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权丞 > 111.第二四章:一饭是重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李现像以往每一天一样,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但今天不同的是,他还有记忆:竭力回忆昨天那碗肉臊米粉热腾腾的香味,滑过齿缝舌尖美妙的弹性,葱花洒在肉汤中激发出来的鲜香味道。就像昨晚发生过许多次的一样,口水又不受控制地分泌出来。

    李现默默告诉自己,作为辛苦人生的最大享受,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滋味。

    堂客怕扰他睡觉,一早带儿女们找野菜去了。但太阳都升高了,还没有回来煮菜粥。

    如果是平时在家里,李现天刚刚亮就起身做活,饿极才回来喝一口稀菜豆粥,哪里容得女人小儿这等偷懒?但彻底清醒之后,他很快想起来,这是在江边校场。昨天被分在铁匠组,排队吃饭前队长就吩咐了,今天寻常青壮要登记名姓,将来好划分耕作地方,铁匠们不必忙,大可多睡一会儿,等听见招唤再集合——若今日顾不上叫他们,就当放假歇着。

    心里盘算着,这点时间,到底是去挖田鼠窝寻些粮食,还是割些草来晾干好明日煮饭,一想到这许多人聚集,多半空跑,又忍不住想叹气。蜷起身子,他再次闭眼,不看这个树枝和芭蕉叶临时搭的窝棚,假装今天还能吃顿好的。

    忽听外头笑嚷声,是大舅子曹美田熟悉的声音:“阿现,你堂客让我喊你去盛粥!”

    吃食的召唤让李现噌一下跳起,匆忙用手指叉一下,胡乱扎起发髻,李现赶紧猫腰出来,激动问大舅哥道:“甚么粥?”

    曹美田匆匆点手让他跟上,大步走向人群聚集的地方,气喘吁吁道:“你小子好命!方才道爷散了操回来,命人喊,识字的、铁匠、砖瓦匠和种田好手这几组人,今儿起供应一日两餐,直到派好做事的地方。”

    幸福来得太突然,李现愣了一会儿,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耳朵听到的消息,脸上登时浮起无意识的笑容,脚下步伐顿时有劲了许多,不忘问道:“幸亏记得带瓦盆出门!今天没得事做,躺着就不容易饿。待会儿盛粥回来,我只喝一半,让堂客也尝尝粮食味儿。”

    听妹夫心疼自家妹子,曹美田枯瘦的脸上也浮出笑容,道:“他们早排队领粥去了,只管吃你的!所有人都有口热粥,只我们这几组格外不同些,听说管饱!”

    说道这里,他语气不由自主压低了些,手艺人的自豪中,透出些神秘。

    李现真的呆住了:“天爷!莫不是哄你的?……哪里来这么多粮草,供这许多张嘴吃喝?”

    曹美田不屑道:“今天你睡懒觉,自然看不见!我亲耳听见,就在船头上,那领头的小书生交代,直接把唐千户家的粮仓开了,大袋子往外抬!还命人去佛山多买大铁锅,去南宁府买石炭。方才还叫人出来喊,男丁留下排队登记,妇人们带半大小儿寻野菜,一筐野菜换一把豆——煮熟加了盐的!”

    这时已经想明白,聚集军户在这里点名,总不能饿死人。主事的老爷仁义,便有一口热粥吃。

    说这几句话的功夫,已经离排队的粥棚足够近。远远飘来浓郁的粥香,李现深深吸一口气,咽下,直觉浑身洋溢着喜气,和干劲。

    

    自从被开启“化学”这根筋,李柏回来跟师兄弟们传达美妙未来时,大家已经对这“幻化万物之学”的玄妙做了种种猜测,更喜悦于晋升研究团队的远景。

    李柏苦苦追随顾桐求道最久,算是比较了解秀才师父的,这位最上心的永远不局限于结果,爱盯态度和流程。捧着喜孜孜的心,李柏再四往死了叮嘱——这几天拼着不念经,也定要把场面撑起来,让顾桐第一次挑头办大事顺顺当当,且每处都方便,才能表达弟子们的诚意。

    道士们谁不知道传道是何等恩德?都感恩李柏的努力,更因为被李柏能力和威望笼罩多年,半分纳闷疑心都不敢有,各个拿出意气昂扬的势头,连侵晨起身列队,都把船上那几日临时学的队列拿出来,还发挥得相当精彩。

    李柏自己也站在了道士行列里,见顾桐被这份整齐惊到,伸懒腰到一半骤然停住的样子,心中暗乐:“且给你一个令行禁止、颐气指使的场合,总能看出点喜好,才能哄开心了,多教点秘法罢?”

    没料想,顾桐才不想用这少年的可怜小身板,亲自演绎所谓“名将风采”,还不够寒碜的呢。

    李柏遗憾地看见,站在笔直听令的队伍前,顾桐只爽了一小会儿,就点手让柳?过来盯住场面,让叶成在百人队伍前领跑,就如当初在贵溪天师府操练时一样。

    连李柏自己都觉得,在万人崇拜的小眼神沐浴之中,带着百人如一的团队晨跑,真的有那么些小拉风。他只是志只在追寻天地至道,能不滞于物。但顾桐小小年纪,不贪掌兵之威、不恋金帛享受,偏生又不是钻到圣贤书缝里的学究,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呢?

