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莫问剑归处 > 第2章 旧的客栈和新的名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北的夜总是过得很快,更何况是一个美好的夜,对飞来横财的常宽如此,对打听到所需信息的刘剑客亦然。

    一声鸡鸣宣告着藏沙镇的清晨到来。

    闭目养神的他突然睁开双眼,轻轻地吐纳几息后,便盯着被凳子顶住的门。

    近了,有什么人在靠近,脚步虚浮,气息不稳,但似乎又不急不缓,踏着奇怪的节奏。

    刘剑客慢慢地伸出左手,握上伸出桌边的剑柄。

    “砰”的一声,门被撞开,凳子歪向一边,一个满脸通红的老人被门槛一拌,趴到了长凳上。

    “今天门没锁,倒霉了吧你。”

    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从角落的桌子上坐起的常宽,半眯着眼,脸上并无惊讶,似乎早已习惯了清晨这样造访的老人。

    “你个死小鬼,是不是故意整你爷爷我!哎哟,我这老腰,今天的饭钱你包了!”

    老人的嗓门很大,虽然带着酒气,依旧中气十足。一边揉着腰一边坐了起来,正好和刘剑客对上了眼。

    “嗬,居然还有比我来得早的客人。小兄弟怕是不知道吃什么吧,我可是强烈推荐这里的油馕,再来上一碗马奶茶。啧啧,那滋味,可真是人间一幸事啊,哈哈!”

    刘剑客的手并没有松开剑柄,紧盯着老者,淡淡地问道:“你是戚宇?”

    老人已经从长凳上起身,扭着腰,转动脖子活动着筋骨,仿若没有听到刘剑客的问话。

    这时常宽已经将褥子收好,一边摆桌子一边喊道:“戚爷,你叫什么名快跟刘剑客说啊,他武功可高得很呐,你可别招惹人家!”

    戚爷停下动作,歪着头眯起眼上下打量着刘剑客,很不屑地笑了一声。

    “武功高呐,我的乖孙,你还要好好磨练自己的眼力啊。这不是人家找到门上来了,你小子多少钱就把你爷爷给卖了啊。”

    常宽摆好桌子嘿嘿一笑,“人家要找的是戚宇,可是我只知道爷爷你姓戚啊,至于你的名是不是宇那我可不知道。而且这位剑客出手可阔绰了,你可得客气一点。”

    “哈哈哈哈”,戚爷洪亮的笑声贯穿整个大堂,“爷爷我的名早就忘了,鱼也好,鸟也好,又有什么区别。要我客气,先报上名来!”

    刘剑客的表情依旧没有变化,淡淡地道:“在下刘济,奉命前来寻人,若阁下是所寻之人……”

    刘济的左手握得更紧了,上身前倾,目光牢牢定在戚爷身上。

    “大清早的怎么这么热闹啊。戚爷您这嗓门也没谁了,真是。”

    软糯的嗓音从二楼传来,一个年轻女子靠在栏杆上,带着浅笑,一身麻布衣裳也难掩那曼妙的身形。

    “哈哈哈,早睡早起身体好啊。小芸你看你个掌柜的,是不是招待不周啊,今天酒钱可得给我免了!”

    “戚爷,小女什么时候问您收过钱啊?这位公子倒是小女没有好好招待,请见谅啊。”

    女子提起裙角慢慢走了下来,对刘济施了一礼。刘济却一丝反应都没有,仍旧盯着戚爷。

    女子倒也没多在意,转过头望向在神神叨叨的常宽。

    “你当然没问他收过钱,全从我工钱里扣了啊。”

    “小宽,你在嘀咕什么呢?”

    脸上带着一抹浅笑,声音也很柔和,但常宽不知为何背后一凉。

    “芸姐,你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看啊,每天都是不一样的美丽!”

    常宽搓着手,灿烂的笑容伴随着几颗大牙。

    小芸将双手背后笑道:“那我究竟是昨天好看,还是今天好看呢?”

    “芸姐,昨日的你,是冬日的梅,凌寒料峭;今日的你,是春日的杏,含苞待放;明日的你,是夏日的荷,亭亭玉立。”

    常宽摇头晃脑地唱着:“清晨的你,是那娇羞的白玉兰;午后的你,是那盛开的向日葵;傍晚的你,是那的红睡莲;雨后的你,是神秘的紫丁香……”

    “啪”的一声,小芸用食指弹了一下常宽的脑门,轻笑道:“你呀,好的不学,这花言巧语倒是人家说一会你就全记下了。先去后院找你汪叔学做菜去,上菜的时候我去叫你们。”

    常宽抱着脑门吐了下舌头,便跑去后院了。

    虽然闹了一出小插曲,大堂的氛围并没发生变化。刘济保持着前倾的姿势,盯着戚爷。而戚爷却跟没事人一样继续活动着筋骨,还从腰间掏出个小酒壶,抿了一口。

    就在这时,刘济动了。

    白衣似蝶,剑踏流星。

    何时拔的剑,何时起的身,看不清,道不明,唯有那直指戚爷的剑锋,和呼啸而过的风声。

    然而戚爷却好似没有看到这突然袭来的利刃,向后一倒,便躲了过去,躺在了长凳上,拿着酒壶又抿了一口,还砸吧了两下。

    刘济顺势劈下,戚爷却是两腿一伸,用脚将剑牢牢夹住。刘济右手握拳,正准备挥下,却被一个尖锐的物体顶住了后背。

    “公子这般出手,可有失风度哦。招待不周小女已经陪过不是了,在这大打出手,我可是会心疼这些古董的。”

    刘济没有回头,紧盯着躺在长凳上的戚爷,而戚爷则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这家店,我买下了。”

    淡然的语气不带有一丝感情,仿佛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小芸轻轻笑出了声,柳眉轻挑,贝齿浅露,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得带着笑意。

    这时戚爷终于望向了刘济,“嘿,小子,你师傅白老头来了可都不敢说要盘下我的客栈。是不是你那黑老头师叔派你来的,他咋跟你小子说的?”

