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权丞 > 16.第十六章:绳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欧阳必进辗转做过数次亲民官,听过这种敲铁器和呐喊的混乱声音,是乡村常见的求救信号。还有喊号子的声音这动静说明被围困的村民在求救,且已经有人在营救。赶紧打起精神,勉强压制一日奔波的疲惫,随救灾的队伍加快脚步。

    转过一丛杂柳,便见数十步外高处有一群灾民,总共十余老弱妇孺,不是白发苍苍,就是抱着小孩,互相搀扶着,满脸惊恐,周围则全是黄浊的水。他们所站之处,是一个孤零零凸起在山脉之外的小山包:旁边陡峭的连绵山坡都开成了茶园,低矮茶树成片,苍翠在阴天竟显得有些狰狞。偏偏这小土山看着是依傍茶山,离开茶山不过十余步,涨水后却变成孤悬,四面被湍急的浊流包围。

    这不大的山包是平时茶农煮饭休憩的地方,遮阳的棚子只剩歪倒柱子,只有几颗杂柳树还立着,勉强庇护瑟瑟发抖的妇孺。

    水流不停侵蚀着山包,酥了的土不断被卷走,情势危急。

    路边被隔绝了几个乡农,看样子是被困妇孺的亲人,不停呼喊安慰“莫怕,快了”,他们旁边,有个茬口崭新的竹筏,用粗麻绳捆在不远的老樟树身上。还有两个青壮抄起竹篙,看样子,是想再试一次,靠蛮力划过去。

    可那水面看起来不是很阔,却肯定有漩涡,且水流太急,竹筏根本没法前行,入水不久就被冲到下游。只好换人又重来。有几个青壮累得趴在地上直干呕,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水里漂流的杂物划破,露着被水冲得泛白的狰狞伤口,显是已经冲过去几次,却救人失败。

    见到这场景,卢判官脸色顿时庄重,立刻命身边二十来人两两组队。

    欧阳必进看着他调配人力的路数,立刻明白,这是觉得竹筏肯定过不去,不如靠人力蛮干,指挥大家直接挽手跨进水中,去接应那些受惊过度的老弱。但是,水面上有漩涡,这水底必定不平坦。万一不幸踩到什么,这些人就会全部葬身鱼腹!

    果然,青壮们多少有些瑟缩,不管是衙役还是召唤来的乡民。

    卢判官爆骂一句“混账”,就自己站到了队伍第一个——显然他急红了眼,这是预备拼命硬干,带头踏入恐怖的水流!

    欧阳必进暗暗点头,认可这官儿对治下生灵的责任心,却附带暗暗摇头:这般蛮干,只怕救人不成,这些生力军还要搭进去。

    欧阳必进再不管之前没有报明身份的种种顾虑,断然喝到:“不可!”

    没料想,身边同时还响起一个相对稚嫩的少年声音,是顾桐惶急中嘶声高喊:“不成!……不能这样下水!太危险了!”

    顾桐一边喊着,一边冲上前,拉住卢判官的衣角。大部分人都动作迟缓,卢判官被略一挡,队伍就意意思思地停顿下来。

    指着已经被泡酥了的、随时有可能塌方的小山包,卢判官吼:“让开!那边等不得了!”

    威权的粗暴中,带着凛然——拯救生命,同样是铁血的战斗!

    被汹涌的威势所摄,欧阳必进见过多少大场面,居然都呆了一刹那。

    卢判官已经拨开顾桐跳进水中,手中挽了一个衙役,也不管后头人是不是跟上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岸妇孺们抽泣声中,一步一步试探着向前走。

    里正急了,?水直追上去,口中还高喊,“卢老爷有举人功名在身,都肯舍命救人,我们乡村野人,还有甚好顾惜的!姓汪的都过来,跟着卢老爷下水!”

    本来就拼死营救的乡民已经反应过来,立刻有人跳下水,直接紧紧挽住里正的胳膊。刚刚还有些畏缩的衙役与乡民,排队的速度也都快了不少,青壮们并肩站好,手挽着手,个个盯着自己前面的人,预备随后依次下水。

    天地之危前,蹒跚的身影们显得悲壮,又无比脆弱。

    欧阳必进紧张到焦虑极点,思绪飞速运转,还没想到更好的处置办法,忽然见顾桐冲到水道边,竭尽全力大喊:“卢判官回来,我有法子了!……前头的,快拉卢老爷回来!”

    顿时有机灵的,飞身扑下去,死死抱着卢判官的腰,把个浑身水污的中年瘦弱老爷给强拖回来。

    顾桐脑子里飞快闪过电视里见过的一些救灾场面,比对着眼前的地形水势,直接捡起块石头高高举起,厉声喝道:“我是卢判官请来相助的童生,都不许乱,听好了——哪个力气大,能把这石头扔到柳树边?”

