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绝代有佳人 > 11.救济后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想起柳父十几年来和北里那个歌姬的事情,柳母简直如鲠在喉。本想着年前那个娼妇终于死了,没想到走了个老的又来个小的,偏偏柳父还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好好对待这个小贱种,柳母气的想杀人的心都有了。

    柳玉桢作为长子,早年也曾见过父母相敬如冰,因此对那女人和柳芝兰厌恶至极,干脆说道:“阿娘何不寻个机会将她赶出府去?”

    柳母却摇摇头,说如果他们这么做柳父必然会勃然大怒,恐怕行不通,只是她想了想确实觉得柳芝兰碍眼,就和柳玉桢商量:“半个月后就是一年一度的后宫采选,你阿耶早就把柳芝兰的名字呈报上去了,大选前出事太惹人注意,还是要谨慎行事。”

    柳玉桢不以为然的样子笑了笑:“话虽如此,但谁不知道当今圣上可不像先帝那样喜爱女色。这么多年都未见圣上后宫进新人,每年采选左右只是走个流程而已。”

    “圣上不选妃,还不许他给龙子龙孙指婚了?你忘了,圣上去年不是将现在的太子妃王氏,指给当时还是晋王的太子做侧室了吗?”柳母盘算着最好这次大选能将柳芝兰嫁出去,也省得她多费心思,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柳玉桢,“可不能让柳芝兰嫁的太好,这次大选就是个机会,最好让她嫁到下等人家去。另外,这次救济流民若真如她所言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不能让她一个人风光,最好你亲自去主持施粥。”

    柳玉桢闻言皱起了眉头,直言他可不想干这样的苦差事,还不如去北里呢!

    此言一出柳母狠狠瞪了眼大儿子,又批评了他不务正业流连花街柳巷,而且还为赎花魁一掷千金,闹得满城皆知的行为。

    柳玉桢乖乖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但柳母心知他在装模作样 ,只能无奈地让他回去了。

    之后的几天里柳玉桢便在外忙碌着救济流民的事,柳母将一千两银子交给了他后就没再管这事了,她是知道自己儿子的,要他做点正事可比登天还难。果不其然,柳玉桢在前几天出面后就躲起来不愿再做了。尽管如此,柳府和柳玉桢依旧在平民百姓中有了良好的声誉,洗去了前段时间烂大街的名声。

    但事情有利有弊,大兴城里其他世家们就不太高兴了,这点具体表现在柳母参加宴会时,各家夫人明里暗里的指桑骂槐,言外之意就是柳府多管闲事或邀买人心之类的。

    要说柳母也不是傻的,她将促成此事的柳芝兰抬了出来,说是她过惯了苦日子怜惜那些流民,又从来是个主意大的,竟然越过柳母直接恳求柳父,柳父看她可怜才同意云云。

    在座的各家夫人没哪个是傻的,一听柳母这话就知道柳母不喜欢这个女儿,加上她话里话外透出这个女儿没有教养、贫苦出身、小家子气,夫人们也纷纷附和此女自甘堕落,与贱民为伍。

    在她们看来一千两实在不是个大数目,但把这钱用在流民身上比丢了钱还让人无法接受。说来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放荡奢靡在权贵们看来是风流韵事,贫穷困苦却被人耻笑。

    柳母逢人便说柳家三娘如何如何,成功地将柳芝兰在贵妇圈的名声给抹黑了。原本有几个听闻柳芝兰她大兴城第一美人名号而有意和柳府结亲的夫人,也担心娶一个底层长大的儿媳遭人耻笑,所以纷纷作罢。

    不得不说,作为浸淫权贵圈多年的柳母还是技高一筹,如果柳芝兰是个寻常女子被人戴上贫贱的帽子,只怕以时局来说以后只能嫁给布衣平民为妻或者做高门贵妾。

    柳芝兰知道柳母和柳玉桢的所作所为后心里有些难过,不过好歹内心深处已不将他们当做家人,因而好受些。可是素儿却很为自家娘子难过,毕竟平民百姓中的好名声被柳玉桢得去,贵妇圈里的坏名声却让娘子来受,这可真是吃力不讨好。

    所幸柳芝兰也不太在意名声这玩意儿,在她看来只要达到自己救济流民的目的就好了。

    只不过为了这一千两银子就白白遭了骂名,还要她忍气吞声那是不可能的。

    说起来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个月都未必用的了一两白银,可大兴城里像柳家这样的贵族,有些是从襄朝开国时期就传承下来的,家中富庶并非常人能够想象。

    对于流民来说一千两够施粥一个月,五千两可以帮助部分流民解决吃住问题。可是在柳家这样的人家看来,几千两可能也就是几个月的开销。

    要说他们的钱财哪里来的,大多是背地里经营的店铺和私底下收购的田产积累起来的。

    柳家在大兴城贵族中虽不算一流,但家中成员简单,日常开销不算太大,区区几千两柳家还是出的起的。因此柳芝兰也是经过衡量才提出五千两,只是没想到柳母只愿意出一千两。

    柳芝兰心想,既然柳玉桢想要好名声,那剩下的四千两就少不得要从他身上刮下来了。

    说做就做,没过两天柳玉桢就发现了事情不对劲。他刚得了百姓的赞扬正暗喜着呢,知己红颜称赞他为救他人慷慨解囊的壮举,身边的同僚上司不约而同地赞许他为救济流民豪掷五千两,并言明会写奏疏呈给圣上明鉴。

    一个两个的柳玉桢还和他们解释只掏了一千两,当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而且还要上达天听的时候,柳玉桢就只能苦哈哈地向柳母借钱。只是这次柳母没像上次那样大方,毕竟三千两赎花魁这件事是真的让柳母挺生气的。

