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天子录 > 第124章 现代战争的雏形和威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一些青海蒙古贵族眼里,能够在哈密卫筹建坊市互贸,对青海蒙古一族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们也需要通过和大明的交易来满足一些生活所需。

    以往光靠其他商人主动来到他们这里交易,价格高不说,东西还不是最好的开了坊市,他们就能直接来到这里交易,免除了很多麻烦,也能减少很多开支。

    青海蒙古可不比瓦剌和鞑靼富有,他们生活的不是很好,很贫穷的。

    土鲁番和青海蒙古一族倒是不难对付,可是鞑靼就不容易对付了。

    这一次准备开设的七个边境坊市,其中有四个并不在大明境内,二连浩特属于蒙古鞑靼部,沙井属于瓦剌,赤集乃属于瓦剌,赤不刺山属于鞑靼。属于瓦剌的地界好处理,在政事堂派遣官员进驻这些地方后,瓦剌直接将其拱手相送,可是属于鞑靼的地方就有些难办了。即便是瓦剌脱脱不花给他们去了信,胡萝卜加大棒的威胁他们,他们也不为所动,想要那些这两处地方还是要通过流血事件。

    历史上本该被也先统一的鞑靼各部因为京师保卫战的失利,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般重演,鞑靼虽然现在也归瓦剌统治,但是关系薄弱,他们也不太惧怕瓦剌各族。

    所以,才干对瓦剌的命令置之不理。

    急于筹建互贸边市的政事堂为此事可是最近一筹不展。

    这又不能去怪罪瓦剌,毕竟人家将地方划给你,也派了人协助你,可是你还是拿不到手,可就怪不到人家了。

    于是,这件事情出现在了朱祁钰的案头。

    再然后。

    镇守宣府和大同的镇国军共调派了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和两个炮兵团共同进攻二连浩特。

    从一开始的摩擦,到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大规模械斗,伤亡都在数十上百的程度了。

    “大人,明人只有不过区区不到一万人,想要与我数万大军野战,那自是痴心妄想。他们敢率先挑衅我们,想要攻占二连浩特,我们何不召集大军,直接给他们一个教训,让明人也知道知道我们鞑靼的厉害。”二连浩特,一个鞑靼将领愤然道;

    “明人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的火器极为强大,贸然和他们对战,会对我们造成极大的伤亡。”被称作大人的鞑靼人是这一片区域的王,名字叫那不勒斯,有着一丝黄金家族的血统。且极为智慧,曾去过大明留过学,很懂中原文化。

    “我们数万人难道还怕他区区一万人不成!”说话的鞑靼将领有些不以为然。

    火器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也没见过多厉害的,大战还是要靠骑兵。而鞑靼作为游牧民族,自然不缺精骑。

    “不过明军也太嚣张了一些,以为凭借这些新军就能让我鞑靼屈服,将二连浩特拱手相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那不勒斯哈哈一笑,“我们鞑靼英勇善战,当年大明的永乐皇帝都没能将我们怎么样,就凭现在的皇帝和士兵,又岂能将我如何?既然想玩,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地玩耍一番。”

    “派遣精骑不断袭扰明军大营,有条件的话就给我烧了他们的辎重,我倒要看看,凭他那一万人,还大部分都是步兵,究竟有几分本事。”

    “大人放心,我保证他们这一万人有来无回。”鞑靼将领神色有些狰狞的狂笑道;

    距离二连浩特不远的一处山包上,第五步兵师师长孙镗,手里拿着一个黑漆漆的家伙正放在眼睛上看向二连浩特。

    这是一只只配备到师一级的高科技,望远镜,产量极低,根本无法大规模量产。平日里孙镗都将它当宝贝似得贴身携带,形影不离。

    这可是战争利器,看得远就能料敌于先,决胜千里之外。

    孙镗原本驻扎在宣府,前不久因为筹建二连浩特坊市的原因,军委会抽调了大同和宣府的第四师,第五师,十三骑兵师和十八炮兵师的近一万兵力集结二连浩特外,准备强行夺下二连浩特。

    孙镗因为作战勇猛,敢打敢杀,再被军委会任命为主将,负责这次攻坚战。

    “鞑靼善骑射,和他们野战于我不利,我们需要做的事稳步推进,直接以火炮轰击,然后步兵主战,骑兵袭扰,然后火炮直接轰击二连浩特城。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解决战斗,轻松拿下二连浩特,不然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都说说你们的看法?”

