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三国:家父曹孟德 > 第三百零七章 诸葛亮的识人之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卧室内,曹彰正在等待诸葛若雪的消息,看到她返回,赶忙迎上前:“怎么样?”

    诸葛若雪笑着说道:“夫君,其实孔明这次来东海,除了看我,也是因为受了徐庶的邀请,想要来这边实地考察一下夫君你的口碑,和做事的方式,在决定是否为你效力。我刚才和他谈过之后,他已经同意和你见面详谈。”

    曹彰听到诸葛亮同意见自己,立刻来了精神,迅速整理了一下衣服,起身就要往外走。

    诸葛若雪不放心地叮嘱着:“夫君,等下。”

    曹彰停住脚步,看着诸葛若雪:“怎么了?”

    “夫君,孔明性子傲,而且好高骛远,若是他说了一些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千万不要见怪。”诸葛若雪担心诸葛亮会得罪曹彰,提前为他说着好话。

    “雪儿放心,我心里有数。”曹彰笑着安慰着诸葛若雪,随后和她一起走出卧室,去往客厅。

    二人走进,曹彰上下打量着诸葛亮,只见他十七、八岁的年纪,却是英俊儒雅,俨然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心中不禁暗自赞叹。

    史书上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这话看来不虚。

    曹彰打量着诸葛亮,诸葛亮同样也在看他。

    毕竟这是最近崛起的青年翘楚,短短一年就横扫西北和徐州等地,接连击败李?嗪吐啦剂酱蠛狼浚?瓜至顺?驳氖盗Α

    更是在月旦评上曾经得到各方盛赞,现在看起来果然也是一表人才,倒算是名副其实。

    “草民诸葛亮拜见后将军。”诸葛亮上前对曹彰施礼。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从容有度,让人感觉十分的舒服。

    “二弟,今日咱们是家人闲谈,就不必讲这些繁文虚礼,快坐吧。”曹彰摆手示意道。

    诸葛亮答谢后坐了下来。

    “孔明,你的好友徐庶已经在我的帐下做事,而且他也给你写了书信,希望你可以为我效命你也到了可以出仕的年龄,刚才你二姐说,你到徐州是为了实地考察我的口碑和名声,那你考察的结果如何,可愿跟随我?”曹彰直接地向诸葛亮发出了询问。

    诸葛亮听完曹彰的询问,却是微微欠身,直接开口询问道:“不知后将军准备给我安排什么职务?”

    坐在他旁边的诸葛若雪听到诸葛亮的问话,赶忙悄悄拽着他的衣服,埋怨他不该说话如此直接。

    曹彰对此倒是并不在意,毕竟诸葛亮是难得的人才,他肯定是有自己的主见。

    历史上的他,能够一直隐居隆中,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足见他是一个不会轻易选择主公的人,不能得到重用,他未必会选择出仕。

    “那你想让本将军任命你什么职务?”曹彰笑着向诸葛亮问道。

    他并不想去直接任命,反而是征求起了诸葛亮的意见,想听听他对自己是如何定位,这其实也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虽然诸葛亮名声很大,但现在毕竟还年轻,离那个无所不能的神人,应该还有一定差距。

    “将军欲替曹司空平定四方,我愿为军师替将军出谋划策,助曹司空成就霸业。”诸葛亮见曹彰发问,也是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到诸葛亮直接说出要做军师,曹彰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这诸葛亮果然是自比管仲、乐毅的人,面对自己也是丝毫不客气,直接就要了一个很高的职位。

    “孔明,你可知道我身边人才虽多,但其实之前的军师只有徐庶一人吗?”曹彰轻笑着问道。

    “当然知道,将军您调查过我,我自然对将军也要有所了解。”诸葛亮平静地回应着。

    “那你是认为你的能力比起刘晔、祢衡、司马朗他们都要强吗?”曹彰继续笑问着。

    诸葛亮轻轻一笑,并未说话,但答案已经写在了脸上。

    诸葛若雪看着身边的弟弟也是一脸的无奈。

    弟弟的确是颇有才华,但他的性格也的确比较张扬,说话做事有时候太过没有规矩,甚至有点目中无人。

    “孔明,不可如此无礼。”她忍不住开口教训着诸葛亮,“这几位都是你姐夫身边的重臣,你怎敢轻视?”

