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快眼小说 > 谍海孤雁 > 第693章 铁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 https://www.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城里城外忙活了一阵,李定桥总算初步把南京这边修械所的安保工作带入了正轨。

    说不上多专业多正规,但保障修械所的安全已经不成问题了,好歹是修造枪械的地方,缺啥也不会缺武器弹药,单靠这些的堆砌就不是小股武装能轻易奈何的。

    当然了,不是说这样就能高枕无忧,这只能对付一下外来的直接袭击,渗透、策反从内部下手等,敌人的手段一定是多种多样的。

    只不过修械所新立,敌人的一些布置应该有所滞后,加上对人员的审查、出入管理等采取了较严苛的临时举措,这些暂时已经足够修械所应对目前所面临的局势了。

    但暂时李定桥也没时间进一步完善,除去南京城外这处主要承担研发工作的基地,还有一处离南京不是很远的基地,也已经正式组建需要他尽快组织好安保事宜。

    这处基地承担的任务较杂,首先是负责新武器研发后的小批量试制和测试,需要承接配合城郊基地的工作。

    其次是负责生产改造一些需求量较少的武器装备,这一项目前主要就是服务于军事情报处,同时基地会配置的,是修械所搞来的最好的那批机器设备,正式人员也基本为中高级技工技师乃至工程师,所以还需要负担一些要求高精密的武器及零配件生产。

    最后,此处基地还担负着很大一部分修械所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负责为一些有潜力、能力的年轻工人学员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传授技能经验,为修械所培养能成长为中高级技工技师、乃至工程师的人才。

    同时还承担了部分年轻研究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选拔就是从之前那些学员中,挑选合适的人才进入研究机构,并为其他渠道招募的年轻研究人员提供实习实操机会,帮助他们积累相关经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另外,此处基地也将承担部分研发、试验工作,像是火药等不适合在南京城外开展的研发试验,还有为再次一级的修械所生产制造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等,以及研发更加高效快捷提质降本的生产流程、工艺等事项。大风小说

    此处基地,依旧是选择在一处老工厂基础上组建,地方是南京西南长江南侧当涂西侧山区内一处山谷,原为一座铁厂。

    这座铁厂建立时间也不短了,是十九世纪末当地一些开明官绅地主因响应实业救国而建立,但可惜命运多舛。

    开始筹建时,参与的人可以说是野心勃勃,但可惜现实立马给了狠狠一巴掌,先是类似于建立工厂会破坏风水之类的言论,将厂址从交通便利的江河边,逼得迁至远离人烟的山区谷地。

    接着就是王朝末年各级贪腐官吏的层层盘剥吸血,原本在谷中一处不小溪流两岸清理出近一公里的土地,准备修建厂房,沿溪入山有铁矿,也准备开辟出一个大的采矿场。

    但到了这一步,原先参与的不少人已经畏缩退却,只余几家是真心实意想办成这事儿的还在坚持,最终厂房也就沿溪两侧建了几百米的,将将规划的三分一,矿场更是变成打了几个矿洞开采就完事。

    铁厂落成局面也没什么好转,先是当时国内工厂还不多,各路牛鬼蛇神都想从铁厂身上分一杯羹,再者铁厂缺乏技术、经验,出产的多是以生铁为主,只有少量粗钢产出,还是平常的大路货色,外有洋货冲击,又逢国内局势动荡,铁厂只能磕磕绊绊勉强支应甚至倒贴。

    到最后,剩下不多几家,也相继退出,只剩当地一黄姓豪绅,因其家资丰厚,不甘就那么败了,接下其余人的份额,苦熬着。

    不过还真被他熬到一次机会,也就是一战爆发,洋货大量减少甚至本土产品反向出口,虽说铁厂出产的都是些普通大路货色,但运铁总比运铁矿石回去冶炼要便捷,而且因为在()合同订立到交货,让人拖了几年,结果等交付时一核算,发现要支付的金额,比签约时核算的多了三成小】

    【说】

    意识到被坑,想挽救也毫无办法,不履约,那违金比多出的金额还高,出了还啥都落不着,拖着不收货,对方直接动用关系向政府施压,政府压根不敢得罪洋人,黄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还没完呢,等货到了,结果黄仕新发现货不对款,不仅型号这些比合同签订的差了不少,而且别人用过的二手货。

    这次黄仕新没有妥协硬刚,结果对方狡辩称是运错了,他的货在香港,需要他把这些运错的再运回香港交接才行。

    黄仕新交涉良久,最终无奈只能按对方要求去办,但香港可是对方地盘,自然各种阻碍使坏,直到黄仕新同意以全新货品市价买下那批二手次品设备,这事才完结。

    但设备运去运来的大额运费,那批二手次品设备数量也不少,也是一大笔金额,等黄仕新回来,才发现黄家已经拿不出多少钱让他建厂投产,设备直接砸在手里起不到多少用处。

    国内几十年的动荡和战争,黄家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早不复曾经的厚实家底,何况建设钢铁厂所

    黄仕新想将手中的那些二手设备出售回点款,倒是陆续有几人表达意向,但出价直接压在地板,而且一次意外黄家发现一人是替日资办事,结果一查才发现,那几人居然全是同一个日资安排来的。

    黄家建设铁厂,本就是响应甲午后国内掀起的实业救国思潮,怎么乐意把设备卖与日资,何况对方出价还那么低。

    被识破,日资公司干脆也不装了,其他人敢跟黄家接触,就利用各种手段打压、排挤、威胁,完全不给黄家其他选择,而且目标是黄家铁厂铁矿和手上不管全新还是二手的全部设备。

    黄家和铁厂的生意也被对方打压截胡,铁厂到现在更是只有一个铁炉一个钢炉以及一间加工厂房还开工,靠给周边村镇生产农具、铁器勉强维持不全部关停。

    好在吴良栋的加工厂,以前是从离当涂不远的马鞍山那边进口金属原料的,听闻过这件事,于是在商讨出这处基地的各种条件后,便把这处铁厂列为了考察对象,反正他现在完全不用顾及什么日资。

    因为这一处基地需要进行一些钢铁等金属冶炼任务,所以基地最好设立在矿区或距矿区不远,要是自有矿场更好。

    恰好离南京不远的马鞍山,就是中国七大铁矿之一,黄家这处是其辐射范围边缘的小铁矿,虽小但也完全足够基地所需,而且黄家手中的设备,还有一些是修械所缺乏的,于是选定了黄家的铁厂作为基地。

    对于铁厂,黄家早想放弃经营了,就是不想也支撑不起来了,所以双方是一拍即合,当然,修械所也不是搞慈善的,开出的价码并不高,在达成一项合作并付出一定现金后,拿下了铁厂、矿场和黄家手中的大部分设备。

    铁厂内的冶炼加工设备会被全部拆除,冶炼设备会经过一定的改装升级,与黄家手中的冶炼设备,与黄家合作在后方湘渝地区选址开办一家钢铁厂,作为修械所的供应商。

    虽说钢铁厂的设备并不先进,也只能生产一些寻常钢料、铁料,但用来生产手雷、地雷之类所需的原材料,那是绰绰有余的。

    铁厂和黄家的加工设备,全部归修械所,修械所会挑选出其中有用的,提供给武器加工制造厂,虽说比国外同类型设备要落后不止一点,但用于加工一些要求不那么高的零部件或产品,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完全可以分担修械所搞到的那批先进军工设备的()次要生产,提高对那些设备的有效利用。

    至于对修械所无用的,简单修理维护下出售就是,反正东西到了修械所手上,日资公司又如何?何况修械所也不缺买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