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考古中国 > 第39章 、中华何处是桥山(上、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共工就叫召集这里的首领来议事。

    臣胲说:“我叫人去通知。”

    共工说:“这一次是准备打仗的大事,不要其他人,你亲自去。给我一个一个通知到,我要看看他们的态度。”

    臣胲去了,陆陆续续来了没几个人。共工问:“你全都通知到了吗,怎么就这几个?”

    臣胲说:“那么多个首领,我一个不少都当面告诉了。有人站那儿当场就拒绝,明确表示不来。”

    勾正说:“真被后土说中了,星火燎原,已烧到了身边。”

    后土特别问:“帝丘的玄和氏他们,你通知了吗?”

    臣胲老老实实的说:“高阳西边一条线黑压压的人,不知道在干什么。我走不过去,就没硬闯。”

    后土说:“你做得对。”

    “打仗,人多多益善,我夜里去通知好不好?”

    “不,玄和的人将来要有大用,不暴露了最好。”

    臣胲就不问了。

    已经来的人,再不同于过去那样向共工礼拜,也不问议的什么事,例行公事坐着站着聊天,聊的内容都与颛顼有关。其中有两个人居住地在空桑和高阳以北,说到颛顼眉飞色舞。一个说:“哎,告诉你。我那旁边有一块荒地,土质坚硬刨不动,人家那个头几天就垦出来了。你知道我种了什么?”

    “种的什么?”

    “大红枣。”

    “什么叫大红枣。”

    “树栽子。我们这儿没有,等结了果子也给你吃。”

    “树栽子算什么,果子一时两时也吃不到嘴。我那是现的,比你的强。”

    “你说说,又是什么好东西?”

    “新麦种!什么叫新麦知道吗?秋种春收,一岁两季。说来就迟了,比蓐收他们晚几茬。”

    “这样的好事,怎么不早告诉我?不够意思!嘿,又要比你多饿一春天的肚子。”

    召集人来是部署打颛顼的,现在听到的都是赞美。看他们说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共工气得大骂:“你们比那些投靠颛顼的人,更可恶。”问臣胲:“玄冥怎么没来,莫非也去投靠了颛顼?他和我可是一家人啊。”

    臣胲信誓旦旦的说:“他一定是投颛顼去了。”

    “你怎么知道?”

    “前些时看两人一直在一起,连下地劳动都形影不离,肯定是商议怎么反对你。”

    共工怒道:“一家人都不忠于我,何况其他人。你们等着,看我先去杀了他,杀鸡儆猴。”

    说着就冲向门外。

    后土急忙拦住,并批评:“玄冥氏也和蓐收小祝融两家一样,属于联盟里家族人数多的。他又会治水,说话有分量,在没弄清楚事实真相之前,不要轻率了。本来,与他不和,还是你的责任多,能不能自我检点些。”

    共工就不动了。

    就听得玄冥在门外喊:“来了,来了,你们先到啦。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我是看天去的。”

    这一次议事,反映着人对自己的忠诚度。玄冥的迟到,共工很反感,本来之前两个人就有矛盾,这时就发泄出来了:“联盟的雨师是大桡,你也不是雨师,看的什么天!存心的不是?”

    勾正趁机奚落:“你整天和颛顼在一起,他给了你什么好处,是不是也投靠他了?”

    “什么话,和他在一起就是投靠他?”

    臣胲阴阳怪气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两个聊的很投机,说的什么也讲给大家听听。”

    共工指着玄冥:“你给我说清楚。”

    玄冥本来没有背叛共工的想法,维护家族的信念很坚定,但这时突然对他们有一种厌恶的感觉。想到颛顼这时正苦心孤诣为人谋福利,被自己再三冷落也那样的虔诚,而眼面前这些人却一心尔虞我诈。言为心声,他接下来说出的话就语出惊人:“知道你想要干什么,所以,这样的议事不参加也罢。不就是想打仗吗?告诉你,你根本就打不过颛顼,甚至连蓐收一家你都打不过。”

    共工一贯自恃强大,有横扫天下之心,现在说他连蓐收一个家族都打不赢,惊得目瞪口呆。来不及问为什么,其他几个首领反而很关心,一连声地打听。玄冥就告诉说:“蓐收和颛顼学会了冶炼真金,我们虽然也有几件神农氏留下来的金刀金斧,但人家已经不再金石并用。而且咱们的金和人家的没法比,那锄头能把大石头凿得粉碎,镰刀咔嚓一下脑壳就砍掉了。风后有一句名言,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们连这个都不懂,还想去杀人?”

    臣胲夸张地补充:“确有其事,我见过他们拿着那金器砍树,好大的树,一刀下去就是一棵。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从涿鹿带过来的,现在知道了,原来是自己冶炼的。”

    “颛顼奉行黄帝大人的天下,一旦导入这一水系,水势再大也不会有蓄积。没有对这一线路的准确勘察设计,就是把整个若水流域的人都弄来,这么短的时间也挖不成水网。我勘察了好长时间才弄懂,你这么快就知道了,怪不得蓐收他们之前说你是神,原来你真是神。”

    “哦,玄冥,我不是神。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是学而不厌,我就是向你学习来的。”

    句龙跑来:“快,快,北端已经挖通,底下怎么办?”