    无奈之下,柳玉桢贩卖了自己大部分的珍藏才把那四千两垫上,并且日日前去监督救济流民的情况。毕竟他可是肉疼地出了整整四千两银子,要是被人贪去了,他真的砍人的心都有。

    事情发展到这儿总算告一段落,不管柳府其他人怎么想,最终这五千两银子是实实在在的为流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要说事情这么顺利地就解决了,柳芝兰反而有些奇怪。她知道柳玉桢是个很爱面子的大男人,连脑子都系在裤腰带上。听说他很宠爱那个新赎回来的花魁,于是柳芝兰悄悄派了人到他的红颜知己面前去嘀咕。只想着到时候枕头风一吹,柳玉桢大男人心理再一膨胀,头脑发昏的可能性简直不要太高。

    而且若是此法不奏效,柳芝兰还有后招就是了。

    只是没想到同一时间,连柳玉桢的上级和同僚都参与进来了,恰好帮了她一个大忙。左思右想下,还是素儿提醒她,估计是柳母的作用吧。

    柳芝兰这么一想,还真有道理。

    听说柳玉桢为官多年就混了个从五品,从来没干出过几件像样的事,柳父就是想提拔儿子都难。另外柳母也不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她一定会把儿子帮助救济流民的事情告诉柳父。为了儿子的前程,柳父这个礼部尚书少不得要给身边人使使眼色,请官场上同僚多宣传宣传,最好能在圣上面前露个脸什么的。加上柳父是不知道柳母只出了一千两银子的,所以阴差阳错之下,柳玉桢出了五千两银子救济流民这个传言就这么在官场上传了起来。

    流言传出来后,不说大臣们内心觉得柳玉桢犯傻浪费钱之类的,但表面上看起来都一副关心民生疾苦的样子连连称赞着柳玉桢。可惜柳玉桢失了四千两正是心头肉疼的时候,听到那些虚情假意的夸奖就更不爽了。后来只要别人一夸他,他就扯着嘴角假笑着说:“如此赞许愧不敢当,不如大家一起出点银两为流民做好事?”

    他想着不能让自己一个人肉疼就想拉人下水,可惜没一个像他那么傻的自掏腰包。一听柳玉桢这么说,众人就嘻嘻哈哈地声称有事走了。柳玉桢见此更是气的鼻子都要歪了。后来还是他的红颜知己花魁小姐姐的劝解才让他心里好过,毕竟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其实整件事情被柳芝兰猜对了一大半,只是背后使力成就这事的元默默无闻累成狗祀偷偷抹了一把辛酸泪。

    想他元祀这个月没日没夜地处理前线战事和朝堂大事,皱着的眉头从来没松下来过,就连眼睛都快要熬红了。

    陪伴元祀多年的侍人高成安心疼他的身体,但他知道圣人向来是这种性格,无论谁来苦劝也毫无作用。不过最近他敏锐地发现圣人举止有异常。

    具体异常在哪儿呢?比如说:以前圣人早起之后会选择批阅奏疏或者到演武阁练剑,现在圣人却会天不亮就起身,撇开众侍卫,然后只带着他跑到承香殿后面去采花!天呐,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高成安恨不得戳瞎自己的狗眼??圣人竟然会做采花这么娘娘腔的事情!他家圣人这么英武神威的形象只适合做辣手摧花的事情好吗!

    这还不算,高成安本以为圣人采完花会去批阅奏疏,没想到他却兴致勃勃地来到珍宝阁,左一支发钗右一对耳环地拿到手里仔细打量。这还不算,因为周围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圣人每次看完之后还要拿把扇子把他高成安的脸挡了,拿着发钗发簪耳环项链珠花什么的在他头上耳朵上脖子上比划!最无奈的是,每次比划完,圣人都要说:“你的头发没她好看。”

    “你的头没她好看。”

    “你的耳朵没她好看。

    ”

    “你的脖子没她好看。”

    ……

    高成安心里是绝望的,刚开始他还会说:“老奴头发稀疏自然是不如柳家娘子如云乌发的。”

    虽然他没看过,但是圣人看过就够了。

    圣人听了,高兴地点头。

    “柳家娘子是大兴城第一美人,肌肤定然比老奴好多了。”

    虽然他没看过,但是圣人喜欢就够了。

    然后圣人高兴的点头。

    “柳家娘子的耳朵一定是极可爱的。”虽然他没看过,但是圣人摸过就够了。

    圣人还是高兴地点头。

    ……

    到后来,他只能说:“圣人说的是。”

    元祀点头。

    “圣人说得对。”

    元祀听了也点头。

    “圣人说的有理。”

    元祀听了还是点头。

    于是高成安发现,只要说柳家娘子的好话,他家圣人都要点头。可怜他服侍圣人多年,生生被柳家娘子陪衬成了被风干多年、比石头还硬的老腊肉啊!

    但是他挺住了圣人精神上的折磨,亲眼见着圣人将选出来的首饰和采好的山丹花并一张宣纸交给一个黑衣人,让他带着出了宫。之后圣人才神态严肃地回到甘露殿处理政事,一切又恢复了常样,任谁也看不出来圣人曾经做过那么诡异的事情。

    这样的异常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期间有几次高成安不小心瞟到圣人那张宣纸上的内容,什么“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类的。

    想想圣人那高大伟岸的模样,再看看这酸不溜秋哀哀怨怨的词句,高成安高公公觉得自己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当天吃东西时还有种人还没老,牙齿就要酸的掉光的错觉。

    不过高公公反过来一想,今年的后宫采选看来终于要进新人了!真是可喜可贺啊!他终于可以和太后娘娘交差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