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汉末之殇 > 第三十一章 三公之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史子眇居住的小院客厅里,坐在主位上的刘辩看着董卓,没有直接回答董卓的话,而是先和颜悦色问道:

    “董爱卿,不得圣旨私自带兵进入京畿之地,该当何罪?”

    董卓抬头看着刘辩,心中咯噔一下,怎么没有想到呢?这刘辩还是有可能会杀了自己的,因为自己是何进党羽,刘辩肯定忌惮。不过听他的语气不像要对自己不利呀?

    又一脸埋怨的看了看李儒,眼神中分明是再说:明知道我们身为何进党羽,刘辩很可能会因此杀了我们,为什么不说。是你没有想到呢?还是想到了没有说呢?

    见李儒满脸无辜,董卓以为李儒也没有想到,就没有在意,反正听口气刘辩应该不会杀自己。

    董卓没有时间多想,刘辩问他的时候,他只是看了一眼李儒,直接道:

    “回陛下,臣是奉圣旨而来,目的是协助大将军诛杀宦官。”

    “胡说八道,董卓你是奉圣旨而来,朕怎么不知道,难道这圣旨除了朕还有人可以下吗?”

    刘辩一听,立马变脸厉声道。

    董卓却不紧不慢的拿出圣旨,双手举过头顶。

    “陛下,请过目,这是大将军派人送给微臣的圣旨,若没有旨意微臣怎么敢擅自带兵离开驻地呢?”

    林德接过董卓手里的圣旨,拿给刘辩过目,刘辩随便看了一眼见这封“圣旨”上边加盖的是“皇帝信玺”而不是“传国玉玺”圣旨是真的,不过是大将军何进用“天子六玺”中的“皇帝信玺”所出。

    天子有六玺:皇帝行玺——凡封命(诸侯王及官员)用之;皇帝之玺——凡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

    还有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在刘辩手中。而其他的“天子六玺”由符宝郎掌管。符宝郎一般都是皇帝亲信宦官。汉灵帝死后,符宝郎就不知所踪,“天子六玺”就由何进认命的“符宝郎”掌管。所以何进是可以通过何太后下圣旨的。

    刘辩看到圣旨是真的,语气就缓和下来,把圣旨放下,对着董卓道:

    “董爱卿既然是奉圣旨而来,此事暂且不提,朕现在只问董爱卿一个问题,不知董爱卿是忠于朕呢?还是……”

    后边的刘辩没有说出来,而是一直打量着董卓。

    董卓听到刘辩高深莫测的问话,看到刘辩镇定自若、颇有威严,越发捉摸不透。知道李儒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何进很可能就是被刘辩命十常侍所杀,如今必须于何进撇清关系,保住自己才是关键,于是恭敬的道:

    “臣只忠于大汉,只忠于天子。臣到此是因为有圣旨,并不是因为大将军何进,如果没有圣旨,就是大将军亲至,臣也不敢带兵来此。”

    听到董卓的回答,刘辩疑惑更深了,这董卓不是他一直认为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样子呀?怎么回事,难道历史上的董卓真的是一个一直忠于大汉的人?为了解开疑问,刘辩沉声道:

    “董爱卿,不知对于大将军的死,你是怎么看的?”

    听到刘辩竟然问自己何进的事儿,董卓更加肯定何进就是被刘辩所杀,心中吃惊,看了一眼刘辩,想从刘辩身上看出点什么,没想到刘辩还是那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只得道:

    “陛下能在不知不觉中联合十常侍除掉权臣何进,真是大快人心啊!想那何进权倾朝野,目无君上真是死有余辜。臣在此恭喜陛下,就要稳定天下局势,大汉中兴有望啊!”

    刘辩惊讶莫名,这是怎么回事,董卓怎么会认为何进是我联合十常侍除掉的呢?后世的自己虽然想过这个问题,但那是自己通过很多的历史知识,加上两千年的见识,而猜测的。董卓怎么会想到这上面呢?哦!是他。

    刘辩看向了李儒,李儒拱手行礼,眼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刘辩现在想的是,李儒是通过什么事情,认定这件事是自己所为。开口问道:

    “李儒,你是通过什么认定大将军的死和朕有关呢?”

    李儒起身行礼,满脸自信的道:

    “陛下微臣是通过两件事认定何进的死和陛下有关。”

    “李文优,不必多礼,请讲。”

    “是陛下,第一就是:何进死后,他的党羽就攻打皇宫,扬言杀尽宦官,甚至放火焚烧青琐门,却被人阻止了。第二就是:具张常侍所言,陛下几天前就打算来文陵祭拜先帝,祭祀先帝这是大事,然而雒阳没有传出任何消息,陛下又不带相关仪仗,祭祀物品,显然是陛下自己临时决定的,没有通知任何人。如果陛下不知道何进就要被杀,为什么要几天前就准备来文陵祭拜先帝呢?其实还有几点小事也可以看出来,不过这两件事足够了。”

    刘辩明白了,原来是自己认为自己知道历史上将要发生的事,想要规避麻烦的举动,已经让李儒看出了端倪。同时心中惊讶,既然李儒都可以看出来,那雒阳能人无数,能看出来的应该还有不少。刘辩知道只通过阻止袁术等人攻打皇宫,李儒是不可能认定此事的,他是通过张让所说的自己几天前就打算来文陵再加上阻止袁术这件事才看出来的。现在知道自己几天前就打算来文陵的人没有几个,不过事后应该有很多人可以看出来。至于其他几件事,刘辩也大概知道一些,最重用的一点就是自己如今的变化。

    怪不得董卓今日表现的如此恭顺,原来是想尽快和何进划清界限,防止以后找他麻烦呀!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事情就好办了。刘辩也不想多讨论这件事,既然你们认为是我干的,就这样认为好了。

    “董爱卿,既然你是忠于大汉,忠于朕的,朕的命令,想来是一定会遵从了?”

    “自然如此,陛下尽管吩咐。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董爱卿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待此事完成,朕必有封赏,就是三公之位也不在话下。还有李儒,果然智谋出众。事后,朕不会吝啬,还望文优多帮董爱卿出谋划策。”

    董卓和李儒赶紧起身谢恩,心中激动,董卓面带感激的看着李儒,见李儒也是满脸激动。暗道:李儒果然猜中了,刘辩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我们这时候投靠,无疑是雪中送炭,让刘辩更加感激,三公之位呀!以我的出身,以前想都不敢想。就是这次来雒阳帮助何进诛杀十常侍,以此功劳,能得个九卿之位,已经是极限了。三公,看来自己终于可以摘掉“粗鄙莽夫”这个帽子了,以后俺也是士族中人了。看谁还敢看不起我,想大笑,又觉得刘辩在,有点不合时宜,就此打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