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 > 第2章 宣哥最近很郁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近,宣王显得很郁闷。他的确有很多想法,有很多烦恼。

    但是,宣王现在还是一个太子,还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皇帝(那时候还没有皇帝称谓,称王),他的干部档案中,在姓名一栏中填写的是姬静。

    虽然姬静是个官二代,但是他非常低调,他是个有想法的官二代,是官二代中的精英。

    想自己当初和周公、召公搞好关系,让他们在在厉王面前说好话,让自己当上了太子,本想大干一番事业,也让自己的名字在档案馆里有记载。

    不想那厉王太迷恋权位了,对他若即若离,凡是抛头露面、讨好卖乖的事全部不安排给他,还处外设防,全然不把自己当个亲儿子看待。

    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父子,只有永远的江山!只有永远的王位!

    好歹自己也是一个副部长级别的官员,何况还是你厉王名义上的儿子呢?唉……

    权力是个好东西,让人为所欲为。

    权力不是个好东西,让父当儿作敌人。

    更为恶劣的是厉王脾气太坏了,不高兴就骂娘,高兴了就收税,生气了就杀人,弄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战战兢兢。

    特别是厉王施行将山林湖泽、田园路水等黎民百姓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收归国有的政策,搞得全国人民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也让本已经稍有缓和的官民关系变得复杂和微妙起来,特别是王宫朝堂和贵族之间,已经矛盾重重。

    他这个政策,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总之是富人和穷人一起反对!

    厉王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君主一样,也过着“华床侧畔女人过,老夫夜夜嫩草春”的生活。

    厉王也是凡胎肉身,越到老年越固执,不仅不加强信访体制机制建设,畅通民意,疏导民情,反而命令卫巫加强中央特务和全国政法机构建设,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格杀勿论。茶馆酒肆,街头巷尾,人们只能喝茶聊天,猜拳唱歌,嫖妓行乐,而关于国事政事,大家心照不宣,讳莫如深,自然回避不谈。

    要不是周公、召公这两个叔父级的大虾,忠心耿耿、不遗余力地对文武百官左吓吓,右拍拍,紧急救场,对人民群众做出一幅情意绵绵、情真意切的架式,否则,我大周江山早就在他厉王手中“喀嚓”了。

    有时看着厉王老态龙钟,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样子,真的有点替我大周王朝捻把汗。

    宣王内心一股悲哀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再次想起先康王教化大行、重译献雉的业绩,先武王中原伐纣,霸业可成的超级大虾风范,以及丹书受戒、户牍置铭、万民景仰的和谐景象。

    宣王毕竟是个二十八郎当,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也是性情中人,每到煽情处,难免叫上几个朋友知己,要么去西街的酒馆里找醉,要么去南街的花坊里找累,麻痹自己受伤的心灵。或者就在家里排队照顾那些鲜艳欲滴、妖娆喘息,莺歌燕舞、梯次年龄的众多夫人,享受做集体丈夫的快乐,或者有时也烦恼!

    宣王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不仅是生活作风问题,也是社会道德问题,还是违法违纪行为。

    也许,相关部门会假装视而不见。

    但是在宣王他们那个年代,这点,后代人要多多理解。“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滞后了2400多年。否则,遇到严打,就是天王老子,也该被枪毙了。

    那个年代的政策就是那样的,宣哥的所作所为不仅不背道德人伦,况且也不构成嫖娼罪、重婚罪什么的。

    说到这里,还是要纪念一下老先人周公了,脑补一下,那个时候的法律政治规矩是这样的。

    西周初年,宣王的先人板板,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宗亲诸侯的不满,他们勾结殷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王重拳出击,平定叛乱,稳定了局势。

    但是也让周王朝堂产生了警觉性,决心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体制机制,用来巩固江山,管理朝野。这就是周公制礼的由来。

    为了稳定宗法等级秩序,周公平定内乱、出师东征后,决定教训一下,找了一个名义重新兴规矩,主持“制礼作乐”,史称周公制礼,决定建立一套系统详备的礼仪典章制度。

    这是周初进行的一次最重要的立法活动。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周部族固有的传统习惯法为基础,通过对夏殷之礼进行补充、厘定,确立西周社会的典章文物制度和礼仪道德规范。

    周礼集西周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之大成,所含内容极为丰富,调整对象非常广泛,大到国家政制法度,小至日常行为规则,涉及社会关系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成为国家与社会运行的大法。例如:

    如果要实行道德仁义的举措,没有程序和规矩也是不行的;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的交往,没有程序和规矩更加不行;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没有礼仪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没有礼貌礼仪就不真诚庄重。等等。

    尽管周礼的内容复杂和种类繁多,但始终贯穿一条“亲亲”、“尊尊”的基本原则。

    “亲亲”指家族内部必须“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要求每个人都从伦理亲情出发,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孝敬以父权家长、族长、宗主为首的尊长,做到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亲父为首”,以“孝”为核心,以男尊女卑关系为准则,旨在维护家庭、家族、宗族内部的宗理道德秩序。

    “尊尊”则指“名位不同,礼数亦异”,要求下级对上级,小宗对大宗,臣民对君长,卑贱者对尊贵者,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严格恪守等级秩序,严禁违法僭越。

    “尊尊君为首”,以“忠”为核心,以等级差别为准则,旨在维护君臣、贵贱、尊卑秩序。天子有天子的礼,诸侯有诸侯的礼,卿大夫有卿大夫的礼,士有士的礼,上下有别,等级森严,以防止贱不妨贵,下不犯上。

    这一原则反映了周礼的精神实质,奠定了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也是后世儒家孔子孟子、墨家庄子、法家韩非子的理论和现实根基,还是老子的根基,也是孙子的根基,以至到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都没有超越周礼的精神实质。想想都觉得是伟大的工程,不过还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要不理解,什么都是浮云,不要不适应,一切都会过去。

    现在的宣王,真的是在韬光养慧,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确实是在韬光养慧,绝不仅是放松自我约束,追求享乐,玩世不恭。

    目前识时务做法就是踏实做事,诚恳做人,等待时机。宣王长得天方地阔,双目有神,遇事不慌,面如止水,心如波涛,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潜龙在渊,他居然这样做了,他真的是不一般的人。

    不知是那位大虾食了人间烟火,说了这句不食人间烟火的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厉王,就是宣王固执己见、顽固不化、刚愎自用的老子,终于开始品尝自己暴政酿造的苦酒。

    好了,今天的散打评书就讲到这里了,下回子再接着讲,谢谢。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