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太阁织路 > 第十三章 《长良川畔魂魄灭 大战即溃散奔离》

第十三章 《长良川畔魂魄灭 大战即溃散奔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此同时,熊熊燃烧的鹭山城的废墟之下,连绵不绝的长良川的水流一边,迎风伫立的骏马之上的斋藤义龙,正观望着。

    “义龙殿下,我可真是太佩服您了!竟然能想出这样的计策,现在道三那老家伙被数倍之敌前后夹攻,覆灭也就是在这片刻间了。”

    说话的乃是岩村城城主安藤守就,这可不是奉承,作为美浓境内最大的地方豪族,他拥有着和国主相抗衡的实力。可以说,这场长良川血战,谁把他拉拢过来,谁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哎,厉害的不是我,而是你的女婿半兵卫。”

    “殿下是说竹中重治?”

    “正是。”

    “那您可真是过誉了,我只是因为和他父亲交好才将女儿嫁与于他。再说,他一个十三岁的娃娃而已,能懂些什么?”

    “哎,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场胜利,可多亏他了。”

    “哦?还有这种事情?”

    “前不久,我在大桑城隔河眺望的时候,心中就已订好计划,打算凭着优势兵力一鼓作气直接把他鹭山城碾掉,可重治的一句话,却直接点醒我了。”

    “是哪句话?”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这不是《兵法》之言?”

    “正是,所以我才想出这个办法。我料定道三他不会死守孤城作困兽斗,将他的主力部队引诱出来,趁虚而入直破其老巢,再聚歼其于荒野,岂不万全?”

    原来,在道三引兵渡河的同时,义龙也带领了5000人东渡并隐蔽在鹭山城下,大桑城留守的13000人的主力部队出城引出了道三的2700人野战部队的突袭。义龙趁势火烧鹭山城,仅用半日就攻下此城,而后转攻西岸。道三军大本营遇袭,本已无心恋战,现在又被绝对数量的敌军前后夹攻,顿时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义龙殿下,大局已定,您可以回稻叶山城歇息了。”

    “不,还没有。战前,竹中重治建议我派2000人埋伏在木曾川以北。”

    “哦?这是为何?”

    “哈哈,待会你就知道了。”

    暮色逐渐降临,喧嚣的战场渐渐地安静下来了。

    “真是善解人意的月亮啊!”

    道三望着悬挂在山顶的弦月,此时是多么的明亮与耀眼。皎洁的弯钩普照出万丈光芒,照亮了这片大地。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月亮了吧?所以它会才绽放出如此美妙的月色,让我心生震撼。”

    白天的战事过后,道三军节节败退,目前已经被困在河边一个小小的包围圈中。

    “光安啊,趁着天黑,找个机会抓紧突围吧!”

    接着又对明智光安说道:

    “想听我唱经吗?”

    唱经,就是将佛教的经文用歌曲的方式吟唱出来,和念经一样,这是和尚们每天的必修课。用的是唐土传来的音律,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以前道三在京都妙觉寺出家时候,就是唱经好手。

    “我还不曾听过。”

    也是,还俗之后,商场的道三忙着追名逐利,宦海的道三更是每天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中,哪有功夫和耐性去静下心来,来吟唱这佛门梵音。

    恐怕,也只有在这面临死亡的瞬间,人们才会掸去在记忆上覆盖已久的时光尘土,重拾那早已抛之脑后的心底挚爱,来寻得内心的归宿和安宁。

    说罢,道三大口地吸起气、又释放了出来。婉转而宏亮的佛音,顿时飘荡在这片犹如人间地狱的战场之上。这歌声铿锵有力而又抑扬顿挫,飘过长良川的连绵之流,回旋在鹤山的荒野丛林,徘徊于这片罗刹天间。

    士兵们闻此,原本萎靡不振的身躯,也变得活跃起来。

    唱着唱着,道三的眼眶竟然湿润了起来。

    竟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动!

    生命不过一场轮回,我们的所有人都是一场过客,何必过分纠结于荣华富贵和生死哀愁呢?

    这首佛经,既是他的挽歌,更是他的战歌,一首属于他的生命之歌。

    “快拿笔来!我要写下我的辞世言!”

    当时的日本,世俗风流,武士们在去世之前都会写下一首辞世言总结一生,以表内心之想。

    随着道三的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首辞世言也完成了:

    放弃这世界上光以外的东西,

    浩大的世间,所追求的都是些什么?

    是时候启程了,

    地狱中还有许多人在等着我这条蝮蛇,

    几多争论又何妨?

    天明,战启,兵锋开。

    在经历了一个上午的冲锋突围之后,道三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放眼望去,周围都是敌人。此时,他的身后就是长良川了。

    退无可退。

    突然,他前方的树下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小牧源太。

    此人力大无穷,善枪术,一手长枪使得是出神入化。被大家称作是美浓第一勇士。

    可惜此人,并不是来救他,而是来取他性命的。

    小牧源太也看见了道三,却被吓得往后直退三步,甚至想行主从大礼。

    “主,主公。”

    小牧源太以前在斋藤道三手下当贴身侍卫,此时虽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心中仍不免充满着敬畏。

    “我当是谁,原来是源太你啊!”