    但这份未知,又让李柏常常暗自觉得,追随这位小师父,乐趣已经不止于求道,更有一份热血和光明在。

    沉浸在形而上的高深思考中,李柏眼睁睁看着顾桐不紧不慢跟在步伐如一的队伍后,晃晃悠悠跑个把时辰,便回船更衣,去顾二姐房中等吃饭。

    李柏跟着同道们跑完回来排队领餐,一时饭毕,去船舱外候着,只盼顾桐赶紧把俗务处理完,好召集大家赶紧扎下化学之道的根基。

    可怜顾桐,嘴唇还没碰到顾二姐端上来的香喷喷细巧粥点,就被沈希仪拉住。

    老总兵关心的是二千多已经草草分组的军户精壮,放在哪里都是一等一的兵坯子,等下来排队登记名字,只怕一时半刻不能完事。于是问题来了:管这些人的早饭吗?

    顾桐毫不犹豫:“从今天起,这些肯顺服的军户就是我们的劳动力核心了,管饱。”

    沈希仪又问粮食从哪里来,顾桐赶紧指点,唐千户生怕浪费粮食,在梧州找过顾桐,窖藏的粮食都卖了,只管去拉。

    见老总兵满意去命人安排,闪身让路的李柏一时嘴欠,感叹了一句“青壮有我们管饭,老弱妇孺熬粥时,只怕连把豆子都不舍得搁”。

    顾桐愣住,突然一拍脑袋:“这么多人临时聚在一起,事先还没有准备,肯定不会带够干粮。而且这种乡野地方,买都没处买……多亏二位提醒,我们现在灶台、锅子、燃料样样都不够,只好分几批,昨天挑出来的几组人才单独排队,另外只好让多叫人去解释,排队等的时间会久一点。”

    停一下,顾桐一拍脑袋,又安排了几组事情,老弱妇孺寻野菜,精壮分批登记,保证砍柴的人手等等。

    奇的是沈希仪半点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默默记下来,偏生不肯直接答应一声便转身去安排,反而守着等顾桐叫来提督府跟来的几个帮手,分头派船出去采买,这才满意离去。

    李柏暗暗嘬舌“小秀才师父又折服一个帮手了也”,面上只一贯的玩世不恭笑嘻嘻,上前等候吩咐。

    见到李柏,满脑袋都是事的顾桐来不及招呼,只忙问道:“昨日我草草弄了个登记表,让道爷们帮忙登记时照着描,都发给他们了么?”

    李柏点头答道:“我记得每人要登记姓名、年龄、籍贯和现住地址、家庭成员几许,是那个表格么?”

    顾桐感激道:“若不是你有远见,从龙虎山忽悠来这许多道爷,只怕这回就乱套了!”

    刷了一把眼力见儿,李柏得意洋洋笑道:“我等能位列门墙,得聆前所未有之化学正法,奔走门外以供差遣,这不是应当的么?”

    ……化学正法?

    被这土洋结合却意外高大上的称呼雷到,顾桐死死憋住,不要哈哈哈出声,让李柏有啥不必要的想法。

    心里的小人叉腰仰天大笑了好一阵子,顾桐才算镇定下来,正常语气开口道:“我这就去叫阿厚,刚才我让他去换方便田头行动的结实衣裳。”刚要走,转头补充解释道:“今天实在没时间讲课,最着急的是把这近万人耕地计划安排好、人也按照我们的要求到位,该回去的回去、该搬家的搬家。”

    道门爱主办信徒的大法会,正一派道士多是熟手,当然知道聚集这成万人的成本,以及诸多事项。

    李柏笑嘻嘻表白“帮忙是应该的”,陪着顾桐等阿厚时,还装成偶然想起,顺口提示顾桐一些集聚的注意事项。

    让他意外的是,顾桐居然很有千万人聚会的知识,每一样李柏提及的可能意外,他都能随口说出颇成熟的应对方案,倒是让一旁听命的提督府下人好好刷了一回三观。

    (顾桐内心otc:我来的时代,随便一个大学就过万师生,这点子集会的工作事项,来个学生会干事都觉得小儿科好吧!……最多我只有常识不会操作,你们多多辛苦嘿嘿嘿嘿……)

    被挑出来另行编队的熟手匠人跟识字的相同待遇,小灶吃饭。

    李现和大舅哥曹美田没排多久的队,便喜孜孜领到自己的一满勺稠粥、一个炊饼,吃了个肚圆。没听见铁匠那边有动静,熟手种田这边,便有昨日刚指定的队正吆喝,让大家集中。李现左右无事,便跟过去涨涨见识:若熟悉了新来的官爷要怎么做事,岂非能占一点点先机,得个好儿?

    果然这百十人才刚刚点完名,便见十来人走过来。领头是那号令诸人的好相貌秀才,身边跟着一位满脸富贵气象的小公子,和十来位道爷。

    李现知晓,除了那边两位一看就是武官的大老爷,这几位就是新来的权力机构核心了。

    都知道两顿饱饭是顾桐所赐,披着军户皮的庄稼汉们都诚惶诚恐起身,充满希冀地眼神看着顾桐,等他吩咐。

    众人注目中,顾桐只从容问道:“能否推举三位官话熟练的出来?我想弄明白,哪些地适合种稻谷,分开种豆麦的,和只能种麻的。简单说,就是请教一下,分开上中下田的标准。”

    从没想过会被读书人请教,李现心头一暖,转头看,大舅哥曹美田写满岁月风霜的脸上,竟已有了纵横的泪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