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二百三十九章:漠北往事,青阳槊出

第二百三十九章:漠北往事,青阳槊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落日的余晖洒照在一座破败的城皇庙上空。

    为那阴气森森的破败城皇庙凭白地增添了几份暖意。

    李老头拨开城皇庙外遍地横生的杂草带着许奕及一众护卫缓缓朝着城皇庙走去。

    “漠北决战前夕,赵将军奉命率五千轻骑奔袭百五十里,绕至匈奴浑邪王左侧。”

    “与位于匈奴浑邪王右侧的轻骑将军对浑邪王部进行左右合围。”

    “赵将军抵达指定位置后曾派出斥候向轻骑将军传达军令,即于次日未时,左右两军同时对浑邪王部发动总攻!”

    “草民记得当时轻骑将军手中的一名校尉曾随着斥候亲自来见赵将军。”

    “想来那轻骑将军定然是收到军令的。”

    老李头顿住拨弄杂草的手掌,重重叹息一声后,继续边开路边回忆着当年漠北决战时所发生的一幕幕。

    漠北决战当日。

    约定的出战时间一到。

    赵甫生当即率本部五千轻骑组成锥形阵直奔浑邪王大军而去。

    所谓锥形阵,即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列。

    此阵必须前锋尖锐且迅捷,两翼必须坚挺有力。

    否则此阵便是一个笑话,与羊入虎口无异。

    锥形阵发动冲锋时,精锐的前锋直抵敌军最为薄弱点,以求一击突破。

    一旦锥尖深入敌群,两侧锥体骑卒便需快速扩大战果,直至将敌人阵型彻底割裂开来。

    彼时,敌军被一分为二,只需调集精锐步卒与二人之间迅速组成铁盾阵用以隔绝敌人汇合。

    若铁盾阵成,锥形阵则可再无后顾之忧,集中兵力歼灭兵力少的那部分敌军。

    此后,频频如法炮制,直至敌军溃逃。

    而这,正是赵甫生与轻骑将军接到的战术军令!

    然而。

    当赵甫生率麾下五千轻骑成功地凿穿并割裂浑邪王部时。

    本应迅速进入战场的轻车将军部的八千步卒却迟迟未有动静!

    战场瞬息万变。

    察觉到不对劲的赵甫生大当即下令大军撤出战场小说

    然。

    就在赵甫生率麾下骑卒即将远离战场之际。

    三千匈奴骑兵出现在了本应属于轻车将军的方位。

    那三千匈奴骑兵战马以铁链互相连结,铁链之间辅以拒马。

    犹如一道道钢铁堡垒般死死地挡在赵甫生前行的道路上。

    前有绵延数里之长的钢铁堡垒。

    左右两侧更有大量增援而来的匈奴骑兵踏着同胞的身躯呼啸而来。

    后有慌不择路的匈奴溃兵。

    来不及去想轻车将军为何未至。

    来不及去想为何匈奴会事先于凿阵终点设下重兵埋伏。

    更来不及去想匈奴左右两翼为何会增援的如此之快!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

    然,此番却变的那般迅捷,竟好似事先已然演练了无数次般。

    几乎就在那么一瞬间,原本大杀四方的赵甫生部五千轻骑,竟成了那匈奴的瓮中之鳖。

    望着来势汹汹的匈奴,赵甫生当机立断地下令大军朝着来时路突围。

    其部五千轻骑来不及喘息,当即调转马头朝着来时路再度发起了冲锋。

    然,此时的来时路上处处都是被其部斩杀的匈奴人与战马。

    到处都是先被锥形阵打崩,后被浑邪王放弃的溃兵。

    一时间,战场之上哀嚎嘶鸣声不绝于耳。

    赵甫生麾下五千轻骑一路杀去,死于失足落马、敌军临死反扑者数不胜数。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就在其以千余名士卒的性命为代价即将突围成功之际。

    前方忽又现三千铁链骑。

    彼时,三面退路皆已断。

    退无可退之际,唯有死战!

    赵甫生一声令下,三千余轻骑随他再度调转马头朝着匈奴左翼杀去。

    其前后虽兵力与其相当,然那铁链阵在当时着实是无解之计!

    若是强行突围,怕是突围未半,便深陷泥潭!

