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重生之好时光 > 12.回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元十三年二月三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傍晚太阳落山之时,京城北门之前来了一队满身风霜的行人。

    马车里,沈希微忍不住挑起车窗上的棉帘。

    马车外,五城兵马司北城卫的两队兵士正在轮换。

    那两队兵士,一样的身板笔挺,一样的盔甲鲜明。

    巍峨坚实的城门上方,有隆佑帝御笔亲题的“德胜”二字。

    沈希微望着那两个字,脸上现出几许沧桑与凄凉,前尘往事如烟,如雾,如尘,新人故人似梦,似幻,似空。昔日她一心赴死之际,可曾想过会有如今重来之日吗?

    半晌,沈希微的面上又现出凝然之色,是了,既然上天怜悯让她不死,她必当轰轰烈烈、堂堂正正,方不负在这世上再活一回。

    沈希微放下棉帘,欢喜地向沈夫人道:“娘,我看到城门上有字,德胜,我都认得呢。”小女孩娇憨可爱的模样,这几日沈希微已能扮得滴水不露。

    沈夫人笑着点头,“这便是京城四门之一的德胜门,当年镇北王平定漠北凯旋回京时,先帝手书的……”

    沈夫人对面,端坐着八风不动的沈致远,心中一声长叹,缓缓闭上了双眼。

    阔别京城八载,前吏部左侍郎,现任海州知州的沈致远,终于回来了。

    时近黄昏,街市上的人流已散去,显得有些清寂,一行人这一路皆是畅通无阻。

    掌灯时分,这队车马终于来到了位于京城的沈家大宅所处的青松巷。

    青松巷,看到这三个字,沈希微不由想起那个少年人的信口胡言,青城山清风观……

    沈希微的视线越过重重屋脊,仿佛看到了那一片红墙朱瓦。

    沈府门前,几个下人正忙着掌灯。

    大管事下马近前,一个年轻的男仆疑惑地问道:“您要找人?我们这里是前翰林学士沈桐安老大人的府邸……”

    “咦,你是,成……成林,三爷回来了,”一旁的中年男仆惊喜地迎上来。

    “快去禀报老太爷,三爷回来了,哦,再找人给四少爷送个信儿。”

    大管事成林道:“你是,阿昌哥。”

    阿昌点头,“是我,”又问道:“三爷在车上吗?我去请三爷下来。”

    沈自陶侍候着父母下了马车,沈希微则被沈自谦抱在手上。

    沈自谦指着门口的两个大狮子,“微儿喜不喜欢这里,瞧这两头狮子,多威风……”

    沈希微捂嘴笑,“喜欢呢,三哥喜欢的我也喜欢。”

    因为你喜欢,我便也喜欢。

    喜欢着你的喜欢……沈希微笑的更开心了。

    沈自谦只顾欢喜,并未听出妹妹话中的玄机。

    阿昌来到沈致远夫妇面前,纳头便拜,“阿昌给三爷三太太问安。”

    “给六少爷九少爷问安。”

    “给五小姐问安。”

    到家了……

    到家的感觉还不错……

    沈致远上前搀起阿昌,“父亲,大哥、二哥可好?”

    “老太爷,大爷二爷都好,就是三爷您,在北边受苦了。”

    沈致远道:“没有受苦,海州很好。”

    “三爷,老太爷这会儿还在茶室,知道您回来了,一准泡上好茶了,三爷您快去罢。”

    沈致远招过成林,“镖局的尾款你去结一下,这一路多仰仗他们,赏金封的厚些罢。”

    成林道:“老爷放心。”

    阿昌忙道:“成林路上也辛苦了,你和三爷一起回家,你们都回家,这事我来办,二爷一早吩咐过,这一路的花销都走天瑞祥的账,也不用那老沉的银子,一张银票就得儿。”

    沈致远笑道:“哦?那我可要好生谢谢二哥,又让他破费了。”

    阿昌指了一个男仆引路,自己便果然留下来安排其他人事。

    沈家大宅是一套四进的大四合院,卷鹏悬山的房顶,三进正房皆用两个硬山勾连搭着,又有平廊与后院相连,是京城大户人家典型的布局。

    已致仕前翰林学士沈桐安此时正在头进西厢的茶室喝茶,听到下人来报三子沈致远回来了,沈桐安便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找出了珍藏许久的安溪旧茶。

    沈致远大步进了正厅,右转掀开门帘,只见老父正双手颤抖地往茶壶里放茶叶。

    “父亲,不孝子,回来了。”沈致远双膝跪地,头一下一下地磕在地上,双目中落下泪来。

    在他身后,沈夫人,沈自陶、沈自谦并沈希微亦都一起跪地磕头。

    沈桐安眼圈泛红,“好,好,回来就好。远儿,来,我泡了你最爱喝的铁观音,你尝一尝,是不是还是从前的味道。”

    “致远媳妇,你也起来。”

    “孩子们也都起来,这个是希微吧,真是个漂亮孩子,白瓷娃娃一般。”

    沈自谦牵着沈希微的手站起身来,他这一路不是将她抱在怀里,便是挽了手领在身边,沈希微想三哥这是怕她蓦然到了陌生的地方害怕呢。

    只是三哥不知道,她曾在这里住了六年,便是闭上眼,她都能随心走到想去的地方。

    沈希微低下头,不想被三哥看到脸上的那分落寞。

    沈致远接过小厮递上的那杯父亲亲手冲泡的铁观音,汤色清透,气味醇正,入口舌头生津,香气持久。

    “怎样,可是好茶?”