    欧阳必进也一直在想救急之策,可怜他熟悉圣贤经典、天文地理、机关消息,却略少捷才,脑仁都疼了却没啥进展,只好先默默看顾桐出招。但此刻他看清顾桐脸上的焦急,突然起了微妙的知己之感。甚至泛出奇特的念头:也许这童生并非对自己有所求,而只是单纯报答船上提醒之恩,以及“老吾老”的教养?阅尽世事的两广提督,自信能看出顾桐脸上的焦灼,是因为关切受灾妇孺,而没有羼杂讨好人的表演。

    顾桐话音刚落,立刻有个衙役站出来,就想伸手去抢那石头,急忙道:“我能!”

    有几个乡农不甘心地退回来,满脸期盼地盯着顾桐手中的石块。

    顾桐利索地把身上麻衣一脱,就动手开始撕成细布条,又努力结成长绳。手里忙活着,口中喊道:“还有绳子吗?不论粗细,赶紧都拿出来!”

    各种粗细绳子?欧阳必进若有所思。

    卢判官已经被人从水中拉回,脑子里还蒙蒙的,听得顾桐这么喊,出于对少年天才的信任(十五岁之前考过县试的,多被当时目为神童),也帮着维持秩序,百忙中还跟顾桐交代:“我们出来时,携得有粗麻索。尔等寻不来细绳,就也撕麻衣。”

    已经有脑子快的人反应过来,去收罗各个汉子腰上捆的麻绳,也先结成一根长绳。而原本在尝试救援的乡民显然跟被困妇孺是亲人,争相学顾桐脱下自己衣裳,撕出麻布条来。

    ——嘉靖二十五年时,松江已经大规模种棉织布,但棉布的工业属性导致天然更适合做商品,而江南西路的乡民身上穿的,几乎百分百是自家种麻堂客织布的土产,撕出来是麻绳。

    欧阳必进也不落人后,把汪老太提供的葛衫脱下要贡献出来变成绳索,顾桐伸手拦住他:“老丈,葛布难撕开,也怕夜晚风冷,您找合适地方歇着,莫劳累着。”

    欧阳必进叹道:“本想帮忙……”

    顾桐见乡民撕绳子、打结的动作都无比娴熟,远远胜过他,倒也想明白了,南方谁不熟悉弄船啊?自然大把打结、系缆绳的好手。倒也不忙着去亲自动手,正好跟另一位动手不灵的聊聊,就当整理思路了。一边琢磨着,慢慢到道:“撕衣接的细绳不必太多,只要有数丈,长度略等于我们这头岸边到柳树即可。细绳尽头绑上中等的麻绳,长度也一样,后头再系成拉得住竹排的粗麻绳。”

    做惯了机械,也曾经亲自指导水利,欧阳必进瞬间明白了他顾桐的思路,捋须点头道:“粗索能吃住力,却太沉,故而以细绳为引。这样竹筏过水面就有了依凭,妙!”

    顾桐皱眉叹道:“可惜少一组滑轮,怎么把竹筏跟引导绳衔接,就成了问题……”

    欧阳必进可是亲自弄出人力耕地机的大神,岂是顾桐这种金融渣能企及的?如果顾桐不是逛多知乎天涯、看多抖音快手,满脑子全是小窍门,也不可能灵机一动,结合各种救灾传说,想出实用的办法来。但他的思路一旦曝光,有神级的机械专家和集体场面指挥专家欧阳必进在,顾桐飞速堕落回吃瓜群众身份。

    剩下的时间,他乖乖恢复少年身份退在一边,看欧阳必进自信地接过指挥权,只见在场诸多汉子被他有效分配任务,三种粗细的绳子各几人负责,转瞬就卢县丞把麻绳捋顺,挨个儿接成一根长绳。卢判官领的任务是监督质量,检查绳子是不是够牢,打完结,必须记得两个人使劲拽:性命攸关,这绳子牵系的责任太重,务必万无一失。

    欧阳必进自己则挑了最艰难的任务:带领几个手巧的,去旁边人家借出篾刀等等常用工具,做链接竹筏和绳子的牵引机关。

    似乎只一晃神的时间,三段绳、竹筏与牵引器都准备就绪。

    卢判官皱眉,喃喃道:“绳子虽好,怎么拉到对岸去呢?……再重赏招勇夫,带着绳头游水过去?或者就命人回县城取弓箭来,射过去?”

    欧阳必进微笑捋须,问道:“判官可还记得,方才结绳之前,童生顾桐问的是甚么?”

    卢判官更迷惑了:“他是问‘哪个力气大,能把这石头扔到柳树边’,这却与绳子有何牵系?”

    救灾何等紧急,顾桐根本不敢浪费时间解释,直接捡起细绳头,用最快速度捆在石头上,又找了刚才打结最好的汉子,让他捆牢些。

    几个人再四拉过,确定捆在石块细绳子够长,也足够结实了,欧阳必进才指着对岸,道:“都试着扔吧……那头能接住就好。”

    觉得有些把握的汉子们便依次上前,抄起带绳尾的石头就扔。

    试过几个人,大家脸色都发青了——虽然那石头系了绳子,扔不准可以拉回来重新试,好几十步的距离,没受过训练的寻常人,臂力哪里能这么远且准?

    卢判官早然已经知道这次行动的关键,就是用石块为媒,把细绳送到四面水围困的土山上。见石块几次坠水,一遍遍拖回来再试,脸色都急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