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历史正能量 > 穿越红楼第149章 攻略西南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天的时间,贾琮率领的这支骑军就赶了差不多一百二十里的路。距离那些土司叛军驻扎的镇原城也就八九十里路了。当天晚上,他们在一处靠近河边的地方扎营,同时派出了斥候四周警戒。

    这时候,镇原的土司叛军想必应该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到来。

    帐篷里,贾琮舒服的躺在褥子上。毕竟是两万人马的统帅,条件再简陋,扎营住宿的帐篷还是比较好的。他的亲卫专门给他在帐篷里烧了艾草驱蚊虫,此外还给他睡觉的地方铺上了干燥的干草,然后再铺上了两层的褥子,如此躺上去非常松软舒服。

    此时,农历九月份。若是放在北方这时候已经很冷了,但在这西南气温却是有二十来度,甚至还有蚊子。

    这样的季节当然是比较适合打仗的,唯一的顾虑就是怕突然来一场大雨,阻碍行军。因此,贾琮就早早的向系统购买了天气预报。未来七天内就只有大后天有下雨。所以,这次的歼灭战最好在两天内完成。不然拖到大后天下雨,就不利于他们这边的骑军行动了。

    躺在帐篷里,贾琮在脑海中显现出此时土司叛军的活动示意图。

    只见实时显示的地图上,有一大团的红点。还有一团蓝点。红点代表的就是叛军,蓝点代表的就是己方的军队。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红点大部分都在镇原城里,不过却也是有一撮红点此时在城外。距离镇原城足有十几里远,按照地图显示,是在一处山坡上,人数有三万多人。率领这支人马的叛军主将是董凌,资料上显示是董保这位新任董家家主的亲弟弟。

    毫无疑问,对方在山坡上埋伏的这三万人马是一支精锐,而且很大可能就是等在那里打算伏击他们的。或者可能是在行军途中,因为晚上了,暂时在那处山坡扎营。

    不管如何,贾琮都有理由重视对方主动派出来的人马。

    贾琮另外在看了看冯唐那边的情况,地图上显示,他率领的人马已经距离墨江那边只有两百多里地了。明天赶一赶的后,说不定下午就能达到预定地点。

    对此,贾琮也是相当满意。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一起来,贾琮第一时间就是去看那实时地图。果然,董凌率领的那支叛军开始动了。行进的方向就是他们这边。

    贾琮见此心中不由一声冷笑,对方派出这三万人马明显就是想搞伏击。若是没有系统没有实时地图的话,他们这边不熟悉周围地理环境还真可能会被伏击。但现在嘛,只能哼哼了。

    贾琮打算反过来去突袭他们。

    吃完早饭后,贾琮便下令队伍出发。两万人马再次浩浩荡荡的向着镇原城前进。

    差不多两个时辰后,快到中午十一点钟了。贾琮便下令停止前进。

    此时队伍距离董凌叛军不过五里地。

    对方在差不多一个时辰前,便埋伏在了距关岭两侧。这距关岭是一座被废弃的关隘。地势算不上特别险要,但用来打伏击却是足够了。两边的山崖不高不低差不多五十米。刚好可以他们埋伏。

    到时候贾琮这边的人马一到,连忙箭矢石头木桩纷纷落下,肯定死伤惨重。

    贾琮现在明知道他们在距关岭有埋伏,当然不会傻得过去。但也不可能停滞不前或者撤退。而是改变了行军线路。从距关岭的一侧侧后方的绕过去。

    贾琮这边突然改变行军路线,第一时间就被董凌这边发现了。但董凌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大声咒骂了一声,然后下令全军追击。

    这些土司叛军在昆城早就埋下了不少的耳目,这几天昆城发生的一切他们都知道的非常清楚。

    因此,镇南军这边还没行动,他们就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计策。伏击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计划。他们做为当地土着对本地的山川地理非常的熟悉。不利用自己的地利优势那才叫奇怪了。

