙于仁义,则本性被羁绊;功名存于心,就会产生焦虑之情;利欲留于心,就会增加烦恼之情。”

    丘先生知道这是李太师在开导自己,解释道:“我担忧大道不被遵从,仁义得不到施展,战乱不止,国家动荡不安,百姓遭秧。人生短暂,自己不能有功于世。”

    丘先生也走到河边,指着河水叹息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的生命一去不返,就如同这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远山不知道丘先生所说的仁义又是何物,只盯着李太师。

    李太师见丘先生仍然执迷不悟,摇了摇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何必耗费人力?人的生死荣辱,都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理、遵从自然之道,国家自治,人民自正,何须执著于仁义呢?执著于仁义,就违背了人的本性!”

    远山恍然大悟,“太师的意思是,人如果为了刻意达到某种目的强行做事,就违背了自然之道,就会痛苦不堪;好比鸣金收兵,锣声越响,撤得越快。”

    李太师心中暗喜远山的顿悟,见远山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无欲无为,才是修行之道。圣人处世,遇到事情不拧着,事情变了不固执,顺应自然,随势而为,就是得道之人啊!”

    远山、远铃、玲珑三人听得眉飞色舞,体内的“道”都在勃勃壮大。

    丘先生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愁眉不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穷的更穷,富的更富;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当权的人占有的财富太多,百姓的命贱,是因为当官的欺压太甚,这样的世道,能够顺应其发展吗?”

    李太师默默地看着河水,心里叹息丘先生的不悟,李太师的本意是劝丘先生放下他的仁义,离开这个世俗界,随自己隐遁山林修行,追求永生大道。

    李太师的无为之道本就是清静修行的法门,可是丘先生追求的是治国之道,李太师有了风马牛不相及的无奈,但是李太师又不忍心舍弃好朋友抽身离去。

    沉思了好一会儿,手指浩浩黄河,对丘先生说:“你何不学水的大德?”

    丘先生迟疑,“水有何德?”

    李太师伸出三根手指,“水有三德,一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水能汇成江海,这是谦逊之德;二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是柔弱之德,柔弱能胜刚强;三是无孔不入,因为它无形无状,所以能入于无间,这是变化之德,善变就能适应任何环境。”

    丘先生还在思索,一旁的远铃被“善变”二字所感动,远铃就是善变的妖精,此理正合心意,禁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奋得摇晃着远山的手臂,又恢复了她的本性,不再是故作老成之状,获得了一点点“道”的真谛。

    李太师暗自感叹,“山林精怪本性纯朴、心思简单,得‘道’的眷顾远胜于多思多虑的人啊!”

    丘先生终于抬起了沉重的有些过分的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告别李太师、远山等人,与弟子驾着牛车,毅然决然地走了。

    那头老黑牛,也许是刚吃饱了肥美的水草,竟然小步跑了起来,颠得丘先生与两个弟子坐立不稳,一路晃荡着前行。

    李太师最终没能留下丘先生,失望的摇了摇头,“人各有志,道亦孤独,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李太师遥遥望着丘先生晃荡的背影,这一别就是永别,深邃的目光中,映现出一幅幅丘先生踽踽独行的悲壮画面——丘先生的木轮牛车走过的地方都是血雨腥风、浓烟滚滚、污水横流;丘先生独自扛着希望和激情之火,在这这满世界的荒凉、冷眼中,撞得支离破碎,仁义的梦想被诡诈的利剑剁成了灰烬。

    遥远的山挡住了李太师的目光,这一刻的相聚,转眼间就成了永恒的记忆,李太师的眼眶微微有点泛红。

    李太师虽然已经历了百千次劫,达到了圣人境界,却仍有一点世俗人的情感,这也许就是顺应自然而不强行克制的“道”。

    李太师转过头,看了看远铛,“这位姑娘,在穿越虚空之时,应当是身处乾坤塔中,因此,唯独你没有得‘道’,今日相见即是有缘,且让老夫助你一点‘道’的种子。”

    说罢,手指一弹,一点细若针尖、几乎不可见的黑光闪入了远铛的眉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