    沈致远放下茶杯,对父亲笑道:“父亲,儿子以为,茶无好坏,适口为宜。”

    沈桐安那双本已昏花的老眼突然迸射出逼人的光彩,沈致远仍坐的笔直,下首的沈夫人却紧张了起来。

    沈希微发觉三哥亦有些紧张,她甚至摸到他手心里新出了一层汗。

    “茶无好坏,适口为宜,如此说,你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错了?”

    “儿子一心为公,对朝庭,对百姓,半点不敢藏私,亦不惜此身。至于对错,后世自有人评断。”

    沈桐安“嗯”了一声,点了点头,说道:“你既然心中有了决断,我便不再多言,只是你日后行事,需记得今日所言,一心为公,不藏私,不惜身。”

    沈致远肃然道:“是。”

    沈夫人听得此言,心神皆是一松,暗道:“父亲果然是老了,若是从前,哪里这样容易便能揭的过去。”

    “致远媳妇,你带着孩子们去后院你母亲处罢,她这几日老念叨着你们。”

    沈夫人忍着泪道:“是,儿媳不孝,让父亲、母亲跟着劳心伤神……”

    沈桐安摆摆手,“世上伤心无限事,没有这一桩也有那一桩,你去罢,益哥儿、谦哥儿给你们祖母问过安便回来,你们大哥只怕一会儿就到……”

    沈夫人有心想留下看一眼大儿子,但见沈桐安那双眼睛看过来,其中满含威压,心中不知怎么就莫名发慌,于是福了一福,便领着儿女退了下去。

    四人跟着仆妇转长廊入后院,不一时便到了老太爷老太太所居的二进院。

    门口立着的婆子远远瞧见影子便一叠声向内通报,“来了,来了,快请大太太、二太太过来罢。”

    大太太陈氏并二太太毛氏一齐迎了出来,远远地,陈氏便掏出小手巾儿擦眼泪,口中说道:“你瞧,这是怎么说呢,咱们自得了三弟回京的信儿,便日盼夜盼,数星星数月亮,原是算着从海州过来慢些走也不过十余日,谁想竟是等了月余,不过总算赶在年根儿前到了……”

    沈夫人脚下的步子慢了下,“大嫂、二嫂安好,这路上的事儿……不如我先拜见了母亲,再与你们细说。”

    二太太毛氏道:“正是这个理儿,老太太日念夜念,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沈夫人又要三个儿女向大伯母、二伯母见礼。

    毛氏见沈希微生得白白净净,粉妆玉琢惹人疼爱,便伸手接过自己抱在怀里,“哟,看着小小的人儿,这一上手还挺沉。”

    沈自谦笑道:“正要告诉二伯母小心呢。”

    “瞧你这孩子,有这样说自个儿的妹妹的么。”毛氏推开沈自谦,“不用你,我抱得动。你和老六快给老太太请了安去前院吧,这会儿你伯伯兄弟们也都要到了。”

    毛氏说完又叹道:“老天爷,这下咱们一家子可又团圆了。”

    待到进了屋中,拜见了嫡母苏老太太,又是省不了再诉一番离别后的伤情。

    苏老太太抹着眼泪,“我素来便说你是个好样的,这番若不是你跟着远儿去海州,他一个男人,虽说短不了吃穿用度,可饮食起卧再如何精心也比不上你亲自安排打理,只是苦了你……”

    沈夫人徐氏道:“老太太怎么说这话,妻子服侍丈夫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儿媳只觉得欢喜,哪里会苦。”

    苏老太太又拉着两个孙子哭上一阵,陈氏在一旁道:“好了我的老太太,您的眼睛都肿起来了,莫再哭了。”

    陈氏转向两个侄儿道:“你们也好生劝劝祖母,然后便过去你祖父那里罢。”

    苏老太太道:“他们爷们都在前面?那你们去罢,老头子难得愿意热闹,你们去陪着祖父乐呵,左右是回来了,我这里孝顺也不差这一时。”

    沈自陶和沈自谦便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告退出门。

    毛氏抱着沈希微近前,“老太太,您瞧瞧,我这儿还有个小小的玉人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