    原本以为,对方这次埋头冒进的两万官军会很快中计钻入他们的伏击圈。但偏偏距离不过五六里远的时候,对方突然改变了行军路线。

    “对方是不是察觉到我们这边有埋伏了?”董凌询问身边的人。

    其中一人点头道“应该是的。不然说不通。这附近也就距关岭这边的道路好走一些。是通往镇原的必经之路。他若是绕路的话,道路不好不说,还得至少多走几十里地。”

    其他人也是纷纷赞同这个观点。

    董凌恨声道“对嘴的鸭子总不能让他们飞了。若是他们撤退的话,我们毕竟人手不多还有顾虑。但现在他们就这两万人打头。而我们这边三万人。若是让他们溜走了,回去后肯定遭人耻笑。走!我们马上率领人马追击。伏击不行,我们就光明正大的去追杀他们。让那些汉狗知道我们的厉害。”

    董凌自信满满的这番话,听得一众属下都是热血。

    三万叛军精锐当即便从距关岭上下来,朝着两万官军追杀而去。

    与此同时,贾琮率领两万禁军朝着一处龙头岭的地方快速进发。

    龙头岭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到百米高的小山坡,中间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古道通往山岭的另一边,两边都是密林。

    贾琮就带着两万人马来到了这里。两边的山坡密林埋伏下两万人马绰绰有余。

    贾琮亲自率了一万人马埋伏在一边山坡,禁军副将沈兴平率领其余一万埋伏在另外一边。

    贾琮已经跟他约定好,只等后面的叛军追来,两边就一起发动攻击。等叛军出现溃败迹象后,两边一起合围出击。

    董凌做为董保的亲弟弟算不上什么有领军才能。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朝廷这两万人马会反过来伏击他们。

    他率领三万人马急忙忙的追到龙头岭的时候,压根儿也没想过对方居然有胆子打他们埋伏。

    首先一点就是这龙头岭便不是很适合打伏击战,因为两边都是密林,在适合隐藏的同时,却也不适合发动攻击,有密林阻挡。

    其次就是贾琮这边率领的都是骑兵,这就更加不合适带着马匹一起入林了。反正在董凌等人心里,换了是他们的话,是肯定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贾琮等人对这一带的山川地理根本就不熟悉,逢林莫入是最基本的常识。何况他们也就两万人马,换了他们,绝对没胆子反过来打他们这边人数占优的叛军伏击。

    所以,在董凌这边想当然的想法下,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警戒心。即便到了龙头岭这边,董凌也没有先一步的派出斥候进树林侦查。

    于是,他们的悲剧从他们到达龙头岭这边就注定了。

    树林中,贾琮站在一块大石之上,弯弓搭箭,身旁是慕岩等一众亲卫。他们也是人人弯弓搭箭。

    等到董凌抵达,贾琮便用从系统购买的实时地图放大锁定了他。体内运转九阳内力,手心合一,箭矢如闪电般朝着对方军阵中正骑马而行的董凌射去。

    董凌的武力值也就七十几,虽说在普通人当中也勉强算得上是高手了,但在武将当中和武者当中,最多也就是中流水平。他的警觉性也不是很高,等到贾琮这边朝他射来一箭的时候,他才有所感应,只是等他刚有躲避的动作,这支箭矢就已经从他的脖子中穿透而过,飙起一抹嫣红的鲜血。

    董凌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便坠落马下。与此同时,他身边披甲披挂的叛军将领也都是纷纷中间到底。两边的树林飞射出无数的箭矢。这支三万人的叛军精锐顿时陷入一片的混乱和恐慌当中。

    贾琮连着射出了十几箭,每一箭都有斩获。这一幕看得他周围众人都是叹服不已。尤其是慕岩这些比较亲近的亲卫,他们可是知道贾琮平日在家中可是没有怎么练习过射箭的。但此时在实战中,贾琮的箭术却是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和震撼。

