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贫家女的逆袭 > 第七十三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娥觉得赵恒有时比较渣,有时有特别好,比如这个时候刘娥就被他感动到了。

    刘娥说:“陛下,您还记得在发生李顺起义军时,您说过的话吗?”

    赵恒点点头:“朕也想改革天下田产制度,可是朕刚登基无法与老旧势力对抗啊。”

    刘娥建议:“陛下,现在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有大量饥民,陛下不采取措施的话,容易引起民变,陛下可以一方面免除他们的田租,一方面拿粟米赈灾。”

    赵恒叹息一声:“现在只能这样干了,治标不治本啊。”

    刘娥说:“陛下雄韬伟略,肯定会为百姓谋福祉。”

    赵恒在第二日的朝会上让度支郎裴庄等人去江苏、浙江发粮赈灾并免除饥民田租。赵恒还下诏令对于这两地饥民进城捕鱼不要阻拦。

    咸平二年(999)四月,

    河东转运使宋搏上奏:“陛下,大通监冶采的铁矿石大量盈积,足以供应各州军几十年的冶炼需求。不不要采矿了。”

    赵恒听后下诏暂罢大通监冶采铁矿的工役,以缓民力。

    这年的春天,宋朝大旱,赵恒下诏征求良策。

    耿望、朱台符上奏:“陛下,希望朝廷重视农业,任用人员要谨慎,要经常考查各级官员,减轻赋税,节省开支。慎用刑罚。请陛下在京西襄州、汝州营田。”

    赵光义说:“命耿望为京西转运使与副使;朱台符并兼本路制置营田事。修襄阳县淳河及宜城县蛮河水利。”

    襄阳境内有淳河,之前曾筑堤截河水入官渠,灌溉民田三千顷,宜城境内有蛮河,可灌田七百顷,另旧有屯田三百余顷。

    耿望主持在旧地兼括荒田,置上、中、下三个营田务,征发五百名民夫修筑堤堰。另调集邻州兵员,每务安置二百名,再从荆湖买牛七百头分发各务用以耕垦。

    当年,襄州境内营田种稻三百余顷。汝州旧有营田务,后废。至此,又重新设置,命京朝官专掌之。募民二百余户,自备耕牛,垦田六百顷,疏导汝水浇灌,一年后收粮二万三干石。

    营田属于宋朝国家的田,赵恒还是比较重视的。

    七月,宰相张齐贤上书:“陛下,外任官比较辛苦,俸禄也低,朝廷应该给予补助。”

    赵恒说:“那就给外任官职田(职田即用作官员在职补贴的官田),以官田及远年逃田充,并免税;田上佃户则以客户充,官府与佃户各得收获之半。职田面积以官员差遣为别,如:两京、大蕃府四十顷,次蕃镇三十五顷,防御、团练州三十顷,中上刺史州二十顷,上州及军、监十五顷,边远小州、上县十顷,中县八顷,下县七顷,转运使、副使十顷,兵马都监、监押、寨主、厘务官、录事参军、判司等,比通判、幕职之数而均给之。”

    张齐贤领了诏令下去执行了。

    张齐贤也是好意可是实际上,各地职田数多与规定数额不符,贪官污吏非法多占,并采取重租、折变等手段勒索佃户。

    太宗曾命吕文仲为翰林侍读,值宿禁中,以备顾问,但名秩未崇。

    七月,赵恒正式设置翰林侍读学士,以兵部侍郎杨徽之、户部侍郎夏侯峤、工部郎中吕文仲担任;又置翰林侍讲学士,以国子祭酒邢呙担任。二者负责为皇帝进读史书,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班秩次翰林学士,禄赐如之。其后,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不带学士;或为侍讲学士;或为侍读、侍讲,不加别名。元丰改制,废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官,其官阶低而资历浅者称说书。

    这时后宫传来消息说是太子赵?死了,赵恒大吃一惊,连忙让太医去给赵?检查。

    太医擦擦汗对赵恒回禀:“陛下,下臣查不出来原因,太子是突发疾病去的。”

    赵恒气死了:“朕好好的儿子怎么可能去呢?荒唐,荒唐,都是废物!”

    突然内侍又来禀告:“陛下,皇后听闻太子去了,突然早产生下一个皇子。”

    赵恒又连忙去看郭皇后,听着皇子微弱的哭声,赵恒心如刀割:“朕的皇儿啊,叫赵?,希望你有福气吧。太医你可要好好照顾皇子,否则朕要了你的脑袋!”

    赵恒说完又去看了郭皇后,没想到郭皇后在睡梦中都是流着泪水。

    赵恒哭着说:“上天啊,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让我的皇儿英年早逝?”

    赵恒看过皇后之后就下令埋了太子赵?,等他为悼献太子。

    把太子的身后事办好,赵恒又去看了郭皇后。

    此时郭皇后非常憔悴,她看见赵恒说:“陛下,臣妾对不起您,不但没把?儿照顾好,?儿又早产,我不是一位好母亲啊。我的?儿啊,已经十岁了,他是那么的聪慧懂事,怎么会突然去了呢?臣妾到现在都感觉像一场梦一样,梦醒来?儿还能站在我面前喊我阿娘。”

    郭皇后泣不成声,赵恒也是默默垂泪,过了一会,赵恒说:“你现在要保重身体,照顾好我们的?儿。”

    想到另外一个儿子,郭皇后强忍悲痛,慢慢的睡了过去。

    皇后睡着后,赵恒兴起了信佛的念头。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置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专门负责翻译佛经并加以润色。咸平二年(999)七月,真宗手书《圣教序》赐传法院。另著有《释氏论》,认为佛教的典籍思想与孔孟等学说形异而神同,都是基于劝善戒恶。

    本年八月,命司封郎中、知制诰朱昂为传法院译经润文官。盐铁使陈恕以太费国家财用为由,力请罢散传法院,遭到真宗拒绝。赵恒已经把佛经当做了心灵寄托,他希望佛祖能保佑他的孩儿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