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奉天为皇 > 第二百六十章 宋徽宗的底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是自赵陛下御驾亲征,率领大军东征西讨之后。

    关于陛下生死的流言也被传的到处宣扬。

    赵楷以及那帮心思不用在正处的皇族成员却在想着为宋徽宗的复位提供支持。

    事到如今,那些流言蜚语也不知道从何而起。

    那是那个谣言却是非常符合皇族跟朝廷贪官污吏的核心利益。

    宋徽宗在垂拱殿给群臣议事,散朝之后又回到了赵烁下榻的文德殿。

    这家伙直接不把自己当外人,竟然僭越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他罢免李彦回,将李光踢出局。

    就连高俅听到宋徽宗的召见之后,也躺在家里面称病不上朝。

    宋徽宗派人去找,高俅每次都咳嗽的跟一个老年痴呆的患者一样。

    为此宋徽宗也没想急于找他的麻烦。

    最忐忑不安的当属于九皇妹赵构了。

    赵构这段时间也是躲在自己的王府之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不管是谁来拜见,他都一概让人吃闭门羹。

    再加上他听说秦桧也被宋徽宗革职查办了。

    甚至已经卸掉了刑部尚书一职。

    九皇妹的内心就更加忐忑了。

    王楚西就更惨了。

    他作为历史上宋钦宗的亲娘舅,此时被宋徽宗视为大敌。

    再加上王楚西又给赵烁招徕生意,贩卖口红。

    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也给赵烁鼓足了很饱的腰包。

    所以,王楚西被宋徽宗给整治的差点被点了天灯。

    如此大的变故,已经令朝廷中那些偏向于赵烁的官员们措手不及。

    可是随着潞州城的那一份军情简报送达之后。

    巨大的翻转发生了。

    潞州城的传令兵自进入汴梁城那一刻,“潞州大捷”这四个字就开始不胫而走。

    接着整个人汴梁城内开始了传唱。

    “潞州大捷!当今陛下御驾亲征大败金国大元帅粘罕,潼关以北,我朝大军斩首六万!!”

    潞州城那边的传令兵是八百里加急过来的。

    他的声音极为亢奋,也极为嘹亮。

    事实上他一路走来,每经过一座城池都会如此声嘶力竭地传递情报。

    希望将大捷的喜悦传递给后方的每一个人。

    此时汴梁城内,那些昨天还传唱陛下驾崩的人此刻听到潞州城大捷的军报之后,神色更加诧异。

    纷纷摆出了黑人问号脸,皱眉揣测:“他在说啥?你们谁听出那个军爷说啥!”

    “他说陛下御驾亲征,斩首金军六万。”

    “他说陛下统帅的大军大败金军,金国南征的大元帅粘罕兵败逃亡!”

    “他说潞州城守军正在追逐粘罕!”

    “潞州大捷,潼关大捷……”

    传令兵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沙哑。

    汴梁城!

    这座刚刚经历了政变的城池,人们还在遵守秩序,百姓们也在正常生活。

    人们只是在心中真诚的缅怀一下那位陛下。

    并且他们觉得赵烁是他们这辈子遇到的最圣明的陛下。

    几天前,流言四起。

    所有人都觉得大宋失去了那位皇帝,是整个天下的悲哀。

    这一次,捷报又传来。

    一下又让很多困惑跟伤感的老百姓活过来了。

    他们兴奋的涌上街头。

    汴梁城的街道逐渐热闹了起来。

    百姓们是可爱的,也是无辜的。

    历代皇帝搞什么愚民。

    但是赵烁不这样搞。

    那对待百姓纯粹拿着一颗真心。

    不管怎么说,没有人比赵烁更了解现在的情况。

    他跟粘罕的对决,可以说是大宋朝跟大金国之间赌上国运的一战了!

    此刻,李彦回辗转反侧。

    他已经被迫搬离了他的宰辅府。

    回到了汴梁城北的偏僻小院生活。

    没有了官职。

    他的门生还是遍布天下。

    原本他是可以轻而易举的经商暴富。

    但是李彦回没有那样做。

    他拿起自己的笔墨,开始重操旧业。

    只不过这一次他要写一本帝王传记。

    主人公就是他遇到的赵烁。

    要说李彦回是促成大宋碾压金军的重要胜负手。

    李彦回虽说没有出现在前线,可是他从前年冬天粘罕率军围攻汴梁城的时候开始,就一门心思的为朝廷的大军筹措粮草跟军饷,再加上还要处理金陵城那边业务,帮助赵烁打理新的政治变革,可以说整整两年李彦回消瘦了很多。

    他每天都在计算这天文数字般的军饷。

    以及还要精心策划每一次给前线输送的物资跟军饷都能准确无误的送到前线。

    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同泰山一般,挤压着这一位即将年过半百的宰辅大人。

    此刻,李彦会听到街道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军情简报。

    身形猛的一颤,紧接着眼眶就不由自主的红润了起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潞州大捷?!

    李彦回嘴角呢喃。

    双手激动的放下笔墨,推开简陋的房门走了出去。

    此刻他的心情,何等的澎湃?

    他突然觉得自己现在无官一身轻,更能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百姓听到朝廷大捷时的真情夕月。

    李彦回走了,新的内阁宰辅已经走马上任。

    他就是号称帝师的孔仲谋。

    孔仲谋跟前宰相唐告,就是汴梁城内的两个和谈的代表。

    他们两个一直就主张大宋应该跟金国和平谈判。

    花钱买平安。

    唐告是赵烁上台之后直接雪藏的。

    基本上将其扫出了权力范围。

    但是这个孔仲谋,他还一直跟秋后的蚂蚱一样疯狂的蹦?。

    但是赵烁对他不闻不问,也意味着冷落了。

    如今孔仲谋蜷缩在家,大门不出,一心只喝养生茶。

    这次让总算是等到宋徽宗掌权了。

    作为昔日徽宗欣赏的重臣,现在孔仲谋上位也就理所当然了。

    孔仲谋兴高采烈的搬到了朝廷的宰相府。

    还打算睡一个安稳觉,却接到了潞州城捷报的军情。

    听到这个消息,孔仲谋突然神色一怔:“捷……捷报?我大宋还有捷报???”

    大师当他听清楚捷报的内容之后。

    整个人就再也淡定不了了。

    下一刻孔仲谋连夜离开相府,带着那份手抄版本的捷报脚步慌乱的赶去文德殿。

    “陛下!陛下!”

    “大事不好了陛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