    放下望远镜,孙镗目光在两个旅长和骑兵团长以及两个炮兵团长脸上扫过。

    这些人中,两个旅长都是他第五师的部下,骑兵团和两个炮兵团则是从驻扎大同的骑兵师和炮兵师抽调来的。

    以他们专业的眼光来看,二连浩特早有准备,这样准备周密,早有防范的地方,除了强攻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是强攻意味着损失惨重,这在如今的大明朝是不太允许的。

    鞑靼的战斗力极强,丝毫不弱瓦剌,甚至打起来还要更加凶狠一些。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坚战,这边想要不付出大的代价就拿下二连浩特有些不切实际。

    “将军,除了正面强攻,并没有太多的办法。”第五师第二旅旅长魏大光身材魁梧,说话也是瓮声瓮气的。

    一直和他顶缸的第三旅旅长张卫哂笑道:“魏大个,说些有用的,正面强攻这样的办法,还用你说,我们谁不知道啊!”

    魏大光瞪了张卫一眼,接着道:“将军,强攻有强攻的打法,敌人的优势是善骑射,有城墙。敌人的强项恰恰是我们的弱项。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强项,那就是火器。强攻也是为了扬长避短,攻城可是我们的强项,加上我们有火器,火炮可是一个炮弹就能将这种土胚墙轰出一个大洞来。

    “我的意思是,在进攻之时,集中我们所有的远程武器,对进攻部队进行掩护,减轻部队的损耗,压制敌的反击能力。只要他们的骑兵不出现,我军就直接推进到城下,然后用火炮轰他娘的。”

    “如果他们敢派骑兵阻击我们,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火器的厉害。不需要火炮,光是火统就够他们受的,保证他们有来无回。”

    “和本将想的一样,既然战事不能拖,反正都是要打,那就趁早不趁晚。传令下去,稍事休息,让将士们补充一下体力,争取一战拿下二连浩特。”

    孙镗喝道:“告诉后勤部,将那什么叫罐头的东西都拿出分发给将士们尝个鲜。那个东西绝对是好东西,不但有肉还有水果和蔬菜,可惜就是他娘的太少了。不然,后期补给都给我这种罐头,老子能带兵打过沙漠去。”

    说起罐头,这是最近才研制成功的军需品,内陆的军队可都没有,只有这些身处边境的军队才在最新一次的补给中送来不少,但也不多。几乎所有将领都将这个罐头当成了宝贝,平日里可舍不得吃。

    众人都是大笑,这些东西他们可都眼巴巴的盯着呢。这东西因为数量少,管的可严了,平日里想要吃一个那是不要想得,根本就得不到。

    即便是这些手握三千兵力的旅长,没有师部后勤部的批条可是连看都看不上一眼的。

    夕阳西下,特别是在这荒滩戈壁,优显壮丽魁美。入目所及,天地万物都被即将落山的夕阳染成的金黄色。

    而在那壮丽的金黄色之中,淡淡猩红刺眼的红色,愈发显得醒目妖艳。

    血腥味随着不时挂起的清风飘荡,笼罩着方圆大地,混合着卷起的沙粒,愈发让人难以适应这种味道和天气。

    战斗早就已经打响,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孙镗开始进攻,二连浩特这边竟然选择了主动攻击,数千骑兵呼啸着率先向他们杀来。

    虽然战斗来得有些太突然,打了孙镗一个措手不及。毕竟孙镗能够成为独掌一个野战师,凭借的也不光是运气。所以,除了一开始有些慌乱外,很快,他便稳住了形势,训练有素的大明镇国军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本领。

    根本都不需要炮兵和骑兵出马,光靠步兵就轻松瓦解了对方的突然袭击。

    自从有了火器,各种战斗方式都在跟着演化,推进,火器的作用也都被推到了顶端。

    大明军队更是将火器当做了主要战争利器。

    特别是到了朱祁钰当上了皇帝,镇国军中火器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地步。

    而镇国军的训练也都是围绕着火器,加上朱祁钰这个用火器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穿越特战兵王,可想而知,镇国军对于火器的运用到了何等地步。

    尽管不是后世先进的机枪,但是排队枪毙这种近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却威力无穷,杀伤力惊人的战斗方式却是终结骑兵最有效的。

    当步兵以连排单位,三排交替射击时候,即便是骑兵的机动性强,短距离内的速度够快,依然无法抵挡两个陆战旅近六千火统的交替射击。

    所以,时间不长,二连浩特派出来的几千精锐骑兵就全部报销在了大明军营前。就连军营大门他们都没有摸到,就全部被火统收割庄稼一样全部给宰了一个干净。

    当冷兵器碰上热武器,战争往往都是如此。

    说实话,孙镗是有些吃惊的。

    他没有想到,如此简单利索的就将这股来犯之敌给收拾了,己方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以前不是没有带过兵,火器的使用也不是没有过,像这样的场面他不曾见过,简直闻所未闻。

    他统帅镇国军第五陆战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在宣府和鞑靼有过接触,手下的兵将能力让他刮目相看。但是这样场面,这种一边倒的战斗他也不曾见过。

    如今,他方才真正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新军,什么叫做精锐。

    甚至,第一次,火器的运用战争刷新了他以往对火器使用的认知。

    他虽然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统帅的部队,但是镇国军同出一脉,训练标准完全一致,那么也就代表如今移镇地方的二十万镇国军战斗力和自己统帅的第五师相差不大。

    他隐约间明白,或许,自大明镇国军成军以后,战争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他虽然作战勇猛,大开大合,但并不是没有脑子,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是因为谁!