    叛军中的将领都是贾琮这边重点照顾的对象,而他们的标志也很明显,都是披甲戴盔的,而且也都骑着马。相比较其他普通叛兵,他们就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道路两边的树林里不断的有箭矢射出,夺去叛军一条条的鲜活生命。居高临下,双面夹击,即便有一些树木遮挡,但杀伤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只是几轮的射击,这些所谓的叛军精锐就完全崩溃了。尤其在董凌等一众将领被悉数射杀之后,更是没有人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倒也有一些悍勇之人试图组织反击,带着一群人杀向密林,但没等道树林边就被如雨般的箭矢射成了马蜂窝。

    也有射箭的叛兵朝着两旁密林射箭反击。但有树木遮挡,这些射进去的箭矢实在没有多少杀伤力。何况,这些射箭的叛兵也是两边官军重点照顾对象。

    除了个别倒霉的官兵,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被对方的箭矢射中和射伤。

    如此这般也就十几分钟的功夫,除了一些比较幸运的叛兵逃走之外。绝大多数还活着的叛兵,都是纷纷跪在地上大声求饶。

    这一战对贾琮这边来说实在是很轻松,就像是打猎一般将这伙叛军精锐直接杀得屁滚尿流了。更主要的是自己这边基本上没有多少死伤。

    以至于,贾琮大声下令从密林里出来,接纳俘虏打扫战场的时候,大家都有些不敢相信就这么轻松的取得了胜利。

    对此,贾琮没有多少意外。主要是这些土司叛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实在太薄弱了。

    这群所谓的三万精锐,其中也就几百人是一些当地的好勇斗狠之辈,是真正杀人不手软的。其余的大多是土司里的佃户农家子弟出身。顶多也就身强力壮一些。出来打仗,他们这些农家子弟也不会收获多少的好处。顶多就是吃饱饭,上面高兴了赏赐那么一点银钱。但肯定不会很多。

    所以,这些人不可能真心实意的给土司卖命。

    而反观贾琮这边,这次他率领的两万骑军都是训练有素,作战意志非常坚强的禁军。另外,他们个个都很善射。能进入禁军,骑术和射术都是必备素质。

    另外一个禁军这边比起这些土司叛军的装备好上了太多。禁军这边虽说没有人人穿盔甲,但基本上每人都有一副胸甲。此外还有非常锋利的战刀弓箭以及足够的箭矢。尽管都是制式武器,但却是他们禁军的制式武器,称得上优良。

    因此,这两边埋伏,这两万副弓箭齐齐发射,这些土司叛军不崩溃才叫怪了。

    最后,打扫完战场,稍稍清点了一下。己方这边没有一个战死的,只有十几个人受了轻伤。

    而叛军那边至少死了五千多人,逃了有几百人。受伤的不计其数,大部分都受了伤。其中不少都是重伤。勉强幸运的没受伤的大概也就两三千人。

    也就是说,他们这边俘虏了差不多两万五的叛军。这人数还真不少。

    贾琮当即下令,给对方重伤的人一个痛快,轻伤的自己能走的才带上,或者由对方那些腿脚还利索的俘虏帮忙一起带上。

    这么多俘虏贾琮不可能分兵出去将他们送往昆城。而是带着他们前往最近的一座县城。

    这个县城距离镇原城也就五十多里地,县城人口也就一万多人。真正意义上的小县城。

    因此,对于突然到来的大军,这座小县城可是吓得不轻。尤其是守土有责的县令。

    好在,贾琮这边说明了来意,便没有入城的意思。这个县令才放下心来。并且表示他们县城会积极配合。

    当先,他们就组织了一队人马,挑着鸡鸭牛羊来劳军。

    贾琮带着这些俘虏过来,就是想在这里临时安置他们。让这个小县城的县令配合他们在城外建立一个俘虏营。而贾琮这边也留下了两千人驻扎看守。

    有两千禁军看守,贾琮是非常放心的。不过,安全起见,贾琮还是从禁军里选了一位武力值有72,智力值有82的千总。有这样勉强也算得上是智勇双全的千总主持,这战俘营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