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三国之孙亮的逆袭 > 第147章 马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营门前做了一个粗糙的手术后,孙亮离开了营门,随朱宣向营中大帐走去。

    在营帐里坐下,亲随奉上香茶。孙亮绕有兴趣地看着朱宣。

    “远布,想不到你还留在近卫营中。你祖父现贵为荆州牧,你怎么不到他麾下任职去。”孙亮笑道。

    “祖父蒙陛下信重,那是祖父的幸事。不瞒陛下,如今我也算是看清了,功名利禄还得靠自己双手取来的更为踏实,也更有意思。呵呵。”朱宣傻笑道。

    “听说你在近卫军中吃了不少苦,没少骂朕吧?”

    “哪能呢。陛下一视同仁,来去自由,是属下愚笨,常挨处罚。”朱宣笑道。

    孙亮点点头,道:“看来,你在近卫军中,变化很多。好好干,不要辜负来世走了这一遭。”

    “谨遵陛下之命。”朱宣站起拱手道。

    “算了,我今天来此,也是随意走走。我们都随意些。”孙亮摆摆手道。

    “是。不过,陛下,这战俘营该如何处置?”

    孙亮想了想,道:“看来你祖父、陆参谋长一时也忙不到这头上。这些战俘既不能放回魏国,但也不能这样白白养着。这样,你先做起来。

    你先找些人,对战俘进行登记分类,把里面的校尉与士卒分开,这样士卒无头,也闹不出什么大事来。之后你再把其中工匠、有一技之长者挑出来,先在营里做些事,以后由太守府安置到各处工坊中去;分类之后,你再派些人去,把那些降卒进行如近卫军般编伍,提拔些听话降卒任下级职位,平时搞些简单队列操练,也可视情况派人领着,到街上修缮战火毁坏的民宅,清理下街道下水道,做些修桥铺路的事情。他们现在没有兵械,也跑不出襄阳城去。”

    “陛下这法子好,这样白白养着确实是粮费食粮。”朱宣笑道。

    “活要给他们做,但待遇上也给他们提高些,好些人,以后都会吸纳到近卫军的。特别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如今天那个顾旦一类的,可以吸收到近卫军中来。这些人都是宝贝,要特别照顾。不能在这伤损了。一切都是人创建出来的,有人才有一切。”孙亮吩咐道。

    “呵呵,怪不得陛下特别关照伤卒,还亲拿给伤卒治伤。”洛珍笑道。

    “是啊。这些魏卒伤兵,你把他救了,就是重新给了他们一条命,还怕他们以后不与我们走在一起?”

    “陛下,只是我们军中医者较少,药物也比较缺。我们自己也有不少伤患!”朱宣为难道。

    “尽力吧。药品、医者优先自己伤员。隆卒伤员,多派些卫生兵去,伤患多,正好让他们多多练手。”

    “陛下,你刚不是说吴人魏人都里一样的汉人吗?”洛珍不满道,

    “一样的人,也是有里外亲疏之别的。”孙亮笑道,接着又对朱宣道:“伤病营十分重要,一是能治好伤患,二也能培养军中医者,特别的外科医者。你要多帮帮他们,把伤病营建好。”

    “是。”朱据拱手道。

    “都说女子心细,更适合照顾伤者。我会和朱将军、陆太守说说,让他们征募一些妇人来伤病营做护理人员,让他们照顾伤患饮食、一般的护理、营地洒扫、洗漱等事。她们来此,即为近卫军一员,你耍保护好她们,严禁军中士卒欺凌,但有犯者,重处。魏军中的医者,找到后全部送入伤病营。魏地有名称华佗,堪给一代国手。在魏营中有各色人才,千万不能错过。”

    “是。属下会安排好。”朱宣点点头,接着又笑道:“陛下说的是。这俘虏中魏军是有好些能力人。我昨天听巡营的近卫说,魏卒中有人还不服气,说如果我们慢上一两天来,江陵就被他们攻下来了。说是有种霹雳炮车,比我们轰天雷还要厉害。”

    “霹雳炮车?”

    “是啊,听说能吊动大石块,投掷出去,城墙都能被砸塌了。”

    “哦,这东西,可缴获了?”

