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青帝传说 > 第338章 剑指星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伏羲[fúxī]

    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1个义项

    特色词条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千灵仙

    其他贡献者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30]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1]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32][33]),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30]。[2]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又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创制琴瑟(《世本作篇》)。[30]《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31]

    别名

    太昊、宓羲、庖牺、包牺、伏戏、牺皇、皇羲、伏牺、黄熊氏[30]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成纪(今甘肃天水市[32])

    主要成就

    创造太极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本名

    风伏羲

    生平经历

    神秘出生

    据传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3]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5][6]

    伏羲

    (注:传说华胥氏生活在8000年前,称为史前时代。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说:“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29])

    伏羲故里真相:不在天水、淮南,而在山东!且看十一条证据(上)

    浩然文史

    赞193

    阅读2.6万

    全国多地有伏羲故里之称,天水伏羲文化有何独特之处?

    浩然文史

    赞74

    阅读1.2万

    伏羲故里真相:不在天水、淮南,而在山东!且看十一条证据(下)

    浩然文史

    赞119

    阅读2.1万

    天水是哪个伏羲的故里?专家说:是不是故里,要回答这七个问题

    浩然文史

    赞129

    阅读3万

    天水还是山东?古史传说中伏羲诞生的成纪,到底在哪?

    浩然文史

    赞143

    阅读4.6万

    人文始祖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8]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创造了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9]

    主要成就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二、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伏羲教民渔猎图

    三、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四、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五、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六、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10]

    七、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可知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妻,生子嗣,命名万物。[11]

    历史评价

    后世评价

    “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国语》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在正史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共同尊奉的先祖。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2]

    著名文人陆游对伏羲开天的评价“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

    历史地位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与祭祀,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家族成员

    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两人结为夫妻,缔造了人类。在春秋时期,有任、宿、须、句、颛臾,都是伏羲的后裔。[13]

    据李善注《文选》记载: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此说始见唐代。[14]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