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生六零好时光 > 21.第21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老师不止给苏瑜好评,还给苏瑜开了小灶。在她看来,苏瑜这么多年没念书了,现在这个年纪想要赶超那些年纪小的学生们,是非常困难的。

    可是苏瑜表现的这么好学,这么希望进步,那种带着对学习深深渴望的眼神,让她觉得自己必须干点儿什么,在自己还没退休之前,再帮助一个刻苦好学的学生,让她完成人生的重大转变。

    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徐老师坚信刻苦的人必将打败一切困难,就如同新中国的经历磨难最终成立一样。

    当然,令她惊喜的是,苏瑜的学习能力果然很强啊。

    她讲的问题基本上一点就通。难一些的知识点,讲两遍基本上没问题了。所以她毫不客气的给苏瑜加大了学习强度。她觉得按照这么个进度,苏瑜同学还真的有可能提前结业。

    基于这种学习力度,苏瑜很自然的表现出了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别人眼里,她的学习进度可谓是突飞猛进。亮瞎了班上其他学生的眼睛。

    谁能知道,一起入学的,他们才摸着门槛呢,人家都已经入门了。偏偏班长自己又挺吃苦的,而且还挺热心帮着大家克服学习困难。让大家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只剩下满满的羡慕佩服。

    “班长,这个题咋做啊。啊,班长,你在写稿子啊?“

    她同桌的陈秋香凑过来请教问题,看到苏瑜正在眉头苦干的下笔,忍不住惊讶道。

    苏瑜抬头道,“是啊,自从来了班上学习之后,我觉得自己人生充实了很多。打开了一闪新世界的大门一样,人生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标了。我想写点儿啥投稿,感谢一下我们单位。”任何时候,马屁是不能少的。特别是她听说,最近厂里似乎有些风声了,会开始招工,除了招纺织工之外,各个部门里面还有一些文职工作。

    她得抓紧时间获得注意力才行。

    她这番话让其他人侧目。看来班长是真的很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啊。还要特意写稿子感谢。

    再想想自己,当初来,都是家里人安排过来的,还老大的不乐意呢。毕竟来这里学习的,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的,都没读下去的。后来参加工作,或者是辍学在家的,就被安排过来了。总而言之,这里基本上就是学渣聚集地。至于那些学霸,自然是去读正规的中专和高中了。咋会来上夜校呢?

    此刻学渣们面对苏瑜这样的表现,多少有些自惭形秽了。

    “班长,你是咋坚持的啊?我觉得念书特难了,要不是你帮着问老师,我好些东西都是听不懂的。”

    苏瑜感慨道,“不过是一颗恒心罢了。我就只想多学点儿本事,以后对得起自己,对得起那些帮助我的人。好歹知识学了是自己的。一辈子这么长,总会用得着的。现在辛苦一年,以后幸福一辈子。”

    辛苦一年,换一辈子的幸福?咋觉得挺值当的。

    “班长,我们以后跟着你学成不,你别嫌弃我们学的慢啊。“

    苏瑜点头,内心却是嫌弃的。一个个不止不会学习,还懒惰。咋可能不遭人嫌弃呢。可嫌弃也没法子啊,谁让她就碰着这些同学呢?

    就算为了自己的以后,也得对这些同学们提供援助之手。她可不想以后走出去了,班上都是一群学渣,一事好抓鱼嘛。至于稿子的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的。

    她对自己这些稿子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会儿最看重的就是文章里面所表达的精神是否积极向上,健康,符合红色思想。至于文笔,只要不太差,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为了写稿子,苏瑜把主席同志曾经提过的中央文件,发表过的言论资料给翻了个遍儿,完全把自己塑造成了主席同志的狂热脑残粉。她觉得这里面有这么多主席语录,报社多多少少的也会考虑一下的。

    借着伟大的主席同志的威望,她这稿子登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省城邮局的派件效率还是很高的。基本上内部的信件,第二天就能够派发到位了。

