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481章 胡乱攀咬(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

    自兖州府城向南出发,不过五十余里,便是在历朝历代,都拥有重要政治地位的圣人故里,曲阜。

    正德六年,河北爆发农民起义,乱军攻入曲阜县城,焚烧民居数百,并将城中的县衙付之一炬。

    在平定战乱以后,朝廷耗费重金,以\"孔庙\"为中心重新铸造了一座新城,并且不时翻修,扩建。

    时至如今,曲阜县城的规模已是丝毫不亚于山东其余府城的规模,甚至隐隐约约还在其上,仅次于有鲁王坐镇的兖州府城。

    已是辰时,天色早已大亮,曲阜县城的街道上已是人满为患,但高大的城门外仍有不少百姓在排队进城,谈笑声不绝于耳。

    但与这些心情颇佳的百姓所不同,立于城门处的士卒们却是显得有些紧张,不但人手比平常多上数倍不止,盘查的力度也被之前大上不少。

    每每遇到三两成群的汉子,便会有一群士卒上前将其围住,好一番盘查过后,才会将其放行。

    如此反常的一幕,自是引起了不少百姓的注意,但不管他们怎么询问,这些士卒始终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但微微泛白的脸色却是出卖了其内心的紧张。

    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于曲阜城外排队进城的百姓们突然不约而同的止住了谈笑,有些惊疑不定的盯着脚下的大地。

    这大地怎么隐隐有些晃动的感觉?

    轰!

    相比较茫然无措的市井百姓,于城门处徘徊的士卒们却是快速反应了过来,忙是将目光投向远处的官道上。

    但只一眼,这些士卒的脸色便是变得惨白,嘴唇也开始哆嗦起来,胸口更是不住的起伏着。

    县令交代下来的事情,居然真的应验了?

    远处,一道红色的洋流在众多百姓瞠目结舌的注视中,由远及近的出现于官道之上,数面刺着\"河道总督\"的大旗也在空中摇曳,猎猎作响。

    大旗之下,便是一架瞧上去平平无奇的马车,周围则是众多身披甲胄,手握兵刃的大明官兵。

    咕噜。

    少许的错愕过后,各式各样的惊呼声便于城门外响起,这曲阜作为\"圣人故里\",除了城中少许负责维持治安秩序的士卒之外,便没有多余的兵力。

    他们这些本地百姓,何曾见过如此阵仗?

    更要紧的是,在大明官场上隐隐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为了表达对\"圣人\"的尊敬,凡是沿途路过曲阜的官员,无论官阶高低,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很显然,摆出如此阵仗的\"河道总督\"张九德是来势汹汹,故意而为之。

    想到这里,便有不少百姓将惊疑不定的眸子投向身后,想要瞧瞧这些守城士卒的百姓。

    这曲阜城上至县令,县丞,下至守城士卒,均由衍圣公直接任命,皆是由\"孔家人\"担任。

    但让众多百姓始料未及的是,原本立于城门附近的守城士卒们却是早已不见了踪影,地上甚至还散落着零星几把兵刃,想来是那些士卒大惊失色之下遗留的。

    \"嘿,今这太阳可打西边出来了..\"

    \"这是有人要倒霉了呐。\"

    少许的错愕过后,一道戏谑的讥讽声便于城门外响起,打破了空气中有些凝重的气氛。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得一名年纪约在六十上下,但仍是一副读书人打扮的老人捋了捋微微有些花白的胡子,一脸幸灾乐祸的说道。

    凡是在这曲阜城居住过一段时间的便知晓,这所谓的\"圣人故里\"实则也是藏污纳垢之地,看似道貌岸然的衍圣公府背地里与大明那些欺男霸女的宗室藩王没有什么不同,甚至隐隐还在其上。

    毕竟宗室藩王再怎么横行霸道,也就仅限于其一人,但在这曲阜则不同,凡是\"孔家人\"皆拥有诸多特权,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嫡系血脉\"更是眼高于顶,全然不将寻常百姓的性命放在眼中。

    纵然闹出些许乱子,闹到了巡抚大人那边,也会看在\"圣人\"的面子上,大事化小,最终不了了之。

    \"老天开眼了,朝廷终是要收拾这些害群之马了...\"

    各式各样的议论声中,突然有一中年人双腿瘫软在地,捶胸顿足的嚎啕大哭,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待到瞧清楚其人面容之后,不少百姓的脸上均是露出了一抹同情之色,还有人上前安慰,轻轻拍着其有些瘦弱的臂膀。

    在你一言,我一语当中,这个中年人的遭遇也被拼凑而出。

    此人姓宋,乃是山东青州府人氏,仗着家中有点余财的缘故,早年间倒是上过几年私塾,并且考中了\"童生\",算是入了门。

    自此以后,这中年人便是开始了\"求学\"之路,并且为此蹉跎了十数年的光阴。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其年近四旬的时候,他考上了梦寐以求的\"秀才\",身上有了功名,并且获准了来年参加\"乡试\"的机会。

    为此,这宋秀才特意从青州府来到曲阜,想要瞻仰一下\"圣人故里\",希望来年得中。

    但不曾想,他不过是因为看不惯城中有恶少调戏妇女,主动站出来斥责了几句,便被那恶少指示下人,将其双腿活活打断。

    不仅如此,在得知其人是一名读书人,并且考取了秀才之后,这恶少竟然找上了学道衙门,将其\"秀才\"的功名给罢免了。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有好心人告知宋秀才那恶少的身份,乃是孔家主脉之人,是孔子的嫡系后裔。

    更让宋秀才绝望的是,城中的县衙非但没有受理他的冤案,反而是对其冷嘲热讽一般,将其扔出了县衙。

    如若不是心中满是不甘,拼命想要活下去,兼之有不少百姓同情这宋秀才的遭遇,私下里偷偷给予其帮助,怕是此人早就被孔家迫害致死。

    眼下见得\"河道总督\"摆出如此阵仗,宋秀才本来已是绝望的内心重新燃起了些许光亮。

    他不顾身旁百姓的阻拦,手脚并用的爬到了官道之上,声泪俱下的哭喊道:\"大人,学生冤枉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