    玄冥当然知道怎么办,他显得比谁都兴奋:“我们终于成功了!颛顼大人,请把这接通若水最后一镐的荣耀,让我来完成好不好?这,是我好久以来的心愿啊。”

    颛顼同意了。玄冥匍匐在地,向着南天拜祷,然后挥起大镐,扒开了引河与若水河的接合部。看那水滔滔滚滚顺着引河一路冲去,所有人不辞劳苦跟着水流跑,跑了不到一个时辰,看着那水泄进了马颊河的两股河道,然后滔滔不绝的流向远方。

    人们跳着,喊着,把颛顼高高的举起。

    这一天早上,人从睡梦中醒来,看外面的水都落到了地面。尽管天上还在下雨,但水势有减无增,房屋不泡在水中,人不再?水走路,青苗一棵棵挺起了枝丫。颛顼排水成功,同一地域的共工氏部落,同样享受这一成果。他们欢呼雀跃:“共工大人成功了,终于把水堵住,龙神保佑了我们。”

    玄冥回来了,告诉说:“是颛顼导水,消灭了水患,他才是我们的龙神。”

    杀了一只羊,带领族人送到高阳。匍匐在地:“谢谢你救了我们,我玄冥发誓永远尊奉你,海枯石烂。”

    多少代以后,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国语。周语下》记载,采用的即是共工的方法。“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即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培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这种用土堤挡水而不疏通河流,水则漫流不遵其道,依然会泛滥成灾。所以共工和鲧治水,都遭到失败。大禹治水至今被人传颂,采用的是和颛顼玄冥一样的方法,疏导。原来他们都是向自己祖先学来的,只是师承不同。

    《史记律书》:“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意思是颛顼治水成功,是因为有了共工陈述的意见和主张。《考古中国》考据,向颛顼陈述治水方法,帮助导水,是共工的族人玄冥,而不是共工。如果说成是共工,也可以,因为玄冥就是共工氏的。

    有专家认为,传说中昌意封若水,所谓的若水不是濮水,而是原始河流黄河支流金堤河。与马颊河老马颊河两河相连接的那一条十几华里长的引河,历史上就是颛顼打通的。金堤河和马颊河都不是人工河,那条引河是人工河。

    水患平息了,谷又挣扎着生长,人们都有了生机。不仅仅是生存有了保障,而是在他们身边有一个颛顼,他是新生活的希望。看到玄冥也投奔了颛顼,共工氏的其他部族开始动摇,信仰高阳氏的部落一个一个扩大,几乎占据了整个若水流域。

    这一天,共工去巡视水情,看见一个与自己邻近的氏族搬迁,就问怎么一回事?首领支支吾吾:“房,房子被水冲,啊冲垮。重,重建呀。”

    “重建家园是好事,但也不需要离开这里呀?”

    “哦,是,是吗?”

    他也没当一回事,就走了。等到巡视回来,看这个氏族已经人去屋空,满地都是来不及带走的生活用品。他还好笑:“搬家也搬得这样慌慌张张,跟个逃跑似的。”

    臣胲说:“你不知道,他们就是逃跑。”

    共工奇怪:“跑什么?”

    “怕你不给他们走,瞒着你。”

    “我为什么不给他们走?”

    “你还不知道?他们不是正常的搬迁,是投奔颛顼去的。已经有很多氏族,离开空桑,向高阳移村并户。”

    共工大吃一惊:“有这么回事?”

    叫臣胲去喊了勾正和后土来:“天下事,一而再不可再而三,他们这是要让我成为孤家寡人。”

    勾正一把火,把这里的房屋烧个干干净净:“滚他妈的,早走早好,腾个地方堆草。”

    后土沉着冷静:“放火有什么用。”

    勾正泄愤道:“放火怎么了,我还要杀人。共工大人,玄冥和你是一个妈妈生的,竟然也投靠了颛顼。你说,他该不该杀?”

    臣胲说:“要杀就杀引狼入室的蓐收和小祝融他们,不把颛顼留下来,哪有这么多的事。”

    共工问后土:“你几回料事准确,现在,想听一听你的意见。不过我告诉你,你同意,我打;你不同意,我也一样的打。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勾正奚落后土:“他肯定还那话,不能打。”

    后土却说:“不,必须打。”

    共工以为自己听错了:“你也说要打?”

    后土说:“是的。道理很简单,再不打,我们就要退出这一块土地了。过去来这里开疆拓土,倘不如意还可以退回黄河南,树欲静风不止,现在连河南我们也回不去,成了颛顼的天下。不过,不是打那些背叛的氏族,而是一步到位,直接打高阳。”

    共工问为什么?

    “我说过,把人打到颛顼那一边,成了我们的敌人,不上算。现在还是这句话,人心皆趋利避害,打颛顼,许多人首鼠两端,只会坐山观虎斗。杀鸡儆猴,不如就杀猴。”

    共工听了兴奋:“说的好,打蛇打头。”

    臣胲说:“打颛顼我不反对,就是怕他们的真金,这一次颛顼扒河,使用的都是那个东西。从若水河到马颊河,长长一条线都是雪亮锋利的金光,叫人看了害怕。”

    “不是为了消灭颛顼,就是为了夺金,这个仗也要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现在就向高阳进攻。”

    就在这时,黄帝来到两河流域巡游视察。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