    于是第二天,省城几个日报都收到了来自东江纺织厂职工的投稿。

    看着文章之后,大家就开始纠结了。第一眼看到的,吸引人的是这个字迹,让人看着觉得挺有劲儿,挺舒服的。可是内容就没那么出挑了。文笔虽然算不错,中心思想也很饱满,但是和这些编辑部里面正儿八经的笔杆子比起来,就差了那么点儿专业味道。

    单论文笔的专业性来说,这篇稿子的竞争力就不够大了。可是这稿子里面引申了很多主席同志的原话。一句两句还好,关键是一晃眼看下来,大篇幅的都是啊。而且人家还在末尾的地方标注了这些语句的来源,直接表明是主席同志在某某文件上面说过的。这就让人烧脑筋了。不登上去,似乎显得不尊重主席同志的指示,或者说他们这些人对主席同志存在啥意见?

    “登上去,给个小版面就登上去算了。”省城日报总编直接拍板。

    新华日报的总编敲了敲桌子,“十一要来了,正好用这篇赞美祖国、社会还有单位的文章给登上去,还是很有代表意义的。嗯,给个不起眼的版面就可以了。”

    教育报的主编也和自己的下属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真正的来自于工人阶级兄弟姐妹的声音,必须让登出来,让更多人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版面给个好的。让人一眼就看到的。”

    “……”

    九月底的时候,苏瑜的文章陆陆续续的在省城各大报纸上面登出来了。

    同时几家报社登了同一篇文章,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我说老张,你看看,这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苏瑜同志?”工会里,胡委员带着老花镜,捧着报纸惊讶的扯着旁边的张委员。

    张委员凑过来看了眼,“东江纺织厂生产部五车间纺织工人苏瑜……没错啊,是她。等等,这是她写的?“

    胡委员点头。

    “还有这张报纸上也有。”林干事正看教育报呢,一眼就瞧着第二版报纸上面的头条了。

    张委员赶紧过去瞧了瞧,然后赶紧儿回自己桌上,拿起刚看的报纸翻了翻,在右下角的角落里面果然也看到了苏瑜的文章了。

    “这……她这咋办到的?”

    “我也想知道。”胡委员道。

    严小芳也帮着翻了翻报纸,最后确认一共登了四家报社,除了一个比较小的报社之外,其他三家规模还不小呢。她一脸骄傲道,“我早就说了,苏瑜同志是很有能耐的。我听厂委的高干事也说啦,苏瑜同志在学校里面学的可好了,得到了学校的大力赞扬。”

    胡委员和张委员互相看了一眼。

    看来这位苏瑜同志,还真的比她们想的还要优秀啊。

    同一时间,东江纺织厂其他的领导办公室里面也看到了自家厂里的职工发表的文章了。文章虽然大书特书了对新中国和新社会的赞美,表达了对伟大的领袖同志的尊崇。但是还是有以小篇幅的内容提到了东江纺织厂以及厂里领导的。

    也就是说,他们东江纺织厂这次露脸了。厂里的领导集体上报纸被赞美了。

    这下子大家可都美得不得了。

    作为一个小单位,这种露脸的机会可是不多的。

    “苏瑜,我听说你上报纸啦。”

    许主任满面春风的跑来车间这边找苏瑜。

    苏瑜闻言一脸惊讶,“咋可能呢?”

    “你还不知道?你咋不知道呢,你自己投稿啊。我刚在办公室都看到啦。是你的名字,咱们单位,咱们部门车间啊。就是你的名字。”

    苏瑜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啊……我没想到真的能上,其实我就是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就试着投稿,没想到真的上啦。”

    “上啦,上了几家呢。”许主任一脸高兴道。因为苏瑜是她手底下的工人,所以上面领导还打电话到她办公室问了,还特意表扬了她这个主管领导。

    苏瑜满脸激动,“主任,我真是没想到……真没想到啊。大家都对我太好了,太照顾了。“她还是低估了这年代对于思想精神的强大支持力度啊。看来搞思想工作,还是很有前途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