    诸葛亮听到姐姐的“指责”,赶忙低下头:“姐姐教诲的是。”

    尽管他嘴上这么说,但曹彰能看得出,那只是出于礼法,但其实他心里并不认同诸葛若雪的话。

    曹彰笑着摆了摆手:“雪儿,不必如此,让孔明畅所欲言,我才好知道他到底有多大才学,可以量才而用。”

    诸葛若雪听到曹彰这样说,这才欠身施礼后不再开口。

    诸葛亮得到曹彰的认可,这才开口说道:“祢正平跟随公子时间不长,此人虽然才学出众,而且在公子的调教下性格有所收敛,但他也不是行军作战的高手,或许帮助公子设计一些新式武器,更为适合他。”

    “至于刘子扬,也是刚刚加入公子麾下,此人识人能力极强,或许更适合替公子做情报工作,也不是军师的最佳人选。”

    “司马伯达,能力有限,替公子理财处理事务,还勉强可以胜任,但指望他出谋划策,那也是不现实的想法。”

    诸葛亮侃侃而言,将曹彰身边的四位谋士的缺点都一一列举了出来。

    曹彰听后,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心中对孔明却是暗暗称赞,他的眼光和境界果然不俗,将四人的缺点看得如此透彻。

    “孔明你对他们四人倒是看得不错,但我自己也深通谋略,有元直相助,也就足够,何必再请一位军师?”曹彰故意说道。

    诸葛亮看着曹彰笑了:“将军既然这样说,那亮斗胆有几个问题想请问?”

    “但说无妨,畅所欲言。”曹彰很想听听这被后世称颂的三国第一军师到底还有何高见。

    “敢问将军,高祖皇帝打下汉室四百年基业,靠的可是张良一人的谋略?”诸葛亮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那自然不是,除了张良之外,还有陈平、萧何为其出谋划策,更有韩信、英布等人统兵作战,高祖皇帝才能成就霸业。”曹彰思索了一下之后回答道。

    诸葛亮听完曹彰的回答,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后说道:“将军说得没错,高祖皇帝除了张良外,还有陈平、萧何的帮助。张良出谋划策,陈平、萧何都是非常优秀的军师和谋略家。陈平帮助汉高祖解决了许多政治难题和周围敌人的威胁,萧何则处理了大量的日常事务。他们三人相互协作,才成就了他的霸业。”

    “公子要成大事,只有元直一位军师,只怕还是不够吧?更何况公子和元直虽然都有谋略,但其实你们二位也有明显的缺陷。”诸葛亮毫不客气地说道。

    曹彰听诸葛亮说到自己也有缺陷,不由得心中微有些不满了,毕竟自己可是有着两千年的知识储备,这一年来更是横扫四方,所向披靡。

    “孔明,你说我和元直也有缺陷。那你倒说说,我们的缺陷是什么?”曹彰开口询问着,但语气已经明显地带着几分不满。

    诸葛亮听出了曹彰语气中的不满,却不在意,笑着说道:“将军的确是一个出色的谋略家,对阵法、天象、行军布阵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无论陆战、马战、伏击战、奇袭战都有超常发挥,确实是世所罕见的奇才。”

    “元直跟随将军时间最长,也曾屡出奇谋,但我听闻跟将军任命他为长史,日后必定会有很多政务需要他处理,其实这也更符合他的能力。攻城伐地,行军定计本来就不是他的长项。”

    “将军和元直都是只擅长野战,若是对方占据城池,死守不出,你们二位就变得捉襟见肘,难以拿出有效的战术了。将军好好想想,我所说的可对?”诸葛亮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曹彰和徐庶的弱点。

    曹彰听了诸葛亮的话一下愣住了,他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话的确非常准确。

    自己和徐庶配合的这一年,碰到对手在野外交战,即使是强如吕布,也一样可以摧枯拉朽地将其击败。

    可一旦对手采取占据城池死守的策略,两人往往就显得办法不多,多数情况下只能强攻。

    前不久在徐州与吕布的战斗就是如此,一个下邳城就让他们损失很大,如果不是最后调动了郭嘉、荀攸来相助,只怕很难取胜。

    由此可见,攻坚战的确是自己和徐庶的弱项。

    当然,让曹彰震惊的不是自己和徐庶的弱点暴露了出来,而是诸葛亮竟然能对他自己,以及麾下的各位谋士每人的缺点都了如指掌,显然是之前已经做了细致周密的工作。

    自己是有着穿越者的优势,才能掌握天下人才的情况。

    诸葛亮年纪轻轻,不过坐卧草庐之中,却可以掌握天下大事和各路人才的优缺点,这份能耐非同小可,他果然有张狂的资本。

    “孔明,能够发现他们的问题,的确证明你很有实力。只不过发现问题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你是自问攻坚战的能力强于我们吗?”曹彰直接地向诸葛亮提出了疑问。

    “将军,自古以来,攻坚战都是最为艰难。亮不敢断言攻坚战的能力,一定强过二位师,但是多给将军提供一些方案,尽量减少兵力消耗,能够以最小的损失击败敌人夺取胜利,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诸葛亮信心满满地回答着曹彰的提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