    震惊之余,对高坐紫禁城的那位心里的敬畏和钦佩可想而知了。

    战争过后,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尸体,如同溪流般汇聚的鲜血,空气中弥漫的刺鼻的味道,很多第一次经历这一幕的士兵们都有些不太适应。

    训练就是为了形成惯性,当危险临近或是有人发出命令的时候能够不假思索的去执行。

    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不需要命令,所有人机会都已经在惯性思维下展开了战斗队形,接着当敌人临近,随着军令的下达,杀戮也就开始了。

    那个时候没有人有多余的想法,一切都被千篇一律的训练之下的惯性作用下支配着。

    当战争结果,面对他们所造成的血腥杀戮,他们方才有些脸色苍白起来。

    见过血的老兵早已见怪不怪,但是面对这种杀戮场景,以往让人不得不全力以赴去应对的游牧民资精锐骑兵却被轻松收割的场景,他们也都是有些意外和吃惊的。

    毕竟,自从镇国军成军后,大规模的战斗还不曾出现过,或是说是他们这一支还不曾经历过。所以,第一次见吃惊意外在所难免。

    当然了,吃惊之后,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是振奋,是高兴。

    自己的强大意味着对敌时生存的几率的扩大。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当自己这边愈发强大时,虽然无法保证没有人不会随着战争的持续而死亡。但是死亡的标准却是因为军队的强大而逐步减少的。

    那也就意味着自己存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所有人,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军中书记官冲着那些因为第一次经历而恐惧的闭上眼睛的士兵们大吼道:“看看你们眼前的场景,如果以后你们不想像他们一样被人这样杀戮,就要去适应这种生活,接纳这种生活,因为,在你们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与这种生活为伴。适应不了,无法接受的,那么迎接你的就是这种下场。”

    随着命令的下达,当新兵们被身旁的军官和老兵们命令着睁开眼的时候,他们不得不瞪大眼睛看着这如同修罗地狱般的场景。填充他们所有视野的除了满地鲜血,就是混乱的身体零件以及各种千奇百怪的惨烈死法。

    很多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的士兵都吐了,吐的昏天黑地。脚也软了,战争来时他们没有腿软脚软,战争过后,他们很多人瘫在了地上。

    没有人看不起他们,也没有人去呵斥他们。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最起码当危险来临时,他们做出了英勇的表现。

    人生的第一次总是最艰难的。

    这将是他们军旅生涯中异常重要的一课。

    当再次碰到相同的情况的时候,他们将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像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一下子损失好几千精锐,让二连浩特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负责指挥进攻的鞑靼将领不得不痛苦的承认,明军似乎和以前他们所知道的明军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同样是使用的火器,在同样的情况下,其他的不说,这几千鞑靼精锐最起码能够在突然袭击之下,将对方冲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是,如今这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大明军队,虽然装束上也和过去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在使用火统射击效果上,以及火统的运用上,和以往遇到的大明军队完全无法比拟,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那种排队排接连不断的火统发射,根本就没一丝空隙,哪怕是最精锐的骑兵遇到了这种情况,也根本就没有丝毫办法。

    一样的武器,不一样的人操纵,效果天差地别。

    特别是像火统这种需要丰富发射经验的家伙,将这一差距凸显得更明显。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军队,射击训练可都是敞开了造,丝毫不计损失的。朱祁钰信奉一个信条,用子弹喂,总归是能造就出神射手的。

    所以,明军上下,火统射击训练消耗极大,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神射手,但是大明军队中对于火统的射击精度可是提高了和过去不是一星半点。

    鞑靼人也并不是消息闭塞的,对于大明那个临危授命,在大明即将颠覆的时候被人推上皇位的皇帝,一开始他们也是不屑一顾的,认为明朝如今也不过如此了,再也不复当年洪武时期和永乐时期的勇猛强悍了。

    哪怕是在京师保卫战中,大明打赢了也先,也没有改变他们的认知。

    对于之后明军淘汰卫所,训练新军,他们依然没有当回事。在他们看来,无论怎么样改变,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依然开始走下坡路了。即便是训练出了新的军队,又和旧有的军队有什么不同,一样的不能打。

    现在,最起码二连浩特内的鞑靼人相信,大明新军和以往的大明军队有着质的变化。

    别的不说,对面的这支大明军队就非常强大精锐,战斗力和应变能力甚至到了让他们惊恐的地步。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