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兴赵 > 第30章 只有我当赵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九章只有我当赵王?

    公子刺并不知道远在邯郸中的发生的意外波折。

    他最近很充实,有一堆事情得去思考,去操作。

    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练武也很是勤快,同时还经常去踢一踢蹴鞠,热的一身汗流浃背的。

    不过他也没忘记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一直在想明天该走那一步。

    这不,他通过赵国与秦国的对比,想从文化上、制度上了解各大家的优劣点,今天找到一个职自称法家之人。

    俗话说知己知彼,他要找一条特殊的道路挽救赵国,合适的制度融入到赵国的特殊环境。

    于是派人找到了在咸阳四处打听,终于请动了一名法家人物。听人说这人是学的商鞅之法,得到了商鞅的真传。

    不过公子刺见到了来人,衣着简单朴实,甚至衣服有些破旧。胡子倒是装扮得齐齐展展的有七八厘米长,身高大概也就171米,身材干瘦,面色饥黄,三十岁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得到真传的人?

    公子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得到真传的也于少这么邋遢穷困么?

    这还是商鞅之徒子徒孙,不会是混吃混饭的吧?

    公子刺也是开门见山地问道,他可不想和一个骗子说些文邹邹的话,更不喜欢遇到个书呆子,他要的是实干人才。

    “听说先生乃是法家代表,不知是师从何人,所学何论段,为何竟趋于如此地步?”

    那人听了明显不是高兴,他没有直接去回答公子刺的问题,反而问道,“听说您乃是赵国太子,现在做了质子。不知你为何至于如此地步?难不成是因为你做错什么?做了什么来到了咸阳。”

    公子刺听了心头觉得这人有点奇怪,难道我就不能问么?

    公子刺也是无语道,“这,这叫我如何回答,不过身不由己。”

    “无他原因,只是您身处的环境影响而已;若您为普通百姓之子,断然不会做质子。就好比我所处环境,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我。”

    公子刺听了那人的话,顿时觉得刚才太急了,。毕竟对方和自己连朋友关系都不是,却开门见山说出疑问这么不礼貌的话,。兴许对方心头不舒服,得到了如此回复。

    士人都好面子,那就给你面子吧。

    公子刺开口道,“不知先生大名,刚才有无礼之处请多多包涵,请先生不吝赐教。”

    那人一听公子刺认怂的感觉,然后才张开口道“鄙人乃叫至胜,不过一乡野人,所学也不过皮毛之书,说说秦法律还知道一二,若说师从法家,吾亦是籍籍无名之辈,不敢说什么法家代表。”

    这至胜是自谦么?还是装?

    历史上确实无这一名号。

    “请先生教于教我,为何三晋变法却不能比之秦国?”

    “三晋变法虽然有利于一定发展,但是有局限的。比之秦国来说,根本就是不彻底,其一,变法范围重在增加军事力量为主,不重视民生;其二,变法受众不大,秦国的变法是从上二而下,不仅仅针对普通百姓黔首,而且包括贵族封君,如秦太子犯法,而其老师受到刑法。其三,君主的坚定意志是变法的关键,俗话说上不正,下梁必歪。三晋之君注重享乐,难以作为变法的坚强后盾,更难为表率。秦君却是从变法以来一直坚持商君之法不动摇,于是贵族削弱,百姓黔首受益,如此国富民强,各行各业都发展领先,军人为了功爵战场奋勇杀敌,最终在山东六国眼里倒是成了虎狼之国。”

    公子刺也是一听有道理,不由又询问道,“不知赵国若是实行商君之法,可能图强么?”

    至胜也是一惊,公子刺是打算学习商君之法了么?不过一想赵国的困境,他还是有点失望。

    “未可知呀,不过现今赵王只是个平淡之君,庸庸碌碌罢了,他可是学不会。”

    面前这人胆子还不小,明知道自己是赵王之子还这样说。公子刺假装怒道,“先生折辱父王,难道觉得赵国无刀剑么,哼。”

    “哈哈哈,不过是一庸主罢了,为了一己私欲,多填土地,掀起秦赵大战;阵前临时换将,置四十余万军队于何地?最终却被一纸上谈兵的小儿坑得全军覆没,难道是明君之为?我看长平之战不是败给秦国,是赵王自取其败,难成大事尔。”

    “你,你……,不过一普通百姓,有何依据评判父王。倘若当初是赵国获胜,或许你就会这么说了秦国?”

    “未必,一国之君在于德,在于法,必须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严,违法必究。即便没有长平之战,你看看赵王对那些封君的容忍度,杀人不犯法,这就是赵王英明的地方么,他根本就没那个惩治凶手的勇气,学不来武灵王的,更别提中兴赵国了,。”

    公子刺没有想到眼前这人分析还挺透彻,要不是他来自21世纪,可能会一直认为赵王仅仅长平之战有错,但至胜的话没错,是赵王性格原因根本就是守城之人,哪里可能积极进取,跟后世的刘表等着被人打一样。他根本没有那个勇气促使赵国崛起,是他没有那个能力成为模范的大王阿。

    公子刺不得不佩服面前这人,说出来好多他的心里话,看样子也是一个大才。“先生大才,刺佩服不已。刚才不对之处,请见谅。”

    至胜本就是一个怀才不遇之人,只是因为身份原因,难以有人重视自己。一听到太子服软求和,也是放下架子。

    他也是拱手作揖,“好说,刚才胜不礼之处也请见谅。”

    “请教先生如何拯救赵国?”

    至胜也是一犹豫,随后像下定什么决心一样回答道,“非明主不能救,非眼光长远之人不能为?不知太子是否有心?”

    “这,先生是说当赵王?我也未必有才啊?”

    “未必如此,我近期也暗中观察太子,实在是像秦稷、重耳流亡一般之人,他日必能问鼎天下。”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