    说罢抽了抽鼻子,将剑锋踢开坐了起来。

    刘济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讶然,左手还保持着挥剑的姿势,他还在犹豫着,但是戚爷的语气中充满着笃定,而且也确实是师叔派他来的。

    “好了,小芸,你也别这么招待我们的客人嘛。都是生意上的伙伴,来来来,都坐都坐,哈哈。”

    小芸轻巧地移步到戚爷的身边,将木簪子重新插回到发髻上,紧了紧头绳,笑盈盈地看着略显茫然的刘济。1

    刘济也缓缓退到桌子旁,将剑鞘捡起,却并没有要收剑的意思,平静地“在下点苍山白墨观第三代弟子刘济,师承白山道人。此次下山是奉墨川师叔的命令,来西北寻一戚宇的老者,刺他两剑。”

    说罢刘济又渐渐将剑举起。

    “哈哈哈哈,黑老头还真是记仇,你小子难道都不问问刺完两剑之后呢?”

    戚爷举起酒壶猛灌了一口,又道:“哈,舒服,黑老头既然叫你来找我,就说明白墨观已经准备好了。嘿嘿,是请到什么老前辈了啊,也罢,我也懒得问了。你带上那个小鬼回去拜师吧,两老头自然会明白的。”

    长吁了一口气,戚爷捋了捋胡子,低下头去在思考着什么。

    听完这一段话,刘济不再犹豫,慢慢将剑收回鞘中,朝戚爷作了一揖,转向小芸。

    “公子以后还是要多笑笑才好呢,有缘再会了。”

    小芸朝刘济眨了眨眼,便去后院叫常宽了。

    不一会儿,常宽便背了个布囊,抱着脑袋跳了出来,“芸姐,芸姐,你要一直保持优雅啊!明明是大汪把锅炸了,你怪我干嘛啊!”

    看到刘济和戚爷都沉默着又叫道:“嘿,老头,终于肯放我出去了啊,待我拜师学艺成为一代大侠之后,再回来接你,哈哈!”

    “刘师兄,以后可就全仰仗您了。”说着朝刘济行了一大礼。

    小芸倒没再追着敲常宽,只是斜靠在后门看着大堂的三个男子。

    戚爷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把抱起了常宽:“傻笑啥子哟!还不是你个小鬼把爷爷卖了,赶紧走,再也别回来了!哈哈哈!”

    一把将常宽扔向刘济,,一步一摇地走向最靠近后门的桌子。

    常宽不知为何心里面有一丝伤感,但除却伤感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但他并没有想太多,看着戚爷的背影喊道:“老头子,我是有爹妈的孩子吧!”

    戚爷扶着桌沿坐下,回喊道“当然!你可是我儿子的儿子!快滚去外面的世界吧!”

    常宽转过身去,将右手高高举起,伸出食指,指向天空,大踏步地走出了门。

    刘济也没多说什么,行了一礼后便一同离开了。

    小芸眼睛有些泛红,脸上的表情甚是悲伤,低声道:“戚爷……”

    戚爷低着头,身形微微地晃着,仿佛已经醉了一般,他的脸上看不清表情变化。过了一会,沉闷厚重的声音笼罩着整个客栈:“汪贾,你有没有怨过我!”

    后院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从未。”

    “好!带上刀,带上小芸,去西南!”

    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大堂闪过。

    只剩下,摇晃的门扉,和留在空中的几滴泪。

    戚爷眯着眼,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虽是初春,午后的太阳还是有些灼人。官道旁的一处树荫下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

    刘济低头认真地吃着干粮,而常宽则四处张望着,却没看到一个人,甚至连活物都没有。

    他可忍受不了这种沉默,只能向沉闷的刘济开口,现在的常宽觉得刘济是一个很无趣的人,而没有了第一眼的惊艳羡慕。

    “师兄,你说我要拜入白墨观是不是得改个名啊。你看我爷爷就喝醉后,看着扁担和凳子给我取了这么个名,岂不是太儿戏了。到时候拜师的时候,问起名字来历,我想师傅他老人家也会不高兴的吧,嘿嘿。”

    “你想取什么名?”

    刘济将吃了一半的馕包好,静静地看着挠着头的常宽。

    “那个,我觉得师兄你这姓就挺好,左文右刃,能文能武,你说是吧。”

    常宽继续嘿嘿笑着,眨着眼凑近刘济,刘济嘴角抽动了一下,好像想笑却又没笑出来,淡然道:“那你想去什么名呢?”

    “嘿嘿,师兄,我读的书少,你看着帮我取一个呗,你的名是怎么来的啊?”

    刘济看向遥远的群山,阳光照射在山头上,懒洋洋的,却是耀眼又强烈。

    他缓缓吐出四个字。

    “济世安邦。”

    “哎,好厉害的样子”,常宽拍着手,轻轻念着,“济世安邦,济世安邦,那我就名邦好了,哈哈!”

    刘济看着天,也轻声念道:“刘邦,刘邦,是个好名字。你以后就叫刘邦吧。”

    刚改了名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刘邦,开心地啃起了馕。

    “吃好了,就准备上路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