    “不太清楚。不过听说还没安装好,就被我军火药弹炸毁了。那些魏卒也就不服气,吹吹牛,陛下不须在意。”朱宣淡淡道。

    “远布,你不要调以轻心。霹雳投车的威力,我早有耳闻,只是未见实物,应当是一种攻城的利器。”朱宣不清楚,作为玩熟了帝国时代的人不可能会不清楚投石车的威力。

    “哦,真的是好东西?”朱宣道。

    “是啊,可惜毁于战火。”孙亮叹息道。

    “哈哈,那陛下不用遗憾了。霹雳投车没有了,但修霹雳投车的人还在。”朱宣笑道。

    “是吗?”孙亮大喜道。

    “是啊。听说俘虏中有个叫马德衡的老者,就会修霹雳投车。这老者,听说还在北边朝廷任过职,我这两天,正想把他送到城守府去呢。”

    “马德衡?不会是马钧吧?”孙亮有些犹疑,沉吟了一会,道:“快,你让人把他带来。”

    见孙亮十分重视,朱宣立即使人到战俘营去,一会儿功夫,马德衡带了上来。

    马德衡是个清瘦的老者,约五十余岁,上前拱手给诸位行礼道:“魏囚马钧,见过诸位贵人?”

    “马钧,你不是马德衡吗?马德衡在哪里。”朱宣奇道,说着对那亲随怒道:“你怎么办事的,让你带马德衡,你把马钧带来做什么?”

    那老者清清嗓子,又道:“在下马钧,草字德衡。”

    一边正饮着茶水洛珍噗地一声,笑得把茶水喷了出来。朱宣有些恼羞,孙亮却大喜过望。

    “先生真是魏地马钧?可是那修建翻车、指南车的马钧?你不是在魏任官吗?”

    “贱名有劳贵人记挂了。”马钧拱手道。

    “哈哈哈。早闻先生大名,不曾想此处相见。快来人,给先生设座,上茶。”孙亮大喜道。

    有人上前,在孙亮右侧设了座席,马钧千恩万谢,惶恐地入席跪坐。

    “先生怎会流落于此?”孙亮问道。

    “钧本在朝中备职给事中,屡受同僚排挤,不久后丢了官职。后又有友人荐于大将军曹爽,但不为大将军所喜。好在将军府结识了征南将军公子王浑。后托庇于征南将军公子王浑门下。前些时间随大军南下,江陵城下遭挫后,老夫随溃兵逃至当阳,后被擒获至此。”

    “先生今后可有何打算?”

    “马某早年想凭着一手技艺,获得朝廷赏识,谋得一官半职,但始终不为士大夫所容,半生蹉跎。如今更沦阶下之囚。若蒙贵人爱怜,得脱大难,马某将回乡归隐田园。”马钧心灰意懒地道。

    “哦,先生家中还有何人?”

    “不敢劳贵人动问,马某是雍州扶风人士,现于家中还有个老妻与三个儿女。马某早年醉心官场,对家中也失了照料。今想起来,不免唏嘘。”马钧叹息道。

    “我看这样,如今兵慌马乱,扶风也屡遭战火波及。先生不如留在东吴。本人下面有些产业,更有好些学校,正四处邀请名师大匠前来教导学生技术,学校中更设有研究院,专一研制些利国利民之技。先生不如就到学校就职。我派人前往先生家乡,如果可能,就把先生家人接来东吴。等世事太平之后,再遣人送先生回乡。”孙亮道。

    “多谢贵人。只是贵人所说的学校旦?”

    “马先生可能不知,如今我东吴建业城兴办了小学、中学、大学。百姓儿女年满8岁者,必须送往小学,待年稍长,即依次送入中学`大学就学。学生除了识字算术外,最为重要的?Y是要学习各种百工百业之技。”

    “贵人建有学校,竟传授百工技艺?吾等之技,怎能登大雅之堂?”马钧惊讶道。

    “百工技艺之学,关乎国计民生,如何不能登大雅之堂。我所设学校,与儒者所设学院不同,以授民谋生技艺为主。民众习之,小则可以谋生,大则可以报国。不是很好吗?”

    “贵人气度之宏,世所未有。马某愿听从贵人安排。马某叩谢贵人大恩!”马钧离席,叩拜道。

    孙亮离席,亲自扶起,嘉许道:“先生大才,不自秘其术,必流名千古。”

    见孙亮如此重视马钧,洛珍心头不由一动,道:“公子,不如这位老先生就由我来安排吧。我们学校也缺老师呢。”

    “咦,你们不是女子学校吗?”孙亮奇道。

    “学生是女子,老师可没说一定得女子啊。”

    “呵呵,再说吧。不过,马先生曾制绫机,你让他到你们织坊去看看,定让你们收获颇丰。”孙亮笑道。

    “哦,贵人竟也听说过绫机?”马钧奇道。

    “曾有听闻。先生大才啊,制出绫机这等利民利国之物,可惜却不为曹魏所重视。如得先生肯许,我当将先生之技,推行天下,惠及万民。”

    “此乃马某毕生宏愿。钧谢贵人厚恩。”马钧再次拜倒,激动道。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