    看到熟人,道三原本紧绷的内心,反倒是放松了。

    “我听说义龙重金悬赏可以取我首级之人,也罢,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予你吧!”

    铛的一声,道三把佩刀抽了出来。

    “但我还想要看看你的枪术,还有没有进步了。”

    大喊一声,道三挥刀向着小牧源太砍去了。

    “对不住了!”

    源太也挺立长枪,向着道三刺去。

    砰!

    斋藤道三应声倒地,一代传奇就此谢幕。

    周围的人一拥而上,为了争夺道三的尸首,甚至因此互相残杀,又有好几人死于非命。

    最后道三的首级被呈给了斋藤义龙。

    也不知道是因为河边太过湿滑还是义龙过于激动,竟然在拿到首级的时候摔了一跤,险些坠入河中。人们也据此传言,说是因为对义龙饱含怨恨和执念,在道三的首级看到义龙时而变得过于沉重,以至于无法被拿起。

    道三的首级被扔入了长良川中,众人散去之后,小牧源太潜入了水中,把它打捞出来并埋葬在河边,而后小牧源太也不当武士,退隐归田去了。

    织田信长在木曾川北岸遭到了义龙军的狙击,迟迟无法加入战场救援,在看到道三的遗书之后,知道大局已定,也领兵退去了。

    此役之后,义龙也出了家,法号范可,据说是唐朝一名同样有弑父经历官员的名字,以表心中的忏悔。而且他也没有改姓土岐,只是改姓一色,这是他父亲身前为他的弟弟博得的名门之姓,他还在临死前将儿子一色龙兴改名回了斋藤龙兴。

    所以人们都说,斋藤义龙对他是不是斋藤道三的亲生子没有丝毫兴趣,他用土岐家的名义起兵只是为了取得更多的支持,为了将一场子对父的谋逆之战更名为家族复仇战。他真正在意的只是他父亲将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分给了他的弟弟和妹夫。

    仅此而已。

    当然,这都是些后话。但是,这一场长良川血战,却给藤吉郎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此时的藤吉郎在哪呢?让我们看看不久之前的明智城。

    同鹭山城一样,此时的明智城也是一片火海。不同的是,鹭山城已是一堆灰烬,而明智城即将变成一堆灰烬。

    长良川边,明智光安带着人拼死拼活地杀出重围,逃回了明智城中。鹭山城破之时,明智光秀和藤吉郎也带兵撤到了这里。

    绝望,光安的眼里满是绝望。小小的明智城此时只剩下几百名守军,可城外的敌人却足有上万名。

    从城墙上远远的向下看去,人群就像蚂蚁一样蜂拥而上。哪怕这群人是赤手空拳的上来,城里这点人也一定是招架不住的。

    “叔父,你还有什么吩咐吗?”

    “光秀,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的失利,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我已经追随道三殿下到了最后。接下来,我打算烧了此城,与义龙作个鱼死网破!”

    突然,光安凝重的望了光秀一眼,说道:

    “我已经决定与此城共存亡,你不必为我惋惜,这是我的荣幸才对。只是我明智一门,不应就此断绝。”

    “不,我明智家逢此大难,我理应与叔父共担!”

    “混账!你这叫责任吗?你这是逃避!你是在逃避平定乱世、复兴明智家的责任!”

    接着,光安把明智家祖传的佩刀和印玺交于了光秀。

    “现在我将明智家家督之位传授于你,希望你能担此大任!记住,任何时候你都得活下去,是任何时候!”

    说完,挥了挥手,示意光秀赶紧离开了。

    “叔父!”

    “快滚!”

    城外,趁乱而逃的光秀看着故园的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心中不免悲凉无限。

    “光秀大人啊,还不赶紧走,等会其他人追上来可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哦?是藤吉郎啊,你也跑出来了?看来你的遁术可比口才厉害多了。”

    明智家遭此大难,蜂须贺寨却是安然无恙,看到藤吉郎,光秀心中自然没个好气了。

    “您也别笑话我了,道三大人的谋略的确让人佩服,光安大人的献身也着实让人感动,可说到底都是在以卵击石罢了。我们也是仅以身保,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

    “罢了罢了,这副打扮,你这是要回你的蜂须贺寨吗?”

    “遭此变故,美浓我也是待不下去了,现在我想去东边的今川家领地看看,搞不好能当上正式的武士呢!对了,光秀大人您呢?”

    “我?”

    光秀无奈的指了指自己。

    “我孤家寡人一个,这美浓我也是待不下去了。听说幕府大将军现在正在越前国避难,我打算前往越前,看看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这样的话,你我只能就此别过了,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二人的离去,如此的落魄,殊不知今后再次相遇之时,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