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新吕布战纪 > 第98章 没听说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入安邑之前,吕布派了一骑,带着他的名刺,先一步向卫家而去。

    从时间来看,名刺当会在午时左右送达卫家,而吕布一行,则会在下午申时抵达安邑。

    错开二个时辰,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现在的吕布,也算的上朝廷大员,卫家虽是一流世家,却远不能和四世三公的袁氏和弘农杨氏相比。

    又是路过,上午递名刺,下午拜访,完全合适。

    在拥有假节北方兵权的左将军,关内侯面前,卫家还不至于不给面子。

    为什么要拜访卫家?

    河东紧靠并州,卫家又是河东首屈一指的豪门世家,影响力巨大。

    而并州,早被吕布当做自家地盘,对自己家门口的势力,岂能不加以注意?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并州形势。

    现在的并州,除了五原郡外,其实相当的乱。

    原本时空的这个时期,并州几乎全境被胡人或叛军占据。

    南匈奴,羌胡,休屠,乌桓……

    不知道多少胡人族群、部落侵入,或鸠占鹊巢!

    还有白波军,黑山军等一大堆打着黄巾军旗号的叛军。

    事实上,在原本时空当中,后续上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并没有平息并州叛乱。

    不管是白波军,黑山军,亦或匈奴,休屠等胡虏叛乱,都没办法。

    汉灵帝还没死的时候,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五郡就已经陷落在胡人手中。

    太原,上党,西河等郡,也不是被胡人侵入,就是被各地叛军占据。

    如果并州不是这么乱,当初董卓被封为并州牧,为什么不愿意去上任?

    那时候,他哪知道自己后来会那么风光!

    堂堂州牧,一州之地的独裁者,军政民大权汇聚一身,这个位置不吸引人吗?

    原因就是那时候的并州,名存实亡!

    也就是说,汉灵帝给了董卓一个空头支票,让他自己去收复并州。

    这很符合汉灵帝的为人。

    即用人可以,好处没有。

    相反,你要给我好处。

    买官可以,买了官之后,朕随时可以把你撸下去。

    想继续当官,可以!

    再拿钱来买!

    所以说,董卓当初赖在河内不走,也是出于无奈……

    这却不提。

    如今因为吕布的存在,并州虽然依然混乱不堪,却总算是保持了基本的框架。

    至少,没人敢说并州不是大汉疆域。

    尤其是五原郡,可说四方咸服,无人胆敢冒头。

    但也就如此了。

    出了五原郡,该乱的还是乱,胡人肆虐,叛军四起,各地混乱不堪。

    所以,吕布当初去洛阳前夕,让贾诩备好兵马,随时准备行动,就是为了应付这样的局面。

    一统并州,在吕布看来,并不难!

    所谓的混乱,其实也就那样。

    只要大军压境,再怎么混乱,也得给我安静下来。

    不服?

    试问吕布大戟锋利否?

    胡人残暴不堪,凶狠嗜血,个个狼性,但吕布专治狼!

    别看并州胡人肆虐,其实,若朝廷认真对待,压根不算什么。

    胡人族群众多,部落数量更多,似乎势力庞大,其实不过一盘散沙,不是什么大患。

    就连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夕,也一度收复并州,后来的曹操,更是没费什么力气。

    吕布潜伏五年,不间断操练兵马,督促将领勤修武艺,可不是用来作摆设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一统并州之后,下一步呢?

    得陇望蜀,是每一个势力的扩张本能,吕布也不可能例外。

    和并州相邻的幽州,冀州,乃至司隶之>>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地,自然也就纳入计划之中了。

    河东富裕,又是并州挺进司隶的第一个位置,对吕布来说,不可能视而不见。

    “胡人粗鄙,不通教化,崇尚弱肉强食,无信念和尊严感,所以,收复并州不难!”

    下名刺的骑士被派出去后,吕布喃喃自语。

    “但并州之外的中原地带,却不可一味杀戮了!”

    “杀戮可征服胡人,征服不了大汉百姓!”

    “所以……!”

    “哥要进一步养望,成为享誉天下的大贤,加上割据一地,兵精将猛,如此,才能吸引人才来投,也能让天下人归心!”

    “蔡邕这货,只宣传我做的诗,却对当日哥大谈特谈的经书要义避而不提,这怎么行!”

    那日和王允的对话,让吕布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王允没说出来,但吕布何等人?

    心灵力量蜕变后,感应无比灵敏。

    他人又那么聪明,还有后世二千多年的见解和视角,岂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事后揣摩,没多久就明白了。

    现在可不是唐宋元明清,世人对诗词并不看重。

    仅仅是诗做的好,最多被人说聪明,和鸿儒大贤却扯不上什么关系。

    吕布可不想,让人只觉的自己聪明。

    他要的是,世人认为自己智慧,有才华,乃当世大贤!

    聪明对养望没啥帮助,但智慧和大贤的名头,却可以!

    “哥当然聪明机智,要人说?呸!”

    吕布不屑的想道,并朝车窗外吐了一口痰。

    “还要继续努力!”

    吕布暗自想道:

    “养望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需要时间,蔡邕虽然认可了我,但不够,还要更多的人认可!”

    “仅仅是结交享誉天下的大儒,面窄了些,最好得到一些经书传家的望族认同,进一步宣传!”

    “河东卫氏,就是一个好对象!”

    搂着貂蝉,在马车上,吕布联想翩翩。

    “交好经书传家的一流世家,当能为哥增添许多名望,而且,以后取河东之地时,阻碍也会少一些!”

    没错,他拜访河东卫氏的目的,就是这两样。.

    一为养望,二为日后夺取河东做铺垫。

    和这样的经书世家交流,建立友情,自然能扩大影响力,名望蹭蹭上涨。

    当然,这不影响卫仲道死后娶蔡琰。

    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代,并没有女子嫁人后,必须守寡,并坚守到底的观念。

    丈夫挂了,妻子是有生活自主权的!

    无论是改嫁还是回娘家,都是人家的自由。

    卫家管不了。

    历史上,卫仲道死后,蔡琰就回到了蔡家。

    所以,他娶蔡琰,关卫家鸟事?

    而且,那时候,自己肯定认识了更多名士、世家,也未必需要卫家帮他养望了……

    嗯,以上念头一闪而逝,不是吕布的真心想法。

    总之,他拜访卫家,目的是存粹的,态度是友好的!

    ……

    午时。

    卫家府门外。

    “敢问阁下是何人遣派而来?”

    卫府下人,看着前来递名刺的军士问道。

    “劳烦通禀!”

    这名军士抱拳说道:

    “我家主公乃九原名士吕布吕奉先是也,路过河东,仰慕卫氏,特来拜访!”

    “明白了!”

    下人点头,说道:

    “吾会禀报家主,贵客慢走!”

    待军士离开后,下人顺手将名刺丢在一边。

    “什么名士吕布?没听说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