    故,若想活命,只能自左右两翼行军。

    破败城皇庙前。

    老李头背对着许奕缓缓抬起手臂擦了擦脸上浑浊的泪水。

    随即缓缓上前推开了两扇残缺大半的庙门。

    随着残缺庙门被缓缓推开,大量的灰尘在血色残阳的照耀下纷纷跳跃飞舞。

    老李头频频挥舞着手臂,仿佛欲将那像极了那日黄沙的灰尘彻底挥灭般。

    然而,人间事总是那么的事与愿违。

    老李头望着如何也挥不散的灰尘,老泪纵横地摇了摇头。

    随即那沙哑中带着哭腔声音再度从老李头口中缓缓吐出。

    仿佛就在那么一瞬间,许奕等人再度被拉回十余年前那遍地狼烟与黄沙的漠北战场。

    “后来......赵将军带着王的弟弟不堪新浑邪王的种种暴行,联合数名千长于那一日发动了叛变。

    那一天,新浑邪王的部落里到处都是战火。

    察觉到机会来临的老李头勐然爆起,活生生地以牙齿咬死了两名押解匈奴。

    侥幸得以挣脱枷锁的老李头顾不上仍在牢房里的袍泽,其趁着混乱悄悄潜入了新浑邪王大帐。

    本欲亲手手刃了新浑邪王。

    怎料当其赶到时新浑邪王的大帐已然燃起熊熊大火。

    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老李头顾不上那么多。

    径直冲入熊熊烈火中。

    若是不能亲眼看到新浑邪王身死。

    李老头怕是到死都不会瞑目。

    幸而,当其冲入新浑邪王大帐后,亲眼看到了那新浑邪王被乱箭射死于王座之上。

    而那王座之后,赫然高高悬挂着一杆槊。

    那槊的模样对老李头而言是何其的熟悉。

    见到青阳槊的一瞬间,老李头心中忽然迸发出无尽的求生欲。

    也正是因这无尽的求生欲,老李头方能再度冲出火海,冲出混乱无比的新浑邪王部落。

    因青阳槊的存在。

    老李头独自于匈奴腹地,一步一个脚印历经了千难万难,最终耗费十余年的时间方才于今年开春之后重新回到了故土。

    其回归故土之后,第一时间将那青阳槊藏好,随即便去打探这消失的十余年的消息。

    然而,正是这一打探,使得孤身于关外行走十余年还能安然无恙的老李头险些一命呜呼。

    若非偶然闻得许奕封王的消息。

    老李头怕是真的要在大病中一命呜呼。

    奇迹般挺过来的老李头收拾好行囊后开始朝着沮阳城行来。

    因无路印,故而老李头从不踏足官道半步。

    因青阳槊,故而老李头只得一步一个脚印。

    其历时数月之久,最终于月余前抵达了沮阳城。

    沮阳城乃是郡城,无路引万难入城。

    无奈之下,老李头只得边做零活边于城外守株待兔。

    而那城皇庙内的神像,正是老李头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立下的。

    用老李头的话说,以赵甫生的忠勇,死后定然是要做神仙的。

    后来,偶然间听闻朱家所建设的工坊是为许奕所建的小道消息后。

    老李头当即便拉着张二狗赶往了工坊所在。

    与其说二人搭伙,不如说老李头利用了张二狗。

    毕竟,这个时代即使是要做工,也是需要户籍与担保人的。

    户籍老李头自然没有,但奈何其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手艺。

    至于担保人,那张二狗不就是现成的担保人吗?

    老李头抬起手臂,用力地擦了擦老泪纵横的脸庞。

    随即沙哑着嗓音缓缓开口说道:“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末将终于等到了燕王殿下。”

    “将军,今天末将便将您的青阳槊托付于燕王殿下了。”

    “想来您若是泉下有知,当能瞑目了。”

    “您且等等末将,末将稍后就来为您牵马。”

    话音落罢,老李头双膝重重跪地。

    “冬!冬!冬!”

    三声巨响过后,老李头缓缓起身。

    面朝神像抱拳行礼后朗声道:“请!青阳槊

    话音落罢。

    老李头缓缓行至城皇庙后堂。

    自后堂房梁之上取出一杆槊杆。

    “燕王殿下!请接槊杆!”

    许奕闻言面色一正,随即朝着赵甫生神像深深行礼。

    躬身行礼后,许奕自面色极其庄严的老李头手中接过槊杆。

    随即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槊杆,深深弯腰行礼道:“弟奕!恭迎兄长槊杆!”

    老李头闻言面色严肃地转身行至神台前,跪地三叩首后缓缓起身行至神像身后。

    自神像身后缓缓取出被黑色布料包裹着的槊锋。

    老李头面色庄重地缓缓取下黑布,露出其内仿佛闪烁着无尽寒光的槊锋。

    “燕王殿下!请接槊锋!”

    老李头双手托举着槊锋踏着无比坚定的步伐缓缓行至许奕面前。

    许奕闻言再度面朝神像与槊锋郑重行礼。

    自面色极其庄严的老李头手中接过槊杆后,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槊锋。

    待老李头退至一旁后。

    再度躬身行礼道:“弟奕!恭迎兄长槊杆!”

    老李头面色庄重道:“燕王殿下!还请合一!令青阳槊重现!”

    许奕闻言未有丝毫犹豫。

    当即将槊杆与槊锋重新相连。

    十余息后。

    一杆仿佛闪烁着无尽寒光的青阳槊,时隔十余年再度重现于人世间!

    许奕双手托举着青阳槊,面朝神像郑重行礼道:“今弟奕!承兄长之槊!往后余生!定令其畅饮匈奴之血!以此告祭兄长在天之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