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擎国 > 第一百五十四节、费钱的军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环简单朴实的要求噎得郑鸿铭直翻白眼,心想这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小孩子,看上去是童言状结构来支撑,而将水线附近的多条龙筋进行加粗加大,这样即便遭到对方炮击,除非是重炮的穿甲弹,否则两侧更厚实的壁板既能加强船舷的抗弹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重心。”

    一帮人围着图纸看了半天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在减重的同时还能加强结构,关键是原本最耗费好木料的龙骨被改成了笼状,使得造船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但是这样改能否保证底部坚固却谁都没有这个把握。

    张环也挤在人群中看着那张图纸,他是不知道姜田什么时候画的图纸,但是他却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窍门:“先生这是将集中在一点的力量分散于全船啊!可您不是说过,全通龙骨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此技欧洲尚不能掌握,现在却又要创新?”

    短短的一句话,本来还有些看不上这个小孩子的研究员们都刮目相看,而且他的疑问就是在一艘本来就很标新立异的船上使用更加新颖的内部设计,是否能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众所周知因为在明代以前中国的航海发展一直没有停顿,所以到了明代早期中国已经掌握了许多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比如船舵、纵帆、隔水分舱以及全通龙骨。这些技术使得中国很早就能用木头造出宝船那种巨舰,缺点就是对航速的追求一直不高,加上海禁造成的技术流失,才使人感觉在明末的时候,欧洲造船水平已经赶超了中国。其实真论起先进程度还真不如咱的福船,姜田正是想改变传统船型过于缓慢的缺点,又担心木材限制造船业的发展,才提前抄袭了笼状龙骨结构。像拼接桅杆一样,能规避木头的限制,但是对于工艺的要求却更高了。

    “总之,这艘船不用改动了,等舾装完毕就马上进行海试,拼接桅杆到不了就先改用库存的桅杆,海试的数据主要用于下一艘试验舰的建造。”姜田看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图纸上,赶紧拍板定下了基调:“至于这种新式的设计,你们抽调一些不影响试验进度的研究员进行预研。”

    等郑鸿铭安排完工作之后,一直没说话的色狼看周围没有外人之后,咂咂嘴小声说道:“这么贵的一艘船万一不好使就这么浪费了?”

    不止是色狼,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说白了就是这船舶试验是不是被姜田搞得有点浪费了。

    姜田看看周围这些人,然后遗憾的摇摇头:“还亏你们都是我教出来的,也不想想在没有可信的数学公式进行测算之前,我们如何能得到确切的科研数据?只能靠穷举法来达成,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陛下给这么多的拨款了吧。”

    张环听了先是一愣:“这么说……陛下也懂造船?”

    “不懂!”姜田很肯定的说:“但是他知道研制武器的花费惊人,并且还不一定花了钱就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可不花钱就更是什么都得不到。”

    大家一听,突然觉得皇帝和他这师弟简直就不是中国人,这俩人的思维和所有人都不一样,而且对某些完全看不见结果的东西却如此关心,其实祖宗留下的来的老船也不是不能一战,为什么就如此着急的要更新换代,甚至还花样百出的搞各种别人没见过的东西。就算他们将欧洲人看成是中国未来的大敌,可就按照他们自己的计算,最快也要一百年才能具有威胁中国的能力。

    抱着这个疑问大家谁都没开口询问,因为就算问了姜田也会高深莫测的一笑,说上一句天机不可泄露就算敷衍过去了。但是既然皇帝陛下都支持,那么本来处于半停工的护卫舰就开始加速赶工,就像姜田说的,这艘船本身就是试验的用途更多一些,将来也不一定会交付军方使用,所以不必纠结于它的使用年限,首要的任务就是试验飞剪船型能否胜任中小型战船的工作。其次就是要总结出新船的建造工艺,好用在军用船厂的后续工作上。

    正是因为姜田坐镇,本来无头苍蝇般的研制工作开始正常运转,除了每天监督造船进度之外,还要在夜晚的时间给那些研究员开小灶讲解更多的物理知识,不过这个工作有个兴致更高的人来替姜田完成了,每当那些眼高于顶的研究员,看着比讲台的桌子高不了太多的张环一板一眼的讲解物理三大定律,讲解各种阻力对船只的影响,这帮人就有种神经错乱的感觉,不过他们也明白姜田如此看重这小子的原因了,论起物理学的扎实程度,自己这帮人还真的不够资格。

    就算不用亲自讲课,姜田也没在晚上闲着,而是和心月吴远他们昼夜奋战的修改新船设计图,并且每天都跑到船坞同那些工匠进行深度交流,好知道在实际生产中那种设计才符合现实的技术条件。为了充分的利用研究院的资源,原先那艘船还在进行最后的舾装,而新设计的船只已经在另一个船台上开建,这次工匠们第一次见识到全通龙骨被削减到原先三分之一,龙筋与肋骨却过分强壮的革命性设计,姜田对这一结构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鸟笼构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